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ktKAlP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孩子叛逆,其實是痛苦求救的訊號 https://ift.tt/3ktKAlP 越親近的人,越難說出心裡話,很多親子關係往往就在這樣的狀態下,漸行漸遠⋯⋯ Q:女兒最近的言行荒腔走板,嚴重失控,讓我很煩心。她動不動就會對同學脫口「你去死」,還會惡狠狠瞪同學。如果我糾正她,她就一臉厭惡。好意提醒她說:「同學如果這樣對妳,妳也會不開心吧!」她卻蠻不在乎反駁說「我無所謂」。我該如何讓她自我收斂呢? 我們會在什麼樣的心情和心理狀態下,對人惡言惡語呢? 當我們開心快樂、滿懷喜悅的時候,是絕對不會對人展開毒舌攻擊的;多半是在憤怒、悲傷、害怕這類負面情緒湧現的時候,我們的言語才會變得偏激。 此時,我們深埋在心底,沒能說出口的話,應該是「再多關心我一點!」「為什麼不能理解我的感受!」。 愛抱怨的人、喜歡對下屬大小聲的上司、老是斥責孩子的父母,心中最深切的期待是「希望有人可以理解我的感受」,可以說,他們是利用憤怒和不滿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只是結果常常適得其反。 請回想你對人大發雷霆、歇斯底里的背後,是否其實是在吶喊:「為何你都聽不懂我的話?」正因為太渴求對方的理解,所以才情緒狂飆,憤怒失控。 無法將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對方,一再受到漠視,不被理解的怨懟則會油然而生,任誰都會在內心高高築起銅牆鐵壁,拒絕與外界溝通,也不願再受到任何傷害。 只是即便如此,我們的心底依然糾結,也不知該如何瓦解這道心牆,所以想要找人為自己打開僵局,於是用偏激的言行試圖引起他人注意,藉此向人求助。 圖片|Photo by Georgy Rudakov on Unsplash 傾聽孩子的吶喊與求救 「沒有人比我更痛苦了!」 「我人生中沒有一件事順心如意!」 「總是要我忍耐,我如今已經忍無可忍了......」 那些認為自己受盡委屈,而變得充滿攻擊性的人,要瓦解他們的心牆唯有深入了解其需求,才能真正解決他們荒腔走板的行徑,而我從那些充滿攻擊言論的人口中聽到的是,他們在背後透露出「幫幫我」的迫切心聲。 我身為家中三個孩子的老么(上有兄姊),父母儘管不是存心故意,但仍會有意無意地拿我和兄姊比較,讓我在成長過程中飽嘗自己的理想遭到否定的沮喪難過,所以我很能夠同理那些利用粗暴言行「討拍」的孩子。 如今想來,父母並沒有學習如何當父母的使用說明書,他們為了稱職扮演自己的角色,也是拚了命的摸索、跌跌撞撞地走過來。可是孩子怎會懂得大人的軟弱無助,總以為父母就是不可挑戰且完美的存在。 孩子被父母忽視、否定的成長經驗,迫使他渴求大人關心、理解和注目的心理需求愈來愈強烈,最後甚至不惜用叛逆的言行舉止吸引父母關注。 讓孩子知道「我無條件愛你」 當孩子的言行失序,父母能做的就是真摯地面對孩子。 比方說,肯定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擁抱孩子,先讓孩子知道你愛他,然後再來糾正他的言行也不遲。耐著性子聽孩子與你分享今天發生的事、開心的事、討厭的事、和同學相處的事、有興趣的事。 總之,對於只懂得用粗聲粗氣討人關愛的女兒,你要用心去理解她。 孩子都會本能地想要討父母誇讚,希望得到肯定和理解。父母若願意理解孩子這樣的心情,他們的心牆也會逐漸鬆動。 對孩子說好話,化解怒氣和對立 為了改變孩子的言語和態度,父母平時說話就該講究自己的遣詞用字,盡量「口出蓮花」。什麼是「口出蓮花」呢? 就是開口說「能引發共鳴、餘韻不絕」的好話。 「你的努力爸媽都知道」、「爸媽好喜歡你」、「你真是爸媽的心肝寶貝」 等這些話聽在耳裡,暖在心底。用美麗的話語灌溉孩子,父母的愛也會日漸暖進孩子的心底。這樣做,無論大人小孩都會願意用更坦誠的態度,互相表露自己的真感情。 此外,父母的潛意識會透過態度、神情、行為等,向孩子發送訊息。 就以開關門來說好了,習慣粗暴甩門的父母,是在潛意識中對孩子傳達「任意粗暴對待人、物和自己都無所謂」的訊息。 身為父母的人,如果抱持著「父母應該和孩子一同學習成長」的認知,就會懂得不時反躬自省,而這也是孩子的道德教育起點。 總之,想要陶冶孩子的心性,得從父母的自覺做起。無條件的關愛,能拉近漸行漸遠的親子關係。 (延伸閱讀:面對懶躺在家沒有人生方向的孩子,該怎麼引導?) 本文摘自楠戶太臣的《人生煩惱相談室:不要讓煩惱解決煩惱!停止擔憂、走出困境、豁然開朗的28個暖心建議》。由時報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人生煩惱相談室:不要讓煩惱解決煩惱!停止擔憂、走出困境、豁然開朗的28個暖心建議》 October 26, 2020 at 03: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