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性別觀察|胖艾美 Rebel Wilson「被出櫃」,身為公眾人物,她有說「不」的權利嗎? https://ift.tt/lfWSVFA 「曾以為我在尋找王子,但也許我真正需要的是一位迪士尼公主!」胖艾美 Rebel Wilson 在 IG 宣布與同性伴侶交往,眾人紛紛祝福。過了幾天才知道,原來是新聞記者發現戀情,逼迫她做出回應,形同「被出櫃」。身為公眾人物,她有說「不」的權利嗎? 2022 年六月同志驕傲月(Pride Month)的第一週,最讓人感到突然又驚喜的消息,莫過於電影《歌喉讚》那位帶給人歡樂的澳洲影星「胖艾美」Rebel Wilson,在自己的 Instagram 上宣布與同性伴侶交往的喜訊: 我曾以為我在尋找迪士尼王子⋯⋯但也許我真正需要的是一位 #迪士尼公主 💗🌈💗#loveislove 兩個人甜滋滋的合影羨煞了不少人,適逢六月同志驕傲月, #loveislove 、同志就在你我身邊,在貼文底下有各種祝福的話語「 ❤️😍❤️😍❤️😍 yes!」「Love is love Diva 🥰😍💖」「Love you both so much!!!❤️❤️❤️」 隨著 Wilson 貼出與伴侶 Ramona Agruma 的合照, 羨煞了不少人的眼光,然而 6 月 11 日一則在《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刊出的專欄,對於這起甜蜜戀情事件帶來許多討論。 這不是她主動想告知,而是被記者「逼著出櫃」 在這篇標題〈Rebel 開始散佈關係的新聞了〉一文裡,作者 Andrew Hornery 抱怨自己被胖艾美「毀約」了:「我知道這個新戀情的狀況,所以在週四(9 日)寄出給 Rebel Wilson 團隊的信件裡,給出兩天的時間來討論她的對象,那個在 LA 的時尚設計師 Ramona Agruma。」 「但她選擇毀掉我們的報導,直接在她的 Instagram 上貼出這則『迪士尼女公主』的貼文。」Andrew 在週六這篇文中,帶著不甘心,寫著自己是如何想報導胖艾美 Rebel Wilson 的愛情故事。 「她之前也在 Instagram 這個社群平台上,誇耀她那帥氣的美國啤酒大亨前男友啊。」 這篇專欄在刊出後,隨即有人發覺哪裡不大對勁:「很明顯地,這不是 Rebel Wilson 自己想出櫃的。《雪梨晨鋒報》的記者已經承認給她 2 天的時間來評論,否則就要幫她出櫃。更糟的是,這出自於該報內公開男同志作者之手。」 這則點破房裡大象的的評論已經近 3 萬多則回應,逼得讓《雪梨晨鋒報》的編輯 Bevan Shields 在週日(12)下午刊出了〈對於Rebel Wilson 報導的附註〉,文內提到: 「我們專欄作家問了 Wilson 是否想對於她的新伴侶這件事評論。」 「如果她的伴侶是男性的話,我們也會問一樣的問題。」 「要說我們幫 Wilson 出櫃是錯的。」 此附註刊出後,更多人不以為然了,澳洲 ABC 新聞廣播製作人 Rafael Epstein 評論: 「你們說:『噢,我們只是提出問題而已。』,但有沒有想過,如果她今天面對這些問題時會怎麼想?如果今天是這些記者與編輯,被問到這些有關於他們私生活的問題呢? 」 Rafael Epstein 更在 13 日上架的廣播裡開頭說到:「這件事不單純只是討論名人八卦,因為名人本身就是八卦來源,這攸關於媒體如何在報導公眾人物的性傾向。」確實,當媒體說著自己有報導真相的義務給觀眾時,為什麼會用粗暴的方式,詢問個人性傾向上的問題呢?  而在此同時,原先對這場戀情的滿滿祝福,也漸漸導向聲援尊重 Rebel Wilson 的個人隱私與性向。 在 12 日當晚, Rebel Wilson 作出公開回應: 謝謝你們的評論,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狀況。但我試著用優雅的方式來處理它。 關於性別平權,我們還能做得更多 澳洲 LGBTQI+ 健康協會的執行長 Nicky Bath 受訪時也聲援 Rebel Wilson 此刻的處境:「要不要出櫃與揭露個人感情狀態,應該是個人選擇。」 「LGBQIA+ 族群應該得自己選擇要告訴誰,怎麼告知,然後是哪時。」 若單就該報所提的問題來看,《雪梨晨鋒報》並沒有真正強迫 Rebel Wilson 非得出櫃,但只給 2 天的時間對於自己的感情伴侶作出評論,在這種具時限壓力的處理方式下,怎能讓 LGBTQIA+ 社群成員自在地告知自己的感情狀態?就像 Wilson 在 12 日的推文內所說的:「非常艱難的狀況。」 原本兩個人相愛在一起應是一樁美事,至今竟充滿烏煙瘴氣,更讓人感到不捨。 本月 11 日刊在《雪梨晨鋒報》的專欄,編輯那篇附註刊出後沒多久就撤下,原作者 Andrew Hornery 在 13 日澳洲時間下午也在該報網站上刊出道歉啟事,內文除了告知大家與 Rebel Wilson 團隊就發表評論這件事時序外,對自己在這件事處理的狀況也表示歉意: 「身為男同志,我理解歧視與污名化的困境⋯⋯我們從來沒有要幫人出櫃,但我能理解,為什麼我的詢問信件會被視為一個威脅,處理模式上是個錯誤。」  「我做錯了。《雪梨晨鋒報》與我在之後,會確保完善考量到個人性傾向這個複雜議題。」Andrew Hornery 同時也為了 11 日所刊出的那篇不甘心的專欄,向讀者道歉:「因為沒收到 Rebel Wilson 的回信,選擇不回信是她的權利。而我在週五看到 Instagram 貼文後,用自己的失望寫出了一篇不合格的文章。」 雖然道歉,卻已讓這個 #loveislove 的故事沾染上不必要的風波,更讓大家反思: 「我們真的建構出一個,多元共融的性別空間了嗎?」 圖片|《我要回高三》劇照 在這篇文章開頭所提,每年六月是同志驕傲月,讓大家記得 1969 年在美國紐約石牆(Stonewall)酒店,對於同志族群歧視而引爆的劇烈抗爭。在石牆事件過去 50 多年後的此刻,欣見性別議題不再是禁忌,過去十年內許多國家通過同性婚姻。 不過,當驕傲月滿溢著驕傲與自豪的氛圍時,有人開始思考:社會各層面對於 LGBTQIA+ 族群偏見是否真的有所減少?我們是否真正地創造出多元與共融的社會氛圍,讓 LGBTQAI+ 社群內的成員更能自在地討論「現身」問題? 那些結構性的問題依舊存在。不只是性別平等,更要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性別環境。 在 Rebel Wilson 事件後,願我們能更純粹地祝福他人找到自己的幸福,毋須再伴隨這些不和諧音。到那時,我們才算朝著性別公平公正,與多元共融的社會環境,跨出了一大步。 June 14, 2022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lfWSVF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