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

「失去他,就像失去了全世界」關係心理學:成熟的愛,是懂得保護自己 https://ift.tt/3AEKM9B 總是過度的付出與依賴,失去對方時,就像失去了全世界。這樣麼感情模式,是不是讓人變得非常脆弱?其實,你可以把主導權拿回來。 文|林仁廷 情傷有這麼嚴重嗎?正如《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所描述,對一個還不清楚自己人生目標的年輕人,愛情真的就是全部。 男孩害羞、自卑、單純、天真、脆弱,他將情感寄託在一人身上,是社會上的一種「純情文化」。純情通常被寄託到愛情上,重現童年未滿足的無條件的愛,但這並非是成熟的愛情。 社會給了人們建立關係的路徑——你要先成為有用的人,才能順利結婚,擁有完整的人生(沒有結婚只是「半人」)。婚後兩人自然情意相通,你的心也有所寄託。寄託表示著找到一個願意關注我,值得將心託付的歸宿,如此一來,戀情當然等於生命的全部,而失戀也等於失去存在意義了。 先照顧他人,基因內建的潛意識 純情文化的意涵也就是「情歸何處」,那麼我們要如何獲得這段關係?首先你要成為有用的人,可以做到真正照顧他人,能滿足對方,才有機會得到對方的青睞。 求婚時我們常聽到:「讓我照顧你一輩子吧!」這並非老派劇情,而是現實常見的隱喻。「寄託」要建立的默契,始於照顧一個人或被照顧。 人際關係也是如此,團體裡照顧能力強者被尊稱是大哥、大姊,最弱的則是那些需要被照顧的弟弟妹妹。文化鼓勵我們成為強者,先照顧他人,如此自然會有人回饋你。 不過,成為強者/照顧者是寂寞的,有苦不能言、壓力無處宣洩,表面上被大家喜歡,但私底下卻沒有人可以依靠。 純情文化的設計是成為能打點生活的照顧者,而照顧者的寂寞則在成家後得到歸屬的補償,他在經濟上照顧她,她則在情緒上照顧他。 這很現實,要值得被愛,首先你要有照顧人的能力,建立關係變成一種「生活(經濟)上照顧」,及「情緒(心理)上照顧」的互換。這是社會尋求歸屬的集體潛意識,內建在我們的基因中。 (推薦閱讀:張希慈專欄|「照顧他人前,請先愛惜自己」愛情裡,誰都不應是誰的拯救者) 成為照顧者,社會化的標準 我記得在求學時,對未來並沒有太多想像,感覺將來早被設定,穩定工作就是生命目標,這樣一路前進就好。直到出了社會才摸著石頭渡河,學習獨立自主。 人生穩定這個概念,除了生存,還要成為有用的人,或至少養活自己,不給人添麻煩才行。每個人都在往「管好自己,照顧別人」的方向前進。 文化像個玻璃瓶,形塑出每個人類似的性格。「管好自己」代表事情自己處理好,勿給他人負擔,要忍、要讓、報喜不報憂、有苦不必言。「照顧別人」則表示自己的事不重要,但對於別人要主動幫忙,累積別人的認同點數,換取自信與人際關係。 照顧者角色,對男性的要求是工作成就及負擔經濟,對女性則是持家及情緒支持的價值(現代女性則被要求兩者兼具,經濟與情緒照顧都要能提供)。 為達此目標,社會在人們成長中不鼓勵發展自己,而是先達到成為照顧者的條件,這類養成使人們像是缺乏陽光的植物,雖然長得高但其實相當脆弱。照顧者的訓練也是如此,他們被教導成某個典型,但外強中乾,過著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圖片|Photo by Abbat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他的快樂,是我的義務嗎?」總是照顧別人的你,怎麼回頭照顧自己) 一碰就碎的交換關係 交換關係的潛規則是:我照顧你,你才會留下來,然後也會照顧我。想要被愛,你得先去愛對方,但你有何資格去愛對方呢?因此你得有用處,成為一個照顧者。 婚姻是互惠的、有條件的,男性成為經濟支柱,女性負責情緒安撫,雙方互得關係裡的安全感;我照顧妳的生活,妳照顧我的情緒,或反過來。但事實上這種關係很容易潰散,一但工作沒了、人老珠黃,便可能導致關係分崩離析。 學者徐臨嘉曾研究過中國人的「怨」[1],點出伴侶不遵守婚姻規則的狀況。太太怨先生違反承諾搞外遇,但她卻以更傳統、更順從的方式企圖挽回,例如天天煮一桌好菜、態度更溫柔等,可先生還是不回頭,她也只敢怨,不敢破壞純情文化的規則。 案例最後還是離婚,但幸好日後她同理照顧自己的需求及獲得他人支持,才逐漸走出這個怨。 照顧者模式是缺陷的,生活雖控制得很好,但情感面十分脆弱、莫名自卑,這樣的人有幾項特徵: 1. 對關係過度信任或完全不相信,無法接受變化。 2. 一旦信任對方,就會是終身寄託,而只要對方離開自己就會崩潰,害怕遭到拋棄。 3. 不知道如何示弱,無法以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有很多不能和不敢處理的陰影,以致常歇斯底里、易怒或憂鬱,男性常表現在衝動和肢體暴力;女性則是自我傷害和碎念(精神攻擊)。 (延伸閱讀:給大人的繪本|疼愛毛孩,常常也反映了我們渴望疼愛自己的心) 從現在起先愛自己 純情文化與照顧者模式並非不好,它們是特定文化下的產物:總是先看他人怎麼反應自己才知怎麼回覆;總是先追求一段歸屬,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與意義。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認為:亞洲文化常由所處的群體關係來定義一個人,在個人尚未被認同前,並不會有「屬於你」的東西存在。 韓國人也有所謂「家庭自我」(Family Ego)的概念,對家庭這個群體擁有認同意識;日本人則有所謂的「場所認同」 (Field Identity),個人身分定位將視家庭或公司等不同場所而有不同。 而我們的社會呢?知名心理學者余德慧認為,生涯神話給了角色範本,需要將「自我」(Self)框進一個關係場域才能被定義。 個人沒有自由、沒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也不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一切都必須等成家立業(或至少經濟獨立)後,成為照顧者才會被認可為大人,然後才有屬於自己的空間與聲音。 了解純情文化與照顧者模式的初始設定,不必推翻它,我們可以調整成主動的姿態。不用等待最後的寄託,允許自己先看重自己,主動了解情緒,在照顧別人的同時也記得照顧自己。既然生活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自己能被照顧,那何必繞圈子呢?從現在開始愛自己吧! Tip 集體潛意識:由特定文化傳承,把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和經驗內建在族群集體的內心深處,不經大腦與學習就懂得怎麼做的概念。 [1] 徐臨嘉(1993)悲怨的詮釋學研究:以一個離婚的中國婦女為例(Doctoral dissert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 本文摘自林仁廷的《挑對時機做自己,冷眼不冷心的處世智慧》。由方言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挑對時機做自己,冷眼不冷心的處世智慧》 August 09, 2021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AEKM9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