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QSkvl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你在一段好的愛情裡嗎?十個親密關係判斷標準 https://ift.tt/3fQSkvl 我們繼續留在這段關係裡,是因為對方很好嗎?還是只是不想恢復單身?一起來釐清自己的心意! 文|咯咯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在後台,我們收到了這樣一則留言:「和他在一起也快兩年了。最近可能是意識到關係裡存在一些問題吧,我對我們的未來有些悲觀,覺得我們是不是其實不那麼合適。但過去也有過很多開心的時光。KY,有什麼方法能夠判斷對方是不是錯的人?我還該不該和他繼續走下去?」 之前我們也有收到很多類似的提問:我怎麼知道對方是不是錯誤的人,有什麼判斷標準嗎?於是今天,我們打算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更加簡潔、具體的建議——選擇伴侶時需要規避的一些錯誤,幫助你判斷自己是否處在一段可長期發展的關係中。 圖片|來源 要不要和他在一起/走下去? 無論是處於被荷爾蒙沖昏了頭腦的階段,還是因為諸多沈沒成本不知道該不該放棄時,你都應該盡量避免以下六種在選擇伴侶上的錯誤: 1. 忽視一些對方行為上值得警惕的一些或大或小的「紅燈」 許許多多分手後和在關係中受傷的人都會說,「我該早點放手的」、「其實我早就知道了」、「我只是一直在自欺欺人⋯⋯。」 如果一個人的身上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那麼無論它們在前期被隱藏得再好,也一定會有暴露本質的細節。比如,他在追求你的時候表現得對你關懷備至,但你發現他會對服務人員呼來喝去。又比如,你發現他會習慣性地對你撒一些看似「無傷大雅」的謊。 當你已經注意到了這些值得警惕的信號,最不應當做的就是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詢問你的伴侶,給他一個解釋的機會,不要自行過度解讀,更不要接受粗劣的藉口。 小的不良行為的信號通常都會發展成關係中重大的問題。如果你總是故意不在意這些不良行為信號,就可能會在將來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推薦閱讀:「交往久了才發現,你的行為我不喜歡」關係心理學:為什麼越來越討厭當初喜歡上的他?) 2. 選擇一個和自己溝通起來有困難的伴侶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慣用的溝通風格,溝通風格不同也並不等於無法彼此理解。在還未進入關係前的「追求期」或熱戀期,兩個人中更主動、積極的那一方甚至會刻意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去配合對方。只是,一個人整體的溝通風格就像性格一樣,很難發生巨大的改變。 比如,你思維快、說話也快,而他思維慢、說話慢;你喜歡有話直說,傾向於直面衝突,而他通常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緒,寧願憋屈也要盡量避免衝突;你總是想什麼就說什麼,他卻總是先自己反覆思考,有結論了的時候再說出來;你喜歡自我暴露、討論深層次的話題,而他則更傾向於把一些隱秘的想法放在心裡。 每一天、每一個小互動都能體現出各自的溝通風格,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是正常的。問題是,你能否適應你伴侶的風格和方式呢? 3. 低估「不來電」這件事的嚴重性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常識。我們可能會下意識地疑惑:人怎麼會選擇沒有感覺的人在一起?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會因為一些別的外在條件,或是為了維持一段既有的、穩定的關係而故意忽略這種生理性吸引的缺乏。 這些人往往會對自己說:「感覺是慢慢培養出來的」、「感情到最後都會變成這樣的」。但其實,「感覺」這樣東西,在關係早期、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容易地被注意到。一個擁抱,牽一下手,甚至只是聞到對方的氣味,就會很明顯地感受到,這個人對你是否具有吸引力——自己對一個人是否有感覺,不是一件需要「思索」才知道的事。 雖然有化學反應不一定就是真愛,但如果沒有化學反應的感覺,愛情顯然也並不存在。 4. 在經濟上冒險 如果你想和對方在一起,但是你們一窮二白。那麼先解決錢的問題,然後再考慮把你們的關係發展到下一個階段,是更加理智的做法。畢竟,沒有經濟支撐的話,你們是很難建立一段共同的生活的。 如果你的伴侶是你們經濟困難的原因,換句話說,如果你的伴侶無法維持一份工作、沒有穩定收入,並且他也沒有極強的動機要改變現狀的話,那麼也不要寄希望於你們在一起之後這種情況會慢慢改變。當然,有時候一段關係也可以在開始時就明白和接受未來可能只有一方負責賺錢。 而如果你在經濟上依附於你的伴侶生活,先在你們的生活中找到足夠的證據來確保他會一直這樣供養你。然後你再投入到與對方更加嚴肅的關係中(比如婚姻)。否則的話你就是在進行一場賭博,你一定不希望你未來的經濟保障建立在你自己的運氣上。 5. 忘記了再親密的關係也需要邊界 預先建立好雙方的界限是一件不可忽視的事。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需要獨處的時間。你會有和對方不一樣的興趣、也會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人和個人的愛好。當你把你的生活和另一個人融合在一起,你是兩人共同體的一部分。但同時,你仍保有你的獨立性——這一點需要被雙方認可和尊重。 如果你不在一開始的時候設立好界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件事只會變得越來越困難。你們不需要所有的事情都和對方一起做。你們也不需要喜歡一樣的東西。當你需要自己的時間時,你就應該去享有屬於自己的時間。確認你的伴侶足夠堅強,能夠應付你暫時需要自己的時間。否則,隨著生活中你不斷需要犧牲、妥協個人的意願,你很可能會變得怨懟。(同場加映:建立健康的「家庭邊界」:最好的愛,是對方也需要的那種) 6. 不顧內心隱隱的不安 有多少人在走過婚禮紅毯的時候還感受到內心的惴惴不安?——可能比你想像中還要多。 英國一家新聞媒體報道中的數據指出,有超過半數的離婚者表示,在婚禮當天就隱隱感覺他們的婚姻不會有好結果。Slater 和 Gordon 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 45% 的人並不享受他們結婚的那一天,而是在擔憂和掙紮中度過了那一天。 一項研究發現,人們潛意識裡的想法,或者說是直覺,常常能夠準確地「預測」出一段關係未來的發展。這種潛意識的態度有時與人們經過理智思考評估出的對關係的滿意度、幸福度有很大的出入。令人驚訝的是,在這種有出入的情況下,「第六感」對這段關係的未來的預測更加可信(McNulty, Olson, Meltzer, & Shaffer, 2013)。 消除這種「莫名的惴惴不安感」的方法就是把它向伴侶表達出來,然後一起來想辦法解決。如果無論如何也消除不了這種內心的不安感,或許分開會是更好的選擇。 一段容易成功的關係又有哪些特點呢? 1. 總體來看,你們是般配的 「門當戶對」四個字雖然老套,卻不無道理。兩個人在婚戀市場中的價值是否匹配——包括外表,社會地位,社會資源等等,對關係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大。兩個人的「婚戀價值」差異越大,關係中潛在的矛盾就會越多。 這些矛盾可能包括價值觀、消費觀和人生規劃的不同,並且也正如大多數人所想像的那樣,兩個在各個方面都明顯不般配的人也更加容易遭遇第三方插足的情況。(延伸閱讀:結婚前,我該注意哪些事?四件離婚者想告訴你的事) Conroy-Beam,Goetz 和 Buss(2016)的一項研究表明,關係中婚戀市場價值更低的那一方對關係的滿意度會更高,即使他們身邊出現了別的有吸引力的對象也不會影響對現有關係的態度。然而,條件更好的那一方卻容易在其他有魅力的、潛在的對象出現時感受到更多對當下這段關係的不滿,並且他們遇到這樣的對象的契機也更多。 2. 你們有相似的健康習慣 研究發現,比起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和外貌等方面,兩人在健身習慣上契合與否尤其能夠預測一段關係的滿意程度(George et al., 2015)。換句話說,如果你熱愛運動,堅持健身,但你的伴侶卻享受每天宅在家裡一動不動,並且不打算對此做出改變,那麼這的確會對你們之間關係造成比想像中更大的打擊。 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是否擁有共通的健康習慣反映了人們對於閑暇時間的安排和對生活的態度,而這兩點的契合度與兩個人是否能建立長期的關係有很強的關係。 3. 你們性生活和諧、滿意 紐約家庭治療師 EstherPerel 專注研究性與親密關係的問題多年。她認為,身體往往包含著語言容易掩蓋的事實。不令人滿意的性往往是親密關係中衝突、混亂的極端表現。一個在性行為過程中不擅長拒絕的人在關係中一定也不擅長拒絕,一個在性行為過程中不敢索取、不考慮自己的需要去滿足對方的人在關係中一定也有類似的表現。 身體永遠是誠實的。精神上的契合固然難得且珍貴,肉體上的契合度也是不可忽視的。 一段長久的關係中,保持彼此間的性吸引力也是維繫情感重要的一部分。隨著時間流逝,性生活頻率的下降是很正常的。但,性的和諧主要是在於每一次性生活的質量,頻率則是相對次要的。研究表明,已婚夫婦之間性生活的和諧程度對他們對這段婚姻的滿意度有著直接的影響(Schoenfeld, Loving, Pope, Huston, & Stulhofer, 2016)。 4. 周遭朋友支持你們的感情 很多人會認為,一段關係只是「我們」之間的事而已,和其他人毫不相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是這樣的——你選擇跟誰在一起是你的自由,你也不需要為自己的選擇對他人負責。但另一方面,一段關係能否獲得朋友的支持確實也能夠說明一些問題。 研究發現,獲得了周遭親友祝福和支持的戀情更加長久,從長遠來看也更加穩固(Le,Dove, Agnew, Korn, & Mutso, 2010)。相對的,完全不被自己社會支持系統中的成員(比如父母,密友等等)所認可的關係也大多在進入關係的下一個階段之前就分道揚鑣了。 5. 你們都在關係中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預測一段關係,或者一段婚姻的滿意度和幸福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雙方是否都具有提升自我的動機(Georgeet al., 2015)—— 一段容易成功的關係應該是兩個人達到一種彼此促進的狀態。這種想提升自己的心不是功利性的,也並非迫於外界的壓力,而是一種自驅動的狀態——你們都想要補充新鮮的血液,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更接近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心理學專欄作家 Christian Jarrett(2017)認為,盡管人們總是強調要做真實的自我,但其實在親密關係中,人們也渴望能成為那個更好的、理想中的自己。此外,一段好的親密關係中也為自己提供了這樣的契機和氛圍。 另外,做更好的自己對於減少關係倦怠也是有積極意義的。倦怠期的發生,往往是當人們感覺到這段關係已經無法帶給自己更多的自我延伸的時候。面對一個「十年如一日」的伴侶,人們難免會感到麻木和疲倦。而在做想像的自己的過程中所帶來的成長,就正好能夠彌補伴侶能帶給我們的自我延伸的減少。 最後想說的是,即便愛情中的確不存在某一個特定的「公式」,但好的和不健康的關係一定也有它們的共通之處。重要的是,是不是每一條都與你的狀況不謀而合?而你也正好在為此煩惱? References: Conroy-Beam, D., Goetz, C. D., &Buss, D. M. (2016). What predicts romantic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materetention intensity: mate preference fulfillment or mate valuediscrepanci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Advanced online publication. Fitzgerald, T. (2015). Half of divorceeshad doubts walking down the aisle, reveals survey by Manchester lawyers.Manchester Evening News. George, D., Lou, S., Webb, J., Pugh,J., Martinez, A., & Foulston, J. (2015). Couple similarity on stimuluscharacteristic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6, 126-131. Jarrett, C. (2017). Feeling authenticin arelationship comes from being able to be your best self, not your actualself.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Le, B., Dove, N. L., Agnew, C. R.,Korn, M. S., & Mutso, A. A. (2010). Predicting nonmarital romantic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 meta‐analytic synthesis. Personal Relationships,17, 377-390. McNulty, J. K., Olson, M. A., Meltzer,A. L., & Shaffer, M. J. (2013). Though they may be unaware, newlywedsimplicitly know whether their marriage will be satisfying. Science,342, 1119-1120. Schoenfeld, E. A., Loving, T. J., Pope,M. T., Huston, T. L., & Štulhofer, A. (2016). Does sex really matter?Examin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spouses' nonsexual behaviors, sexualfrequency, sexual satisfaction,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rchives ofSexual Behavior, 1-13. June 24, 2020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