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pMXejG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時常自責、感到無力?冰山對話:抱抱自己與自己連結 https://ift.tt/3pMXejG 透過冰山對話,與童年和解,告訴過去的自己:「我願意無條件愛你!」 文|李崇建 與童年的自己對話 QQ 今年三十七歲了,他的內在常有無力感,常常升起自責的狀態。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感到生命中巨大的無助。 以下是引導他自我對話的歷程,加上我的解說。 圖片|寶瓶文化提供,繪者:王又翎 我:「你此刻有什麼感覺?」 QQ:「我胸口常常很悶,被壓得很沉重,有無力感。」 我:「現在也有嗎?」 QQ:「現在也有。」 我:「這個悶與沉重,是什麼呢?」 QQ:「我覺得自己很糟糕,什麼事都做不好。」 我:「你會常常自責嗎?」 QQ:「我常常自責,那聲音像鐵鎚,不斷在我腦袋裡敲打。」 QQ 有一個狀況,經常感覺自責、感覺無力。針對這樣的狀態,專注與這感覺在一起,就是與自己同在。一般人在感覺無力與自責時,並未專注在無力的感覺上,只是知道這樣的狀態,「行動」上並未處理,「意念」上任思緒紛飛,這樣的狀況就會一直持續著。 這就好像一個孩子哭鬧,你是孩子身邊的大人,你覺得孩子很煩,你希望孩子停下來,不要繼續哭鬧,不要影響你。但你在「行動」上,沒有去抱孩子,而是繼續做與孩子無關的事,並且抱怨孩子的狀態,這就是你的「意念」,如此纏繞受影響,卻不是專注抱孩子,專注跟孩子說話。 因此,當感覺到無力狀態,意識到這樣的感覺,專注在這感覺裡,訴說這感覺的狀態,就是專注擁抱自己,去愛這樣的自己,而不是淪為無關的行動,或者無用的意念之中。 我:「小時候誰常指責你?」 QQ:「我媽媽常指責我。」 這裡即是「回溯」,探索自責的由來。就像是孩子哭了,找到孩子背上的刺,知道孩子被刺痛了,就可以將刺拔掉,並且呵護他。 我:「你有印象那發生在你幾歲的時候嗎?被指責的是什麼樣的事?」 QQ:「有的。我八歲時,騎單車摔倒了,媽媽沒有理我。我追上去的時候,我媽媽就罵我。」 我:「當時你騎車跌倒了,她沒有理會你,後來指責你,是嗎?」 QQ:「對。」 這裡是具體事件,用意是讓體驗性強烈,後面接著的問句,都是透過細節、具體畫面,去體驗內在的感受。有時會刻意詢問:當時穿什麼樣的衣服,是在白天或晚上?將細節呈現出來,能讓腦袋中的印象鮮明,帶來更深的體驗。 圖片|Photo by 童 彤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明明很愛他卻口出惡言?13 張圖表帶你理解薩提爾冰山理論) 為什麼要如此呢?因為那些感覺不斷影響著身心,但都是躲藏著影響人的活動。專注體驗與看見原因,就能帶來順暢的身心。 我:「所以你自責的狀態,來自你小時候被忽略、被指責的體驗。當你長大了,遇到事情沒做好,你就站在媽媽的立場,去責備沒做好的自己。你能體驗八歲時的自己嗎?當你騎車跌倒了,被媽媽責備的狀態。」 QQ:「現在還不太有。」 我:「試著回想一下那個畫面。你騎著車子,突然跌倒了,你被媽媽責罵。媽媽是怎麼罵的?」 QQ:「媽媽用眼神瞄我,她罵我,怎麼這麼笨,騎車都摔倒。不要靠近媽媽。」 我:「當時你內在有什麼感覺?」 QQ:「當時很害怕,還有很多難過。」 當回憶來到八歲,試著探索八歲的冰山,先從感受入手,因為童年的冰山,是未被照顧的感受,不斷衍生出冰山各層次。 愛自己的程序中,跳躍在兩個冰山之間。來回聚焦在童年與此刻,以感受與觀點的陳述,誠實地表述出來,是一個簡單且基礎的方式。接下來的引導,皆是如此處理。 我:「你看見當時的 QQ,有很多害怕,還有很多難過,你能理解他嗎?」 核對此刻的觀點。 QQ:「他難過是因為跌倒,身體感覺到痛,同時覺得好像做錯事了,又讓媽媽麻煩了。」 我:「你現在有什麼感覺?」 核對此刻的感覺。 QQ:「我覺得他很煩,怎麼這麼笨。」 我:「那你試著告訴他:我覺得你很煩,你怎麼這麼笨。」 引導訴說此刻的觀點。這些觀點有時是對立的,不認同孩提時的自己,但那是依附大人的觀點、為求生存而衍生出來的,並沒有「貼近自己」。只要試著說出來,再核對說完的感受,冰山就會有一些變化。 QQ:「我覺得你很煩,你怎麼這麼笨。」 我:「講完以後,你有什麼感覺?」 QQ:「我現在覺得很難過。」 我:「你難過什麼呢?」 QQ:「我難過他沒有被人了解。」 此處可見當敘說完之後,會立刻覺知當下的感受,發現冰山的變化。這些細微的狀態常常被忽略,因為自己的感受會與大人的觀點交織,在腦袋中交纏紛亂,難以真正理出頭緒,進而創造身心的無力感。 我:「那你告訴他,當你看見他跌倒、被母親罵,你覺得他很煩,也覺得他很笨。當你這樣說的時候,同時也感覺很難過,難過他沒有被人理解。」 QQ:「我看見你跌倒了,然後被媽媽罵了,我覺得你很煩,也覺得你很笨。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我也感覺很難過。難過你沒有被人理解。」 QQ 一邊說著,眼眶泛了淚水,聲音已經哽咽。 我:「說完之後,你有什麼感覺?」 QQ:「我感覺胸口鬆多了。」 我:「這是一種與自己的聯繫。你剛剛說騎車跌倒了,童年的你感到害怕,你願意去理解他嗎?」 QQ:「願意。」 我:「那你告訴他,當他騎車跌倒了,媽媽罵他的時候,你知道他很害怕,知道他很難過,因為他跌倒了,身體感覺很痛。」 QQ:「當你騎車跌倒了,媽媽罵你的時候,我知道你很害怕,知道你很難過,因為你跌倒了,身體感覺很痛。」 我:「現在說完之後,你的感受如何?」 QQ:「難過的感覺更多。我感到一種委屈,還有孤單的感覺。」 一個受傷的孩子,沒有人來呵護,所以潛意識試著堅強,但是內在感受滯悶,於體內流轉纏繞,能量就不能順暢。一旦有人呵護了,所有的情緒揭開,就會有各種感覺上來,這時能量就開始流動。 圖片|Photo by Zahra Amiri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割腕是對自己的懲罰」與童年和解:運用冰山理論和過去的自己對話) 我:「這個委屈與孤單的感覺,是來自童年的自己,還是現在的你?你現在很安全的,沒有發生任何事地坐在這裡。」 這裡要辨識清楚:此刻的自己已長大,此刻的自己很安全;這些情緒是因童年的狀態未被處理而沉積體內,才形成今天的自己。有時候會誤以為那是此刻的感覺,必須釐清那來自過去。 QQ:「是童年的自己。」 我:「你知道這分委屈,以及這分孤單,是來自什麼嗎?」 QQ:「我知道。委屈是因為沒有人在意他,孤單也是因為沒人在意,永遠都是一個人。」 我:「你跟他說這些。」 表述此刻的理解,理解童年自己的感受、想法。這就是在靠近自己、連結自己的渴望。 QQ:「我知道你很委屈,因為沒有人在意你。還有你很孤單,因為沒人在意,你一直都是一個人。」 QQ 一邊說,眼淚一邊不斷落下。我認為他終於看見自己了。 我:「說完之後,此刻你有什麼感覺?」 QQ:「我很悲傷。但是,我也有了一點力量。」 我:「你此刻幾歲了呢?」 QQ:「三十七歲了。」 我:「三十七歲的你,是靠什麼力量活到今天的呢?」 QQ:「我很忍耐,也很努力。」 我:「你能保護他了嗎?因為你長大了。當時的他還很年幼,沒有力量照顧自己,但是你現在有力量了。」 此處是建構資源。意識到長大了的自己,帶著很多的資源,才能一路成長至今,身心一定帶著能力。 QQ:「可以。」 我:「你可以告訴他嗎?你會在意他,會當他的朋友,永遠都在他的身邊。因為你長大了,已經有力量了。」 QQ:「可以的。」 我:「那你試著告訴他,這些心中的話。」 QQ:「我會在意你。會當你的朋友。我不會離開你,因為我已經長大了。」 與自己連結的能量,是透過釐清與核對,在冰山中對話而獲得。下面 QQ 的變化,可見當人專注於意識自己,生命的狀態有多不同。 我:「說完這些,你有什麼感覺?」 QQ:「我感覺有一股暖流,從肚子升起來。暖暖的,很舒服。」 我:「你能靜靜地去感覺這股暖流嗎?」 這股暖流是連結自己的產物,這就是一分能量。在這樣的能量中浸潤、停頓與經驗,就是在愛裡成長,可視為腦神經的運作。 人的腦神經不斷在細微意識中拉扯,只是自己難以覺知,因為在慣性中無法覺察。若能覺察,專注地應對自己,身心將會更有能量,平常的煩悶感減少,無力感也會較少,精神狀態較充實。 QQ:「好的。」 我:「當你專注感覺,你內在發生了什麼?你又多流了眼淚啊。」 QQ:「那是我找了很久的感覺。我一直想要找到這樣的感覺,我好像真的回家了。」 我:「你可以常常回家。」 QQ:「嗯。」 我:「你剛剛說童年做錯了,又讓媽媽感到麻煩,那是自責的聲音。」 此時回到剛剛的觀點,回到自責的議題。剛剛已經有了力量,因此當自責的時候,就能以溫暖的愛與力量去陪伴自己。 QQ:「對。那個聲音很大。」 我:「你認為他添麻煩了,你現在怎麼看待他呢?」 QQ:「我覺得他很可憐。」 我:「你會心疼他,願意愛他嗎?」 QQ:「我很心疼他,我很想幫助他。」 我:「你對他說,願意陪他,願意理解他。那麼,當自責的聲音出現了,你可以告訴他嗎?說你會陪伴他,會接納他,也願意認可他,無論發生什麼事。因為你長大了,已經三十七歲了,可以決定怎麼對待他。」 圖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你會喜歡:童年創傷如何解?當你遇見過去的自己,請對他說:孩子,辛苦了,你很棒) QQ:「我願意。」 我:「你試著整理一下,自責的時候,你會發自內心對他說些什麼。」 QQ:「我會來陪伴你,也會接納你、理解你。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會站在你這邊。」 我:「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QQ:「我感覺很好,很有力量,胸口很暢通。這種感覺很奇妙。」 我:「平常除了覺察自己是否有無力感、是否感到沮喪,也需要專注在這些感覺裡。一旦又自責了,能不能也像今天一樣,對童年的自己說說話,去愛當時的自己?」 QQ 聽著這些話,眼眶又泛淚水,點頭說:「我會經常來愛自己。」 以上是與自己對話的方式,在兩個冰山間連結,即此刻的冰山,以及童年的冰山。晤談的最後,我通常會在整合個人之後,進行這樣的連結作為收尾。 張天安老師將這樣的對話,推廣為「與自己對話」。任何人都可以練習,如此一來,內在將更和諧。 從上述 QQ 的引導,可以看見冰山的運作,也可以理解如何「與自己連結」。此舉與正念、靜心一樣,都會導入和諧的能量。 本文摘自李崇建的《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幸福的奧義》。由寶瓶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幸福的奧義》 December 10, 2021 at 11: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