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日 星期三

【性別觀察】從海巡署貼文看隱形的性別歧視:你不敏感一點,世界哪會更好 https://ift.tt/3inrmgP 2020 年 6 月 27 日,海巡署為宣導水上安全與防溺知識,貼出一則「母親疏於照顧釀禍」的圖文,引起性別歧視爭議。有人替海巡署長室緩頰,甚或反過來攻擊女性主義者或婦女團體。或許粉專並非「故意歧視」,但你知道為什麼,我們更該關注這種「雖無惡意的隱性歧視」嗎? 近期,台灣社會發生兩起關於育兒的性別討論:一是海巡署貼文的性別歧視爭議,二是台南虐童事件。(如果你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這麼會生就要負責啊」從女童家暴案到海巡署貼文:消失的爸爸去哪裡?) 6 月 27 日,海巡署長室為宣導水上安全與防溺知識,發出一則 po 文。我們能看見,圖中是一名母親,因爲疏於關照,導致孩童溺水而不自知。 圖片|海巡署長室 這篇文引起大眾熱烈討論。單就圖片來看,確實是「母親失職」;同時,也是父親角色的隱形,像是不少爸爸在下方留言,說自己也有帶小孩,但每當論及家務責任,都只會提到媽媽——要知道,並非每位父親都自願隱形。 許多人認為這則貼文是性別歧視,卻也有人緩頰,甚或反過來攻擊女性主義者或婦女團體。隨著討論愈演愈烈,海巡署長室重新上架修改過後的圖文,這次讓父親形象也現身其中,呈現家庭責任應由雙方共同承擔。   而後,該粉專小編也在底下留言解釋,表示製圖時「未思慮周全」,希望大眾能將焦點放在最初的防溺宣導上。 圖片|海巡署長室 風波至此稍微告一段落,討論也逐漸退燒。但在事發過後幾天,我們還是想從性別觀點,進一步來談這件事。 想要達到性別平等,就別忽略隱性歧視 我們都看得出來,海巡署長室絕非有意歧視,但正是這種「雖無惡意的隱性歧視」容易藏於日常生活中不被發覺,接著在潛移默化下,逐漸形成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與觀念。 6 月 29 日,中央廣播電臺引用法新社的報導,指出「認為性別歧視不存在的人,反而是推動歧視的主力。」根據由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領導的研究發現,即使婦女在特定領域的代表人數已經增加,但對婦女的偏見依然如故。 因此,我們應該正視每次由性別歧視或性別刻板印象所引起的討論。並非獵巫般看到黑影就開槍,而是認真看待這個議題,去找出問題核心,察覺我們還能說什麼或做什麼。 讓我們以這次事件來舉例吧!如果你的性別意識較敏感,相信你很快就會發現該則貼文的問題所在。 首先,儘管大部分人都知道生兒育女不只是母親的責任,但在這則貼文裡,我們還是看到「密集母職(Intensive Mothering)」的影子。 性別力百科 密集母職 Intensive Mothering 一種迫使母親要投注大量時間、經歷、金錢養育孩子的性別模範。如果母親不能達到全方位教養孩子的目標,會被視為失職母親。 參考資料:社會學家,雪倫海因斯 Sharon Hayes 接著,像這樣一再出現的「媽媽照顧小孩」母職敘事,可能形成性別面的「刻板印象威脅效果(Stereotype Threat Effect)」,不知不覺中,加深社會大眾對於性別分工的想像。 性別力百科 刻板印象威脅效果 Stereotype Threat Effect 負面的刻板印象會產生額外的壓力與威脅感,進而造成刻板印象的真實應驗。 參考資料:Steele, 1997 台大心理系教授兼性別學者黃囇莉在《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一書指出:「個人意識到在某情境中,所屬團體的負面刻板印象可能在自己身上標籤化,就會有威脅感;這樣的威脅感或壓力感接著影響自己的表現,最後反而支持了刻板印象。」 在這篇貼文裡,我們確實看見幾個問題。 如果是孩子看到,可能認為照養子女理應是母親的責任;如果是父親看到,可能覺得自己的參與沒被重視;而如果是母親看到,則可能承受更大的壓力。 「我性別歧視了嗎?」用 10 件事幫自己做性別健檢 你知道嗎?性別歧視從未消失,它無所不在。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有些女性也經常落入性別歧視和厭女的圈套中。(延伸閱讀:【性別觀察】女人也有厭女症:為什麼妳不該再叫其他女生「綠茶婊」?) 性別力百科 厭女 Misogyny 根據 Andermaht, Lovewell, Wolkowitz 等人的說明,「厭女」的意思是「對女人的害怕或憎恨」(the fear or hatred of women),也是對於陰性氣質的厭惡與貶抑。厭女是普遍的社會、文化、心理機制。當女性受到歧視,會產生「當女人真倒霉」的想法,進而延伸成自我厭惡,也就是女性自身的厭女。 參考資料:《性別教育小詞庫》游美惠著;〈走出厭女症的輪迴〉林芳玫。 性別歧視,不是死罪一條。 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每個人都可能犯下性別刻板印象或偏誤,而當我們承認自己也有性別歧視時,其實就是修正與改變的開始。 2020 年 5 月,傳播學教授 Preston Ni 在 Psychology Today 提出 10 個隱形性別歧視或厭女思維的徵象。這些徵狀不一定明顯,也因此更不容易自我察覺,讓我們一起檢測看看吧。 貶低自己的身體和外表 貶低其他女性的身體和外表 與其他女性進行負面比較。將其他女性視為社交和家庭的競爭者——尤其在男性關注下。 將其他婦女視為競爭者或對手,尤其針對那些表現出潛力和希望或處於顯眼位置的女性。舉例來說,女生對於其他女同事的批評通常遠多於男同事。 根據性別刻板印象的自嘲,例如「我是女生,所以數學不好」。 根據性別刻板印象對其他女性開玩笑 勸阻其他女性實現自己的夢想並發揮其潛力 實行對於男性和女性的雙重標準 原諒自己對其他女性的厭惡和不當行為 指責女性自己造成自己受害 走在邁向性別平等的大道上,常能感受到路阻且長。 儘管知道世界正以緩慢的步調進步,卻不免心急如焚。我們還是常會看見許多性別不平等正在發生,傷口有大有小、有深有淺,都明著暗著揭示,固若磐石的體制,有時竟仍如此難以改變。 海巡署事件只是一個案例,站在論點兩集的雙方似未取得共識與平衡,怎麼做更好的溝通,許是彼此的共同課題。 而我們可以更關注的,是每次事件後所引起的討論,去好好探究我們希望看到什麼改變,而我們實際上又能做出什麼調整。 參考| [1] 10 Signs of Internalized Sexism and Gaslighting 。 Psychology Today 。 [2] 研究:認為性別歧視不存在的人,反而是推動歧視的主力。中央廣播電臺。 July 01, 2020 at 10: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inrmg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