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u98YFhj
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Google 內向領導者曾敏惠專訪:委屈會反噬,不委屈自己,就能打造多元共融團隊 https://ift.tt/u98YFhj 性格內向的你,是否在對在跨國企業裡工作有憧憬,卻始終感到不夠有自信?在 Google 工作多年的曾敏惠 Mandy 親身為大家示範,即使是一位內向者,也能出色地領導多元組成的團隊,並且活出生命的精彩。 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嗎?你有想過一個內向者能夠在跨國企業裡,成功領導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人嗎? 身為內向者的曾敏惠 Mandy Tseng,擁有 15 年以上的數位行銷經驗,現為 Google 亞太區出口業務顧問團隊總經理,協助客戶拓展國際業務。 工作之餘熱衷瑜伽,樂於通過生活中的的各項挑戰與練習,來了解自己、探索世界,也希望能分享自身經驗,給同樣想自在活出自我、實現理想生活的人。 圖片|曾敏惠 Mandy Tseng 提供 「由於我對於這世界有極大的好奇心,所以與其說職涯規劃,這更像是我的生涯規劃。」在訪談的開頭,Mandy 就以一句話為她的職涯發展做出了精準的註解。 在 20 多歲的年紀,初入職場的她,要求自己把握不同工作的學習機會,藉此累積豐盛的經驗和資歷。 同時,她替自己制定 20 年計畫,通過專精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來了解自己、社會環境,用最大化的努力與堅持,看自己能走多遠、站得多高,釐清自己可以為社會做的最大化貢獻。 要持之以恆地朝著目標前進,就得有來自內心的原動力。Mandy 透過「願景想像」來具象化理想中的未來,例如:在能知天命的年紀,做著一份擅長且充滿熱情的工作,每天過著有意義且有最大產值的生活。 (猜你想看:要花多少年,才能為職涯做出「正確」的決定?) 挑戰職涯轉捩點,由內而外的生涯蛻變 在 Google 奮鬥的十年裡,前五年 Mandy 都在台灣帶領業務夥伴,直到 2017 年初有一個機會,能夠擴展職務範圍帶領大中華區、韓國團隊,讓當時的她心中無比掙扎。 「其實當時做的正順手,團隊氣氛非常好,下一年度的計畫也都規劃好了,正覺得還有很多事想繼續完成的時候,新的工作機會就敲門了。」 站在一個看得到的未來,以及一個未知的未來之間,不確定自己能否勝任一個需要頻繁出差、團隊都不在身邊,且完全跨領域的工作?對她來說實在不是容易的選擇。 直到想起了自己進入 Google 的初心——希望能在這個網路世界的巨人身上,學習、接觸不同領域和工作內容;即使可以預見會有數倍的辛苦,她覺得應該給自己一個成長和嘗試的機會。 那一刻,她勇敢站上了屬於自己的職涯轉捩點。 這對她而言,也是生命中的重要挑戰,不僅要帶領的團隊規模比從前更大,成員更遍及 5 個不同的城市。為了讓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能達到顯著提升和良好平衡, Mandy 坦言自己花了不少心力來做出相對應的調整。 圖片|曾敏惠 Mandy Tseng 提供 從組織領導到個人紀律,認真當下、開創無限可能 首先在團隊經營上, 她不斷思考如何在每一次短暫的視訊會議中,快速了解每個人的狀態和需要協助的地方,並且提升不同地區成員們的溝通效率,共同解決問題、達成預期目標。 另一方面,新職位的出差更加頻繁,因此在時間和精力的管理上,必須更有計劃和紀律,包含日常生活習慣的細節調整,例如:什麼時候能喝水、上洗手間,或是運用任何空擋(坐車、 等飛機)的時間安排訓練或回覆信件,都得有清晰的優先順序。 不過,Mandy 相信人要認真於當下,也要照顧好自己,一切才能走得長遠。 在私人時間裡,她藉由瑜伽、慢跑、上重訓課來鍛鍊身體,有了健康的身心狀態,生活更加平衡,這樣的成果也能反映在工作上,讓她不論是面對挑戰、解決問題、帶領團隊、激發創意,都更容易創造正向的結果。 最重要的是,通過 2017 至 2020 年由內而外的練習和調整,讓 Mandy在 2021 年後,即使面對 2 至 3 倍大、涵蓋更多不同時區的國家,也有能力處理複雜度更高的任務與挑戰,能很快的找到最佳的工作節奏,對於如何帶領團隊達成使命也更有把握。 「我很開心自己接受這個挑戰!」談到這裡, Mandy 的眼中散發著光芒,在場的任何人都能察覺她成熟而自信的氣場。 近兩年疫情期間, Mandy 將工作上自己培養出的成功心法,複製到私人生活的嘗試之中,像是學習 NLP 、考取水肺潛水證照,甚至接觸中醫、針灸,豐富的個人經驗也為她的生命開創更多可能性。 (延伸閱讀:「當所有人都能如其所是,也就能發揮真正本事」致職涯迷惘者:請找到工作之於你的意義) 圖片|曾敏惠 Mandy Tseng 提供 3 個方法從自己開始,建立 DEI 環境 在過去 20 多年的工作經驗中,由於工作上需要接觸的人很多,難免會碰上必須參與的社交場合,「不過,這對於相對內向的我而言,常常覺得難以融入。」Mandy 若有所思地說道。 雖然必須參與,也免不了需要聊天交談,但她會時時兼顧自己的感受,多觀察、多學習,讓自己找到這場社交活動有意義的地方。如果是非必要出席的場合,例如:需要喝很多酒、時間太晚,這時候還是會選擇婉拒。 身為一名女性, Mandy 在職場上也曾遇過被「標籤化」的經驗,「被主管或同事『好心』提醒,不需要那麼拚命」、「趕緊生個孩子就不會那麼努力工作了」、「如果酒量不好,就做不好業務工作」⋯⋯ 圖片|曾敏惠 Mandy Tseng 提供 社會對於職場女性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而即便是像她這般資深的工作者,也依然會有覺得自己格格不入的時候,對此 Mandy 提供了三個 Tips 給大家參考: 找到對的人問對的事情:尤其是對新人來說,快速融入環境的方式就是盡快了解狀況,多接觸、多詢問,以謙虛的心態學習一定有幫助。 可以配合環境的需要,但不要過度妥協或讓自己感到委屈:委屈最終會反噬自己,使任何事都不能長久,如果不能開心工作,那麼要獲得成就感,就會更加辛苦。 如果遇到被「標籤化」或自己也不認可的情況,就當成一面鏡子: 只需要了解為什麼對方這麼說,不要讓這些話影響到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可能是好意,可能不是,但終究只有自己能決定哪些要接受、哪些不適合自己。 以上的幾個應對方式都嘗試過,如果還是發現這個工作內容或環境不適合自己,Mandy 會建議: 換個心態或角度工作 嘗試不同的可能(例如:內部工作任務轉換) 最後,如果發現是大環境的問題,自己也無法解決,還有更重要的——如果是持續性的不快樂—— Mandy 會以長遠的未來思考(回到生涯規劃的初衷)。 圖片|曾敏惠 Mandy Tseng 提供 若這份工作最終無法達成自己的遠程目標,她會積極思考並為下一步做準備(換工作或換公司),因為「過度妥協」絕對不是長久之計。 談起建立多元共融的環境,Mandy 分享自己曾為了鼓勵女性工作夥伴的職涯發展,擔任台灣 Women@Google 的主席,在公司內部組織活動,主動為有需要的人做生涯和職涯教練。 同時,Mandy 也持續在職場以外的場合持續支持女性職涯發展的團體交流,規劃輔導大學生的相關活動,盡自己所能地建立更多學習交流的管道,通過自己的經驗來分享、激勵其他女性工作者。 不為他人、只為自己,定義何謂「好的工作」 許多人會因此羨慕 Mandy 找到了一個靈魂伴侶般的公司,但是她相信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企業,就像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的,而公司也是,因此她更在乎自己和公司之間的「契合程度」。 圖片|曾敏惠 Mandy Tseng 提供 「對我來說,成就感是最大的驅動力來源。會讓我決定離開的原因,通常都是成就感變低了。」 當一份工作給 Mandy 的回饋(例如:成就、薪水、學習、自我價值實現)已經和她付出的時間不成比例,她便會考慮前往下一個地方。 「相反地,如果是一份大家認為的好工作,而自己感覺成就感不足,那可能就是適合度的問題。」 Mandy 認為想法會隨著個人成長、環境演進而有所改變,所以她相信每個人都能透過努力,在職場文化中找到獲得成就感的方法。最後若真的無法改變,再選擇離開也不遲。 要找到能讓自己開心的工作環境與企業文化,也是需要靠自己的。舉例而言,在「好的工作」的定義上,一個期待穩定工作的人和一個喜歡充滿挑戰、 速度快、多變化的人,心中的標準是全然不同的。 「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太安穩的工作,即使是有很好的工作福利或薪資,甚至能做到退休,反而會讓我失去動力,也會因為挑戰不夠、學習太少而沒有成就感。」 (同場加映:轉職是一件好累的事:如何規劃長遠的職涯發展?) 圖片|曾敏惠 Mandy Tseng 提供 看完 Mandy 的分享,是不是覺得獲益良多呢? 許多人常常因為自己的內向特質,對自己不是很有信心,但是從 Mandy 的生命故事中讓我們看見內向者的潛力。 就算身在網路巨擎 Google 這樣的跨國企業之中,只要從一次次的鍛鍊中找出屬於自己的成功心法、有意識地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當新的機會來敲門時,做好準備的我們也能鼓起勇氣面對新的人生挑戰。 July 28, 2022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