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8gTWh0N
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最近總是想買東西?心理師:強迫購物背後,4 個真實的需求 https://ift.tt/8gTWh0N 只要一天不買東西就覺得怪怪的嗎?或是,看到新品就超想買?無止盡的消費慾望不光是「想購物」這麼簡單!文內四大購物關鍵原因,將讓你重新思考,「購物」與自身的關聯是什麼。 你今天清空了購物平台上的購物車了嗎?如果還沒有,是否準備明天就去清空呢? 或是在某些時刻你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有許多類似的東西,仍想要多買一件?甚至是不買下來,會有所焦慮不安? 有一種觀點認為,是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把不斷購物的慾望,植入人類的心智中,而我從臨床工作中看到的,更多是人類內在某種潛藏的慾望、創傷、情感、自我碎片,藉由不斷的購物來得到表達與滿足。 資本市場只是與這些心靈深處的東西共鳴,提供了購物現象呈示的場所。 下文我將試著提供四個強迫購物行為的心理原因分析—— 一、從擁有到沒有,再到什麼都想擁有 一種典型的購物行為,是一直要買更好的廠牌、更新的版本、更貴的保證。 從手機、電腦、耳機,到鞋子、衣服、化妝品,人們彷彿極度喜新厭舊,只追著「新款」而無視已有物件的實用性。而到了臨床關注的層面,便是這行為有了「強迫」的性質。 我發現某一類型個案──又以男性為主──由於從小被全家族棒在手掌心,想買想吃什麼都能實現,在物質層面受高度刺激。 然而,當長大以後父母不再給予金援,甚至因為家道中落而必須節儉過日,他們便在一段長時間抑制了過去的物慾。直到哪一天終於又有錢能花,便會出現上述的強迫購物行為。 在這強迫購物背後,是一種對童年什麼都能擁有、能被高度滿足的「全能感」的追討心理。 這些人們在日後可能得到穩定的工作,告別勤儉的苦日子,童年的「全能感」便會以「強迫購物慾」的姿態復甦。 每當能夠買下一件更新、更好、更貴的東西,就象徵著心底裡的自己仍是全能的。 (好文分享:購物狂的真實世界:檢視你是否有「強迫性購物障礙」) 二、從從來沒有,到不斷擁有來報復 圖片|Photo by Cam Morin on Unsplash 另一種典型的強迫購物行為,乍看之下類似於小孩子對同款玩物的收藏,或是青少年對同一個角色的模型也得買下不同廠商的版本才能滿足。 有一位出生於窮困家庭的女士,長大以後的她總是不斷收集一個跟童年所買過的類似款式娃娃,多得家裡已經有三個十分阻礙空間的櫃子才勉強收納,雖然她也自知有問題,但仍在購物更多的路上。 探索下發現,女士小時候曾用好幾年新年存下來的一點點紅包錢,終於買來一個自己鍾愛的娃娃。 只可惜她的父母認為這十分浪費金錢,認定女士不會為家裡經濟著想,一怒之下便把這個娃娃撕破丟掉。 強迫購買行為的表面,是對童年所失去的重要物品的追討,但潛意識中還藏有對當年丟掉娃娃的父母的報復。 正如一位從小被父母虧待與剝削的男士,他因為嚴重的憂鬱而前來諮商,而他的諮商費用和大部份的生活費,都是由反省當年錯誤而希望在今天彌補孩子的父母提供。 男士有著強迫購物的傾向,在長期的諮商後終發現這行為是對原生家庭的某種潛意識報復,揮霍無度的他其實在宣示:「這是我應得的!這是你們欠我的!」。 這也是佛洛伊德所指,強迫行為中總有一個強烈的情感被移置到別的事物上,對父母的恨被轉移到購物的揮霍金錢中作報復。 因此,唯有化解心中的怨恨,強迫購物才會真正得到受控。 (同場加映:「好好抓住,才能好好放手」你之所以沒有安全感,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 三、另類擁有:控制「沒有」的創傷 有一位不論在人格、品德、學業、待人接物的禮節⋯⋯各方面從小便十分謹慎的紳士。 他在出國留學那段期間,一度被新認識的朋友帶去嫖妓。按他的教養,最初他極度不願意,但在群體的壓力下,他騎虎難下,最終只好放縱自己去「騎虎」。 這一次經驗彷彿打開了什麼神秘按鈕,他開始主動去嫖妓,甚至以「回國前達成百人斬」為傲。 這種強迫的性交,是一種創傷的強迫重覆(repetition compulsion),即作為紳士的他被首次召妓的壓力和經歷嚇壞了,與內心道德完全相違。 而為了在心裡駕馭這個難以消化的經驗,就只好再一次嘗試,好得到一種迷迷糊糊的控制感:我沒有被嚇壞,我甚至主動尋求。 另一方面,古典的精神分析也會有「由於男士為了成為紳士而過度抑制性慾,因此召妓經驗其實勾動了被潛抑的潛意識慾望」之類的解釋,直到他購買了「一百個女人」,才能平息多年來受教育抑制而悶燒的慾火山,在回國後重新當一位紳士。 (不要錯過:親密關係中,為何總怕談錢?其實金錢議題,反而可以讓你們更緊密!) 四、以為擁有,其實從來沒有 圖片|Photo by EKAKI on PIXTA 最後我想說一種強迫購物的心理,也許讀者都能想像出來,就是害怕失去和缺乏安全感。 有一位諮商個案告訴我,她會像囤積癖一般不斷購買根本沒時間聽的唱片,她也會不停網購十張臉都足夠用十年的化妝品,她說:「先買起來,總有一天會需要用到!」 這種擁有給予她很大的安全感,也不必害怕東西售罄而失去,即便穿破一件衣服,她也早已買下兩件同款的。 有時候人們以為自己已經「控制了、擁有了」,但其實從來都「沒有」。 這位個案她多年來幾乎沒有真心的朋友,而某程度上,她從小亦不把他人當做真實的,所謂「朋友」在她眼中只是「可以讓我任性、被我使用的人」。 這樣的人生,當然時刻都害怕失去、沒有安全感。人們可以藉由強迫購物來擁有能被「使用的物」,卻無法留住對自己「真心的人」。 強迫購物作為一種症狀,轉移了潛意識中對信任他人、交出真誠的恐懼。 強迫購物者的夙願:買來真實且自由的自己 心理治療師 Pierre Marie 認為強迫症患者(obsession)成為了內心思想的「人質」(obses,拉丁文),他們時刻在恐懼、也時刻在計算、與世界保持距離,就像是躲在牆後,而這堵牆卻讓他無法獲取自己欲求之物 [1]。 雖然臨床上的「強迫症」與本文所說的「強迫購物行為」多少是不同的,但我們仍然可以了解到四種強迫購物者卡關的地方: 人們被「我要藉由不斷購物來得到全能感」的心思綁架,不小心成為了購物慾的人質。 人們在強迫購物中潛意識地計算著別人欠了自己多少、自己應得多少,以及多少的揮霍式報復才是足夠的。 人們深深阻隔了自己的性本能,卻不明白這堵牆背後的正是自己欲求的,便只好以強迫購物(如嫖妓)來試圖重新獲取。 人們恐懼真實的、一個個體與另一個個體平等的接觸,因此與世界保持距離是最安全的做法,讓「擁有物品」取代「信任彼此」。 如果強迫購物者可以以「刪除」而非「結帳」的方式來清空購物車,並在這個空隙裡沉寂下來,聽聽內心的聲音,或是讓心理師一起傾聽這些聲音的真相,他未來可以買到的,將是真實且自由的自己。 【寫作需要支持,歡迎分享文章到你的社交平臺,和追蹤我的臉書專頁;若有心理諮商與相關疑問,可電郵或聯絡工作診所】 參考資料| [1] Marie, P. (2018[2005]). 對面的瘋子:解讀我們日常的瘋狂。漫遊者。 April 20, 2022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