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fXsndU
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
「遇到事情,就想找人說上十遍」對人發洩,是不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https://ift.tt/3fXsndU 你常常在與他人的相處之中,感受到自卑、憤怒、悲傷嗎?其實這些情緒,都是對方無法處理,滿溢出來,移轉到你身上的。 文|約瑟夫.布爾戈 你不過是把你的想法強加在我身上!——大多數人都說過的一句話 投射是另一個進入主流文化的概念,同時也已得到大眾廣泛的理解,即便是那些從未接受過心理治療的人。「別再把你的想法套用在別人身上了。」朋友也許曾對你這樣說過。這或許意味著,你正在因為自己犯下的錯誤批評別人,而實際上,你才是應該負責的人。 投射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投射,但如今對該術語的常見表達方式,低估了它的複雜性。為了更深刻地理解投射,我會換一種方式闡述,視其為基礎的溝通方式。確切地說,也就是父母與孩子最開始使用的溝通方式。與其說是「投射」,不妨用「排空」來理解此防衛機制——它能幫助你擺脫某些糟糕的感受。 嬰兒的交流方式 思考以下表達方式: 宣洩你的情緒 傾倒情緒垃圾在某人身上 發洩不滿 這些句子全部蘊含了排空或放空的意味。透過激昂演說(例如「宣洩情緒」或「發洩不滿」),我們可以釋放情緒壓力;對朋友抱怨不迭時(「傾訴」或「移除」),我們將感情負擔轉移到了對方身上。希望自己擺脫痛苦情緒,並將其轉移到他人身上,便是驅使人們發洩或傾倒情緒垃圾的緣由。投射(即擺脫某些東西)的涵義,遠大於我們一般使用的範圍。 少了言語的協助,嬰兒也會做出類似的舉動,透過尖叫或哭喊的方式擺脫痛苦情緒。在此過程中,排空(投射)的痛苦會讓他們的照料者深感苦惱。就像你聽了一整晚朋友的發洩後,會感到不舒服一樣,父母得承受孩子的痛苦,並且極其不安——因為太過頻繁,所以他們通常認為必須採取相應措施。我們感受到了嬰兒的痛苦,於是試著弄清楚他的意圖:需要餵他嗎? 是不是該換尿布了? 還是安撫他? 嬰兒以一種十分恰當的方式,將自己無法忍受的體驗排空或投射到了我們身上[1],喚起我們的同情心,讓我們幫忙承受痛苦或不適。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投射不僅可說是最早的防衛機制,意在幫助苦苦掙扎的嬰兒應對(擺脫)無法忍受的體驗,同時還是一種交流方式,激發父母給予關愛。投射是親子關係中的日常,同時也是多數其他關係裡的一種間歇式特色。 在正常情況下,當嬰兒得到足夠的照料,或者父母可以承受得來時,嬰兒會學著理解並忍受自己的體驗。多年後,隨著長大,他們不再需要將自己的經歷投射到外界,而是默默放在心裡,獨自消化情緒。換句話說,在照料者的幫助下,嬰兒無法忍受的恐懼、痛苦、焦慮及其他感受,逐漸變得可以容忍。(推薦閱讀:家庭心理學:孩子的悲歡和樂觀,原來是受到大人影響?) 就如同許多實用的育兒方式:經過一陣子,孩子學會了使用刀叉、自己穿衣服、繫鞋帶等,我們不再需要為他們做這些了。當孩子學會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我們也就沒必要再幫忙承受。 投射,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上述情況當然屬於一種理想狀態。沒有人能夠完全獨立,也沒有人能完全放棄投射。以下有一個關於日常投射的複雜案例,我相信它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有時當我感到疲憊不堪時,我會對親近的人極不耐煩,也許是暴躁,也許是挑三揀四,猛烈抨擊他們做的蠢事。無意之間,我常讓身邊的人備感痛苦,因為我的脾氣實在太壞了。 真相是:我內心不痛快,卻又無法獨自承受。唯有覺知力相當強的人才能區別疲勞與怒氣,同時還能輕易察覺:「我昨晚沒睡好。」「這週太勞累了,我感到很虛弱,這不關任何人的事。」相反的,我將自身體驗投射於身邊的人,以令人不悅的方式對待他們。儘管疾言厲色沒能讓我完全擺脫不愉快的情緒,卻也常因投射而為內心帶來稍許釋放(但經常緊跟著內疚)。 工作場所中,偶爾也會看到類似的情況。有人可能對同事說:「老闆今天早上火氣很大。」 掌握職權的人可能會辱罵員工:「能不能長點腦子! 」藉由將個人痛苦施加(投射)於下屬,獲得一絲內心舒坦。為求順利畢業,我曾做過一段時間的律師助理,經常目睹在審判前夕備感壓力的律師,把助理和祕書罵得狗血淋頭。 這些倒霉事,簡直就像「出門踩到狗屎」。 我們可以把這種糟糕感受——從位階的上層傳到下層的現象——理解為投射。投射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目的是讓自己擺脫痛苦。這種防衛類型無效且經常具有破壞性,更重要的是,出現此行為的人正處在痛苦之中,被自己的痛苦淹沒,試圖透過投射給他人的方式擺脫痛苦。從潛意識的層面來看,我們也都渴望有人能夠明白我們對痛苦的表達,給予援手,即便我們早已不是需要父母照料的嬰兒。(延伸閱讀:奧修禪卡|比我辛苦的人很多,但我真的好痛苦該怎麼辦?) 在第五章中,我說過有人會把痛苦感受「發洩」在朋友或親人身上,而非真正引發情緒的對象——這是「轉移」的典型例子。同樣的,為了遠離內心的痛苦,我們也會把氣出在他人身上,在無意識中想讓他們感到難受。多數人都曾把自己的感受發洩於在意的人身上。壓力當前,當我們的成人應對機制被情緒問題打敗時,我們就會回到最初嬰兒期的防衛形式裡——投射。 當我們無法獨自承受痛苦時,所愛之人的任務之一即是替我們承擔(即便有時是無益的)。扛起重擔(投射)也是關愛他人的方式之一。一般情況下,當我們能夠察覺對方是在投射情緒時,我們給予理解,並願意安撫對方。但若我們自身沒能力忍受這些投射——當我們感到壓力或心懷不滿時,則會覺得受到了攻擊,接下來可能會採取報復——將糟糕的感受還給對方,這就會演變成一場不斷升級的投射之戰。 對內疚的投射 既然我們瞭解到了投射的普遍性,現在再看一個更為熟悉的情況——被激化的內疚感或良心不安。 吉姆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把答應妻子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那天晚上,當他剛把腳踏進屋內,斯蒂芬妮便開口問道:「我叫你取回來的乾洗衣服呢? 」吉姆不好意思地承認把這件事忘了,並向妻子道了歉。因為吉姆有「健忘」的無數前科,妻子不耐煩地歎了口氣後說道:「算了算了,明天還是我去跑一趟吧,早就知道你靠不住了! 」 吉姆的內心一下子反感起來,怒火中燒:「我不知道你有什麼好小題大作的,就是忘了而已,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你能不能不要老是批評人! 」 你和家人、配偶或朋友有過類似的對話嗎? 我當然有過。 起初,吉姆承認了過錯,並道了歉。多數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承認自己的過錯並心懷內疚,但唯有當道歉立即被對方無條件地接受了,他們才會有一種完全的清白感。任何一點糾纏不休的批評或嚴厲之詞,都會激化內疚感,從而成為無法承受之重。在上面的例子中,很多人都會轉而選擇拒絕承擔一切責任,並力圖透過投射到外界的方式,逃脫心中的內疚感(良心不安)。 在這個例子裡,吉姆的內疚感隨著斯蒂芬妮的批評之詞煙消雲散,隨後選擇把問題拋回去,讓妻子做壞人。他不再為自己的粗心感到內疚,他要讓妻子為她的苛刻感到不舒服。在某種程度上,吉姆也知道自己在這件事裡的責任所在,但因為忍受不了內疚感,投射便是他告訴自己的「謊言」:我不是壞人,你才是。 愛情關係中的投射 另一個常見投射現象的地方,是在愛情關係中。我們都見識過墜入愛河的人,同時會感到好奇:「她看上他哪一點了? 」「他眼瞎了嗎?」經常在愛情中渴求迷戀感的人,會回避戀人身上那些可能抑制這種感覺的人格特質,這是對完美愛情的妄想。當我們分裂了對戀人不足之處的覺知,經常轉而對朋友或家人萬般挑剔(投射的結果),所以身邊的親友不免疑惑起來。 癡心的人可能會選擇忽視這些意見,甚至反對,這樣一來,他就不必面對那些分裂的感受了。也許你我有過類似的經歷:出於關心,你覺得自己有義務讓朋友看清他女朋友身上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結果卻導致你們反目成仇。如果有人正在對自己撒謊,根本不想面對事實,你試圖協助釐清真相的舉動,只會令他感到極度不安,甚至充滿敵意,而你則會成為他的敵人。 性格方面的投射 以上的例子,是將忍受不了的感受或反感的真相投射於他人身上。但是,投射還有更為普遍和穩定的存在方式,因而影響到整個人的性格。 這裡有個很典型的案例。或許你認識某位異常沉著、理性,幾乎可以用超然來形容的人,他的身分可能是工程師、律師、會計或者某領域的科學家,善於分析,同時對情緒有極強的控制力。我認識很多這樣的人,他們之後通常會選擇一位極其情緒化,同時依賴性強的伴侶。在我看來,這種精神分析和前面的案例並無二致:伴侶中的一方正在極力回避自身大部分的感情起伏,將其投射到了另一方身上,後者為其承擔起來。 我不依賴人,你才依賴人;我沒有感到痛苦和驚慌,是你感到這樣。 這當然是不具意識的結果,或者說是潛意識的呈現。投射的過程在內心太過根深柢固,但終究還是透過「選擇一位替他承受情緒的伴侶」的方式顯現了出來。 分裂與投射 在第六章中,我探討了矛盾心理,以及我們如何利用分裂去簡化或解決這種衝突的情感。我們將之一分為二,並且努力擺脫其中一個面向。作為心理防衛機制,分裂和投射通常會同時作用,藉此應對矛盾的心理問題。 比如說,我曾有段時間無法面對內心的憤怒與攻擊性情緒,也許是因為這些情緒無法為我的原生家庭所接納,我總是被家人期待成為一個「好孩子」。事實上,我是一個既善良,有時候也不那麼善良的人,心中同時交織著愛與恨的衝動。當敵意太過強烈時,我便採取分裂的方式扭曲事實:擁有愛、為社會所接受的美好情感的那個人才是我;充滿敵意和攻擊性的那個人,不是真正的我。我把自己分成了兩個部分,同時否認其中一部分,這意味著我會把否認的那部分投射到外界。(延伸閱讀:《媳婦的廚房守則》:完美的家庭背後,每個人都做不了自己) 在第五章中,我提到了我的訪客妮可,一位會因受傷小鳥被同學折磨而哭泣的女孩。她富於同情而善良的人格,其實是對自身無法承認的嚴重施虐情感的反向作用,與此同時,她將這些情感投射給了其他孩子——是後者的行為將其表現了出來。那些孩子確實行事殘忍,正好驗證了她的投射。在我的職業中,有時會將此現象稱為「現實投射」。 在健忘的吉姆與妻子的案例中,吉姆將自己的於心不安投射給了斯蒂芬妮。在他看來,她正在嚴厲地批判自己,為一點點小事就鬧得雞犬不寧。但也可能斯蒂芬妮本身就是一個嚴厲苛刻之人,當吉姆投射內疚感時,她也剛好做出了看似投射正在「運作」的舉動。許多婚姻的難題,便是出於此雙方防衛機制「生生不息」。 「你為什麼總是非得讓我不堪負荷才肯罷休? 」 「你總是這樣,自己食言在先,如果我為此生氣,反倒成了我在喋喋不休! 」 「能不能別再怪罪我了! 承認你為做過的事感到愧疚很難嗎? 」 你是否遇過不停問你生不生氣的人? 也許你原本並未感到丁點氣惱,卻因為對方問了太多次,結果最後真的開始生起氣來。這可能是對方洞悉了你未意識到的東西,但也可能是他把自己的憤怒投射給你,他認為應該為此生氣,讓你也感同身受,而不是自行消化。不斷地發問:「現在你真的不生我的氣了? 」最終可能會激起先前被投射的情感,這種疑問成了防衛的(潛意識)確認形式。 換言之,當人們以投射作為防衛手段時,通常會親身驗證這種投射——也就是說,讓自己信服投射是成功的,透過言語或行動,喚起他人極力否認的經歷。 圖片|來源 投射與焦慮 有時,當人們投射或轉移某種自身承受不了的情感體驗時,可能並非出自某種明顯的個人因素,反而比較像是感受到了一種來自外界的無名恐懼或逼近的威脅。與患有焦慮症的人相處時,我經常發現他們的焦慮暗示著一種恐懼:投射的情緒會折返並吞沒他們。這令他們感到恐懼,更重要的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些什麼。 特瑞莎是我的一位訪客,她在很多方面都與妮可十分相像:性格靦腆,說話輕聲細語,性格看似完全不具攻擊性,儘管她善於不露痕跡地譏諷,但表面上看來無傷大雅。和我的多數訪客一樣,她也來自一個極其混亂的家庭。一家人過著一種近乎遊牧的生活,母親情緒很不穩定,與父親的關係又疏遠。因此,特瑞莎從未感受過安全感。隨著長大成人,她成了懼曠症(出門恐懼者)患者,並深受恐慌症狀困擾。 在治療期間,我們逐漸明白,原來她向外投射了極大部分的情感生活,因為她發現自身無法承受。在潛意識層面上,她察覺自己的敵對情緒如此強烈,以致於僅是「擁有」這種情緒,便令她害怕到精神崩潰。取而代之的是,她將其投射給了「這個世間」。當外界愈來愈具有威脅性,她會選擇避免與投射過的對象有所接觸,最終導致生活受到極大局限。有時候,即便是身處安全的家中,那些情緒也會毫無防備地湧上心頭,造成恐慌。 當事人擔憂那些向外投射的敵意,最終將會悉數折返內心。為了減少並控制這份焦慮,他們還可能產生強迫性念頭或行為,我會在第九章探討該類防衛。 投射與羞恥感 上一章說明了「理想化自我」的內容,其中提到,有些人會在談話時炫耀自己,比如說賺了多少錢(總之賺得比你多),或者認識某個大人物(而你卻不認識),驚豔而奢華的假期旅行(你可能一輩子都負擔不起),別人對他的印象如何如何,剛買的新車,上週參加的盛宴等等。 你可能恨極了這種人,你也可能認為他勢利或愛炫耀。不論什麼時候聯繫,他都有能力讓你不爽,更別提什麼相見之歡了。 那些理想化自己,同時炫耀自身優越感的人,是為了讓你自我感覺不好——實際上,這才是真正目的。有些時候,他們是故意的,但更多時候,他們也是出於潛意識想傷害你的自尊,讓你感到低人一等。想讓自己看似贏家,就需要一個失敗者襯托自己的成功。有時,這些人甚至還會激發你的嫉妒之情,而你隨之會有毀了他們的衝動——轉而向別人嘲弄或貶低他們。有時候,語言都不足以表達你的恨意。(同場加映:炫耀自己比你優越?如何面對讓你產生負面能量的朋友) 電影《伴娘我最大》(Bridesmaids,2011)中,海倫這一角色完美闡釋了這些人格特徵。一位膚白貌美的社會名流,嫁作了富豪的妻子,口中如數家珍地列舉著見過的大人物、去過的好地方、城裡最好的餐館、頂級設計師的名號、購物的好去處,以及新娘婚前派對的最佳場所。確切地說,她知曉一切的上上之選。更有甚者,她會炫耀自身的優越感,藉此打壓安妮——另一位生活得一團糟的伴娘。 安妮打從心底討厭海倫,因為海倫無時無刻不讓她感覺自己是個十足的失敗者。在電影的末尾,當安妮救贖了自己,逃離自我厭惡的深淵時,海倫也終於承認她並沒有朋友,沒有人願意給予陪伴,哪怕是她的丈夫。表面上看來,她是個人生贏家,但事實上,她的社交生活及婚姻都陷入一片荒蕪。她覺得自己才是失敗者——一如她試圖讓安妮所感受到的那樣。 在這個過程中,海倫想要投射的——那些炫耀自誇的人想投射的——都不過是自卑感。他們在潛意識裡想傷害你的自尊,讓你滿懷嫉妒,處處證明你不夠好,這會令他們產生在你之上的優越感。這些人通常具有競爭意識:對他們來說,這個世界是由(而且只有)兩種人構成——成功者與失敗者,兩者完全對立,如同兩極。 把失敗者的感受投射給你,讓你「獨享」。他們透過這樣的方式,抵制自身是失敗者的糟糕信念:「你過得很失敗,我卻是人生贏家! 」 防衛的目的 作為人類心理學的其中一個面向,投射發揮著重大作用,呈現的方式諸多,抵禦著幾乎所有的痛苦情感,本章僅是這一大主題的入門介紹而已。以下是投射可能呈現的方式。 需求與依賴 我發現,把情感需求及弱點當作我們內心的「嬰兒面向」,對於理解投射相當有幫助。當我們懂得擔起責任,照顧好自己,關照自己的需求或尋找適合的對象以滿足需求時,我們表現出的是成年人或父母的面向。也就是說,每個人都由父母和孩子兩個部分組成,這兩部分都可能會投射到他人身上。 「不願依賴他人」的人,有時會尋找依賴性很強的朋友或伴侶,讓自己看起來猶如「靠山」或「中流砥柱」。毋庸置疑,看似什麼都不需要、經常被他人視作父母的人,其實是在抵禦自身的需求。 他也許否認並壓抑對自身需求的覺知,同時還將需求投射給必須代為承擔的人。選擇第一組與第三組敘述的讀者,傾向於使用該投射類型。 與之相反,有些人會將內心的「成年人」或「父母」部分投射給他人,並讓他人負起所有照顧的責任。你或許認識某個生活總是陷入混亂,需要朋友或父母拯救的人。「看我把生活過得一團糟——你得照顧我,因為我還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選擇第二組與第四組敘述的讀者,可能傾向於這種投射方式。 可以想像,堅強的「靠山」與無助的「孩子」通常會相互吸引,組成極度穩定但卻不健康的關係模式。 你或許曾在家人或工作中看過類似的防衛機制:父母與成年兒女之間、同事之間,以及朋友之間。永遠不要指望不平衡或不對等的關係,也就是一個人似乎比另一個人更具有依賴性。因為完全成熟的關係會基於一種互惠原則,一方會依靠另一方滿足自己的需求,亦會反過來滿足別人的需求。 情緒 當我們投射(否認)無法獨自承受的感受時,經常會找人替我們承擔,就像健忘的吉姆,他會讓妻子背負他的內疚感。但在其他時候,投射方式可能充滿暴力與爆炸情緒:你或許認識某個在感到壓力時暴跳如雷,讓身邊每個人都痛苦不已的人。無論對方年紀多大,不妨就將其看作一個被痛苦淹沒的孩子,尖叫著力圖擺脫不愉快的情感體驗——這樣的觀點或許能讓人好過一些。 如果你遇過這樣的人,相信你明白那種令人不舒服的感覺。此外,那個人身邊的同伴也會是不快樂、緊張甚至無禮的。所以,如果你傾向以這種方式脫離痛苦,其他人可能會躲避你。也許你感覺自己對朋友和家人「太過分」了,那可能是因為你正在依賴此種投射方式。選擇第四組敘述的讀者務必多加注意。 若身邊的人經常莫名對你發脾氣,也許是因為,你正在向他們投射憤怒;若你常對他人感到「自責」,或許表示你正在回避因不願面對某事而產生的痛苦責任感。選擇第三組敘述的讀者,會傾向這種投射。 自尊 擁有明顯優越感、蔑視他人、裝模作樣,同時傲慢又自滿的人,通常表示他將羞恥感投射給了他人,因而極力表現出有魅力、成功且受歡迎等特質。認同第五組敘述的讀者,會選擇該投射方式。 其他防衛羞恥感的機制,將會在第十一章中進行詳細講解。 [1]雖然大多數人習慣用「project onto」來描述投射行為,但精神分析學理論家更喜歡用「project into」的說法,因為後者捕捉到了潛意識的信念:將投射的想法或情緒強加於另一個人。 本文摘自約瑟夫.布爾戈的《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由今周刊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 July 24, 2020 at 09:30A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