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jPCVi3
2021年2月12日 星期五
何謂「假性親密關係」?放下責任的枷鎖:真實的親密關係,可以與婚姻無關 https://ift.tt/3jPCVi3 別把帶另一半回家看得太過嚴肅了。無論結婚與否,彼此家人相互認識互動,對於親密相處來說,是增加彼此關係黏著、讓對方更認識你的方法之一。 每當年節家族團圓時,對年輕世代來說,最難逃開的議題之一是關於婚戀的問題。 除了是否有男女朋友之外,時常會遇到的疑問是:「回家拜年要不要帶男女朋友?怎麼樣的階段可以帶回家見家人?」 很多人認為,尚未論及婚嫁的伴侶,是不是不應該帶對方回家認識家人?這讓筆者十分質疑,似乎只有「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對象」以及「論及婚嫁的交往對象」才足夠有資格認識對方家長。 這樣的觀念是封閉的,為什麼我們不能帶著一個自己愛的人去認識自己的家人,而非得要有結婚這個前提才能認識呢? 我認為,這中間的問題除了家人期待之外,也包含了自己的恐懼,好像「只有有了結婚計劃伴侶才能被家人認可。」 圖片|photo by PanKR on PIXTA (延伸閱讀:心理師:年節減壓,與父母聊天要從這個話題先開始) 害怕禮俗的限制,似乎也代表驅動親密關係的不是愛 婚姻是一種契約關係,完全可以不與愛掛鉤。 從「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俗話就可以略知一二,沒有愛為基礎的婚姻,可能都是徒有空殼的假性親密關係[註1]。 筆者細數幾種「進入以結婚為前提」的關係動機,來看看假性親密關係如何形成: 1. 適婚年齡到了,甚至要超過了 有一部分的人認為適婚年齡到了,就應該找一個人結婚。然而這樣的動機表示,想要發展長期親密關係時,在意的不是是否真實相愛、對方是誰,而是自己的年齡到了。 彷彿我們在找一個「擋箭牌」填滿自己的動機,而不是完整的人。他可以避免家中催婚、避免生育年紀過晚、避免適合結婚的人都跟其他人結婚了。 於是,我們用很物質化的角度去尋找這樣的對象(通常藉由友人介紹、相親、交友軟體)。看的不是個人特質、愛的能力,而是工作、財產、家庭狀況、學歷這樣的硬體條件。 這樣的起始點很難是基於彼此認識、坦承與接納的,就像當我們找尋一樁交易,精神上的滋養將不會是我們第一考慮的要件。大部份時候,一樁交易很難換來真正的幸福,始終都充滿了各種評估和條件;許多時候,這樣的關係將成為假性親密關係,容易落入把親密表演給其他人看的婚姻關係。 2. 有人可以照顧後半輩子或是改變命運 認為自己用婚姻可以改變命運的人們也不少,希望靠另一半讓自己的下半輩子可以輕鬆度過,物質不虞匱乏。 這樣的前提促成的親密關係重點也並不在對方是誰、是否擁有充盈的內在特質、愛的能力,而是對方的物質條件是否能翻轉自己的物質生活。 婚姻伴侶彼此的關係建立在物質上,甚至政治考量的聯姻還依附在聯姻帶來的權力與利益上。這樣的關係,將是脆弱的。 一個人的命運,無法依賴他人來翻轉,需要建立在一個人精神與物質都獨立的狀況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後才有可能帶來轉化。當我們不把焦點放在關係彼此,而是關係的目標上時,關係本質將會變形,假性親密關係嫣然而生。 真實自然有愛的關係無須設置物質條件 俗話說:「戀愛找愛自己的人,結婚找適合自己的人。」 社會上太多因看似適合一起過生活而結婚的關係,但最終都容易演變成缺乏交流、缺乏愛的關係。 結婚當下彼此並非相愛,頂多是不討厭的,看似適合一起生活的湊合關係,晚年生活可能都是僵化、零交流的。也許這樣的關係不乏是一種選擇,然而在選擇之前,請再次問問自己:這是你渴望的婚姻生活嗎? 若只是要找一段有安全感的關係,克服自己年齡帶來的婚戀恐懼、以及對外來不確定性的焦慮,那便可以設足條件,找一個硬體條件滿意的對象,過著波瀾不驚的生活。 但若是渴望一段自然有愛的關係,我們無須設置物質條件來篩選伴侶,更多的可以去感受伴侶的人格、內在特質。 有了愛的能力的伴侶,自然也會最適合結婚,達到既能充分相愛還可以平和相處。然而以結婚為前提之下的婚姻伴侶,礙於彼此物化之下的不熟悉,可能既不相愛也不適合相處,頂多在擔憂他人對自己婚姻的看法時會演繹恩愛的模樣,這樣的假性親密關係著實令人欷歔。 筆者註:此處愛的能力指擁有美籍德裔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在其著作〈愛的藝術〉中說道的愛的四要素:「關心、責任、尊重和認識。 」真實關心他人、有意願與能力真實地認識他人、對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負起全責以及尊重自己及對方的真實意願,擁有這四種特質的人被稱為擁有愛的能力的人。 圖片|photo by PanKR on PIXTA (延伸閱讀:當愛情變成例行公事,誰該當先開口說再見的那個人?) 愛不包含算計:新年帶伴侶回家縱使沒有結婚計劃,也可以很合理 我一直都認為無需恪遵傳統,要等到論及婚嫁才能介紹給自己家人。 我有好幾個帶伴侶認識自己家人的經驗,除了會被調侃「記不住哪個」或「這次怎麼換人了」之外,我認為讓伴侶認識自己的家人是很有意義的。 我的家人是我的一部分,是我成長的印跡之一,讓我的伴侶理解我的成長過程是可以更加真實認識彼此的,同時也讓家人了解自己的伴侶,這也有助於親密關係與家庭關係邁向親密。若對這段關係感到認真、相愛且希望日漸親密,不論有沒有結婚打算,那就帶對方回家認識自己的家人吧!丟掉傳統枷鎖,帶來真實親密吧! 最終想說,婚姻本質是一只法律認可的契約,他可以是親密關係的點綴,但絕不是真實的親密關係的目標。 讓親密關係的目標回歸關係本身以及關係彼此吧!真實的親密關係,可以與婚姻無關。 註 1: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指在關係中充滿逃避而膚淺且陌生的關係。不單單指伴侶關係也可以在任何關係之中(家人、朋友或工作夥伴)。是一種在親密關係中的自我防衛機制。利用形式上看起來親密而迴避真實的親密,實際上這段關係是缺乏真實的坦承和接納,彷彿像在演一齣浪漫戲劇一樣,關係各方並未拿出真心相對。 February 12, 2021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