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那些毛孩教我的事】和寵物溝通的場景,無所不在 https://ift.tt/34dRtAK 講到「溝通」,我們想到的會是語言,但面對心愛的寵物,飼主有沒有發現,自己的心情更是影響毛孩子們的關鍵? 動物「溝通」無所不在 其實我剛畢業的時候,還是很排斥寵物溝通的。 身為一個接受科學訓練的獸醫師,又是個和任何神祕元素都沒有接觸的「麻瓜」,對於「寵物溝通」這種對著照片通靈的「溝通」,當然是嗤之以鼻了。 偏偏這種靈異體驗,真的很能博取飼主的信賴,大多數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對寵物溝通師言聽計從,溝通師傳遞的訊息簡直像聖旨一般; 對比之下,獸醫師的處境真的有夠可憐,有時費盡心力診斷治療,飼主總是懷疑我們在騙錢,苦口婆心囑咐用藥方式與回診,通通被拋諸腦後,過一陣子,還會在網路上發現不遵守醫囑導致疾病惡化的飼主,寫了落落長的文章罵你「沒醫德」兼「醫術差」,下面還一堆人附和叫好。 這種反差的待遇,自然讓獸醫師對寵物溝通師恨得牙癢癢了呀。現在回想起來,只覺得累積的經歷真的會改變一個人看事情的角度。 由於老爸不喜歡動物的關係,我一直到大學畢業,開始工作、獨立居住後,才收養了第一隻狗,阿竹。 當時的女友(現在的老婆)其實對養狗不很熟悉,只是因為我很想養隻狗,她也很想藉由「養狗」測試我們兩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辛苦工作一天後,回家清掃狗大便時,兩個人也不會吵架互相怨懟),再加上阿竹神似她養過的某隻黃金獵犬,於是大家達成了領養阿竹的決定。 阿竹是一隻感染犬瘟熱後奇蹟復活的幸運小狗。當時醫院的教授正在做犬瘟相關的治療研究,「蒐羅」了不少感染犬瘟的小狗,阿竹就是其中一隻; 關於阿竹來到我們家以前的狗生,大約只能從那張鶯歌收容所提供的身分證明推測一二,牠有一身茸茸的白金長毛,方頭大眼,長得酷似黃金獵犬的阿竹在一個月左右大時被領養,但因為診斷出犬瘟熱這種高死亡率的犬隻傳染病,又被丟回收容所;最後來到我的母校接受治療,奇蹟似地痊癒了,並且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 痊癒後的阿竹大概四五個月大,就被遺忘在閒置的病房,忙碌的醫師們每天只有一點少少的時間能放牠出來跑跑——每到阿竹放風時間,大家的腳邊就多了一陣白色的旋風,牠拔足狂奔來來回回,把握時間釋放小狗無盡的精力。 大概是那顛沛流離的短暫童年,造就了阿竹不太穩定的個性,牠常常處於過嗨的狀態,而且總是想和人黏在一起。 剛到新家時,只要有人陪著,牠總是乖乖巧巧,會自己去定點上廁所,然而一旦我們前腳踏出門,牠後腳就會立刻在沙發上撒尿又大便,在我們回家時,那一幕幕慘不忍睹的畫面,至今仍使人心驚膽戰。 成人後初次養狗,就是這樣一片令人挫敗的景象。 (推薦閱讀:「這傢伙有點可疑」狗狗搖尾巴,不一定是看見你高興) 女友非常焦慮,買了許多教養幼犬的書,還報名了犬隻訓練班,用盡手段,希望能用正確的方式把阿竹教好——卻沒想到,我們採取的所有應對措施中,發揮最大效力的,還是那次很有意思的寵物溝通經驗。 當時女友在咖啡廳偶遇了高中故友,故友已從事寵物溝通工作多年,於是她幫家中狗貓約了寵物溝通的時間,女友自然清楚我對寵物溝通敬謝不敏的態度,因此這一切都是瞞著我進行的,是一直到溝通結果出爐,她看著電子郵件失笑,在我詢問之下,才坦承了整件事情。 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情,我看完了那封寵物溝通的內容。溝通師確實講中了一些家中寵物的特性,大概就是那種,你怎麼也想不透她怎麼可能會知道、用猜的怎麼可能會猜中的事情; 然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溝通師在寫完與動物溝通的內容後,特別提到「總體來說,動物們狀況都 OK,你的狀況反而比較大」。 她指出女友可能因為生活工作緊湊而比較容易焦慮,這樣的焦慮會透過動物的行為問題逐漸蔓延。 情緒,不只會影響到她自己,有時也可能讓動物無法安心地生活。 「嘗試著每天出門、回家、睡覺前都深呼吸幾次,確定『我現在人在這裡,一切都如我所願地進行』,狗貓應對著人類的能量和氣場,也會連帶地趨於平靜和諧。」溝通師在信末如是交代。 多年以後,阿竹已經是我們家的元老級成員了,我們已經澈底了解牠的習性,牠非常愛乾淨,在浴室上完廁所就會立刻跑遠,一刻也不願意與自己的屎尿共室,而且會偏執地清潔自己; 牠喜歡散步,但不介意每天都去同一個(人類覺得)無聊的小公園,且牠並不需要很長時間的散步,常常走沒兩圈就累得趴下,會自行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牠不會亂大小便,但太興奮的時候會噴尿(隨著年齡逐漸改善),現在回家時見到杯盤狼藉的慘況,一定是因為我們沒有把食物或垃圾桶收好,而牠似乎覺得,如果那些東西沒收好,就是特別要留給牠的玩具。 在穩定和諧的狀況下,其實我們是不需要寵物溝通的,因為大多數飼主都有能力和動物溝通。 (同場加映:談談寵物溝通:毛孩也會擔心,自己不值得被愛) 我逐漸把「寵物溝通」對我工作造成的困擾,和「寵物溝通」本身分開來思考。 我停止討厭寵物溝通師,開始對自己提出問題。為什麼飼主需要寵物溝通?為什麼飼主會很快速地信任寵物溝通師?為什麼飼主對於寵物溝通師的指示遵從度比較高? 為了給自己解答,我甚至和寵物溝通師辦了一場座談會,來幫助我自己和有興趣的人們了解寵物溝通。 活動對我來說真的很有意思,至少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重點不在「寵物溝通」有什麼奇效,重點是「溝通」。 和我一同對談的溝通師一開始就談起了「溝通」。當我們想起溝通這個詞的時候,多半想的是語言文字的溝通,如果用這個方式思考,自然會覺得寵物溝通很玄妙。 然而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不言不語、不依靠文字也可以溝通。 「像獸醫師其實在看診的時候,也一直用他們的姿勢、態度、行動來和動物溝通呀。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動物一走進動物診所就會很緊張或特別乖巧,因為牠們其實都有接收到這些訊息。」溝通師的這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因為這是真的,上述的狀況完全符合我工作時的觀察。 人類飼主的情緒真的會影響到動物,在診間,常會看到焦慮的飼主使得動物更加緊張,而緊張的動物使得飼主更加焦慮,從而無限惡性循環。 為了進行檢查,我們時常需要暫時固定動物來抽血或拍 X 光,此時,飼主焦慮的情緒更會反映在動作上面,當捉住動物的手傳遞出不確定感,動物自然會強烈地掙扎反抗,而這個掙扎反抗,又使得飼主更加退卻、放棄。 圖片|Photo by Japheth Mast on Unsplash 貓咪是一種很敏感的動物,對於陌生的環境、氣味都容易緊張,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也因此,當貓咪的飼主帶著動物就診時,也常常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況。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境:緊張的飼主帶著凶惡的貓咪前來求診,緊張的助理和緊張的醫師抓住緊張的貓咪抽血,飼主在旁一邊尖叫一邊試圖安撫貓咪,但飼主的手是發抖的,聲音是撕裂的,並且隨著貓咪的嘶叫而起伏,情緒像是將沸騰的一鍋粥,隨時會炸裂。 我開始學著安靜。當我們放開了貓咪,讓動物休息,而醫師以安靜沉穩的眼神看著飼主的時候,一種全新的溝通方式就開始了。 我會盯著飼主的雙眼,緩慢但肯定地對他說: 「我知道你很緊張,但你有沒有發現,當你緊張的時候,你的貓反而會更激動?因為牠能感覺得到你的情緒,這會讓牠覺得這個地方非常不安全,牠會更具攻擊性,更想掙扎?抽血看醫生本來就會有一點不舒服,但如果牠這麼激動地掙扎,整個過程會更久更不舒服。」 「所以你要冷靜一點,深呼吸,幫你的貓加油打氣才對。」 如果飼主無法收斂自己的情緒,我會禮貌地將他請出診間,因為這才是對動物最好的方式。 (延伸閱讀:「受傷的日子裡,就大口吸貓吧」寵物心理學:為什麼吸貓這麼療癒人心?) 我們或許無法用科學方法檢測人類與動物透過肢體語言的情緒溝通是否存在,但寵物溝通師的言行舉止確實給了我不少靈感; 我開始更關注飼主的情緒,加強與飼主的溝通,讓他們控制、改變與動物相處的方式,來讓我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如果你正因為動物的行為而焦慮,記得要先尋求獸醫師的專業意見,如果確認動物沒有健康的問題,但是仍有令人困擾的行為發生,或許可以考慮尋求動物行為訓練師、寵物溝通師的意見,甚至,試著反向思考自身的狀況,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有些時候,焦慮來自於自己,而動物的行為只是焦慮的延伸——別忘了,在我少數的寵物溝通經驗側面觀察中,獲得最大幫助的就是我的女友。 一位初開始養狗的焦慮照顧者,當她的情緒穩定之後,家中的生物也默默地建立起了生活的秩序,習慣了新的環境。 我仍然無法想像「寵物溝通師」的工作方式及溝通內容,也無意評論寵物溝通的真偽,但確實是「寵物溝通」這面特別的透鏡,使我終於看見了工作現場時常被忽略的重要元素:溝通與情緒。 人類,不管是飼主或獸醫師,都不能只專注在自己身上,相反地,人類需要意識到,情緒早在我們發覺前就已經透過各種方式傳遞出去,純真敏感的動物就是情緒最好的接收者,這些情緒對動物的影響是真實存在的,值得大家好好思考。 也許有一天,你也會發現,與寵物「溝通」的機會與場景其實無所不在,且持續進行中。 (你會喜歡:寵物溝通教我的事:你擁有的所有情感關係,都反映了你的內心) 本文摘自陳凌的《我們都要好好的:無人知曉的獸醫現場》。由小貓流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我們都要好好的:無人知曉的獸醫現場》 October 01, 2020 at 07: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4dRtA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