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4日 星期四

懷疑什麼是值得活的人生?《靈魂急轉彎》:其實日常本身,就已經默默有光 https://ift.tt/3idv25a 研究顯示憂鬱傾向的人在遭逢一些負面事件之後,習慣從身邊的人收集「負面資訊」,來證明自己到底有多糟糕。親愛的,如果是這樣,我們推薦你一定要去看《靈魂急轉彎》。(內文有雷,請斟酌閱讀) 你曾有這種感覺嗎? 覺得自己不值得活 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志向 總覺得自己不夠 擔心自己比不上別人 覺得很迷惘不知道接下來的人生怎麼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那非常推薦你去看最近很紅的電影《靈魂急轉彎》,是一個很輕鬆的小品,可是卻觸及了很多人生深刻的東西。 故事描述一個桀驁不馴的靈魂 22 號,許多人生有成就的導師都嘗試協助他找到他的「火花」(Spark),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嘗試了各種東西,總是興趣缺缺,所以一直被困在靈魂先修班當中沒辦法畢業。 另外一方面,一個爵士鋼琴演奏者 Joe,才剛獲得人生夢寐以求的上台表演機會,意外跌落水溝裡面死亡。 一個很想活的中年男子、還有一個很不想要活(只想待在靈魂空間)的小屁孩,竟然意外地在靈魂空間相遇,成為彼此的心靈導師,走一段生命的旅途。 圖片|電影《靈魂急轉彎》劇照 (你會喜歡:「膽怯也沒關係!」《靈魂急轉彎》教會我:我們都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好人) 故事結束,兩個人對於人生的想法都有了一些改變,尤其是 Joe,似乎開始活了一些「他未曾活過」的人生。網路上已經有很多相關的評論和分析,這篇文章我們聚焦在一個重要的問題:什麼是值得活的人生? 有些人的一句話可以推你到谷底 我們生活在處處是「用價值來衡量」的社會,也經常用「我們在環境當中的位置」來評價自己(Self Evaluation)[1],例如:賺多少錢、結婚生子了沒、有沒有車子房子等等。 研究指出,尤其現在社群媒體發達,每天看著大家在網路上曬自己的成就,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2] 進而產生自己不如人、嫉妒、甚至憂鬱的感覺。 有些時候會懷疑起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甚至也有一些時候會覺得「爸媽當初為什麼要把我生下來」,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因為這樣覺得自己好像很有病。 當然,如果你長時間被這些想法所困住,很可能是過往有一個重要他人講了一句話,把你推到某一個深淵。例如我聽過的版本像是: 「你為什麼不去死一死?」 「你長這樣、以後會有誰要?」 「你走了我比較開心!」 「後悔當時生下你!」 影片當中,Joe 可能是心急想要回到自己的人生,對 22 號說了很重的話:「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志向是什麼!」,沒想到這句話就烙印在他的心裡面,從此 22 號變成「忘我區」的怨靈,任何人靠近他都會嘶吼、狂奔,像發了瘋一樣難以讓人親近。 工作的關係,我經常詢問那些「被自我價值遺落」的朋友,他們現在最想要的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給我一個很有趣的回應:「我只希望當初對我說很重的那句話的人,能夠跟我道歉。」 等待的可能是爸爸、媽媽、朋友、甚至身邊一個重要的人一句真誠的道歉,可是,這句話可能一等就是 10 年甚至是一輩子。 在等待的過程當中,他們可能經常陷入自我批評(Self Blames)[3],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把自己逼到某種境界,只希望有一天能夠變成一個「值得活」的人。然後這些朋友,往往伴隨著憂鬱的症狀。 圖片|電影《靈魂急轉彎》劇照 (延伸閱讀:七種喚醒熱情的練習:創造好事,遠比解決壞事,更能改善憂鬱) 內向型憂鬱:我覺得自己不值得活 心理學家 Sidney J Blatt(2004)30 年的臨床經驗,將憂鬱症區分成兩種類型[4]: 厭倦性憂鬱症:由於孤獨和被拋棄的感覺(Loneliness and Abandonment)  內向型抑鬱:是由失敗和無價值感引起的(Failure and Worthlessness)  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人,研究顯示憂鬱傾向的人在遭逢一些負面事件之後,習慣從身邊的人收集「負面資訊」[5],來證明自己到底有多糟糕(這就是為什麼你跟憂鬱症的人相處,會經常覺得他喜歡「負面思考」),並且大多數的時候會覺得自己「不足」(Feeling of Inadequacy,翻譯:我不夠好)。 其實你已經夠好了:好過一些的 2 個方法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像 22 號要陷入憂鬱自責的狀況,那該怎麼辦呢? 第一個方法是跟「比自己糟的人比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在前面那個研究當中,研究者 Frederick 讓受試者遭受負面事件之後,再收到「另一個實驗參與者目前正遭受非常負面的情緒影響」的訊息。 結果發現,憂鬱的人如果得知別人過得更糟糕,自己的感覺會比較好(就是一種「還有人比我慘」的概念,不過這個效果並沒有發生在一般人身上)——這就是江湖上盛傳的的「苦難陪伴效應」(Company's Effect on Misery)。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要當事人「自己感覺到」才有用,也就是說,你不可以一天到晚在憂鬱的人旁邊碎嘴:「那算什麼,還有人比你慘!」因為這樣子只會讓他覺得,他的感受被否定了。 所以,如果你身邊有一個人正陷入憂鬱的狀況,陪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第二種方法是這部片提供的,另外一種近十年來非常流行的方法,就是「關注在當下」(Mindfulness),投入以及專心在你現在想做的喜歡做的事情。 例如,片中的 22 號在體驗「人類世界」的時候,會享受一塊披薩的滋味、一顆貝果的香氣,地鐵站演奏街頭藝人演奏的音樂,這些其實是 Joe 的日常,但他卻從來沒有放在心上——或許就像你我一樣,每天過得匆匆忙忙,幾乎忘記自己吃了什麼他去了哪裡、看到了什麼風景,只有在情緒崩潰的時候,會教一大堆食物,報復性的情緒進食。 圖片|電影《靈魂急轉彎》劇照 (推薦閱讀:為你挑片|《靈魂急轉彎》:如果我們不是真實的活著,便會永遠感覺缺少了什麼) 事實上,研究顯示如果你不能夠「活在當下」,那麼相對於其他人,去餐廳吃飯的時候你吃的食物量會更少[6];另外一個研究則統合了近年來 39 個研究一共 1140 個樣本,接受正念療法(Mindfulness-Based Therapy)的患者那減少焦慮以及相關的情緒症狀[7]; 如果你可以關注在每一個當下,你吃的東西、你呼吸的每一分空氣,那麼你的注意力就會從負面的情緒,轉移到你身上所感受的每一個生命的片刻。 你的日常本身就會發光 「平靜就在每一步之間(Peace is every step)。」——Thich Nhat Hanh [8] 就像一輩子為了自己的理想目標奮鬥的 Joe,在終於一償宿願經歷了一場像是心流經驗一樣的發表會之後,突然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目標,而讓他找回生命動力的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竟然是樹上飄落的一片葉子; 就像是一直覺得自己不足夠的 22 號,甚至發狂一樣把所有人都推走,最後讓他跟 Joe 和解的也是那一片葉子; 就像很多被憂鬱困擾好多年的朋友告訴我,有些時候擁抱他的可能只是窗台上的一縷風景、黃昏的時候灑落的一抹陽光,甚至空氣當中燒稻草的味道,其實大自然給我們很多,只是我們往往忘記要去珍惜跟把握。 如果你跟 Joe 一樣人生大半部分的時間都被別人瞧不起、自己的志向總被別人說沒有用;如果你跟 22 號一樣,透過某一種逃避,來閃躲那些「你還沒有活出來的人生」。 如果你還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什麼事情讓你開心,或許你可以先從每一個當下開始,練習專注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好好喝水、好好吃飯、好好喝一杯咖啡,好好看看難得露臉的冬陽,或許你就會發現,儘管是看起來一事無成的人生,你每一天的日常本身,就已經默默有光。 參考資料: [1] Swallow, S. R., & Kuiper, N. A. (1988). Social comparison and negative self-evaluations: An application to depression.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8(1), 55-76. [2] Appel, H., Gerlach, A. L., & Crusius, J. (2016). The interplay between Facebook use, social comparison, envy, and depression.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9, 44-49. [3] Zahn, R., Lythe, K. E., Gethin, J. A., Green, S., Deakin, J. F. W., Young, A. H., & Moll, J. (2015). The role of self-blame and worthlessness in the psychopatholog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86, 337-341 [4] Blatt, S. J. (2004). Experiences of depression: Theoretical, clinical,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 Gibbons, F. X. (1986). Social comparison and depression: Company's effect on mise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1), 140. [6] Beshara, M., Hutchinson, A. D., & Wilson, C. (2013). Does mindfulness matter? Everyday mindfulness, mindful eating and self-reported serving size of energy dense foods among a sample of South Australian adults. Appetite, 67, 25-29. [7] Hofmann, S. G., Sawyer, A. T., Witt, A. A., & Oh, D. (2010). The effect of mindfulness-based 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8(2), 169. [8] Hanh, T. N. (2010). Peace is every step: The path of mindfulness in everyday life. Random House. January 14, 2021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idv25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