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日 星期日

致心思細膩的你:把高敏感當天賦,不需要面面俱到、責任一肩扛 https://ift.tt/3hHwTin 如果你是「高敏感」族群,練習與自己相處的「三步驟」:理解高敏感、找到優勢、放過自己。你可以找到與眾不同的自己! 你經常「想太多」嗎?你常被人說太敏感、太脆弱、玻璃心嗎? 有沒有一些時候,為了旁人眼裡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讓你深受打擊? 被主管指出小缺失,就覺得自己是個沒有能力的人;男友隨口一句褲子顏色有點怪,你馬上質疑自己的品味、擔心他會不會不喜歡自己。 或是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好友失戀了,彷彿你也對這個傷痛感同身受,胸口沉甸甸的,甚至跟他一起落淚。 有些人的感官能力特別敏銳,室友換了洗髮精、樓上傳來的腳步聲、同事從外頭抽完煙回到辦公室,你無法控制的注意到來自周遭的聲音和氣味,就算是其他人覺得還好的聲音,對你來說可能都是一種干擾。 你不喜歡待在人太多的環境;面對過量的資訊會讓你感到焦慮;看到他人的表情行為就能感受到對方的情緒狀態;擅長看透事物的真相;容易感動,也容易傷心;花很多時間思考,也比較喜歡與人進行深度交流。 你是這樣的人嗎?如果是的話,或許你正在責備自己。 為什麼總是想太多?為什麼動不動就在疑神疑鬼? 自己的忍耐能力這麼差?別人都可以呀,為什麼自己就是不行?真的好沒用。 但這並不是你的錯。 圖片|Photo by Gabriel Benois on Unsplash 如果你是「高敏感者」,該如何與自己相處? 根據研究統計,每五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具備高敏感特質。 高敏感指的是「對內在、外在的刺激極度敏感,容易被情緒淹沒的一群人」,就像身上裝著過於敏銳的雷達,偵測到任何一點微弱的信號就會發出聲響。 你是高敏感人群的一員嗎? 根據過往研究結果,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在高敏感測試上得到高分。有些人會把高敏感和內向混為一談,但具有高敏感傾向的人只是比較敏感,不一定是內向,也跟情緒化不一樣。 如果你是高敏感者,接下來我們將談談怎麼跟高敏感的自己好好相處。 如果你不屬於高敏感人群,也可以學習一下如何與生活中遇到的高敏感者相處,畢竟根據統計,你身邊可是有高達 20% 的高敏感人群呢! (延伸閱讀:高敏感是種天賦:高度同理心、想像力豐富、容易感覺壓力) 理解自己的高敏感,練習與自己相處的「三步驟」 知道自己屬於高敏感人群,你可能會先鬆一口氣,原來自己並不孤單,世界上還有好大一群人有著類似的困擾。 如何跟敏感的自己好好相處呢?可以練習以下三個步驟:理解高敏感、找到優勢、放過自己。 第一步,理解你身上的高敏感特質。 高敏感的特質有很多,每個人容易受到刺激的部份都不太一樣 例如有些人對味道特別敏感,也有人很難忍受噪音;有些人很容易受到身邊的人情緒影響,就算主管發怒的對象不是自己,也會倍感壓力;有的人對音樂、對藝術、對美的體會特別強。 寫日記是成本最低的自我療癒方法。 建議你從現在開始,將那些引發你特別強烈感受的「敏感事件」記錄下來。 先搞清楚自己對哪些人事物特別敏感,在生活中盡量避開這些「敏感事件」,不要讓自己受到太大的刺激,或是在面對「敏感事件」時保持高度覺察,一發現自己快承受不住了,就要適時的離開現場、暫停接觸。 慢慢的,你會對自己的敏感雷達有所掌握,知道該如何避開會讓你情緒失控的地雷,對生活的掌控感就會逐步提升。 第二步,找到高敏感帶來的優勢。 你可能不喜歡自己太敏感、太容易受影響,但過度敏感不一定只會帶來壞處,也會開啟新的可能性。 請你根據第一步列出的「敏感事件」,試著去思考,這些容易刺激自己的事件可以歸納為哪些高敏感特質?這些高敏感特質又能給生活帶來什麼優勢呢? 例如容易被氣味或聲音干擾,屬於五感特別敏銳,這類人更能體會生活細節之美、可以察覺事物的變化;如果你容易受到他人情緒影響,必然具有強大的察言觀色能力,擅長讀懂他人的需求、細心體貼,能跟人建立深層的關係。 高敏感特質都是一體兩面的,請練習用另一個角度觀察,這些特質給你帶來什麼好處呢?我們又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敏感的天賦? 欣賞自己的與眾不同。 當你懂得用中性、不帶批評的眼光,重新認識高敏感特質帶來的正向與負向影響,就能更好的運用高敏感帶來的優勢,並且減少對自己的負向影響。 (延伸閱讀:高敏感是種天賦:我們更容易不安,也更容易感到幸福) 第三步,放過自己。 高敏感者從孩童時期就能覺察父母長輩的期待,自然也能敏銳的感受到大人偶爾流露出的失望感。 因為害怕他人失望,使得你總想努力迎合別人對自己的期待,長大後也很容易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覺得他人之所以不幸、事情之所以出錯,都是自己害的。因此高敏感者的自我評價偏低,常伴隨有低自尊的狀況。 你必須要學習,放過自己。 高敏感的人具有強大的同理能力、很能夠替人著想,只是同理的對象通常不是自己。現在我想請你,將關注的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請用紙筆寫下腦袋裡那些你覺得「應該」做到的事。 例如英語應該說的更流利、身材應該再纖細一點、年紀到了就應該結婚生子、有了孩子就應該放下想打扮想跟閨密出去下午茶的心思。 看看這些「應該」,哪些是自己發自內心真正想要的?哪些來自他人不請自來的期待?請把「受到他人影響所以覺得應該做到的事」圈選起來。 接著,調整你對這些「應該」的重視順序,優先關注在自己重視的事情上。 至於他人期待你應該做到的事,請一件一件評估,真正屬於自己的責任有多少?做不到的話,會發生什麼災難化的結果嗎? 沒有快速瘦回一年前的身材,對現在的你真的這麼重要嗎?還是受了螢幕上那些女明星的影響? 不是所有事情都要做到面面俱到,也不是所有責任都在你身上。 放過自己,把你的同理能力多用在關愛自己。你的自我概念就會漸漸改變,接納高敏感的自己、體驗真正的安心。 January 03, 2021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hHwTi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