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4日 星期一

上海觀察日記 l 在海外生病怎麼辦?保持健康才有本錢拚搏 https://ift.tt/31v326B 如果在上 作者|荔枝小姐,2013 年台大 MBA 畢業後獨自來到上海工作,見證各種光怪陸離的事件。始終覺得東方明珠塔長得很像一串貢丸,看著看著,就想家了。 FB:《荔枝小姐在上海》 Podcast:《荔枝小酒館》 「昨天我特別請假去三甲醫院,等了好幾個小時,結果醫生就一句話,叫我轉去掛其他科。」 咖啡店的 Barista 有點痛苦地撐著腰,跟客人聊起他的看醫故事,話語之間滿是無奈。在上海看一次醫生確實很不容易,原本身體就夠不舒服了,你還得經歷漫長的等待、推擠的人潮、慎防被插隊,以及兇巴巴的服務。 圖片|作者提供 什麼是三甲醫院? 中國的醫院跟台灣一樣也有公立與私立之分,公立醫院又以「三級六等」做為等級區分,其中三級甲等就是最高等級的醫院,分配到的醫療資源也是最好的。 以全中國的醫療資源分布來說,廣東省的三甲醫院數量是最多的,這次疫情當中時常發言穩定民心的鍾南山院士,也是來自廣州知名的三甲醫院,該醫院的強項就是呼吸科。 上海醫生最命苦,全中國最忙! 雖然上海分配到的醫療資源不少,但是每天都會湧入大量的外地病患前來就醫,所以上海醫生的日均負擔診療人數、醫療病床使用率、甚至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病床使用率,都是全中國之冠,可見上海的醫療其實非常吃緊,源頭還是要歸因到城鄉資源分配不均所導致。 記得前陣子跟上海朋友聊天,他們說前幾個月,上海第一線的醫療人員都衝到湖北支援了。 「要是當時上海沒守住就糟了,因為上海的醫療資源本來就很緊張!」 其中上海朋友說,她的國中同學正是去支援的醫療人員,還好上海的疫情有控制住,而支援湖北的醫療隊都平安歸來了。 在上海就診到底有多難 上海不像台灣有很多小型的家醫診所,一般來說看醫生還是要跑大醫院,而且通常要去就會選擇三甲醫院,畢竟三甲的醫療資源是最齊全的。這也導致三甲醫院天天都是迪士尼樂園般的人潮,如果沒能搶到第一批 Fast Pass 號碼牌,你只能等到天荒地老。 就我之前在上海看公立醫院的經驗來說,有幾個讓人難忘的體驗: 等待三小時,看診三分鐘:經過漫長的等待後終於看到醫生本尊了,但是不要高興太早,你可能還沒記住醫生的長相就被趕出去了,他們完全沒心情跟你講超過十句話。 國王的診間門:看診期間會不斷有病患插隊衝進來意圖看診,然後再被醫生痛罵轟出去,大門完全是虛設的。 吊點滴解決一切:在中國吊點滴是個很常見的治療方式,點滴室永遠人山人海。 極端的治療手段:我曾經有個台灣朋友在上海的醫院被診斷出腦瘤、叮囑要快點開腦,但是回台灣看醫生之後只說是自律神經失調,調理身體即可,診斷結果差距很大。 當然,不同醫生會有各自的治療方式,不能從單一案例斷言誰是誰非。不過就身邊的朋友去醫院看病的心得,大家都普遍表示在中國的醫院被要求做的檢查項目較多,整個看診體驗也比較冗長繁瑣,不像在台灣看病那樣方便。 上海有很多美好的地方,也有令人無法適應的部分,去醫院看病絕對屬於後者。也只能告誡自己,人在異鄉更要保持健康,才有本錢繼續拚搏了。 August 25, 2020 at 10: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1v326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