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專訪世界盃金牌名廚 Sinasera 24 楊柏偉,台東豆腐宴山海風情 https://ift.tt/3nOaSAk 台南人的楊柏偉,在法國學成歸國後,來到台東尋找最道地的黃豆與其他的當地食材,完成他心中最純粹濃郁的料理饗宴。 文|羅之盈 圖片|食力 花東縱谷如常瀰漫農作香氣,有著海岸山脈翻過來的海風薰陶,狹長風土的自在自得,遺世獨立出別具風雅的早餐滋味。 「現在要在早餐店喝到一杯好豆漿,其實非常的難,」30 歲的東海岸名廚楊柏偉穿過海岸山脈,就為了到豆芳華池上豆屋,品嚐豆腐哥自栽自磨的新鮮豆漿,以及豐盛卻清淡的豆腐大餐。 豆芳華豐富的豆腐大餐。圖片|食力 豆芳華池上豆屋的豆製品,以池上耕作的臺灣品種大豆,日曬天然鹽鹵,直火手工製作。圖片|食力 楊柏偉穿過海岸山脈,就為了到豆芳華池上豆屋,品嚐豆腐哥自栽自磨的新鮮豆漿以及完全手工製作的豆腐。圖片|食力 友善農法:透過與其他品種競爭,產生明顯差異的風味 楊柏偉說,豆芳華栽種黃豆採用友善農法,先不說環境永續的理想議題,連風味都有明顯差異,「喝豆漿可以像是喝咖啡、喝酒,喝到最接近這一塊土地這一年的味道」。 楊柏偉以香草為例,時常入菜的左手香、迷迭香,在友善種植的環境下,需要與雜草競爭,反倒散發出更濃郁的香氣,黃豆也是如此。 楊柏偉(右)表示採用友善農法栽種的黃豆,吃得出明顯的風味差異。圖片|食力 人事物三者結合,這就是認知中的台灣味 池上有幾家知名豆製品美食,源自於這裡長久以來多有種植黃豆,「一個區域的料理,它的個性與滋味來自風土的條件,」楊柏偉一邊吃起豆腐,眼裡閃著光芒說。 整個地區的條件照射出那個區域的味道,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沒有這樣的地形,在這樣的時間點,還有這些人累積一段時間的過往,發展出來的味道跟食材,內化成這個區域飲食文化的底蘊,「人事物三者結合,移到別處都不行,就是這塊土地所有的味道,這就是我認知的台灣味」。 豆芳華池上豆屋的豆腐散發出濃郁的豆香。圖片|食力 關於東海岸的早餐,老靈魂的楊柏偉有著別樣觀察,他發現在近年移居東部生活的新移民帶動之下,出現一個嚮往永續的飲食生活圈,友善農物得以在穩定的市場經濟下生存: 「法國菜強調在地食材,花東海鮮多、醃製風乾熟成的東西多,再加上原住民飲食習慣苦味,苦茄、籐心等,這些料理的最源頭都是在找最不是罐頭的東西,早餐更是如此。」 (同場加映:台灣早餐傲視全球的特色是?專訪美食家葉怡蘭:從食材出發的台灣本色!) Q:小時候吃什麼樣的早餐? 我們家習慣出去吃,最常吃的是「肉稞仔」,圓餅狀米稞,蒸熟之後去煎的「恰恰」,淋上虱目魚骨熬的羹,超好吃! 在我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家甚至是賣肉稞仔的早餐店喔,那時候我太小了,幫忙談不上,不要搗蛋就好了,就是幫忙吃吧,哈哈。現在我回家還是會去吃,也算是我的鄉愁吧。 Q:你在法國學藝時,早餐都吃什麼? 咖啡可頌,每天都一樣,可頌是冷的,咖啡是 expresso。法國都是吃甜早餐,其實就是負擔少,台灣人吃鹹的,反而比較容易胖,因為有油。 所以相對來說,像豆漿、豆腐這類負擔少,不複雜,我吃的味道都很淡,因為淡才有辦法反映出食材原來的味道。 Q:法國菜、台灣味、東海岸特色,對你來說有沒有貫穿的料理哲學? 看天做菜。我記得在法國時,有一天主廚跟我說要起浪了,需要什麼魚趕快買,我說主廚你怎麼知道?他說要看氣象,不然傻傻的哪天沒魚不知道,這影響我很深。 我理解的法國料理精神是與天同行,是在地的、產地餐桌的概念,我在想的都是如何強調這一塊土地更多。 楊柏偉 東海岸名廚,台南人,23 歲時拿下世界盃歐洲蔬果雕大賽金牌,其後逐步拓展廚藝,先後在兩家法國米其林餐廳服務,習得法式料理手法,2017 年歸國後在台東長濱經營餐廳 Sinasera 24。 【本專題與 2020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共同製作】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京都人不知道吃什麼,就會吃「豆腐」! 大豆的6大益處、4大謠言,營養師一次拆解給你聽! 以為只有蛋白質?大豆功能多到超乎想像! November 24, 2020 at 0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nOaSA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