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neeBIB
2021年4月20日 星期二
《粉紅色影子的男孩》 :透過理解和支持,給予孩子自我認可的力量 https://ift.tt/3neeBIB 不一樣又怎樣?《粉紅色影子的男孩》用溫暖的筆畫,勾勒出「每個不一樣都值得被珍視」。期望破除性別刻板印象,透過更細膩的理解與感受來付諸行動。 文|李淑菁 政大幼兒教育研究所所長 一個澳洲男孩因帶冰雪奇緣中艾莎(Elsa)玩偶到幼兒園而被取笑,心疼自己孩子的處境,作者史考特・史都華(Scott Stuart)連夜構思這本書。 無獨有偶,在臺灣,2020 年 4 月 13 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全員戴上粉紅色口罩,希望可以減少小男孩對戴粉紅色口罩的抗拒,並呼籲全民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破除性別刻板印象,說來容易,但真正的實踐,卻需透過更細膩的理解與感受來付諸行動。 在自我理解的過程中,接納自己的感受與情緒 家庭是孩子社會化的第一個場域,對於個人的性別角色與性別認同有很大的影響。當書中的孩子發現家族裡每個男生的影子都是藍色,自己卻是不一樣的粉紅色時,心中充滿了擔憂,「我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麼事一樣」;但穿上裙子的他,內心卻又雀躍澎拜,感覺那就是他的顏色! 圖片|上誼文化 出版 興奮又帶著不安的糾結情緒,來自於他知道自己有著「不一樣」的影子顏色,但又不確定別人會如何看待。當穿著裙子進到教室的他,似乎感受到同學們「不說話」時伴隨的狐疑眼神,立刻衝出教室,又氣又哭的跑回家,誓言永遠不再穿裙子。 圖片|上誼文化 出版 父親知道男孩的裙裝打扮可能會讓孩子受傷,這時父親也穿著裙子出現了。接著他拿出一疊照片,裡面有喜愛時尚、舞蹈跟藝術的男性、有對汽車著迷的女性等,告訴孩子「你的影子就是你自己,粉紅色又怎樣?」小男孩整個人跳起來,等不及要出門了。 圖片|上誼文化 出版 這個故事帶我們一步步進入小男孩的內心,從發現自己與其他人不一樣時的害怕、興奮,到遭人異樣眼光時的生氣、哭泣,最後學會好好愛惜這個特別的自己。 不同於表面上「破除顏色刻板印象」的口號式宣稱,作者想呈現一個「發現」與「行動」的過程,這是目前性別教育少被談論的面向。透過這樣的過程,孩子更能夠逐步接納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自我概念的形成不只是個人的事 不同於一般繪本以孩子為主要讀者,這是一位父親特別獻給大人看的繪本,它的讀者可能是家長、師長,或者其他人。 除了家中的「重要他人」,其他人同樣承載社會中的主流價值。對孩子來說,與他人的互動、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我價值。 自我概念的形成,一大部分是經由與他人的互動,從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形成。外界的理解與認可,可以讓孩子成長過程的自我概念形成更為一致,不至於為了迎合家庭、學校與社會所認為的「正常」或「標準」,而產生緊張關係與斷裂。 在家庭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的眼裡,「家庭」不是靜止的名詞,而是個動詞,更是現在進行式。在家庭關係旅程中,家庭中每位成員,不管是大人或小孩,也需要持續學習。 當家庭成為一個學習型、滋潤型家庭,成員之間能夠去權力(de-power)的開放、坦誠的溝通,彼此並給予學習的時間與支持,這樣的孩子才能夠自我認可,具備高的自我價Event:106, Campaign:238,值,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個村子的力量(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除了家庭,也被學校、被社會環繞,只有家長的肯定和認同是不夠的,需要整個學校、整個社會一起營造一個性別友善的環境,讓每一個「不一樣」都能夠被珍視! 本文摘自《粉紅色影子的男孩》的推薦文。由上誼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粉紅色影子的男孩》 April 20, 2021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