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td4vdn
2021年2月1日 星期一
性別觀察|雞排妹鄭家純性騷事件:我們可以展開行動,拒絕成為沈默的共犯 https://ift.tt/3td4vdn 細究雞排妹鄭家純性騷擾事件始末,可以發現許多正反兩極的言論互斥,有更多的聲音在檢討被害人,合理化不合理的經驗。 讓我們回過頭來閱讀「性騷擾」成立的條件:凡只要行為人「主觀上」認定具備騷擾之意圖,便可謂之性騷擾,因此如果我們仍認為開開玩笑、無傷大雅? 一切得漠視與避而不談,都只會讓傷害不斷重演。 雞排妹鄭家純日前(2020 年 1 月 31 日)在臉書上發文說明她在一場尾牙主持工作中,在台上被老闆要求提供「特別表現」,台下員工們起鬨要雞排妹親一下老闆,而老闆則說自己身價不菲,被雞排妹親要收錢,不過看她長得不錯,可以相抵。 這過程中,沒有人站出來為主持人雞排妹說一聲「這樣不妥」,直至雞排妹自己找到折衷方法,讓老闆閉上眼睛後,以親老闆手背當做圓場方法。回到家,她把所有主持的費用都捐到基金會,她說她想「把委屈自己賺來的錢,拿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圖片|雞排妹ili鄭家純 臉書 為什麼人們「成為性騷加害者」而不自知? 看到這樣的故事,我真的很難過,也提醒我繼續思考與尋求一個答案,究竟是什麼樣的過程,讓人們慢慢會講出性騷擾的話語而不自覺(或不覺得這有什麼),也讓人們看見性騷擾發生而無人制止。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緒與好奇,是因為我也經歷過類似的言語性騷擾。 幾年前,我有一次受邀參與一場會議,在多天會議中安排了一場參訪。論壇中的人很多,每個人都要自行前往參訪之景區。我因為認識某一名男性負責人,於是在該負責人的邀約下,與他多名朋友同車一起前往該景區。九人座的車上每一位都是男性,我上車時,車子只剩下最後一排中間的位置,而我唯一認識的一名負責人坐在副座,離我有一段距離。我坐下以後,左右兩側都是不認識的人。 前往景區的路上有許多大轉彎,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每一次過彎,就會有一位坐在前排的男性大聲對司機說,「你轉彎時開快點」,我一開始以為他們是喜歡開快車。但很快地,我發現我誤會了。他們喜歡的不是開快車,而是透過快速的轉彎,他們可以讓我因為慣性而被迫靠壓在身旁兩側的男性身上。接著,我身邊兩側的男性笑鬧地回答前排的男生說,「你喜歡胸大的,你要不要跟我換位置?」 很明顯的,我認識的男性負責人與他其他朋友的關係非常親密,他們就是會聚在一起開女性玩笑的死黨好友。而從頭到尾,我認識的男性沒有為我說上任何一句話。我好像一塊肉一般,被迫地讓一群客人拿起來把玩,邊把玩,客人還邊秤斤論兩地評價起我有沒有那樣的價值。 當年,我在車上又驚恐又憤怒,但看著這群男性彼此熟識,作為車上唯一一名年輕的女性,我對於說「不」感到很艱難。於是,我的反應是凍結,而不是回擊,我選擇一路都尷尬勉強地笑著,就像雞排妹描述的,想著委屈自己一點,忍著忍著就可以下車了。 那些被習以為常的「貶低女性」的對話 多年以後,我終於慢慢理解,在台灣的性暴力從來不少見,我有過的經驗,許多人都經歷過。但這樣的對話究竟是怎麼出現的呢? 前兩天,我人剛好在協助評審一群青年的改變台灣社會的行動計畫。其中,有一組取名為「NataVonne+」的年輕人提案-希望能減少台灣物化或貶低女性的對話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她們發現,許多台灣人在成長過程中,常常會需要學習參與「貶低女性」的對話。 諸如一群人聚在一起,笑鬧說哪個女生「事業」做很大、某個女生長很醜還出來嚇人,這些貶低類型的對話有時是以一種「我們可以一起講政治不正確的性笑話」的方式去證明彼此有濃厚的信任感與情誼。 有人稱這樣的對話是男性對話(Guys Talk),但我更喜歡稱它為更衣室內的對話(Locker-room talk),因為不同性別也都可能會做類似的事,男性會取笑男性,女性會取笑女性,女性也會取笑男性。若這樣的對話只存在在一群信任感極高的團體中,像是在更衣室內,一群人彼此有著可以互相虧鬧、互相取笑、講話毫無顧忌、高度了解彼此界線的關係,可能並不會傷害到彼此或其他未曾參與這段對話的異性。 然而,有時候這樣的對話多了,人們可能開始誤會,以為這樣的「玩笑」並不會傷害到任何人,又或者養成了習慣,全然忘記考量場合與團體。 於是,這樣的對話開始蔓延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境裡,可能是人們會當著不熟悉的異性的面點評起她/他的性器官,又或者是開玩笑說她/他是因為性/外貌有關的優勢才能取得某些機會,又可能是語帶暗示地問對方有沒有在出賣身體。 這些話語或許在親密關係極為濃厚,且喜歡互相調侃的關係中可以被稱為一種特殊的「幽默感」。但是面對沒有同樣關係的人來說,那些話語毫不幽默,反而一次次地讓人感到不適與噁心,被當成物品的感覺因此而出現。 面對性騷擾,平凡的我們能做什麼樣的改變? 面對這樣日常就會存在的暴力與創傷,平凡如我們能夠做一些什麼去改變呢? 聽到更衣室內的對話的你,有兩個小行動可以練習: 建立自覺反思的習慣:當聽到跟性與性別有關的笑話時,不論你覺得好不好笑,不論其他人是不是正大肆鼓譟,觀察現場的每一個人有沒有人正感覺尷尬�,試著同理不同經驗的群體,鍛鍊同理心是改變的核心關鍵 用你覺得可行的方式去制止或減少對話發生:你或許沒有勇氣叫大家不要再講這樣的笑話,但是選擇在對話出現的時候不要接話跟著笑,或許會簡單一點;又或者是你可能覺得當面跟對方說你很不舒服不太可行,但是事後跟大家分享這樣的經驗,提醒這世界這樣暴力的對話仍然存在,也是一件很重要的行動 圖片|雞排妹ili鄭家純 臉書 無論性別為何、無論外表如何、無論社經地位如何、無論我們的專業能力累積多少,性暴力都在我們身邊威脅著我們。 從有意無意的暴力意圖滋長,到暴力出現卻沒有他人發現或阻止,乃至於暴力發生以後社會大眾聚焦檢討與質疑受害者,從一次傷害到二次傷害,台灣社會當中藏著好多隱而未見卻相當真實的創傷。 我也相信每一個小行動的累積,都會開始創造社會的改變,只要從我們的日常開始做起就好了。 February 01, 2021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