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 星期三

「你這樣讓我覺得不受重視」與伴侶溝通,需要站在彼此的立場思考 https://ift.tt/2YwraDz 人際關係中有一種問題,叫做「換道對話」,表示伴侶互動間給對方的回饋,彼此都沒有接收到,而且一直給出對方聽不懂的訊息,兩人也就漸漸地只剩下爭吵⋯⋯ HBO 情境喜劇《路易不容易》某一集的劇情是,路易在修車店辛苦工作一天後回到家,準備和太太金姆共度期待已久的浪漫週末。他為太太準備了禮物,以華麗的動作拿出一束紅玫瑰。沒想到金姆露出失望的神情,過了片刻,她提供路易一些建議。 金姆:那個,先別誤會我的意思,但我想告訴你一件事。如果我們接下來要當三十年夫妻,這話我得跟你說清楚,我不喜歡紅玫瑰。真的很不喜歡紅玫瑰。 路易:好,那我可以針對妳剛才說的話,也提出一些建議嗎?其實這也沒什麼大不了,我只是覺得,妳應該先謝謝我送花,「再」跟我說妳不喜歡玫瑰。 金姆:我以前就說過自己不喜歡紅玫瑰,你忘了嗎? 路易:就算是這樣,我也是因為想到妳,才決定買花的啊! 金姆:你既然想到我,就不該送紅玫瑰。 路易:唉,金姆,妳也真是的。我買花送妳,這不是好事嗎?妳要說謝謝,不然多沒禮貌! 金姆:你好意思叫我有禮貌?我說過的話你都沒聽進去,這叫有禮貌嗎? 路易:等等,我只是希望妳說聲謝謝而已,就算妳不太喜歡紅玫瑰⋯⋯ 金姆:我沒說「我不太喜歡紅玫瑰」,而是說「不要送我紅玫瑰」。 路易:妳到底是怎樣?說聲謝謝是會要了妳的命嗎? 金姆:我都清楚講過,叫你不要送這種東西了,你偏要送,還要人感謝你? 路易:我倒是想知道,哪有人收到紅玫瑰,會像妳這樣無理取鬧的? 接下來就是吵架,共度浪漫週末的計畫泡湯。 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表面上故事很簡單:路易送金姆玫瑰花,金姆給路易回饋,然後兩人就吵了起來。當然,從雙方反應來看,這番對話有更深層的問題,問題不在於玫瑰,而是他們的關係。 圖片|Photo by Debby Hudson on Unsplash 人際觸發機制會導向換道對話 金姆的回饋讓路易陷入人際觸發機制。 她的回饋很簡單:我不喜歡,也不想收到紅玫瑰。更重要的是,路易本就該知道她不喜歡紅玫瑰——金姆當然不奢望路易讀懂自己的心思,但同樣的話她已說過好多遍,路易怎麼就是沒聽進去?那束紅玫瑰印證了她長久以來的感受:路易都沒在聽她說話。兩人吵架後,節目的同一集,金姆解釋道: 我告訴你一些事情,如果你不聽,就是對我的一大侮辱。你這樣對我,讓我覺得自己不受重視。 對於金姆的回饋,路易又是怎麼回應呢?他完全改變了話題。但等一下——金姆說的是紅玫瑰,路易說的也是紅玫瑰,這不是同一個話題嗎? 事實不然。金姆提出自己沒被看見與聽見的感受。路易則直接略過金姆的感受,說出自己的想法:他覺得金姆都不說謝謝。路易的反應與議題都沒有錯,卻和金姆的話題毫無交集,雙方都在給予回饋,卻沒有人真正接受對方的回饋。 路易與金姆的互動模式實在太常見了,甚至有專屬的名稱:「換道對話」。兩人聊著聊著,對話彷彿切換了軌道,不著痕跡地一分為二,沒多久就分道揚鑣,漸行漸遠了。 路易與金姆的互動有個關鍵,就是最初收到回餽的人,沒發現自己轉移了話題。路易轉換話題不是想迴避金姆的回饋,而是因為受到刺激。 金姆說她不喜歡紅玫瑰,讓路易感到受傷與無奈;在他看來,金姆毫不感激的態度就是對話主題。他的情緒將對話推離原始的軌道,並且繼續順著自己的軌道行駛,和金姆愈來愈遠。 (延伸閱讀:愛情短篇|在你不回訊息時,我複習了無數次我們的對話) 切換對話軌道擊敗了回饋 切換對話軌道可能造成一好一壞的影響。好的影響是,把第二個話題談出來可能也很重要——甚至比啟動觸發機制的第一個回饋更重要。我們先前也許不好意思提及此事,但事情就這樣說了出來。既然問題被提出,就能想辦法解決。 壞的影響是,對話主題變成兩個,不同主題相互交錯。同時處理兩個議題本身並不是什麼問題——我們甚至可以一口氣處理兩個、十二個、二十個議題,但是在換道對話中,我們沒發現正在討論兩個不同的議題,就只是用自己關切的主題去解讀對方說的話,結果是兩人都愈聽愈迷糊。 金姆說:「我都清楚講過了,叫你不要送這種東西,你偏要送,還要人感謝你?」這時她的議題是「路易都不聽我說話」,並且清楚表達出來。但路易以「金姆不知感激」的這個主題去解讀這句話,只覺得金姆的發言完全顯現出她「不知感激」。 那麼,在這次的回饋對話中,金姆與路易究竟能學到什麼? 他們「學到」的其實是自己早已知道的事:就算當面指責路易不認真聽人說話,他還是不會聽進去;金姆自私又無禮,不管怎麼做都會惹她不高興。 圖片來源│先覺出版 (同場加映:我越想得到答案,他就越沈默:心理學解釋關係裡的溝通僵局) 以沉默切換對話軌道更糟糕 有時,切換對話的第二條軌道並未明確顯現,而是藏在地底。我們將反應鎖在自己腦中,一面在心裡無聲抗議,一面不甘願地忍受繼女或主管的批評。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心思早就轉換到自己的話題了:「哇,妳好意思叫我冷靜一點?妳可是我這輩子見過最神經緊繃的人——怎麼不去照照鏡子,看看妳自己的嘴臉?」對話結束後,我們默默離開,去向別人發洩自己的煩躁。(「珍娜應該是全世界最神經質的人吧?就算不是,也絕對是北半球最神經質的人。」) 我們對紛爭做了三角測量,並且亂接亂湊,最後使學習機會短路。 本文摘自道格拉斯.史東、席拉.西恩的《謝謝你的指教:哈佛溝通專家教你轉化負面意見,成就更好的自己》。由先覺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謝謝你的指教:哈佛溝通專家教你轉化負面意見,成就更好的自己》 January 27,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YwraD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