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瞞著另一半去結紮」該如何面對婚姻裡的歧異? https://ift.tt/2ZWBJRd 結婚是人生大事,如果能儘早與另一半討論婚姻價值觀中的「表」、「裡」,那就能更早地找到適合自己的人。 日前在 Dcard 上面看到一篇文章,有一名男性上來求助,根據他發文的內容表示,他和女友交往六年,但因為他不想生小孩的關係,所以數年前就瞞著女友和父母去結紮了。 下面許多留言都認為這名男性這麼做是不應該的,畢竟女友可能會想要小孩,而父母也會希望孩子能傳宗接代。到底,婚姻的本質是什麼呢? 圖片|PIXTA 從挺同的觀點來看結紮的自由 就現在年輕族群而言,對於同志婚姻已經越來越友善了,許多年輕族群也認為,既然他們相愛,就應該讓他們結合,在討論這些非異性戀婚姻時,反而不會把能不能生孩子當作一件重要的事情。 但有趣的是,回到異性戀婚姻裡面,從文章的留言看來,似乎異性戀婚姻就應該要生小孩,才是比較正當的一件事情,個人沒有權力單方面決定不生小孩,除非取得伴侶的同意。 事實上,除了生小孩之外,婚姻還有很多事情是傳統觀念累積下來的,例如回娘家/回婆家的頻率、結婚後要不要和男方父母同住、生的小孩要不要從父姓、結婚後誰要出去工作等等,這些傳統觀念似乎束縛著我們。 婚姻,畢竟是兩個人的事情,單方面不想生小孩,我覺得是可以的,但是配偶能不能接受,就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了。 因此,在戀愛中什麼時候要談論婚姻,或者談論要不要只同居不結婚等等,都是感情的一大考驗。 (延伸閱讀:一個異性戀女生的告白:讓我最自在的地方,不是日常,是同志大遊行) 在戀愛中,什麼時候要來談論婚姻? 通常,學生時代的感情,都是單純交往而已,很少會聽到大學伴侶在談論婚後的關係,即便有,大多也就是打鬧而已。但如果你們的感情是以婚姻為目的的話,談論婚後的事情就會變得很重要。 如果一剛開始就抱持著進入感情是為了進入婚姻的話,我覺得一方面可以先和伴侶提出自己的這項期望,和伴侶核對雙方如何看待這段感情;如果是交往一段時間之後,覺得似乎想進入婚姻了,那麼勇敢地提出來和伴侶討論也是必要的。 但是在此同時,我覺得也要很坦誠地問自己:「你想進入婚姻的理由是什麼?」 這個問題沒有對或錯,或許有些人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有婚姻保障會比較有安全感,那也沒有什麼不對,對於為什麼要進入婚姻,我覺得甚至可以找專業人士做婚前評估,都是可行的做法。 面對婚姻的歧異,你要先了解你的立場背後是什麼 在談論的過程之中,確實很容易發生歧異,畢竟如果要買房子,可能也是兩個人要一起出錢;要生小孩的話,小孩主要的時間交給誰來帶,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因此,如何談論這些歧異點,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期望背後代表的是什麼。 例如,有些人想要生小孩,是希望能傳宗接代、讓父母開心;有的人則是覺得兩個人太孤單,老了以後想要有人陪。在前者方面,如果對方很堅決的不要小孩,那麼了解對方不要小孩的理由是什麼就變得很重要了。 同時,有沒有可能有折衷方案,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例如,如果是擔心老了時候沒有人陪,那麼養寵物是不是一個可以替代的方案呢? 如果是為了父母之命,希望能傳宗接代,那麼,要和父母妥協,或是和父母溝通,甚至是劃清彼此在這件事情上的界線,也都是重要的事情。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婚姻的價值觀當中,通常會有很多「表」,也就是表面上的期待:要生小孩啊、要從父姓啊、要跟公婆住啊,都是有可能會起衝突的事情; 但是那個「裡」是什麼?像是前面提到生小孩的例子,我覺得除了父母的期望、擔心老了沒人陪之外,一定還有很多原因是這個「裡」所包含在內的。透過了解「裡」,自己去覺察自己的內在是什麼,是婚前溝通很重要的一部分。 當然,拿著 checklist 去找配對對象也是一個可行的做法,但是 checklist 寫的內容通常就只是「表」,了解自己的「裡」,和可能潛在的對象核對溝通時,也會變得容易一些,更能找到有可能結婚的對象。 對於 Dcard 那篇文,我覺得責怪那個男性的網友們似乎太過頭了,那位男性本該有選擇不生小孩的權利,這個權利的界線是父母與伴侶都干涉不了的。 但是,若要經營一段關係、一段婚姻,了解自己的「裡」,找到可以接受相同觀點的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你會喜歡:「意見不合不會破壞婚姻,失去興趣才會」心理師:做到這兩件事的伴侶,最容易感覺快樂)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September 21, 2020 at 11: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ZWBJR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