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nSrh7L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真正的強大,是懂了世故,還能找回初心 https://ift.tt/3nSrh7L 人生每十年,都會有如青少年轉大人般地蛻變,望向迎接 30 歲、40 歲的我們,要如何變得越來越喜歡自己⋯⋯ 文|小川叔、圖|台灣廣廈出版集團 成熟,就是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嗎 如果人生每十年進行一次回顧和總結的話,11~20 歲,我的人生關鍵字是學習和嘗試; 21~30 歲,我的人生關鍵字是得到和追逐;31~40 歲,我的人生關鍵字是獲取和擴張。 那麼,我給 40 歲之後的十年關鍵字是:失去和放下。 我是一個天生悲觀又自卑的人。因為知道自己的問題,所以在長大的過程中我非常努力去調整自己,尤其是針對我的性格弱點,不斷嘗試去訓練自己改變、突破。 比如,當我決定要適應這個社會的規則時,我丟掉了書架上的小說和我年輕時讀的東西,換成了激勵人心的成功學和提升職場技能的書。 這些書,的確很無趣,但我確定這可能是我將來必須走的一步,我只能提醒自己,與其被動接受,甚至被迫接受,不如早早調整心態,化被動為主動。 30 歲時,我因為工作的變動帶來了升職加薪的機會,但坦白說,那時候的我過得並不快樂。 在開始學習當個主管之前,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內心非常糾結,不知道是要堅持自己的個性,還是逼迫自己改變。 我其實是個不愛社交的人,不愛說一些我覺得有點虛偽的話,包括向老闆敬酒、句句都在捧老闆⋯⋯,可是後來我開始帶團隊,有了下屬,也就有了無形的責任感,尤其是當大家都那麼做的時候,即使會覺得彆扭,好像也不得不表現得像個「善於社交的人」。 我記得有句話說:「我們終將成為自己討厭的人。」我曾經對這句話特別反感。 我那時心裡想的是,如果一個人夠強,哪還需要隨波逐流? 但後來我清楚地感覺到,我似乎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挾持著,也做了很多隨波逐流的事情,我記得當時的我開始厭惡自己,而且越來越嚮往過去更年輕、更鋒利、更不熟悉人情世故的自己,我感到好迷茫,於是決定去接觸心理學,閱讀關於心理學的書籍,參加一些心理諮商師的講座。 因為在我看來,成長裡的困惑,沒人可以給我答案,我要做的,是跟自己和解。 漸漸地,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為什麼我們終將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也許只是因為視角不同,我記得有部電影叫《狗十三》,裡面那個年輕女孩,她的每一步成長都帶著痛苦。 但是後來我想,真正的成熟,不是把你自己留在那個年紀,不是永遠保持那份無法被人傷害的純真,而是在跨越這種疼痛之後,你學會從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 當你不再把目光只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你或許就能明白自己的改變;當你能夠接納自己正在逐漸成熟的事實,你或許就能肯定自己的改變。 真正的強大,不是因為害怕改變而拒絕一切,而是在你接納了改變之後,還能找回自己的初心。 我們不可能一直停留在 16 歲,在父母的保護之下任性生活;我不可能憑藉自己的稜角,死抱著「這就是我」的態度和全世界為敵,假裝堅強地過生活。 以前,我害怕被世界同化之後,變成那種我最看不起的成年人。現在我才明白,真正與世界的對抗,是當你瞭解了成年人的世界,明白了成年人的責任之後,還能給自己的純真留一塊地方。 這塊純真,是你靠自己的收入和時間去支撐的,不是靠父母的補貼、他人的鼓勵來維持的。 圖片|Photo by Radu Florin on Unsplash 我把 30 歲當作自己改變的起點,31~40 歲這十年,我拼了命地獲取和擴張,這對我像是一種彌補,是一種要把自己整個都豁出去的感覺,為了消除我內心裡的自卑,而能夠活得更有安全感,活得更有尊嚴。 這十年間,我的薪水翻了好幾倍,我說話漸漸有了自信,我的存款數字從讓自己安心到讓自己安定,我從糾結要不要結婚,變成考慮要不要一個孩子。 我要謝謝自己的判斷力,讓我知道我內心的障礙以及可能面臨的挫折。感謝那時迷惘的我,及時地尋求心理學的協助,提前為未來的自己想了很多解決辦法。 然後,我就 40 歲了。 越接近 40 歲,我越能感覺出我的身體發生了變化,最大的變化是白頭髮開始增多,從我的頭頂和鬢角兩邊開始快速蔓延; 再來是筆記本使用的頻率增加,你也可以說我學會了清空大腦的方法,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有些事不趕快記下來,我真的會轉瞬就忘。 所以,我養成了在床頭放一支筆和一個筆記本的習慣。睡前想到什麼,就立刻寫下來。 當然,體力也大不如前。過去熬夜一個晚上,睡一覺就補回來了,現在就算睡三天三夜都覺得不夠。晚上十一點前如果不睡覺,再晚一點就難以入眠了。 我曾經有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不管幾點入睡,都會在淩晨三點半醒過來,找不到任何原因。 剛開始的時候,半夜醒來還可以繼續睡,後來有整整一個星期,醒來後就睡意全消,只能眼睜睜看天慢慢亮起來。 我非常痛苦,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憂鬱症,因為有人說憂鬱症的症狀之一就是失眠。我也開始大把大把地掉頭髮、脾氣變差、身體循環系統和代謝也逐漸出了問題。 種種訊號都在提示我:我正在變老。 (延伸閱讀:四十歲的關係進階題:愛在你心中,佔據什麼樣的位置?) 你知道 U 型曲線吧?在看似下滑到最低點的時候,其實也就是開始往上的時候。 我把 40 歲當作 U 型曲線左邊從最高點向最低點滑落的開始,接下來的十年,我預見自己會開始失去,失去的可能是金錢、地位、名譽,也可能是健康、家庭、親人,我會看到生命流逝的整個過程,會體驗雲霄飛車從頂點開始往下滑的過程。 至於什麼時候會是最低點,我並不知道⋯⋯我有些焦慮,於是開始想一些解決辦法。 我開始學習整理,比如,我每個月找出自己不再需要的衣物,轉送給一些網友。這些二手衣可以成為別人需要的東西,真好。至今我已經連續十六個月都這樣做。 我希望自己逐漸學會不固執地擁有,或者說是不去囤積。 我也開始閱讀一些關於服裝搭配的書,嘗試不同的穿衣風格,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並且固定下來。 我給自己的新目標是三百六十五天不買衣服,然後定期把自己的服裝搭配拍照上傳,就像是一本記錄我個人穿搭風格的相簿,目前已經完成了超過一百八十天。我想看看如果要維持基本的生活,我到底需要多少件衣服。 (推薦閱讀:Handsome Lady|《機智的醫生生活》蔡頌和:不急著去哪裡的四十歲,是人生最好的時候) 我開始關注父母的健康狀況,定期帶他們做健檢,每個月幫他們存點醫療保險金。 我也開始希望解決自己心裡的恐慌,希望能獲得內在的平和,甚至還去了七、八次教會,想看看宗教信仰是否可以幫助到自己。 我開始思考自己擁有什麼,哪些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當我確定了之後,就會更加去關注。 在保證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我嘗試讓自己習慣失去。漸漸地,我領悟到失去帶來的不是缺乏,而是你可以更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我還買了一些談論 40 歲的書,其中松浦彌太郎的《給 40 歲的嶄新開始》讓我受益良多。雖然每個人處理焦慮的方法不一樣,但至少松浦的一些做法對我很受用。 40 歲,對我來說依舊是新鮮的體驗,沒有經歷過,自然會戰戰兢兢。我做了那麼多準備和自我練習之後,現在心境上終於能比較平和了。 接下來的十年,對我來說也許是自我提醒:提醒自己注意健康,提醒自己關注更重要的事,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提醒自己享受當下。 我想,我會逐漸喜歡上接下來的自己。 (同場加映:這個工作適不適合現在的自己?給你的「職場健康」檢測表) 本文摘自小川叔的《窮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由蘋果屋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窮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 October 15, 2020 at 05: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