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3Jo7ev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那位《親愛的房客》嗎?兩種無法去愛的心理學 https://ift.tt/33Jo7ev 從近期討論度極高的同志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親愛的房客》,分析背後關於愛的心理學。(內文有雷) 在 2020 年底,台灣有兩齣備受注目的同志題材電影:由柳廣輝執導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和鄭有傑執導的《親愛的房客》。今天,我們來談當中的兩種無法去愛的心理學。最後,來一點不專業的影評。 愛的轉移:不愛同性,便力追異性 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裡,原來設定為熱愛自由、做事無拘無束的「怪咖」王柏德(Birdy),不知道是同志還是雙性戀的他,發現自己喜歡的同學張家漢開始喜歡自己以後,卻努力壓抑自己的感情。他用上三招:交了個女朋友、給張家漢介紹女生、對張家漢冷漠起來。 圖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照 以精神分析的臨床經驗來看,一個人若是於在某種情感的困擾中,如無法承受心中的同性戀慾望時──許多人異性戀者都有過、或持續有同性戀的閃念,但可能不造成困擾──他便會走反方向,以大量的異性情愛來堵住那個同性慾望,這情況在青少年身上尤其常見。 2017 年有一部連戲名都很像的電影《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當中 17 歲的文青型少年 Elio 被朝氣勃勃的成熟型男子 Oliver 吸引,但就在他漸漸意識到內心的同性戀慾望時,Elio 便突然交了個女友 Marzia,並跟她發生性關係,並以此試探 Oliver 的反應。 這個劇碼照樣搬到《刻》裡。最先意識到同性情慾的人是王柏德,但當意識到張家漢也開始喜歡自己時,便馬上交了個女友班班,並故意好幾次在張家漢面前放閃。這一切的發生,他引用三毛的書:「如果你給我的,和你給別人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 王柏德由於不願承認自己對張家漢的慾望,在心理防衛之下,他便改為慾望某種獨特的「不滿足(卻滿足)」、「不知道(卻知情)」、「愛女生(卻慾男生)」⋯⋯換言之,他也從中得到某種爽(jouissance):看著張家漢為自己癡情吃醋的臉,看到他愛自己愛到不能自拔,又跟著離家出走的張家漢一直到外島馬公,然後自信地說了一句:「無論你怎樣逃也逃不掉(我)的。」──可見他內心有多爽,他要到張家漢只給他一人的東西! 圖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照 王柏德的爽,就像是精神分析師 Reik 說的:一些男性通過跟異性的情愛,在潛意識中滿足了他和其他男性不可能的關係。一如當張家漢跟王柏德說了「晚安」(Wǎn'ān)這句「我愛你,愛你!」(w-a-n,a-n)的暗號以後──我相信王是聽得懂的──王便以放氣球方式,浮誇地在全校面前向女生班班示愛:「我愛你,愛你!」 然而,在潛意識的情感邏輯下,這個示愛其實更是向張家漢的強力潛意識回應。 王柏德因為不能去愛,而對彼此都背負罪惡感。因此當二人意外共處一廁格,擦槍走火,接受了張家漢「手愛」的服務後,王柏德便猛力給出一個吻,並拋出一聲:「對不起!(我不能接受你的愛,乃是因為我的無力與無能,我害怕同性戀的未來⋯⋯)」 佛洛伊德說過,因自我懷疑而猶豫不決的人,實際上是對他自己愛的能力的懷疑 [2]。這會蔓延至生活的各種事情上:王柏德聯考考不上、不再跟張家漢聯絡、跟班班分手後又選擇結婚,然後又離婚⋯⋯到了五十來歲,即使再次會面,仍不敢到張家漢的房間喝一杯咖啡。 圖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照 愛的罪疚:失去愛人,便力求懲罰 現在我們來看《親愛的房客》。由莫子儀飾演的林健一,是已跟太太離婚、育有一子的王立維的男友,多年來住在對方家頂樓的房客。喜歡爬山的二人常常一起出遊,在山上搭個帳篷過夜。可惜有一次,二人因為吵架(王立維發現太太當年跟自己離婚,原來是因為林健一告訴她「你老公是個 gay」),教王立維在身體不適下跑了出去,後來在高山症或低溫症之下去世。 由於自責於害死了男友、讓一位母親失去了兒子、使一個兒子失去了父親,因此他取代了這位兒子與父親的位置,而照顧起王立維的母親周秀玉和兒子王悠宇。「你以為你做這麼多,我兒子就會活過來嗎?這是不可能的!」周秀玉認為林健一只是在思念她兒子,才留在這裡照顧他們,但事實上,林健一大可不必這樣做,他可以活得輕鬆點,離開這個傷心又自責的地方。 圖片|《親愛的房客》劇照 不過,人的情感便是如此,由於破壞了最愛之物,那股由內而生的罪疚感,便會教人拼了命地以愛去作補償與修復。問題在於,我們以為是修復外在的家,但其實是修復我們與死者的內在關係。 日子久了,人們也經常不知道自己在堅持什麼。人們也許做著修復與彌補,但總是修補不了潛意識裡最深的傷口。在精神分析上,我們稱人有某種「因深深的罪疚感,而有被懲罰的需要」。某種外在的懲罰,能夠緩和內心的罪惡感,因此人們彷彿會自動走向自毀、希望被罰、尋求嚴刑。 「被懲罰的需要」一般不會被人意識到,只有經過長期的心理治療,心理師才可能從一些行為或各種蛛絲馬跡中推猜它的存在。然後再慢慢讓個案意識到,才可能談「自我原諒」的可能。在《親》裡,明明不是自己殺死房東周秀玉的,但面對覬覦他人財產的行兇動機指控,林健一則在法庭上承認自己沒犯的罪。 也許,許多觀眾不懂他為何要這樣做,但在心理治療的經驗下,我認為他是嘗試在認罪的當下,為自己當年「害死」男友的罪惡感,找個終極的贖罪出口。 林健一不知道王悠宇會不會跟法官說出真相(是王小朋友他不小心害死阿嬤的),因為緊握真相的悠宇,也象徵著爸爸王立維本身,他對健一的恨/原諒/愛。是直到悠宇道出真相,負罪的健一才得到解脫,去除了臉上延綿全劇的那一抹陰鬱。 圖片|《親愛的房客》劇照 後記:不專業的影評 兩齣同期上映的同志題材電影,難免會被比較。雖然《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最初呼聲很高,也帶給人們一種「史詩式初戀」的感動,但我認為它在手法(如象徵、舖陳、伏筆效果)上都仍有相當進步空間,僅說四點: (1)他們身處的「維特中學」,明顯在借用詩人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來表達一種青少年的愛戀困頓; (2)或是原先看似酷愛自由的 Birdy,卻在解嚴後仍然保持髮禁的平頭臉,只為象徵他內心對同性情感的拘束,則太過刻意了; (3)天主教的外國神父即使在今天,也不可能在教友告解時,幾乎臉貼臉的握著對方的手,這在 40 年前的台灣更不可能,然後在最後,電影又把歐神父刻劃成深櫃的同性戀者,然而,這不會觀眾感到釋懷,只會懷疑他當年佔了帥氣的張家漢的便宜; (4)若是電影真的希望在最後產生一種「原來看似不喜歡張家漢的王柏德,其實不然,卻只是痛苦地壓抑著自我」的錯愕,那前段就不太適合一直特寫王柏德對張家漢吃女生醋的各種暗爽,這使得情感舖張受損,也令人對許多小片段的出現及敍事邏輯,感到疑惑。 相對之下,《親愛的房客》在敘事手法和舖陳伏筆上,都顯示出導演對情感、人我、認同的細膩掙扎的成熟處理(亦因為演員都功力十足)。故事以房東周秀玉的兒子王立維去世後開始敘述,雖然時而穿插著回憶,但整體方向仍是一步步走向未知,直到峰迴路轉的真相破曉。不到最後一刻,觀眾都不真正懂得林健一那份憂鬱的情緒為何,原先以為只是喪偶的失落,到後來才發現是他一直罪疚著,認為是自己害死了王立維。同時,亦在這一刻,觀眾──或只有我──才瞭懂林健一許多微表情背後的內心衝突為何。單單是這種細緻,便十分值得令人回味。當然,要詬病的也有兩點: (1)周秀玉對林健一從懷疑到接納的態度轉變是怎樣發生的,似乎刻劃不足; (2)林健一當年向王立維的老婆說「你老公是 gay」的那種狂野,好像沒有以某種變體融和至角色的其他表現中,故顯得突兀,另外,又沒有交代為何妻子因此就相信了而跟王立維離婚。 但總括而言,若你問我《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哪一位,我會說,是《親愛的房客》。也恭祝兩齣電影的付出與努力,都能有所收獲與認同! [1] Reik, T. (1963). The need to be loved. Farrar, Straus. [2] Freud, S. (1909). Notes upon a case of obsessional neurosis. In J. Strachey et al. (Trans.), S.E. X. Hogarth. ※對文字有感的讀者,也歡迎到「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逛逛我的創作平臺 October 10, 2020 at 08: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