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

日子好辛苦,怎麼輕鬆?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 https://ift.tt/3jAI24d 社會為我們制定了一個「美好生活藍圖」,然而那未必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文|野草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在後台,我們經常收到粉絲們對「人生真是太難了」的感慨: 「KY 你好啊。我好羨慕那些知道自己要怎麼生活、勇敢去實現心願的人。我想離開現在千篇一律的日子,但覺得我和他們不一樣:我心裡沒有對人生方向堅定的認識,我連吃什麼、穿什麼也沒太多自己的想法。我也能像他們那樣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選擇,但其實心裡常常都被一股「一定要」的力量驅使:「我不敢選擇想要的,因為大家都說,人生一定要如何如何。」相信不少人會有類似的疑惑。所以,今天我們來聊一下怎樣追求私人定制的美好生活。 一、統一的「美好生活」可能會帶來痛苦 我們以為自己是慾望的主人,以為渴求是從自己本身發出的。但事實上,我們的慾望早已受社會上廣泛宣傳的美好生活的藍本規訓。 很多關於美好生活的幻想,被社會建構成了「無需質疑」的事情。我們反反覆覆聽說:男強女弱才般配,高薪職業有前途,奢侈品名牌就是時尚的風向標⋯⋯大到婚姻、工作,小到穿衣打扮,如果我們追隨社會引領的這些「潮流」,好像就能過上美好生活。 然而,一直盯著這樣的生活願景,很可能讓我們遭受痛苦。 我們堅持按著藍圖一步步做選擇,想要保證自己擁有幻想中美好生活的入場券。我們堅信,幸福只能通過走藍圖而得到,別無可能,於是小心翼翼地維繫著自己和這個「美好的藍圖」的關係。 我們有時候會因為能繼續留在這個關係裡,而感到愉悅,甚至認為自己一旦失去這個關係,將無法存活,而不顧這個關係的「內容」和狀態正是當下給我們痛苦的東西(Lauren, 2011)。 學者 Berlant 經常舉的例子是:你的婚姻狀態嚴重地傷害了你,但你並不願意離開。因為你覺得,穩定的婚姻是這個社會對於「好生活」的標準。 離婚似乎對你自身有利,但你渴望留在這個關係裡,因為你不願意失去參與這種「關於好生活的幻想」的權利。當婚姻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痛苦的來源,你卻仍然不敢放棄它。這就是殘忍的樂觀性(Cruel Optimism)。 「求而不得」不是路徑的問題,也不是幸運與否的問題,而是我們的慾望從一開始就給我們挖下了陷阱(Lauren, 2011)。 我們把生命中所有的可能性,寄託於自己不真心想要、但聽說很美好的藍圖上,結果讓生活陷入僵局。 那麼,該怎麼警惕這種情況的出現呢? 統一的美好生活藍圖有權威性和威脅性,我們一直注視和在乎它,似乎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服從它,要麼被它驅逐。然而,當我們轉向自己的需求時,情況就會有所變化。 當所有人都追求適合自己的美好生活時,「公式化生活=幸福的生活」的集體幻想就會被多元的、個性化的好生活圖景所取代。每個人在為夢想打拚時,能夠更輕鬆自在,也會離幸福感更接近。 我們在當下沒有被藍圖所追趕的緊迫感,沒有被藍圖所束縛的壓迫感,也就意味著我們不需要時刻對抗和防禦當下——而幸福,只有在當下,才能被我們感知。 圖片|Photo by Debby Hudson on Unsplash 二、如何定制合適自己的美好生活? 定制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要求我們既是一個獨立的個人,又能與他人及世界保持交換和聯結。想要找到什麼樣的生活是適合自己的,我們可以從以下這些步驟開始努力: 1. 覺察與辨識 首先,從紛紛擾擾外部世界中,分辨出「我」。我們要將自己從他人區別出來。比如說:在與他人相處時,試著在內心對自己提問——這是對方的感受,還是我的?這是對方的期許,還是我的? 在關係當中保持一種清晰的自我感——明確「我」的立場,「我」的感受,及「我」的看法(Bowen, 1976)。 此外,從混亂的內在世界中,辨識和梳理自己的情感和理智。相對而言,感受是侵入式的,而理性分析是主動發起的。感性與理性沒有優劣之分,它們在不同的情境中發揮著各自的功能。 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我該選擇堅持哪一面的自我。忠於情感或理智,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和後續體驗。 2. 探索與實驗 基於「我」對自己的覺察,學會抱著科學探索的精神,以實驗的方式生活。沒有人天生就知道什麼最適合自己,而且環境變化和自我成長,也意味著在各個階段,我們都會有新的想法和願景。 在探索與實驗中,我們將可能性抓在自己手心裡,而不是把可能性投射在外在的藍圖上。我以這樣的方式生活,有什麼感受,得出了什麼結果?我那樣生活呢?每一次做出嘗試和選擇時,我們都離了解自己更進一步。 3. 認同與承諾 我們在不斷地探索與選擇的過程中,會逐漸獲得自我認同(Marcia, 1964)。 當一個人形成了一種自我認同,也就意味著他對於自己是怎樣的人,將要去向何方,以及自己與社會的關係,有了一種相對穩定且連續的認知(Shaffer & Kipp, 2013 ),比如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底線與價值觀,喜歡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選擇什麼作為自己奮鬥的事業,如何平衡社會期待與自身意願等等。 我們依據自我認同所做的一個個選擇,恰恰是基於對自身的了解——這些在此時此地的選擇,就自然會構成了最適合自己的美好生活。 (推薦閱讀:至高的幸福靠命運,平凡的幸福靠努力) 三、在定制幸福的路上,我們會遇到什麼困難,如何應對? 權威的、統一的美好生活藍圖很難徹底消失,它仍會長久地對個人選擇產生強大的壓力。定制適合自己的生活,我們很容易就遇到周圍人的質問和指責,甚至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那麼,我們怎樣在外界壓力下依然堅持做自己想做的呢: 1. 建立自身的邊界 當我們遇到家庭的反對時,比如父母說,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你怎麼就不能跟他們一樣省心——我們要主動與原生家庭建立適當的邊界。我們的人生應該以自己的意志為基調,而不是父母施加於我們的「你想要」、「你應該」或是「你適合」。 邊界絕不意味著對立或割裂。保持個人邊界是指,保持個人所創造的準則、規定或限度,以此來分辨對自己來說什麼是合理的、安全的。別人如何對待自己,可被允許;當別人越過這些界線時,自己如何應對。 2. 回歸到自我認同 當受到主流聲音影響,比如身邊的人都找到高薪職業,朋友質疑你怎麼還在做各種嘗試,而對自己產生質疑時:我們要回到「我」是一個怎樣的人,並在此基礎上做選擇。 一切都是未知,社會範式和傳統可以把複雜降為簡單,卻從來都不是安全的路徑保障——從此保障我們的人生無虞地走下去。 每個人的人生節奏都各異,我們不需要因為害怕暴露自己而停止嘗試,不敢選擇;相反地,暴露自己,「我」的真實性才有機會在世事中得到實驗和證明,才有機會過得舒適。 3. 學會自我關懷 當追求私人藍圖遇到危機,比如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路上,面臨挑戰和未知,感到恐懼和迷茫時:我們可以用信念關懷自己,把自己想像成將要破土的小芽,受挫與煎熬,有時也意味著自我突破。 尋求私人生活藍圖是漫長的,把這些嘗試和選擇,都當做是了解自己的途徑。相信穿越危機以後,生活最終會回答所有它曾經向你提出的問題。 最後,追求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圖景需要一些勇氣。勇氣意味著: 覺得這條路不一定是對的,卻能夠用本心的力量去迎接未知的可能性。 允許真實性的到來,即使那意味著自己的幻想泡沫會被刺穿。 把「我」放到生活中探索,不把「我」埋藏在「我的形象」或他人的想像之下。 儘管有恐懼和懷疑,但仍然採取行動做自己認同的事情。 在社會要求的壓力下,我們為自己制定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註定有所坎坷,會遭遇困難。但是,因為這樣的生活更適合我們,我們會少一份心理上的沉重和抗拒,多一份篤定和堅持,能讓我們真正地舒展自身,展現真實的自我,過得更加輕鬆而舒適。 所以,希望我們在後台能聽到更多粉絲說: 「以前,我不敢選擇我想要的,因為大家都說人生一定要如何如何,但是我知道什麼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表達自己的態度並勇於做出行動,因為我追求的美好生活,就發生在我最接近自己的時刻。」 當下,想過得輕鬆自在並不容易,我們需要在主流觀念的壓迫下勇敢探索,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藍圖。而我們相信,一定有很多不向主流低頭的年輕人,正努力以自己的方式用心生活。 (你會喜歡:【運動小姐】我們只是自己,就足夠好了) References: Berlant, LG (2011). Cruel optimism (Vol. 226). Durham, NC: DukeUniversity Press. Bowen, M. (1976). Theory in the practice ofpsychotherapy. Family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 4, 2-90. Marcia, HE (1964). Determination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egoidentity status. Dissertation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Shaffer, DR & Kipp, K. (2013).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9th ed.). Cengage Learning. September 02, 2020 at 01: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jAI24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