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lM0I2E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催婚、催換工作、催回老家?四種方法不再彼此傷害,有效讓父母知道你的獨立 https://ift.tt/3lM0I2E 父母生長的年代並不知道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但成熟的我們,也許該多承擔一點責任,主動而溫和地跟父母學習如何與對方相處了。 文|Li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國慶期間,朋友來我這裡住了幾天,因為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她的父母固執地認為「女孩子工作做得好不如嫁得好」,不論她的事業多麼風生水起,他們依然催著她相親、結婚。 我朋友花了快 10 年的時間試圖說服他們,但不論她怎麼努力,最後換來的永遠是一句:你就說你準備什麼時候結婚! 遇到一個固執的父母,真的令人頭大。我瀏覽後台留言時,也經常看見粉絲問「父母特別固執,該怎麼說服他們」。那今天的文章,我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圖片|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一、為什麼大多數父母都很「固執」?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我們對人、對事的觀念是如何形成的。 關於這個問題,江湖上有兩大門派: 積極更新派(active updating model) 固定傾向派(settled disposition model) 積極更新派主張,人是「活到老學到老」的。(Achen, 1992; Robinson, 2007) 他們認為人會根據生活經歷不斷刷新自己的知識庫和認知習慣,人的觀念是一個「不斷波動(wave-to-wave)」的過程。 類似這樣↓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而可能導致人們更新觀念的經驗主要有三種: 1. 發現自己的觀念與現實經驗不符: 父母心想:「女孩子過了三十歲就嫁不出去了」VS 鄰居說:「你知道嗎?隔壁家那個三十五歲的女兒嫁了個好男人!」 2. 發現自己的觀念與同伴的觀念不符: 父母:「你說現在的年輕人怎麼就想往大城市跑,說什麼都留不住」VS 父母的朋友:「我支持年輕人出去奮鬥,別老想著把孩子綁在身邊啦」 3. 發現自己的觀念與社會所倡導的價值觀不符: 父母:「你長大以後最重要的是找個好男人嫁了,知道嗎?」VS 報紙寫:「女性不只有婚姻這一條出路,有權利選擇任何自己認為能實現自我價值的生活方式」 當然,並不是每次更新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一位重視愛情輕視麵包的女性,也可能因為周圍的人都很在意「物質」,而變得比過去更挑剔伴侶的收入、家庭背景等。 積極更新派所並不認為我們必然會在生活中優化自身的觀念,他們更強調觀念本身的動態、變化性。 而固定傾向派的觀點則類似於「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這一派的學者認為,我們對人對事的態度、傾向一旦形成,在之後的一生中就會比較穩定。即使有所改變,也是短暫的、小幅度的,很快會回彈到固定的傾向上去。 類似這樣↓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比如:「我知道性別氣質是多元的,男生女生都可以穿裙子穿褲子、敷面膜修腿毛,但我更認同女孩子應該乾乾淨淨,男孩子應該粗糙一點。」 學者們認為這種固定和我們的身份控制(identity control)有關(Burke, 2007)。 我們被環境接納時,才能建立穩定的身份感,相信自己是可以存在的、有價值的。而我們所持有的觀念,往往都被社會環境塑造過,總體上和環境一致,也構成我們被接納的基礎。 觀念、態度的改變可能導致我們和環境不契合,身份感產生動搖。因此,我們更可能選擇抱定已有的態度和傾向。 二、那麼,哪派說法更符合人類真正的本性呢? 杜克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追踪大量案例後發現:人們對大部分事情的態度都是一經形成就很少發生動搖的,也就是說,固定傾向模型更符合人的天性(Kiley & Vaisey, 2020) 。 也就是說,也許不是父母固執,而是我們所有人天生都固執。 你可能會質疑:不對啊!現在的我和五年前的我相比,明明很多觀念都變化了,你怎麼能說人人都如此呢? 這個現像在杜克大學的研究中也被提及了。研究團隊發現,大部分觀念的固化是發生在 30 歲之後,而 30 歲之前,人們對很多事的態度都發生過明顯且持續的變化(Kiley & Vaisey, 2020)。 研究者們認為,這與易感年齡(impressionable year),也就是觀念更容易改變的年齡段有關。 成年早期,人的很多觀念都是可塑的,但過了 30 歲,大多觀念和傾向會日漸牢固、持久、不可動搖(harden into durable disposition)(Vaisey & Lizardo, 2016)。 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在成年後,越來越覺得和父母談不到一起,矛盾不可調和。畢竟我們和父母都在奔向「越來越固執」的道路,一去不回頭⋯⋯ 三、這樣說來,難道我們只能互相傷害、漸行漸遠嗎?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請大家先思考另一個問題: 為什麼遇到固執的朋友、同事甚至伴侶時,我們的反應往往沒有遇到固執的父母那麼大? 這是因為,我們很少像友情、愛情中那樣,將父母和自己看做相互獨立但彼此聯結的個體。 我們沒有將自我從家庭中分離出來(separate self),以獨立的身份重新和父母的聯結(connection)。 親子離合過程:彼此依賴→互相獨立但彼此連結 而研究表明,這個「離合」過程對於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至關重要。「離合」完成得更好的人,會經歷更少的親子衝突和更高的關係滿意度(Buhl, 2008)。 因為完成「離合」的人會真正認識到,自己和父母是不一樣的個體,主動區分哪些是自己的觀點、意願、資源,哪些是父母的,允許不一致的存在。 他們也會在展開自己人生的同時,預留給父母固執和反對的空間。遭遇不一致時,他們會想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鑽牛角尖地指責父母怎麼就是不理解自己,被怨恨、敵對困住。 比如,父母反對自己的理想,拒絕提供後續的經濟支援。離合程度高的孩子不會輕易放棄理想,但同時能認識到,父母有權利不認同自己,自己也不天然共享父母的經濟資源,並尋找更匹配自己當前能力、資源的方式來追求理想。 但遺憾的是,離合過程對於我們的子女來說是比較陌生的。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父母往往總是過度干涉,導致我們習慣了和父母黏在一起,自己的態度、情緒也和父母的捆綁在一起。與父母分離對我們來說不是獨立,而是一種「背叛」的感覺(Yu, 1987)。 另一方面,父母的干涉會讓我們喪失對自己的信心,我們不相信自己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即使客觀上我們可以,我們仍然總想要獲得父母的支持和肯定,以確認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你會喜歡:結婚能讓親密關係更堅固穩定?婚姻如何不是幸福的唯一道路) 四、那麼,在離合完成之前,有什麼辦法應對古板固執甚至對我們橫加干涉的父母嗎? 我們需要從試圖「說服」、「改變」父母轉變為與父母「談判(negotiation)」。 我們需要先樹立一個觀念:不合甚至衝突只能說明我們不同,並不必然意味著親子關係就是有問題的(Fisher & Ury, 1981),並在這個基礎上完成接下來的步驟: Step1:準備 針對你想談判的議題,你需要做四個準備: 明確定義你想談的問題:比如同樣是煩父母催婚,你想與他們溝通的事「不要催促你,讓你按自己的節奏來」還是「接受你可能不婚的事實」。 想清楚最理想的結果,哪些是可以接受的,哪些不能。 你的感受是什麼,有哪些深層次的需求希望被滿足;你的父母可能在哪些方面和你產生分歧,他們可能有哪些深層次需求希望被滿足。 主動收集資料,形成你覺得理想的方案。 同時,你需要在心態上做好準備。下面這張清單可以幫到你: 在談判前,請閱讀以下文字並確認: 我將平靜地接納衝突:我知道在任何關係中,衝突都是正常且不可避免的。它不是災難,而會帶來改變和成長,鍛鍊自己的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我希望實現公平的、對雙方都有利的結果:我希望談判的結果對我們雙方都好。我不會為了激怒、懲罰父母進行這次溝通,也不會為了取悅父母,同意對自己不好的方案。 我是靈活的(flexible):我不會將立場、輸贏放在解決問題之上。雖然我有預備方案,但我不會被困在這個方案中。我將對父母的想法、感受、方案保持開放。(Mckay et al., 2006) Step2:討論 你可以按下面的順序和你的父母展開溝通: 1. 盡量客觀地、非情緒化地描述事實: O:「我想和你們談一談找什麼工作。」 X:「你們別再催我回家考公務員了!」 2. 清晰表達你的感受、訴求,並給出你有這些感受、訴求的證據: 「每次和你們關於找工作的事產生衝突,我都會感到生氣和矛盾。我不想考公務員,是因為不喜歡體制內的不平等氛圍。我希望有一個扁平化、開放的工作氛圍。所以你們催我,我就很抗拒。可是另一方面我知道你們是關心我,想我穩定點,所以我會為不聽你們的而感到內疚。如果你們肯放手讓我試一試,肯定我的努力,我也能更加肯定自己。」 3. 給出你的解決方案: 「穩定也不是只有公務員,國營企業或者大型企業也比較穩定。我可以多看看這些方面的工作。」 (同場加映:青壯危機:害怕穩定的平凡,也害怕沒留下巨大成就) Step3:處理不一致 不一致會出現在很多方面。父母可能不僅僅是對你提出的解決方案提出質疑,也可能會否定你的感受和需求、否定你對他們訴求的預判,等等。這也是談判中最難的步驟。 這時候,你更需要將談判的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不是被父母的態度牽著走。 你可以在下面這些方向中選一個: 讓父母提出他們的解決方案。 回頭討論你們彼此的訴求和需求、找到共同點。 叫停談判,重新梳理自己的感受,收集更多信息,下次再聊。 但是切記,你所有的解決方案都是為了達成談判的最終目的——找到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方案,而不是一時情緒上頭「甩袖子走人」。 Step4:達成共識 最終你們達成的共識通常不會是你的理想方案,而是最大限度的給彼此你們想要的,最低限度的出現你們各自不想要的。在達成共識之前,確保你們雙方對於細節都有聊清楚了,並且明確表示了對方案的讚同。 (延伸閱讀:一則家庭故事的啟示:無條件的愛,孩子比父母更多) 寫在最後: 我剛剛碩士畢業的時候,也常和父母產生激烈的衝突。我父親在一次喝多了之後問,把你送去留學,是不是送錯了?怎麼你現在這麼不聽話。而當時的我平靜地告訴他:我和你本來就是不一樣的人,不聽話正說明我長大了。父親聽完我的話沉默片刻,苦澀又欣慰地笑了。 所以我想,接納我們和父母是彼此獨立的個體,允許我們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和人生選擇,可能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帶著不合和衝突和彼此相處下去,我們才能真正「在關係中建立獨立的自我」,形成彼此獨立又相互依存的關係。 不得不承認,父母生長的年代,無從得知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是更好的。他們固執地要我們聽話,希望通過也許已經不合時宜的建議,為我們爭取更多福祉。但生活在現在的我們了解這一點,也更清楚什麼對自己更好。 也許,是時候換我們多承擔一些建立健康關係的責任,更主動但溫和地,幫父母學習如何與我們相處了。就像小的時候,他們扶著我們蹣跚學步一樣。 參考資料: Buhl, HM (2008). Significance of individuation in adult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9 (2), 262-281. Fisher, R., Ury, WL, & Patton, B. (2011). Getting to yes: 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 Penguin. Kiley, K., & Vaisey, S. (2020). Measuring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Personal Culture Using Panel Dat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0003122420921538. McKay, M., Fanning, P., & Paleg, K. (2006). Couple skills: Making your relationship work.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余德慧. (1987).中國人的父母經:黏結與親情(Vol.2).張老師出版社. November 19, 2020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