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8日 星期四

減重、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快樂,是堅持自律的最好方法 https://ift.tt/3cIHTdi 「良性的自律」和「虐待性的自律」之間,最為顯著的區別,是個體與自己是「自我關懷」的關係,還是「自我批判」的關係,因此想要實現健康的自律,你必須首先與自己結成足夠好的合作關係。 我最近在健身房認識了一個朋友,是個漂亮可愛的女孩子,有著嬰兒肥+濕漉漉的小鹿眼。因為她實在是太可愛了,我就等她健身完,果斷上去搭訕,約她一起去附近吃了個健身餐。 聊天中我才知道,小姐姐一直覺得自己太胖了,小腿太粗,很自卑(我:這樣的體型看起來就很好捏啊)。小姐姐說,她從小是一個挺優秀挺自律的人,無論是學習工作,都能管好自己,但唯獨在減肥這件事上,始終沒辦法達到自己的期望。試過嚴格控制進食卡路里,嚴格健身,但經常忍不住半夜吃東西,或者健身堅持一週就又不去了。 她說因此她覺得自己實在是不太行,可能就是還不夠自律吧。她說這個的時候,臉上苦惱地皺成了一團,把我看樂了。 看到她責備自己,沮喪又可愛的樣子,想寫今天的文章給這位小姐姐看。 圖片|Photo by Matthew Henry on Unsplash 一、想要過上身心健康的生活,你需要的不僅僅是自律 自律是現在很多人生活的口號。大家把自律看作一種能力和美德,但很少有人知道,自律也是一把雙刃劍。不恰當的自律,實際上是對自我的一種傷害,長期來說還會經常出現行為反彈,反而最終導致離目標更遠。這位小姐姐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 這是因為,有一些人,他們自律的動機是不良的——是出自超我(superego)是對自我(ego)的虐待。 在精神分析理論中,我們的人格結構被分為三層: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代表了原始的衝動、慾望。超我則代表了道德感。自我是在兩者中間,協調衝突。當我們的本我有一些衝動和渴望,超我會用它的道德感去壓製本我,從而影響自我的行為選擇。 如果個體在童年早期,受到了來自父母、同伴、老師或其他權威者過多的指責與評判,超我的力量可能會發展得過於強大,從而形成「虐待性的超我」。  具有「虐待性超我」的人看似自律,其實卻可以說是一種「自虐」。 他們往往會過度地以外部的規範和準則對自我進行評判(constant judgment)和約束(Vaknin, 2003),不停地指責和貶低自己,對自尊造成傷害。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其實是被迫在保持自律。因為一旦失敗,他們的自我就會被那個虐待性的超我「懲罰」,從而陷入深深的羞愧和自我厭惡。而負面情緒,會顯著影響我們的自制力,反而讓自律變得更加困難。 所以說,這種「自虐式自律」是不夠健康的,也往往很難持續。文首提到的小姐姐,她總是強迫自己自律,節食,大強度運動,當自我出現反叛,沒能夠達到超我的要求時,她會陷入深深的自我貶低,認為自己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而這種情緒又會進一步讓她寄託於情緒性的進食——也就是所謂的破罐子破摔般的大吃大喝。 相反,超我發展良好的人能夠與自我形成良性互動。對於他們來說,自律不是消滅懶惰,而是意識到偷懶的願望和目標實現之間的衝突後,主動做出的選擇。他們能夠發展出真正健康的、可持續的自律。 也就是說,當超我是虐待性的,我們的本我和自我就如同被強行管束的小孩,容易出現反叛的情緒。而如果超我、自我、和本我之間,是相處良好的合作關係,自律是三者在協商後,是在安撫了情緒之後,做出的主動自願的選擇,這種自律就會更持續。 後文我們會進一步為大家解釋這一點。 圖片|Photo by Ginny on PIXTA 二、想要實現健康的自律,你必須首先與自己結成足夠好的合作關係 「良性的自律」和「虐待性的自律」之間,最為顯著的區別,是個體與自己是「自我關懷」的關係,還是「自我批判」的關係。 心理學家 Neff 提出,大多數自我批判(self-criticism)的想法都採用一種內心對話的形式,當人與自己是一種自我批判的關係時,就如同腦內一直存在著一個尖銳、消極的指責聲音。 此時,我們的自律,是在被內心的聲音瘋狂貶低、否定、指責中開展的。這就會使得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要逃避這種聲音,進入「破罐子破摔」的自我放棄。 Neff 認為,那些自我苛責的人,多是那些在童年時未曾得到過穩定的愛的人。這類人在成長過程中,會發現父母對自己的愛是一時一時的。有一些時刻,他們會真切地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和肯定,而另一些時刻,父母對待他們的行為和言辭,又會讓他們懷疑自己是否一無是處。 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會覺得無所適從。他們感受過愛,所以渴望著能一直被那樣對待。他們也在那些被突然嫌棄,或是漠視的時刻,懷疑自己是否不值得好好被愛,懷疑是不是由於自己不好,才不能獲得父母穩定的愛與肯定。 這種對愛的渴望,和對自身的質疑,讓我們陷入自我批判。 (同場加映:「你的責備讓他看不起自己」孩子的自尊高低,與父母教養有密切關係) 相反,自我關懷,指的是一種人對待自我尊重、重視的態度。自我關懷的人,能夠覺察到自己的內在狀態,包括情緒、想法、感受、偏好、慾望等。他們重視自己的內在狀態,給自身的感受足夠的重視。 自我關懷的個體,在自律時,與自身是一種「循循善誘」的關係,他們覺察到自己的需求,基於自身的真實需求和真正的利益樹立目標,他們會跟自己說,你已經很好了,但如果你能夠實現這個目標,你還能更進一步滿足自身的需求,或是實現自身的利益。他們會鼓勵自己,更容易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也更容易肯定自己在自律過程中的每一點小進步。此時,我們就如同被愛著、被關心和鼓勵著的小孩一樣,快樂地開展自我提升。 這種快樂,會讓自律變得更容易堅持。 健康的、可持續的自律,應該是基於自我關懷(self-care)的自律。比起因為自虐而自律的人,那些基於自我關懷而開展自律的人,是因為想要鼓勵自己實現目標,而主動在追求自律的狀態。在自律的過程中,他們不會輕易陷入自我否定,而是可以不斷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肯定自己的努力。 健康的自律也是靈活的、適度的,因為人們能夠根據實際的生活情況調整自己實現目標的途徑,在疲憊時也能夠照顧好自己,允許自己休息。休息是為了能以好的狀態,持續走更遠的路。 圖片|Photo by Julia Caesar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想好好休息,卻越休息越累?」真正的休息,是去做讓你自在的事) 三、如何開展基於自我關懷的自律? 當我們真正能在自我關懷的基礎上開展自律時,自律就不再是某種對懶惰的道德壓制,或是對自我的某種刻板約束,而是我們主動選擇的,願意繼續下去的生活方式。 那如何才能與自己達成自我關懷的關係,並做到健康的自律呢? 1. 首先你需要改變對自我關懷的看法 許多人學不會關懷自己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認為這會讓自己懈怠。人們傾向於相信,只有盡可能地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但實際上,自我批評作為動機時,它的效果是短暫的。而由自我苛責產生的焦慮感還會使人在長期來看表現得更差,適得其反。 相反的,自我關懷才是最有效的內在動機。這是因為,自我關懷包含了深層的、長期的對健康和快樂的渴望。如果你關懷自己,你就會自發地去做讓你學習和成長的事情。 2. 通過體會關懷他人,來學習關懷自己 關懷自己與關懷他人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要關懷他人,首先要能夠注意到他們經歷的痛苦;其次,關懷意味著被他人的苦難所觸動,且用心共情他們;關懷還意味著你會對他人抱有善意,包括在他們失敗或者犯錯的時候,而不是一味的苛責。 關懷自己和關懷他人一樣,是一種能夠寬容自己,接納自己,理解自己的過失和苦難,並坦然接受人無完人這一事實的能力。 3. 用寬慰自己取代自我批判 東方文化中強調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也不斷告訴我們要如何善待別人、理解別人,卻鮮少教我們應當如何安慰犯錯或失意的自己。 自我仁慈(self-kindness)意味著停止對自己的無休止的挑剔和批判,理解自己的瑕疵和錯誤,不一味地加以苛責。同時,自我仁慈不僅僅強調停止自我批判,更是應該積極主動地學習寬慰自己,就像寬慰一個失落的朋友那樣。 (你會喜歡:關係心理學|安慰人的七個小步驟,成為他的小太陽) 4. 重建身心聯結 我們為什麼會深陷於進食,本質原因是失去了「心-身」之間的連接。簡單來說,就是你的心靈/頭腦,與你的身體無法溝通了。你身體的感受無法被你自己的頭腦理解。你的身體和心靈在割裂地運轉。 比如說,長期飲食不規律的人,頻繁減肥導致身體分泌飢餓素的紊亂,會失去感受到「飢飽」的能力。我們無法及時、準確地解讀自己身體的感受。無論是累、餓、渴或者困。明明很累了卻不覺得,明明餓了、渴了卻沒意識到。這種狀態下,我們更容易陷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們可以通過練習冥想來重建心身連接。在冥想練習中,我們學會覺察自己,深入理解自己的需求。當心身連接被重建,吃健康的食物,不過量進食垃圾食品,和適度的運動,都會成為我們自發的選擇——是在積極地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自我壓制。 5. 練習積極的自我對話(positive self-talk) 想要更健康地開展自律,肯定、鼓勵自己是很必要的。多項研究表明,積極的自我對話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壓力、提升自信心和修復力(Mead, 2020)。你可以試著為自己「量身定做」一些積極的自我對話。 March 18, 2021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cIHTd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