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1ikZ8J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關係心理學:總是孤單,你有「感覺被愛」的能力嗎? https://ift.tt/31ikZ8J 對方說他愛我,我也想去相信,但不論再怎麼努力,我都沒辦法感受到⋯⋯。為什麼我會感受不到別人的愛呢? 文|Jojo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前幾天,我們收到一份留言:「KY 君,我最近遇到了一個問題。我好像是一個感覺不到被愛的人。我男朋友覺得他很愛我,我朋友們也都說他對我很好,但我沒有辦法全身心地感受到、或者說相信這件事。我不停地想要他『證明自己的愛』、對他的態度也很冷淡,因為我總是覺得他明天有可能就不再愛我了,對我不好了。我知道我男朋友對我很失望,我每每看到那些恩恩愛愛的情侶,內心其實也是羨慕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無法感受到被愛,也無法相信被愛。我這算不算是一種心理上的殘疾啊?」 今天的文章,獻給和這位粉絲一樣,明明身邊有愛、卻感受不到的人。 圖片|來源 哪些人明明身邊有愛,但就是感受不到「被愛」? 人們往往沒有意識到,感受到愛,本身是一種「愛的共情」。我們通過對方的表現,喚起自身關於愛人的記憶和感受,從而感受到自己是被對方愛著的。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好好地愛過人,他就難以感受到身邊圍繞的愛意。 在後文中,我們會更加詳細地談到「愛的共情」。現在我們先來看看,被愛的能力和人格的關係。哪些人格特質會妨礙人們感受到「被愛」呢? 1. 自戀人格傾向較強的人(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自戀的人格傾向會阻礙人們感受到被愛。 這是因為,這些人在關係中的關注點,始終在於對方能否增加他們自身的價值和魅力。因此,他們在關係中一直在計算自己的得失。當一個人處在這樣自我關注和利益導向的心理狀態中時,他沒有能力感受、共情到對方真實、深刻的愛。 也是因此,自戀程度較高的人往往很難建立起深層且穩定的關係。他們可能經常陷入對不同對象的「癡迷」中(特別是當與對方在一起令他「面上有光」時),又很快會因為覺得對方光環消失而感到失去激情,「沒感覺了」。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他們往往會被伴侶的成就吸引,卻在傾聽對方分享獲得成就的艱難過程時感到無聊。 2. 被害人格傾向較強的人(paranoid personality) 有時,人們感受不到被愛,是因為自身有著「擔心被害」的傾向。 因為總是害怕對方會傷害自己,他們時刻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對方是否在哪一點上虧待了自己,甚至背叛了自己。在這種過度恐懼、想要自保的心理狀態下,他們無法感受和接受到對方真實的好意。(延伸閱讀:「不滿足別人,我就會被拋棄」童年創傷,如何讓我們養成討好習慣) 在那些伴侶表達愛意的時刻,他們所面對的卻是一個被自己的「投射濾鏡」扭曲了的現實。 比如:當收到了來自對方的驚喜禮物時,他想到的不是「他為我準備驚喜,好體貼」、或是「他看到可愛的東西會想到我,我好幸福」,而是「他怎麼突然送禮物?是不是做了什麼對不起我的事?!」 你感受不到被愛,本質是因為你不具備愛人的能力。 在愛這件事上,我們都是以己度人的。 當我們自身不具備愛人的能力時,我們無法以持續的、穩定的、深層的、真實的狀態去愛他人。這是因為,此時,我們無法「通過共情想像出」對方真實的狀態,因而也就無法感受到被愛。 舉例來說,如果你從未為了成全伴侶而做出過妥協,那麼,在伴侶因為愛你而委屈自己時,你也只會覺得「這根本沒什麼」,而無法體會到對方這一舉動中所表達出的愛意——你察覺不到他忐忑不安的心情、感受不到他做出決定的掙紮、也意識不到他為了愛你而做出的所有努力。 而事實上,沒有人會覺得愛很簡單,也沒有人天生就是會愛人的。從某種程度來說,面對愛時,我們都會感到手足無措。 這是一種通過共情到對方愛意、來感受自己被愛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前文所說的「愛的共情」。 為什麼有些人缺乏「愛的共情」? 心理學家 Winnicott 認為,當一個人自己沒有擁有過某種感受時,他也沒辦法接收到來自他人的相應的感受。就像關於愛的「接收開關」沒有被打開,此時,無論身邊有多少愛意環繞著,他都缺少一種情緒上的真實感,而沒有辦法真切地感到「被愛」。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人看似在關係中是不易被打動的「高手贏家」,但事實上,他內心深處是痛苦的,因為他總會沈浸在一種「身邊沒有人愛我」的情緒中。就像一位哮喘病人,即使身邊充滿了空氣,也依然感到無法呼吸。 為什麼我缺少「愛的能力」? Winnicott 提供了一種看似悖論的解釋:要想獲得愛的能力,需要先學會「客觀的厭惡(恨)」。 「客觀的厭惡」,指的是那些來源可被理解、表達方式合理的厭惡。 嬰兒時期,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對母親造成很多傷害,比如:懷孕及生產時身體受損、私人生活受到限制等。這些時候,母親也會對(令自己受到傷害的)小孩產生相應的厭惡。 當一位母親難以調節自身情緒,她就可能在一些不恰當的時刻、以「不客觀」的方式對孩子表達出自己的厭惡。 比如說,冷嘲熱諷地囑咐孩子(「你走到哪都只有被人欺負的份,還不好好注意安全?」);或是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逼他做不喜歡的事情(「聽說這種菜對身體好,不喜歡也必須吃」)。 這些時候,她無法意識到,自己「以愛為名」,卻已經在表達內心的厭惡了。 而一位「足夠好」的母親,則可以在被這份「厭惡」影響的時刻,不去「付諸行動(act out)」。她能夠忍耐住衝動,將心中的厭惡變得「客觀」,比如:在孩子做錯事時,再告誡他這種行為不被接受(「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我不喜歡你這麼說。」)。 為什麼說沒有被客觀地厭惡過,會令我們無法感受到被愛? 當母親無法處理自身情緒時,孩子所感受到的愛,總是包含著厭惡所帶來的攻擊與傷害。或者說,他感受到的,是一團團愛恨交雜的、四處發散的「愛」。 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可能對愛與被愛都產生恐懼——既不敢放鬆地體會身邊的愛,也沒有機會發展出愛別人的能力。成年以後,他依然對愛這種情感感到困惑。 而一位能夠提供「客觀厭惡」的母親,則能夠令孩子在被討厭時也感到安全。他能夠感受到,來自母親的厭惡是合理的,它可以被預測、也可以被理解—— 「我作出某種行為時,母親會厭惡我,但其它時候,她仍是愛我的。」也是因此,他能夠產生一種安全感——「只要我不這樣做,我就不會被討厭/母親的討厭只針對我的某個行為,而不會蔓延到其它領域。」 更重要的是,在被客觀厭惡的過程中,孩子還會初步習得「母親和我是兩個人,並不總是一樣的」這一事實。 以此為基礎,他們開始建立起獨立個體的身份,並獲得了發展出完整情感能力的先決條件。成長的過程中,他們逐漸學會:這樣的感受叫作厭惡,而相對應的,另一些感受則叫作喜歡。 可以說,通過學習和感受什麼是厭惡/恨,他們學會了什麼是喜歡/愛。(推薦閱讀:專訪林奕華:如果能活出自己,愛就會發生) 在成年後,這些孩子敢於接受厭惡,也敢於接受喜愛。他們像是裝備了一個功能良好的「愛的開關」,能夠對自己所收到的愛抱有真實感和信任感。在過程中,他們也學會以一種更成熟、互惠的方式去愛別人。 簡而言之,養育者自身的情緒處理能力不夠好,就可能導致長大後我們對「被愛」感到惶恐不安。 成年以後,如何培養自己「被愛」的能力? 所幸,即使小時候沒有獲得過「客觀的厭惡」,在長大成年以後,我們依然能夠培養起「被愛」的能力。正如前面所講,愛與被愛,本身就是同一種能力的正反兩面。想獲得「被愛」的能力,我們就要培養出自己「愛」的能力。 你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始努力: 1. 製造對伴侶的真實興趣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伴侶抱有一種不夠真實(genuine)的興趣。 什麼意思呢?在把對方當作「伴侶」來看待時,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範式的相處模式——我們默認自己已經充分地知道他是哪種人,然後,就按照心中的這個形象與對方相處。此時,伴侶更像是我們腦海中的一個符號,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這種僵化的狀態下,我們不再對對方感到好奇、也不願意再花心思去探索對方。 這些時候,我們會出於自身興趣而行動。比如說:有些人會贈送價值昂貴、對方卻不感興趣的禮物給伴侶。即使他們是真誠地想要表達愛意,對方也無法感同身受。他們陷入了一種形式化的愛——只能以自己認定的、或是社會規範的形式來表達愛意,而忽視對方真正的喜好和需求。 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可能在生活中碰到一些人——我們也知道他對自己很好,但就是感覺哪里不對。這同樣是因為,對方對我們的興趣不夠真實,因此,他所給予的好,也是不夠「真實」的。 而分析學家 Kernberg 認為,「愛的能力」中核心的一部分,是對所愛之人產生真實的興趣。這意味著:對於對方日常生活、情感體驗、個人經歷、理想目標等方面都要保持持續的好奇心,並能夠以此豐富自己的生命經驗。 他今天做了些什麼?心情如何?他的成長環境是怎樣的?夢想生活是一副什麼圖景?那些難熬的時刻,他都是怎樣度過的?只有當我們對對方抱有真實的興趣,我們才可能以對方需要的、並能夠深化雙方感情的方式表達愛意。 因此,你可以嘗試與伴侶溝通,每週抽出半個小時作為聊天專用時間。你要試著放下自己的需求,好好地探索面前這個人。在過程中,你會逐漸增加對於伴侶和這段關係的真實認知。不僅如此,你還很可能因為你們之間的聯結而自然產生一種深層的感恩心(gratitude),使感情變得更加牢固而持久。 2. 提升對於負面反饋的忍耐力 對於那些童年時期沒有被好好愛護過的人們來說,他們很難意識到、或者說接受的一件事,是厭惡本身是親密關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難以理解,伴侶討厭他的某些行為,並不代表著伴侶在其它時候不愛他了。 而越是拒絕感受「被討厭」,我們就越無法擁有被客觀厭惡的重要體驗。只有當我們確認了對方具有客觀去厭惡的能力,我們才可能從內心相信,對方給予的愛也是真實而可靠的。 因此,長大以後,我們還是要努力學習,將成長過程中那些愛恨交雜、四處發散、令人困惑的情感抽絲剝縷,重新理解為清晰而可靠的情感。也就是說,我們要重新經歷這個過程,培養起自己分辨情感的能力、並練習接受「喜愛與厭惡可能出自同一人」這一事實。 對負面感受的探究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你們要一起去探索,這些負面反饋是從何而來?「我」感受到了哪些情緒?「我」為什麼產生這些情緒?只有當這些負面的反饋被識別、被理解,它們才有機會變成「客觀的厭惡」。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忍耐負面反饋的能力是極為必要的,它是探索得以進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想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有意識地提升忍耐力。 在下一次收到伴侶的負面反饋時,先提醒自己不要立刻反擊。你可以試著通過 box breathing 的方法,來幫助自己平息焦慮和怒火。操作過程十分簡單,只需要在吸氣時數 4 秒,憋氣 4 秒,接著呼氣時也數 4 秒,再憋氣 4 秒,並重覆這一過程就可以了。 你也可以與伴侶溝通自己面臨的困境,邀請他一起幫助你理解、確認,雖然他對你的某個行為不滿,但他依然很愛你。 隨著你積累起類似經歷、對負面反饋的忍耐力增強,你有更多機會去感受「被討厭」。而只有當你體驗了它,你才會發現,它其實並沒那麼可怕。此時,你才能夠逐漸相信身邊一直存在的愛意,打開心中那個「愛的開關」。 Someone to care, someone to share, lonely hours and moments of despair, To be loved, to be loved, Oh what a feeling to be loved. Some wish to be a king or a queen, some wish for fortune and fame, But to be, truly, truly, truly loved is More than all of these things. Oh what a feeling to be loved.——Jackie Wilson《To be loved》 願我們都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持久、深刻、而真實的愛與連結。 References: Kernberg, O. F.(2011). Limitations to the capacity to lov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92(6), 1501-1515. Winnicott, D. W.(1947). Hate in the countertransference. London: Tavistock. June 24, 2020 at 08: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