2021年4月8日 星期四

鄭家純「38 號樹洞」性騷/性侵真人故事:當心碎共鳴共振,能讓整個世界都聽見 https://ift.tt/2Ow1cyq 一個人發出聲音,想紅、不知檢點、胡說八道。失去工作、眾叛親離、蕩婦羞辱、人格毀滅。十個人發出聲音,森林裡有一棵大樹倒下,被聽見了。一千人發出聲音,共振鳴響,讓全世界都聽見。 願你我,成為那些有力量的聲音之一。 文|女人迷外編 Irene Lei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這一次,讓我們試著感同身受。」——38 號樹洞 2021 年 3 月 26 日,「38 號樹洞:性騷/性侵真人故事信件展覽」正式開張,至今觀展人次已破千。藝人鄭家純和作家胡淑雯、媒體工作者房慧真合作,找來專業策展團隊,打造能安放倖存者心聲的樹洞。 將時間軸拉回 2021 年 1 月,鄭家純指認翁立友在尾牙上對其性騷擾一事,於媒體或網路都鬧得沸沸揚揚。有人看戲,有人獵巫,有人嘲諷女性主義,也有人表達同理與支持。 在翁立友的記者會上,鄭家純現身,不發一語,安靜地拿手機直播。沒有叫囂,沒有劍拔弩張,但遲遲等不到同對方對話的機會。當下或事後,許多指責向鄭家純襲來,說她作秀的、說她鬧場的,種種讓人看見,倖存者欲發聲之艱困。 於是,鄭家純展開「性騷/性侵真人故事募集計畫」。由倖存者們,以手寫或打字方式,訴說親身經歷的性騷/性侵故事,再寄到實體信箱。 (同場加映:性別觀察|雞排妹鄭家純性騷事件:我們可以展開行動,拒絕成為沈默的共犯)  展覽現場實拍。圖片|作者提供 38 號樹洞的起心動念,一開始就很坦然——不收門票、不求志工、不接受捐款,也不和任何政治人物或團體組織合作。從一個發聲者向外擴散,如果你有需要也願意,可以提筆寫下經驗,會有人前來駐足,聆聽你的故事。 開展前,鄭家純說:「開展後會出現比我更有攻擊力的戰士,產生更多的對立與爭議,但唯有檢討被害者的聲音消失,才有和平的可能。」一場以倖存者心聲為主的展覽,必然可能有爭議,這不是第一次倖存者一起發聲,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展覽現場實拍。圖片|作者提供 「不舒服」的展覽現場:盼陽光照進暗角,迎來希望 一日下午,我實際走訪了「38 號樹洞」。 裡頭乘載著大大小小的經驗,有陌生人的惡意,有熟人的妄為。字句讀來沉重,倖存者沒有說、不知道怎麼說、來不及說。想像他們可能是付出很大的力氣,才有辦法把故事寫下來。 每個小小的圓孔裡,都埋有受傷的人。可能尚未復原,依然負重前行,但試圖以書寫自癒。 展覽現場實拍。圖片|作者提供 一個人發出聲音,想紅、不知檢點、胡說八道。失去工作、眾叛親離、蕩婦羞辱、人格毀滅。 十個人發出聲音,森林裡有一棵大樹倒下,被聽見了。 一千人發出聲音,共振鳴響,讓全世界都聽見。 耳邊傳來轟隆聲,又深又遠。在展場或蹲或站,有時候看不清樹洞裡頭的字。不知道是策展的有意為之或巧合,那感覺很像是,當遭侵擾者在面對社會時,聲音常被模糊消融,需要費力探身,才看得到一點點光。 鄭家純:「讓陽光照進暗角,聚集起來將迎來希望的能量。」 38 號樹洞裡,有上百個故事,要我們去感同身受,共鳴共振。於是,傷痕有治癒的機會,言語有傾訴的可能。但這只是正視性騷/性侵的第一步,後方仍有許多沒被接住的倖存者、沒能說出口的話,我們永遠需要一個更積極、更友善的社會,來回應這些,仍身處暗角的人。 這一次,我想好好為自己說話 讓倖存者為自己發聲,不只是拿回話語權(discourse),也能選擇要如何爬梳、面對與觀看自己的受害經驗。林奕含在 2017 接受專訪時,這麼說過:「大家都看到統計數字,所以我不想談結構,大家都忘了,那是一個一個人。」 (延伸閱讀:我的痛苦不能和解 專訪林奕含:「已經插入的,不會被抽出來」) 倖存故事太多,以親筆信作為媒介的展覽,也引起疑慮。例如,一封最初被認為來自南投縣旭光高中性侵案倖存者的手寫信,經非營利組織「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向女學生求證後,澄清其並無投稿。 也有人探問,倖存者將遭遇說出來,然後呢?「只是說出來」的展覽本身,真能為倖存者帶來幫助嗎? 這一題,或許只有提筆寫下故事的人能夠回答。倖存者想不想說、要如何說、向誰說,原諒或和解,都必須出於當事人的意志,因為每個人遭遇的處境、受傷的程度,儘管脈絡相似,但卻不完全相同。 展覽現場實拍。圖片|作者提供 鄭家純:「我不願呼籲受害者要勇敢,我希望加害者有勇氣認錯和道歉。」 遭性騷或性侵的人想要站出來,所須擔負的成本往往很高,從這次鄭家純事件、上述新聞事件,以及國內外實例,皆可見得。 在臺灣,性暴力倖存者眾,但時常伴隨話題熱度而起、話題冷卻而終。過去長期為倖存者發聲與提供支援的組織,也常受困於此,試圖在少人聞問的境況下,持續努力。這次,鄭家純因性騷事件受到關注後,以此為契機,擴大這些事被看見的可能。 一場展覽,也是一次示範。任何一位倖存者,都有能力延續討論,讓真實持續現身。 (推薦閱讀:「只要對著樹洞說出你的秘密,他都會聽」《38 號樹洞》:希望為每一件悲傷的事,帶來微光) 展覽現場實拍。圖片|作者提供 臺灣 #MeToo 現在進行式 #MeToo 運動,可追溯至 2017 年 10 月的哈維・溫斯坦 (Harvey Weinstein) 事件。「#MeToo」hashtag 在社群媒體延燒發酵,讓過去隱身於幽暗角落的議題,逐漸撥雲見日,能被些許微光照入。 這股風潮,也從歐美吹到亞洲。雖然相較於前者,後者略顯冷清,但哪怕只激起少少漣漪,也好過一片靜默。如日本記者伊藤詩織的沉痛告白、韓國詩人崔泳美的勇於指認,亦或是 2019 香港「反逃犯條例修訂(俗稱反送中)運動」期間,由平等機會婦女聯席帶領,抗議警方的性暴力行徑。 而在台灣,2017 年 4 月,女作家林奕含自縊逝世,留下遺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帶動大眾對「權勢性侵」的大量討論;2018 年 3 月 9 日,女體操選手對教練提出性侵控訴,被視為台灣 #MeToo 開端。 #MeToo 的意義,是指認真實,是捍衛所求,表達我們有力量拾起,亦有能量聚集。 與 38 號樹洞的起心動念很相像,透過書寫與言說,重新正視過往傷痛,明白錯誤從不在己,需要檢討的是加害者與社會本身,而很多人有著類似經驗,願意陪伴同行,你並不孤單。 展覽現場實拍。圖片|作者提供 文|女人迷外編 Irene Lei April 09, 2021 at 12: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Ow1cy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