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2Y6KVZ
2021年4月29日 星期四
「一定要待滿 X 年才能離職啊!」該如何面對那些離職的刻板印象與恐懼? https://ift.tt/32Y6KVZ 要不要離職?為什麼這麼害怕離職? 當「離職」或「轉職」的念頭在心中揮之不去,長達一段時間並且深深困擾你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困擾你的原因裡,哪些是真的要考慮的部分,而哪些只是社會給的刻板印象,是一種迷思呢? 來到【離職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前兩篇我分享了自己如何透過一些徵兆,來發覺自己其實在一個不合適的工作環境;以及不開心了,然後呢?分享我面對職場不開心的三個思考維度。 今天想來分享,當你真的決定是時候該離職了,那麼隨之而來的焦慮與恐懼,以及關於那些「離職」的刻板印象,該如何面對呢?這些令你害怕的聲音可能來自於你的父母、身邊的朋友,或是你過去的各種聽說。 以下是我的親身感受與經歷,可能無法面面俱到,但希望透過很真實的內容,陪伴你度過也同樣正在經歷這些過程的你。 (你會喜歡:不開心,是因為工作不適合你嗎?當職場影響生活,可就這 3 個維度開始思考改變) 一、要待滿 X 年才能離職 我有聽說一年,也有人說三年,但接著都應該問「為什麼?」什麼時候離職或是還要待多久,我認為沒有一定的公式或標準,仍要回到自己的實況來考量。 以下是你可以試著同時檢視的三件事,幫助你來做判斷: 你在這份工作給自己設定的目標 現在公司/組織的狀況是否可以讓你達成你的目標 你現在的身心狀態是否適合讓你繼續完成你的目標 假設你給自己的目標,是要累積社群行銷方面的經驗,但公司想要你做政府合作案,那你就算再待個幾年,也無法完成你的目標。 或假設你現在的工作,的確可以讓你累積你想要的經驗,但因為團隊「人」的問題,已經把你搞到心力交瘁,且你無力改變,再待一段時間的代價,可能讓你整個人支離破碎,你願意嗎? 不過也要提醒自己確認,你的目標是否真的是你的目標,因為我們很容易不小心把他人的目標當作是自己的,那麼就算你完成這個目標,仍然會不開心,甚至感到更加茫然。 圖片|Photo by ryanking999 on PIXTA 二、要找到下一份工作,才能離職 無縫接軌,的確是我很常看到身邊朋友的大多數情況,而這也會讓我備感壓力。 首先,我會先考量現實層面,如果我現在離職,我的存款能讓我活多久?若存款只剩下三萬塊,那我的確可能需要再努力存一點錢。但若存款有個十萬、三十萬,那麼離開一份工作先休息整理一下,再開始下一份工作,對我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為什麼?因為就像談戀愛,才剛結束一段就展開下一段,很容易重蹈覆徹,或只是進入另一個極端。 思考與沈澱,需要時間與心力,當你在上一份工作焦頭爛額,往往沒有這個心靈空間,讓我真的好好思考與反省。 所以我需要刻意把自己從工作中抽離出來,用一段完整的時間,去面對過去這段經驗,到底問題在哪裡?我犯了什麼錯、可以如何調整?以及我真正在乎的是什麼?所以下一份工作應該要怎麼選擇會更適合自己? 更重要的是,我也需要給自己一點時間,從上一段工作的消耗中,慢慢復原。就像感情,帶著上一段的傷進入下一段感情,對下一任總是不公平。 三、沒有工作就是不正常 很多人選擇無縫接軌,另一個原因是害怕面對「沒有工作的焦慮」,因為社會往往會把「沒有工作」貼上負面的標籤,而標榜「工作忙碌、把自己塞滿」的形象。 所以對於想像自己「沒有工作」而需要面對他人的詢問,我們總會備感壓力,甚至懷疑自己是否不正常、沒有能力、不夠上進。 但如果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真正重要的,是思考我到底需要什麼,做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而非因為「害怕他人眼光」而倉促做決定,但一再陷入一樣的困境裡,永遠看不清。 更何況生命本來就不是只有工作,我還有家人朋友、探索與體驗這個世界,以及花時間思考、認識與照顧自己。 四、離職 = 爛草莓 可能來自某些長輩或傳統社會的觀念,認為做不到一段時間就離職,或是一直換工作,就等於抗壓性不夠、定性不足的爛草莓。 但我看過身邊的朋友,透過在五年內換十個工作,慢慢找到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也在旅行的時候,遇到來自不同文化的背包客,認為在年輕的時候體驗多元的工作型態與內容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我自己也在換了四份工作之後,抽絲剝繭我對於工作最看重的元素,才開啟現在自由工作者的工作型態,為了實驗與創造我喜歡的工作型態。 我認為在三十歲以前(或你認為合適的年齡),要盡可能給自己嘗試、犯錯,並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想貢獻的領域,然後在三十歲之後,慢慢在這個領域扎根與發展。 而且很多時候,放下,比起繼續下去,更需要勇氣。 因為你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穩定的薪水,迎向未知與全新環境。而看重情感的我,每次因為離職要離開我看重的團隊夥伴,對我來說,更需要勇氣與決心。 圖片|Photo by Windows on Unsplash 五、我找得到比現在更好的工作嗎? 我常聽到想離職的朋友說:我想離職,但我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這往往讓我想起談戀愛時的狀況,覺得這個人不適合自己,但又怕分手後找不到更好的,所以只好繼續待在這段令你不開心的感情裡。 我是人,我也會害怕。每當想起要離職,就會想起這份工作的好,若我離開了,或許就遇不到這些好了。 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源自於兩個原因: 心態層面:你不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以及你不相信以你自己的能力可以找到更好的。 思考層面:你沒有想清楚,到底什麼才是你真正的「好」?所有的「好」,哪些對你來說是更重要的? 最常容易擔心的是薪水,會不會下一份工作薪水就沒那麼高了?薪水的確是重要的,但像是對我來說,它到達一個程度即可,因為我還有更看重的面向需要考量,例如:我是不是受到看重,且有發揮空間?或是,團隊夥伴看重的價值觀,是否也是我看重的? 別人口中的「雞腿」,可能是你心中的「雞肋」,就像很多人羨慕醫生受人尊敬的職業地位以及高薪的收入,但或許對一位醫生來說,他其實在這份工作中根本不開心,雖然薪水可能真的不錯,但他更看重的部分卻沒有被滿足。 當這位醫生想要離職,可能就會有人勸退他,但重要的不是別人覺得怎麼樣對你好,而是你認為怎麼樣對自己才是好。 緊緊握住手中的東西,你永遠不可能獲得更好的機會。放下固然需要勇氣,但卻讓我們有機會成為自己更喜歡的模樣、創造更適合自己的工作與生活。 儘管它需要摸索甚至試錯,但這讓我們可以不留下遺憾,也讓我們能深刻感覺到自己活著,而不是把自己痲痹在自己不喜歡的環境中。 圖片|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生活中,總有人告訴我們許多「應該」,而我們也往往會把自己拿去跟他人比較。所以很多雜訊會來,讓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亂了手腳、猶豫不決。 當我在面對以上恐懼以及猶豫不決的時候,我總是提醒自己: 盡力真誠地對他人與自己,然後勇敢做決定。 真誠待人,就是在難得有緣分相遇的時候,善待他人。在這過程中盡可能誠實、善意的溝通、負責任地完成交接,以及把握最後的相聚,來場能對話的飯局、幾封表達感謝或道歉的信。 真誠待己,就是傾聽內心的聲音,去面對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相信的價值,過程中盡心盡力,去做對得起自己、不留下遺憾的決定。 勇敢就是,去面對那些儘管我努力,仍無法改變的,例如他人的不諒解、離開的不捨、對未知的焦慮等等。 當我努力做到以上,回顧過去的離職經驗,儘管稱不上完美,過程也都有淚水或是不被所有人理解,但因為已經盡心盡力,仍然會感謝那時候勇敢的自己,以及不後悔當初的決定。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決定是受到愛、想要更好所驅動,而不是被恐懼、害怕他人評價所驅動,後者讓我們與自己越來越疏遠,前者,讓我們慢慢成為更能傾聽內心的聲音、勇敢為選擇負責的人。 April 29, 2021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