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為什麼我特別依賴人?」關係最重要的課題,是覺察家庭對你的影響 https://ift.tt/31UhvrG 在感情中最重要的不是長長久久,而是掌握自身的覺察,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記得林以正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他的老闆 Reis 說,愛情裡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親密與自主。 最近在和伴侶相處的時候,恰巧遇到了這兩個例子,仔細深思,似乎事情不如表面上那麼簡單,想藉由這個機會和讀者分享,親密與自主,到底該如何拿捏。 有一天,我的伴侶希望我陪她去看醫生,但我卻說我有事情要忙,但當時她其實非常地焦慮,卻沒有讓我知道,事後我還責怪她,怎麼很多細節都沒跟醫生問清楚,到最後我才知道,原來她當時是非常的焦慮;另一個例子則是,她第一次體驗外拍,要去找一個未曾謀面的男性攝影師外拍,我原本答應要陪她去的,但我因為腳受傷的緣故沒辦法陪她,使得她心情非常的差,心裡暗自在生悶氣。 到底是我不陪她去,還是我的家庭影響著我? 原先我以為,我不陪她去就只是因為我有事情要忙以及我的腳受傷而已,但後來深思這兩件事情,其實我發現我蠻討厭別人膽小怕事、不敢自己獨立行動的。 說認真的,看醫生時我要忙的事情,其實是可以移到其他時間做的;而腳受傷這件事情,道也不是真的痛到無法移動。這兩件事的背後,都反映著我的家庭帶給我的觀念:「要獨立、不要太依賴。」正因為我討厭自己不獨立,也因為家裡討厭我不獨立,使得我碰到我女友不獨立的時候,反而覺得很反感。 有的時候,如果仔細深思,其實生活中許多的事情,都來自於家庭的影響,你討厭別人的某一部分,其實是你家庭不斷灌輸給你的概念,就好像以前某一任女友很愛打扮、很愛錢,我就對她的價值觀感到不認同,還時常和她吵這件事情;但後來經歷了下一任女友不愛打扮,約會時總是我穿得比她正式,我才發現,事實上我是很喜歡女朋友打扮的,而我自己其實也很愛打扮,只是媽媽的聲音一直在我身上,讓我對於那任愛打扮的女友,直覺式地感到反感。 (延伸閱讀:心理師談親密關係:堅強獨立,不代表拒絕依賴與示弱) 圖片|Photo by Juliane Liebermann on Unsplash 從依附的觀點來思考獨立與親密 談到獨立與自主,就不得不談到家庭的影響。 既然家庭會逼著我們獨立,或是讓我們變得很黏人,那麼在情侶關係中的獨立與親密,自然背負著家庭的影響。 在談論依附時,我曾經提到,能夠獨立的孩子,其實是能夠在獨立與親密之間來回移動的。在小時候有威脅時,父母能夠適時出現、敏感覺察、給予支持的孩子,其實他們慢慢地就能內化父母的愛,讓他們在遇到危機時冷靜下來,感受到自己是有人支持的,進而能夠獨自面對問題;反而是那些要一直吵才能得到關心,或是怎麼吵都得不到關心的孩子,才會變得異常黏人無法獨立,或是異常獨立無法與人親近。 那麼,伴侶關係不也是這樣嗎?如果你和你的伴侶之間,能夠在彼此受到威脅時,能夠適時出現在對方的身旁,即便遠距離也能透過視訊、電話陪伴對方,敏感覺察到對方的需求,並給予對方物理上與心理上的支持,那麼雙方便能慢慢地建立起良好的依附關係,反而能夠適度地獨立,也能夠適度的依賴。 最重要的不是長遠走下去,而是覺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當然,成長之後的我們,必然帶著過去家庭的蹤跡,有些人就是特別獨立,要他們適度給予對方支持、敏感覺察對方的需求,對他們而言是挺困難的;有些人就是十分的依賴,什麼事情都要對方陪伴,搞得對方完全無心做自己的事情,那麼這樣的感情對彼此而言,其實也是一種相當大的消耗。因此,我並不期望每一段情侶都能做到長遠走下去的目標,而長遠走下去,也不一定是每一個進入關係的首要目標。 因此,在愛情裡面,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覺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為什麼我今天會討厭別人黏人?為什麼我今天會這麼需要依賴人?為什麼我今天會對對方的某件事情發脾氣?仔細深思,往往都和家庭有關。 也因為這樣,愛情裡的衝突與疙瘩,其實都是我們練習看見自己的機會,透過對方,有時候反而能夠讓我們看見自己身上,遺留下了哪些家庭的痕跡。 (你會喜歡:從「我」到「我們」:親密與獨立的關係練習題) 然而,家庭的價值觀,就代表是你的價值觀嗎?有沒有機會產生自己認同的價值觀?有沒有機會在自我與家庭之間找到平衡的地方?而對待伴侶時,你討厭對方的某件事情,你是否能夠去深究它的來源呢?我覺得這才是愛情裡的功課。 適時出現、敏感覺察、給予支持,固然是建立起安全依附的三大要素;但因為我們都帶著過去,因此我並不期望每個人都能與伴侶建立起安全依附;但至少,我們能夠在愛情之中,慢慢找尋自己對愛情的看法與認同的價值,在親密與自主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August 16, 2020 at 09: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1Uhv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