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致無法單身的人:不單身也沒關係,但你得了解自己怎麼了 https://ift.tt/2EEVntJ 依附理論的其中一種類型,就是「無法單身」,這類型的人通常是因為童年時期,需求沒有被即時地好好滿足所致。 撰寫依附理論的文章以來,獲得了許多讀者的迴響。但是即便是同一種依附類型,也有可能展現出不同的樣貌。 今天,我想要來談談焦慮依附裡面的一種類型,他們在感情裡面,會不斷在情場上尋覓另一半,只要他們單身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感到特別地痛苦,那種痛苦,是一種被世界遺棄的感覺,獨自一人,失去生存在世界上的意義感。 你問我為何能如此感同身受,那是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 在某一段單身的時期,有一天晚上,我的憂鬱症發作了,我完全不想吃東西,即便肚子很餓,也無法下樓買食物。直到我終於下樓買燒烤時,我看著老闆烤著肉,我就哭了出來,一股這個世界上沒有我容身之處的感覺湧上心頭,很深很深的被拋棄感,沒有人愛我,也沒有人陪伴我,我是一個孤兒,被拋擲在這個無意義的宇宙之中。 緊緊抓著浮木不放,是因為童年時期的被忽視 還記得我最長的空窗期是 8 個月,在這 8 個月裡,我有過曖昧的對象或想追的女生,但最後都沒有成功。那 8 個月,我時不時就會出現強烈的孤單感,上面寫的燒烤事件,就是在那 8 個月當中發生的。 為什麼我們這些無法單身的人,會如此地需要陪伴呢?這源自於童年時期,沒能被好好地照顧。 一個嬰兒或小孩,要獲得安全感,需要的是主要照顧者在嬰幼兒、孩提時期,在孩子有需求時,能夠適時出現在孩子身旁,敏感覺察到他需要什麼幫助,並且給予他物質上和心理上的支持。 但是無法單身的人,在小時候,總是要大哭大鬧一番,才能喚起爸媽的注意,而即便爸媽來到我們身旁,也不一定能敏感地覺察到我們的需求,或者用不適切的方式來回應我們的需求。 我的媽媽是一個從來不會說好聽話的人,她關心我感冒的方式總是:「叫你好好穿衣服,你就不聽,又要花錢去看醫生。」她關心我嘔吐的方式總是:「叫你吃家裡的東西你不要,在外面亂吃東西,吃壞肚子了再哀哀叫。」 沒錯,無法單身的人,父母並非不會給予我們回應,但是給予的回應,總是不能敏感覺察、給予適切的支持。 (你會喜歡:【單身日記】鄧紫棋《別勉強》:好的愛情不必逞強,我們終究不是彼此的遠方) 空洞的心靈,只能用戀愛來填補 在父母身上得不到關愛的我,自然是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從小六第一次喜歡上班上的女同學開始,就一直渴望戀愛。 在家裡與家人處不好,在學校又因為我的亞斯特質而交不到朋友、時常被排擠與霸凌,讓我把所有的冀望都放在愛情的救贖當中,甚至曾經單戀一個人五年的時間,因為我以為,只要在一起了,我的所有困擾都會被解決了。到了大一暑假第一次交女友之後,我就不斷地在單戀、曖昧與新戀情的循環中不斷輪迴。 沒有辦法單身的人,往往有這樣的特性:因為依附關係未能被滿足,因而時常出現孤單的感受,同時對自己很沒有自信,單身時總覺得自己魯到不行,必須靠擁有伴侶來讓自己感到有價值。 也因為這樣,在挑選伴侶的時候,並不會那麼地仔細,感覺到某個人喜歡自己,即使都還沒有弄清楚到底適合與否,就急著跟對方在一起,心裡想著「反正剩下的,等交往之後再改變對方就好了」。 因而在交往之後,時不時因為對方和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樣,而焦慮不已,嚴重的還會透過情緒勒索,逼對方成為自己希望的樣子,例如我自己就會想辦法讓對方穿我喜歡看的衣服、留我喜歡看的髮型等等。 當然這樣的感情,多半都不會太長久,畢竟強烈的焦慮感,逼著對方做出改變,總會帶給對方許多的壓力,只有一個情形例外:當兩個人都是無法單身的人時,就會變得互相要求對方改變,或者是一方一直強迫另一方改變,另一方則因為離不開、怕被拋下而默默忍受、不斷改變。 圖片|PIXTA 缺乏安全感的心靈,要如何彌補? 正因為即便進入感情,也很容易因為對方的不受控制,而產生許多焦慮,因此,即便戀愛了,也只是暫時止痛的嗎啡而已。 那麼,無法單身的人,到底該怎麼辦呢? 有些人會說,試著強迫自己單身看看,但我覺得這太痛苦了,連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不會推薦給讀者這麼做。 當然,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是一條路,但是在日常之中的實際操作,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反而是,從一段又一段的感情當中,看見自己需要的關係特質是什麼? 像是以我為例,我需要比較能照顧人的伴侶,同時對方要有足夠的安全感,能夠讓我擁有自己的交友圈,再加上對方不能夠是個強勢的人,這些就是我需要另一半擁有的一些重要特質。 在了解自己需要的伴侶類型之後,就能比較早過濾掉不適合的曖昧對象,我的話會試著告訴自己:「你現在確實可以跟她交往,但交往之後勢必會重蹈哪一任的覆轍,這是你想要的嗎?」然後讓自己比較不再被曖昧給牽著走。 另外,增廣自己的交友圈,我覺得也是必要的。女人迷也曾經介紹幾款交友軟體,是適合想要找認真交往的人使用的交友軟體,我覺得也是一個認識人的管道,而且在上面,大家的動機會比較明確一些,上來找伴的人會比較多,比較不用擔心會遇到不想找對象的人。 同時,安頓好自己也是一件很重要的功課,知道自己很需要有人陪伴,那麼就要去擴展「不會當成女友,但會當成朋友」的異性朋友,以及一些同性的、可以傾聽自己的朋友。 (延伸閱讀:「我們不可能有曖昧」朋友之間,真的只會是純友誼嗎?) 除此之外,找到自己能夠樂在其中的事物也是重要的,攝影、吉他、羽球、閱讀,或動或靜,可以一個人投入其中、進入心流體驗的事物,都是可以暫時排解孤單的方式。 最後,我必須要說,直到今日,我依然是一個很需要有人陪伴、很需要有女友的人,即使我讀了心理系、心理所,即便我看了五年的精神科,每天都吃抗焦慮、抗憂鬱藥物。 即便我從大二開始接受諮商到碩三,總共六年的時間(大學延畢一年),我都依然還是不斷需要有交往對象的人,但至少,我比較清楚知道找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會比較快樂,以及除了交往之外,能明確定位出一些純朋友,不對她們丟曖昧的話,但卻可以談心理話。 在撰寫愛情心理的作家裡頭,有一位 AWE 情感工作室的亞瑟,他在他的書中寫到,他花了 20 年克服不斷需要交女友的這件事情,那我想,要跨越不斷需要感情這個坎,肯定是一件超級難的事情。因此,把目標放在我上面提到的幾個重點,而不是逼自己不能交男朋友、女朋友,或許才是比較實際的做法。 September 28, 2020 at 03: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EEVntJ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