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ww9Tu
2020年6月30日 星期二
不准孩子失敗,他們就無法學習在跌倒後重新站起來 https://ift.tt/2Vww9Tu 當你對孩子說「辦不到,就是不努力」,當我們只求所謂「成功」的人生,也許一路上,將會錯過很多美景。在升學主義的亞洲環境裡,我們要如何看待成績這件事?一則故事,一起聊聊。 文|艾美.莫林 不企求完美無缺 大多數的九年級學生在地球科學測驗只要拿到 C 就很開心了,不過如果是凱莉的話,她就算拿到 A 還是會哭出來。不僅如此,即使加入凱莉的實驗小組一定可以拿到 A,還是沒人想跟她一組,因為只要表現未達她的標準,她就會口出惡言。科學課不是她唯一遇到問題的學科。她也會因為在其他科目拿到「差勁的成績」而哭泣。每次她的英文作文沒有拿到 A,她就會和英文老師爭論,求他重打成績。 只要凱莉又因為成績而落淚,其他同學就會忍不住翻白眼,但她本人卻毫無所覺。她的目標不是擁有充實精采的社交生活,而是在平均成績積點(GPA)拿到四點零的滿分。她幾乎每天都要求和升學輔導老師面談,要不是希望老師告訴她如何提升成績,不然就是想說服輔導室同意,學校的評分系統並不公平。 有鑑於此,輔導老師建議凱莉接受心理諮商治療。她和她的媽媽娜迪尼就是因為這樣才來到我的治療室的。 圖片|來源 我問凱莉和娜迪尼,她們覺得為什麼學校的輔導老師建議凱莉接受心理諮商治療。娜迪尼說:「凱莉知道自己有能力拿到滿分,但一直無法達標,所以很挫折。」奇怪的是,娜迪尼好像不太在意凱莉情緒上的問題,而是比較擔心她的成績。娜迪尼還解釋道:「我一直跟她說,有時間傷心難過,不如把精神放在拉高成績比較實在。」她接著說:「我們可能會請家庭教師,修改凱莉要交出去的英文報告,這樣就可以提高成績了。沒有任何一間名校會收英文成績不到 A 的學生。」凱莉跟著點頭說:「我覺得家教應該可以讓我成績好很多。」(延伸閱讀:「我沒給孩子壓力,他卻哭了」如何與完美主義的孩子溝通?) 娜迪尼問我:「你有遇過請家教後就每科拿 A 的學生個案嗎?」在聽完她們兩個討論如何獲得完美的成績後,我想我們雙方對「問題」的定義顯然有不一樣的看法,所以她們的解決之道當然也和我截然不同。以下是我看到的癥結點: 1. 凱莉覺得每科都必須拿 A。如果她沒有拿到滿分,就會覺得自己徹頭徹尾地搞砸了。即便她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她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2. 凱莉缺乏處理失望情緒的技巧。她每次拿到不滿意的成績就大哭,也需要輔導老師給她很多情感上的支持,而且沒辦法維持任何友誼。 我的建議如下: 娜迪尼要接受心理治療。娜迪尼似乎是凱莉拚命想要拿到滿分的驅動力,因此只要她一天不停止對凱莉施壓,凱莉就不太可能停止追求完美。 凱莉的療程則是要教她如何寬容地與自己對話。成績不夠好時,過分自責對她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如果她能學會用更「寬以待己」的方式與自己溝通,就能更快從失望中重整旗鼓。 凱莉需要學習社交和情緒控管技巧。每天在學校都因為不滿意自己的成績而哭泣、把氣出在同學身上,以及天天要求和輔導老師會談,對她的社交生活都是大扣分。她如果能學會用更有效率的方式處理內心的混亂情緒,才比較能保持冷靜。 我向凱莉與娜迪尼解釋,身為心理治療師,我的工作是幫助她盡可能地維持健康的情緒與堅強的心智。如果她們的目標是聘請家教並採取更激烈的措施來提升凱莉的成績,我無能為力。 有鑑於凱莉目前承受的壓力,我不認為追求滿分有益於她的健康。我們接著針對她們目前的做法以及我的建議,討論了各自的優缺點。起初,娜迪尼擔心把重心從提高凱莉的成績移至幫助凱莉面對現在的成績,會讓凱莉甘心淪為「表現平庸」的學生。她煩惱的點在於,表現平庸的學生沒辦法進入頂尖學校,也沒辦法拿到獎學金。雖然這些憂慮不無道理,但要求完美是要付出代價的,凱莉可能會因此出現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或是讀完高中後就精疲力盡,無法繼續讀大學了。 我建議她們考慮一下我的做法,等下定決心要解決凱莉的情緒健康問題時再跟我說。她們離開我的治療室時還是滿心猶豫,我也不知道是否會再次見到她們。但幾週後,娜迪尼打電話來預約諮商時間。她說情況在過去幾週變得更糟了,凱莉開始失眠,而且情緒變得十分暴躁,她覺得她們需要外力的協助。 為了學習如何協助凱莉又不要求完美,娜迪尼自己也同意接受治療。在她努力改變自己對女兒的期望時,我也和凱莉合作改變她對自己的期待。凱莉開始學習一些呼吸技巧,使自己在收到 A+ 以下的成績時可以保持冷靜。我希望幫助她盡量不要在學校崩潰,因為這讓她在社交方面出現嚴重問題。她的治療主要著重在轉變她的核心信念。她不能再對自己說「我真沒用,居然犯這種錯」,或「我如果沒有每科都拿 A 的話,就註定會失敗」,而是要學著讓自己的內心獨白更加包容。同時間,娜迪尼也在學著不要強調完美的成績。 凱莉和娜迪尼在療程中明白,努力追求卓越有益健康,但拚命達到完美則非益事。當娜迪尼不再給女兒這麼大的壓力後,凱莉總算明白,她不需要完美無缺也能受到認可。(延伸閱讀:給完美主義者:總是害怕失敗的你,內心真正的恐懼是什麼?) 你是完美主義者嗎? 好爸媽都渴望自己的小孩功成名就,有時卻因為求好心切而失了分寸。你符合以下哪幾項陳述? 在你的個人生活中: □我有時會因為擔心無法取得完美成果而拖延時間。 □完成一項專案時,我只注意到那些我無法忍受的小錯誤和細微瑕疵。 □除非能做到完美無缺,否則我寧願試都不試。 □我對自己的錯誤吹毛求疵。 □我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在你的育兒生活中: □我希望孩子完成我的未竟之夢。 □我沒辦法忍受孩子不照我的方法做某些事。 □我的自我價值某部分取決於孩子的成就。 □我只想讓孩子參加她表現突出的活動。 □我較常批評孩子而不是讚美。 圖片|來源 為什麼父母期待孩子完美無缺 世上有形形色色的父母,有種極端的認為,不論誰贏了比賽,每個小孩都應該獲得一個獎項;而另一種極端則是永遠不滿意孩子的表現,即使孩子已經榮獲 NBA「最有價值球員」的頭銜也一樣。 娜迪尼就是那種從不滿足的家長,不過她以為,跟凱莉說要拿到滿分才能上大學是為了她好,心想「高標準」可以讓凱莉充滿鬥志。但她有所不知,要求完美是弊大於利。 虎媽認為要求完美,孩子就會表現完美 《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的作者蔡美兒(Amy Chua)講過一句很知名的話: 「中國家長要求完美的成績,因為他們相信孩子做得到。如果辦不到,他們會假設是孩子不夠努力。」 根據蔡美兒的說法,西方孩子只要拿到 A–,他的爸媽就會大力稱讚他做得好,但中國小孩如果拿到 A–,他的父母則會問是哪邊做錯了。為了養育一百分的孩子,蔡美兒從不准小孩和朋友出去玩、參加學校話劇演出或玩電腦遊戲,同時要求她們不能有任何一科成績低於 A,而且還要會彈鋼琴與拉小提琴。 她在《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篇文章表示,她的一些西方朋友認為自己很嚴格,每天要求小孩練習彈奏樂器三十分鐘到一小時。蔡美兒說:「對中國媽媽來說,要孩子練琴一小時根本不算什麼,要他們繼續練第二或第三個小時才稱得上難。」如果中國小孩拿了 B–(蔡美兒強調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大受打擊的中國媽媽會找出數十份、甚至數百份的練習測驗,和孩子不斷地反覆練習,直到小孩拿到 A 才會罷手」。 蔡美兒沒有顧及到的是,她的孩子錯過了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這些經驗可能是她們未來成就的關鍵。 舉例來說,學習衝突協商(和朋友一起玩時機會多得是),是職涯成功的必要條件。此外,如果她從不准孩子失敗,她們要如何學習在跌倒後重新站起來?當然,蔡美兒的這種心態並不僅侷限於中國家長,很多其他父母也抱持同樣想法,以為要求完美就能塑造出完美的小孩。(推薦閱讀:「我想要愛你,而不會緊抓著你」中西方教養比較:你想當什麼樣的爸媽?) 本文摘自艾美.莫林的《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掌握13不原則,堅定父母教出堅強小孩》。由大塊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掌握13不原則,堅定父母教出堅強小孩》 June 30, 2020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