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5qyVh9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伴侶價值觀相同,就會幸福了嗎? https://ift.tt/35qyVh9 三觀(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相同,已成為現代人尋找伴侶最重要的指標,然而人們真的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嗎? 「我們分開都是因為價值觀不合,若找到跟我價值觀合的來的人,一定可以開花結果。」 「為什麼過去曾經覺得彼此價值觀很契合,現在卻相處得如此痛苦?」 「我們都如此的門當戶對了,為什麼還是相處不來?」 這是我們時常看到的對話,價值觀牽扯出來的親密關係議題總是讓我們感到納悶與不解。 隨著時代的演進,人們普遍對伴侶的物質實質條件的考量越來越不重視,從中國的一項調查報告〈中國 95 後數據報告〉中看到,最看重的伴侶條件出現了顛覆過去的反轉,不論性別,認為三觀(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一致是最重要的比例皆來到約莫 50%,第二名以及第三名分別為性格、外表,物質條件的考量——經濟能力竟然落後於前三者。 因此,可見得隨著經濟條件趨於穩定,以及女性普遍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後,價值觀契合已經成了尋找伴侶最重要的指標了。 但,價值觀契合,就是關係幸福的保證嗎? 圖片|Photo by Pablo Heimplatz on Unsplash 在美國一份針對 80 餘萬名學生的調研中,95% 以上的人在評估自己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時,都認為自己高於平均水平。大部分人在與自己的身邊人相比時,都會覺得自己更聰明,更好看,更有道德,甚至會活得更久。 而在價值觀的認知上,也傾向自己的價值觀比別人優秀,但自己「優於平均的大多數人」往往是一種錯覺。 理論上,僅有 49% 的人是處於平均之上的。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當被要求評價自己時,我們也常用「中等偏上」這樣的詞彙。 而其中幾個問題涉及自我認識以及意願,包含了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而從統計的結果中可以看到,大多數人誤以為自己有認識自我的意願和能力,雖然 95% 的人認為自己擁有自我認識的意願和能力,但實際只有不到 15% 展現出了這一能力。 人們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觀,價值觀也可能隨著時間不同,要求伴侶價值觀與自己匹配不切實際 一但問起:「你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是什麼?」,此時,總讓人靜默好一陣子。我們苦苦尋找價值觀與自己契合的伴侶時,我們自己的價值觀究竟是什麼? 會不會我們以為的價值觀只是我們的想像,實際上與自己真實的價值觀有著天壤之別?比如,認為自己的金錢觀是節儉的人必然是節儉的人嗎? 再問另一個問題:「三年前,你的價值觀與現在相同嗎?」,想想我們三年前可能工作與現在不同、居住的地方不同、目標與現在不同、心境也改變了,那我們怎麼渴求一個價值觀永遠跟我們契合的伴侶呢? 我們隨著時間,連自己的價值觀都已經不再與過去的自己相同了,奢望伴侶跟著自己價值觀變動,還要變得類似,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人的選擇往往是盲目的,出於對自己的真實需求與心動原因的不認識 另外,我們也容易遇上一個狀況是,總是迷戀上我們回頭看之後,認為價值觀不適合自己的人,但總是陷入這樣的循環——總是受到與自己理想價值觀不適配的人強烈吸引。 這也是為什麼社會新聞中或是周遭朋友裡,總充斥著一些「持續愛上渣男渣女」的八卦消息。我們的潛意識中的匱乏,總會指引我們前往尋找看似可以彌補我們潛意識中匱乏的伴侶。不幸的是,有意願填補他人潛意識中匱乏的人,往往沒有這樣的能力。 你的潛意識操控著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當潛意識被呈現,命運就被改寫了。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 渣男渣女難道只是單純的渣嗎?不,每個渣男渣女背後都有深深的匱乏與創傷,使他們不再有能力給予真愛。 而總是被渣男渣女吸引的人,正是也擁有那些渣男渣女渴望的特質——有意願補足渣男渣女的自身匱乏。 每每被他們吸引,原因必然出於自身,只是我們不明不白而已,另外,在關係結束後,一股腦地怪別人渣也比較輕鬆好過。 而另外一個狀況是,當我們渴望吸引他人時,會不會下意識地就戴起了面具,假裝起自己本來沒有的特質,好讓他人誤以為我們的價值觀是與對方的交相輝映的呢? 「交往前浪漫,交往後軟爛;結婚前熱情,結婚後絕情。」這些常見的慘劇背後表示我們都難以認識彼此,也刻意混淆彼此,就為了迎合彼此「擁有理想中的價值觀伴侶」的渴望。 價值觀相同就會幸福,可能只存在想像中,因為我們是如此的不認識自己、不清楚自己的需求,甚至欺騙自己。 (你會喜歡:結婚前的十種價值觀討論:問問他,你想創造哪一種親密關係?) 人們喜歡簡單粗暴的標準化、簡單化、標籤化,「尋找相同的價值觀的伴侶」成了虛幻的標的 當人類遇上難解的困難或問題時,我們喜歡簡單化、標籤化的解決辦法。 當我們在親密伴侶關係中迷航了,找不到怦然心動之餘還適合相處生活的那個人時,「找到價值觀相同的伴侶將帶來幸福」這句話成了關係洪流中的浮木。一句簡單的箴言,使我們減少焦慮與不確定性,讓我們至少有個彷彿的方向可以前進。 然而,就前面所論述,找到與自己價值觀契合的伴侶,並不能保證幸福。 那這個渴望——找到價值觀契合的伴侶,背後究竟藏著什麼動機呢? 背後是,我們總渴望找到每時每刻可以認可自己、讓自己舒服愉快、快速滿足自己所有需求的「全能伴侶」,我們渴望依附這樣的伴侶,來緩解我們內心的各種匱乏感。 「身為我的伴侶,你要無條件支持我、認同我的一切。」 「你既然愛我,就要在我開口前就知道我的想法,不需要我提出來。」 「相愛相知的伴侶是不會有摩擦的,更不會有想法不同,你應該要包容我的一切。」 以上這些怵目驚心的心內話,似乎與渴望價值觀相同與否無關,而這樣近乎嬰兒似的自戀需求,往往換來的是深深的失望與痛苦。 因為那些願意嘗試滿足我們匱乏的人,往往也與我們一樣擁有匱乏、自戀的渴望,兩個缺乏給予愛的能力的孩子,誰也無法滿足誰。 (延伸閱讀:「生活懶散,工作賣力」有趣遠距故事:在家工作後,才發現伴侶不為人知的一面) 那如何面對這個人人價值觀多元、混亂、變動的事實?尊重、包容、覺察與溝通 人們找尋價值觀類似的伴侶固然合理,確實也可以降低相處的難易度,但真正帶給幸福的關鍵是尊重包容的能力、覺察自我的能力和積極溝通的意願。 接納不可能有完全跟自己價值觀雷同的伴侶(縱使雷同,可能自己也不會愛上跟自己很像的人,因為我們是那麼容易地自我厭惡),尊重伴侶跟我們的不同(就像我們尊重我們的朋友那樣,這個相處法則同樣適用親密關係),覺察、了解自己的底線與需求,選擇在自己底線內可以包容、尊重的伴侶,選擇伴侶後保持積極的溝通意願(縱使有時候是一場爭執,持續互動、沒有冷熱暴力的爭執),這是關係幸福的基本盤。 看似簡單,實際上真實的尊重、包容、覺察與溝通是如此的困難(看看身邊感到幸福的伴侶數量就可以得知)。 在心理諮詢室中,諮詢師的深刻地共情、傾聽與包容是多麽療癒來訪者與使之備感幸福,然而,也往往僅見於心理咨詢室。 放下尋找可以滿足我們的所有需求的全能伴侶的渴望,放掉這種近乎嬰兒的自戀傾向,我們距離幸福關係的距離,才會開始縮小。而這往往無關乎伴侶間價值觀的重合程度。 有時你攀登你的百岳山峰,我迎著我的明月清風,回頭再一起分享各自的酸甜滋味;當你我有意時,再一起攜手發場癲瘋,這就是簡單幸福的滋味吧! October 23, 2020 at 01: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