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EQszheo
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妥瑞兒媽媽的告白:孩子並非故意發出怪聲,請以同理代替責罵,陪伴孩子長大 https://ift.tt/EQszheo 你了解妥瑞氏症嗎?在妥瑞兒的成長過程中,因為身體上的特殊狀態,會比一般孩子經歷更多的挫折和挑戰。然而,身為妥瑞兒的父母,又該如何陪伴孩子呢? 文|妮可媽媽 「你不要一直這樣擠眉弄眼,很醜耶!不要一直發出像豬叫的聲音啦!」 孩子幼稚園中班時,我們就察覺他會不自主的頻繁眨眼、發出旁人無法理解的怪聲。 一開始,帶著孩子去看眼科,做了一連串檢查,眼睛功能皆正常,後續轉診看了小兒科,才知道原來是妥瑞氏症(Tourette's Syndrome)的影響,造成孩子神經系統不自主放電而產生的反覆抽搐行為。 圖片|Photo by bady abbas on Unsplash 什麼是妥瑞氏症? 妥瑞氏症(Tourette's Syndrome)是一種神經發展性疾病而非精神疾病,常發生於 5〜15 歲兒童。 妥瑞氏症常見症狀:不自主眨眼、聳肩、搖頭、發出怪聲,主要症狀皆為抽動(Tic),可分成動作性、聲語性及混和型五大類型。 1. 簡單聲語性抽動 發出頻繁不具意義的聲響,像是:清喉嚨、咳嗽、豬叫聲。 2. 複雜聲語性抽動 相較簡單聲語型的單一抽動聲音,複雜聲語性抽動會呈現有意義且多樣化言詞,像是:口出穢言、模仿並重複他人話語。 3. 簡單動作性抽動 快速而短促的行為,像是:眨眼、歪嘴、裝鬼臉、聳肩、搖頭晃腦、頓足、吐口水,呈現為臉部、手腳突然短暫的抽動。 4. 複雜動作性抽動 緩慢且長時間固定不動,像是:持續看著某樣東西、重複洗手、重複寫字、強迫行為等。 5. 感覺或心理上抽動 抽動前會有前兆,產生前兆的衝動,像是:因緊繃感而產生肌肉痠痛、刺痛等。 (延伸閱讀:你知道智商並非固定數值嗎?某些孩子的發展障礙,來自你認為他做不來) 孩子出現聲語性和動作性抽動,一開始認為是過敏所造成的不適反應,後來醫生判斷為妥瑞氏症。 在與醫生討論的過程中,我們也得知,並非每一位妥瑞兒皆需要接受藥物控制的治療。 通常,兒童在 5 歲左右發病,10〜14 歲為高峰期,而年齡增長後症狀會減緩。 大部分的妥瑞兒隨年紀增長,三分之一的孩子在十八歲後,逐漸降低抽搐行為的現象,僅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會持續抽搐行為直到成人,但症狀會慢慢減輕。 圖片|Photo by PanKR on PIXTA 師長或父母,可給予鼓勵並減少責難 發現孩子會反覆出現一些特定行為,通常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我們會斥責孩子不要頑皮地做出奇怪動作或聲音。 但是,當我們開始認識這個疾病後,就能以同理心的角度,理解這些特殊行為背後有病理形成的機轉因素,並非孩子故意要做怪來引人注意。 所以,師長或父母可給予其鼓勵,用同理心代替責罵,才能降低孩子內心的壓力及焦躁感。 (延伸閱讀:洪蘭專文|父母一句批評的話,不會讓孩子不愛你,卻會讓他們停止愛自己) 孩子若承受極大心理壓力,刻意告訴自己不要做出這些動作、行為、聲音,反而會加劇這些行為的產生,且讓孩子的焦慮感隨之而來,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層面問題。 實際帶著孩子看診後,醫師不建議我們使用藥物控制,而是幫助孩子透過運動、正常的作息,以及練習對抗反應的訓練,來緩解抽搐行為的發生。 另外,我們也嘗試培養孩子運動活動、多重興趣(畫畫、音樂、閱讀)、維持正常作息、降低 3C 產品的聲光刺激⋯⋯。 在各方面努力後,孩子的不自主抽搐反應漸漸降低,已到不明顯的偶發狀態。 父母可主動告知師長,實際的狀況 為避免孩子因為一些不自主的行為,在學校被同儕霸凌、嘲笑或欺負,為此,我們也主動告知老師孩子有這樣的現象。 一方面是讓老師能理解孩子的不自主抽動行為並非刻意,避免師長在課堂間對孩子行為的誤解,另一方面也主動和老師討論,讓老師以教育的專業角度給予建議。 圖片|Photo by saeed karimi on Unsplash 現在妥瑞兒的比例不算太低,因此很多老師都遇過這樣的孩子,也會協助孩子們正常學習,並且降低在學校被其他同學嘲笑、或被霸凌的可能。 我們也是在打開心房後,才主動和師長保持一定的互動,一開始也曾猶豫是否要將這個問題誠懇地與老師詳談,擔心是否會讓孩子遭受異樣的眼光? 然而,隨著對疾病的瞭解,及願意用同理心陪伴孩子的角度出發,就會發現妥瑞氏症並不是罕見或無法改善的病症。 父母要能先做到坦然接受及面對,孩子也才能在無壓力的環境裡,健康快樂地成長。 (延伸閱讀:十二個孩子,有六個男孩發病?《隱谷路》:一部解開「思覺失調」遺傳祕辛的家庭調查史) 生理狀況外,更需要注意心理健康問題 妥瑞兒因在生理症狀上明顯,所以大家會特別注重生理症狀上的緩減,但也不可忽視妥瑞兒在心裡層面的狀態。 圖片|Photo by Alex Gruber on Unsplash 妥瑞兒有可能合併下述的心理層面問題,也值得父母進一步關懷與留意: 1. 強迫症 因強迫症於學理上與妥瑞氏症相同,為「皮質–下視丘」迴路出現狀況,因此某些症狀表現類似。且妥瑞兒在長期症狀下,會開始出現重複或強迫自己的行為,像是:反覆洗手、要求自己完美的達到某件事、強迫思考等。 2. ADHD 過動症 妥瑞症合併注意力不集中的 ADHD 過動症,有一定的比例,像是:因發出了怪聲而引發他人注意,而當他人關注時,會讓孩子在當下進行的事情受到干擾而分心。 3. 焦慮/憂鬱 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特殊,會在與同儕相處時,因害怕抽搐行為造成旁人的嘲笑,而產生高度焦慮、憂鬱。 除了幫助孩子減低不自主行為發生時的不適外,我們也需耐心陪伴並主動關懷孩子在校時的狀況,協助孩子排除內心不必要的負擔和困惑。 家有妥瑞兒的父母,需要讓自己用更寬宏、放鬆的心態去面對,幫助孩子面對受到質疑時的不安全感或焦躁。 父母的養育之路,是一生的陪伴及不斷學習,願妥瑞兒們都能有正面的發展,快快樂樂長大! July 13, 2022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