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你也是小焦慮嗎?如何幫助自己與孩子面對焦慮威脅,迴避只會助長焦慮 https://ift.tt/35Dbe6G 當我們的孩子在這充滿意外與危機的青春期,因為同儕、社群壓力而感到喘不過氣時,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迎頭面對困難、勇往直前? 迴避會助長焦慮感 最近的某個週二,我在羅倫女子學校工作時,被拉進一場與某位學生的互動,這個經驗正好呈現了家長與焦慮的女兒在家常見的互動方式。 就在我準備端著食物回辦公室時,我聽見一名學生從我背後走來。我轉過身,看見一名叫做潔米的十年級生。她看起來活潑外向,但當時很明顯地處於恐慌中。 「達摩爾醫生!你現在有空嗎?」 「當然囉。」我當然樂意放棄邊吃午餐邊回電子郵件的計畫。 潔米跟著我穿過走廊,走下幾級階梯,來到我常被學生們戲稱為哈利波特辦公室的小房間。我在羅倫女子學校的辦公室就像哈利波特在達利家的臥房一樣,位於學校中央樓梯的下方,曾經是一個大型的打掃用具儲藏室。 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這個空間其實非常完美,座落在學校最主要的走廊上,卻避開大部分人的目光,所以女孩們或家長們能在和我見面時保有絕對的隱私。 我把盤子放下,問道:「發生什麼事了?」潔米立刻淚流滿面。她一手按著肚子,一手抓著椅子扶手,然後開始過度換氣。 我雖然很習慣和非常不安的女孩會談,但還是被潔米澈底崩潰的速度嚇了一跳。這證明了在我們進入辦公室的祕密空間前,她正以最後一絲努力撐住自己。一關上門,她就潰堤了,壓抑的情緒傾瀉而出。 「我今天沒辦法考化學考試。」她急促地說。「我還沒準備好,我會不及格,我的成績就全毀了。我不能考試。」她頓了頓,深吸一口氣,然後哀求道:「你能讓我請假嗎?你能幫我寫一張字條之類的嗎?」 我相當困擾。在這間學校裡,我沒有讓學生免去考試的權力。我是來提供她們協助,而不是來任意更改學校規範的。不過,我同時也完全同意,以潔米現在的狀態,她是不可能接受考試的。 「化學課是哪一節?」我問道,一邊試圖在潔米和她的老師之間找到我能介入的空隙。 「最後一節。」潔米頓了頓,呼吸開始回到正常的節奏。我看見她的緊繃逐漸退去,她充滿希望地補充了一句:「也許我爸可以在上課之前來帶我回家。」 當我聽見逃離學校帶給她多大的寬慰時,我身為多年心理醫生的中心思想便竄進腦海裡。我把想保護的直覺推到一旁,提醒自己:如果我現在讓潔米避開那場考試,那大概是我能提供的協助中最沒有意義的行為。 圖片|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原始本能會叫人逃離威脅。轉身就跑的確是個好主意,尤其是當你面對的威脅是一棟燃燒中的大樓、一場顯然不安全的喝酒派對,或是充滿侵略性的芳香劑推銷員時。 但是,在許多情況下,逃跑其實是個很糟糕的決定。因為,我們在學術心理學中學到的一切在在都告訴我們,逃避只會讓焦慮感更加劇。 迴避不只會助長焦慮,它其實是一個有兩道菜的套餐。 首先,逃避潛在威脅會讓人感覺很舒服。事實上,迴避就像是一種特別強力、快速的特效藥。潔米光是想到讓爸爸來救她逃離化學考試就感到好多了。 但是,暫時逃避化學考試所獲得的釋放,很快就會被伴隨下一場考試而來的恐懼所取代,她會更擔心下一場考試的成績。 再來,逃避我們內心的恐懼,會讓我們無法發現這些恐懼也許是被過度膨脹了。如果潔米真的想辦法蹺掉了考試,她可能就會讓自己喪失了發現這場考試也沒那麼糟的機會。 事實上,當人們規律地逃避害怕的東西,就有可能讓那些事物成為澈底的恐懼症。 (推薦閱讀:「有時逃避,才讓我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六種生活觀念,帶你找到理想生活) 想像一位叫做瓊安的女人,她非常怕狗。瓊安走在街上,每次只要看到一隻狗朝她走來,就會湧起一股恐懼感。所以她理所當然地會選擇走到馬路的另一邊,好避開那隻狗的行動路線。 每次只要她走到人行道的另一側,她就會感到好多了,這讓她下次見到另一隻狗時,更容易想逃到對街去。在這個狀況下,瓊安從來沒有機會碰上一隻友善的狗。她會持續相信自己該避開所有的狗,並且知道遠離牠們就能為她帶來立即的舒適感。 心理學家知道要怎麼治療恐懼症。我們能幫助像瓊安這樣的人掌控她不合理的恐懼,同樣的方法也能幫助女孩面對過度膨脹的焦慮感。 要治療瓊安的恐狗症,作法相當簡單。我們會教瓊安一些基本的放鬆技巧,並衡量她能在和狗來到多近的距離時仍保持冷靜。 透過所謂的「漸進式暴露療法」,我們幫助瓊安循序漸進地和狗進行接觸。我們可以先讓她看狗的照片,同時運用規律的呼吸技巧讓她保持平靜。接著我們會讓瓊安站在距離一隻狗一個路口遠的位置,然後讓那隻狗逐漸走近她。過不了多久,瓊安就能享受,或至少能夠忍受一隻狗出現在近距離的地方。 回到潔米的例子上,我鎮定下來,溫柔地說道:「等等,我們先不要打給你爸爸。我想我們可以一起想個辦法。」潔米顯然不喜歡我阻止她逃離的意圖,但衝出學校的念頭至少讓她平靜到能和我對話。 「化學課發生什麼事了?」我問。「這堂課對你來說很難嗎?」 「通常都還好,但我搞不太懂這次考試要考的範圍。」 「你有去找老師幫忙嗎?」 「有,她是個好老師,但我還是不知道我有沒有聽懂。」 「我知道你為什麼害怕。」我說。「我也知道你為什麼來找我。但如果你沒有正面迎戰,我擔心你之後會感覺更糟。」潔米嘆了口氣,表示她願意接受意見。 我問:「你從現在開始到考試前,有自習課嗎?」 「有,午餐後就是自習課。」 「不然這樣好了⋯⋯要不要去找化學老師,看她能不能在考前幫你最後做一次說明?如果不行,我希望你上網找教學,把你擔心的章節再讀一次。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你去考試,就算你怕成績會不如你的預期。」 潔米不太情願地同意了這個計畫。幾天後,我在走廊上遇到她,便問她後續的狀況。 (同場加映:給把成績當一切的你:成功標準不只有父母給的一種) 「我在上課之前找不到老師,我也不覺得我考得夠好。但在考試前,有很多女生都在問老師那些我也不懂的東西,所以老師說我們可以晚點再教一次,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們也可以訂正考卷來拿一些分數。」 「那聽起來不算太糟囉。」我用半問句的口吻說道。 「對。」潔米同意道。「真的沒有那麼糟。我想最後分數應該會還可以。」 當你的女兒希望你能挺身站在她和恐懼的事物之間,你必須抑制自己的衝動——那股必須拯救她的保護衝動,並把焦點轉移到幫助她釐清焦慮的原因。 舉例來說,如果女兒告訴你,她沒辦法去參加鋼琴發表會,就想辦法幫她找出她覺得自己做得到的部分。 她能不能一邊思考發表會的事,一邊把那首曲子彈給你聽?她能不能邀請幾個鄰居,練習彈給他們聽?她能不能和鋼琴老師確認一下,如果她報名了發表會,卻在最後一刻改變心意,會發生什麼事?她能不能先試著上台,看看自己能把曲子彈到哪裡? 如果這些問題都失敗了,請去和她的老師談談,了解女兒在哪裡遇到了瓶頸。 簡單來說,就是幫助她走向威脅,就算是嬰兒學步的速度也好,而不是讓她逃離。 女兒也許不會喜歡這個方式,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逃避威脅所得到的瞬間解放感,對她的焦慮只會帶來負面影響。  本文摘自麗莎.達摩爾博士的《我們的女兒怎麼了?心理學博士給家長的解憂指南,陪伴現代青少女與壓力共處,化解焦慮,度過情緒平衡的快樂青春期》。由高寶書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我們的女兒怎麼了?心理學博士給家長的解憂指南,陪伴現代青少女與壓力共處,化解焦慮,度過情緒平衡的快樂青春期》 November 18, 2020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5Dbe6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