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xLjPU
2020年6月17日 星期三
「跟他相處,總感覺在耗損自己」有些朋友,你必須斷捨離 https://ift.tt/3fxLjPU 你的時間沒有這麼多,不要花費過多的時間,在照顧那些無法自己解決問題,老是抱怨的人身上。 文|李維文 你的朋友有多少是 「垃圾人」? 近幾年來,「垃圾人」一詞流行於全球,指的是人們身邊圍繞著一些沒有建設性,並不斷損耗、影響生活和工作品質的人。他們可以是同事、客戶、朋友,也可能是與你有某種社交連結的陌生人,如臉書好友、鄰居等。現實生活中,我們有相當多的時間,是和這類人在打交道。他們像把鈍刀一樣,慢慢磨損你的心力,消耗掉那些你本該用於有效社交的時間。 「分享」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網路的普及使得「分享」變得快捷、方便。但有一些人,他們一天到晚都在孜孜不倦地「分享」,為了吸引大家的目光,曬幸福、曬悲傷,想要別人和他們一起體驗其感受。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獲得的關注太少了,所以只要有一點兒事情發生,就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推薦閱讀:給大人的交友課:如何成熟地打造人際關係?) 今天我買了條裙子,你看看怎麼樣? 昨天男朋友送禮物給我,你覺得漂亮嗎? 和老闆吵架了,唉,可能被解雇,該怎麼辦? 無論「炫耀」還是「分享」,偶爾占用一下朋友的時間無可厚非,但遇到一點芝麻蒜皮的小事也要曬出來,強迫眾人關注,就非正常了。這樣的朋友就是典型的「垃圾人」,他會從早到晚使出渾身解數,引起你的注意,如果不將他從通訊錄中刪除,他便會持續不斷地浪費你的寶貴時間。 「垃圾人」中有一種類型叫「抱怨症患者」,其特點就是把你當作「情緒回收站」。 我曾在一次講座中說:「一個人成就的高低,取決於他的社交圈『抱怨指數』。指數越低,他的成就便越高,反之亦然。」「抱怨指數」是針對社交圈的一個檢測數值,即周圍朋友的抱怨程度。在定期和你發生互動的人中,你可以檢測一下互動的內容,如果有人總是把你當作情緒的出口,表達他對生活、工作或其他事情的不滿,那說明他在提高你社交圈的「抱怨指數」。 這類人總是在傳遞負能量:主管訓斥他,同事為難他,有人傷害他,伴侶不理解他,炒股賠了,交通違規了,生意不好做了⋯⋯種種不快所引發的壞情緒,通通傾倒在你身上,然後他的心情就好了。在他眼中,全世界都跟他過不去,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最需要同情的人,而你的任務就是接收他的壞情緒,隨時接聽他的電話,耐心傾聽他發牢騷,於是你的寶貴時間就這麼被浪費了。(你會喜歡: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在抱怨?沒辦法接納自己,就無法接納他人) 圖片|來源 1. 透過求助消耗你精力的人——幫助他是無止境的任務 在社交關係中有一種人很倒楣,不斷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而他習慣於向別人求助。你幫了他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自己被拖垮。毫無疑問,他對你產生嚴重的依賴,越來越喜歡向你求助。 這樣的人不是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他學會以求助的方式,從你身上汲取資源。他待在你的通訊錄中,就會向你請求援助。如一次又一次地借錢、請你拿主意,甚至出面解決他自己就能解決的問題。當你開始覺得自己的付出太多,並拒絕他的請求時,他會立刻認為你「不夠朋友」而翻臉,甚至還會在別人面前詆毀你。 是不是很可怕?這種負面的情緒會不斷地蔓延,漸漸包裹你的生活,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被他們拖入深淵——賣力付出,卻得不到任何回報。 2. 利己主義者——不能同甘共苦的自私小人 做生意的劉總分享了他的經歷:「朋友共患難容易,同富貴可就難了。幾年前,我和一個好朋友一起投資成立這家公司,他的資金少,但我仍分了他一半股份。公司剛起步時不賺錢,但我仍然保證他能拿到薪水,而自己一分不拿。去年公司好不容易賺錢了,他卻要撤股轉投資別的。」(你會喜歡:世界離你而去,他卻沒放棄你:人生一定要結交的四種朋友) 劉總碰到的便是典型的利己主義者,不僅自私,而且不知分寸。和這類人聊天、共事時,能明顯地感覺到,對方臉上是一種急切想要從你這裡得到好處的樣子,沒有溫度,也不真誠。他們用利益衡量交情,如果沒有回報,就絕不會為別人考慮。 這兩種「垃圾人」我們都有可能遇到,也許他們正躺在你的通訊錄裡,下一分鐘便會再次闖進你的生活,撥通你的電話。所以,減輕社交負擔一定要對通訊錄「開刀」,把這些「垃圾人」找出來,永久地刪除。 本文摘自李維文的《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由幸福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June 18, 2020 at 01: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