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rbQMv
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我能說服很多客戶,但就是無法跟爸媽對話」無法與家人溝通怎麼辦? https://ift.tt/2urbQMv 為什麼自己在外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都沒問題,但一想到要和父母開口,就感到深深的無力呢?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前些天,我們收到一則粉絲的消息,留言者說:「我不明白。平時我能和朋友、同事談笑風生;工作時,我也敢和客戶據理力爭。為什麼一回到家裡,面對父母,我就成啞巴那樣不敢開口呢?別說吵架,連父母跟我講話我都想逃。」 不止這位留言者有這樣的困惑,許多朋友都向我們訴苦:為什麼自己在外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都沒問題,但一想到要和父母開口,就感到深深的無力;甚至有些人在外已功成名就,但面對父母時,又變成那個面對父母時嘴巴笨拙、戰戰兢兢的孩子。 這可能是因為從小到大和父母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習得性無助」。我們小時候一直無法得到父母的理解、影響父母的觀點;在很多年的時間裡,我們已經堅信這是一種無法改變的事實。 迴避與父母溝通或許是更容易的做法,但有時我們又不得不對父母說話。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改變與父母的溝通問題。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心理學家將習得性無助定義為:在反覆經歷了不受自己掌控的負面刺激後,人們習得的一系列無助的感受、想法和行為 (Carlson et al., 2009)。 習得性無助者認為自己的行為與結果是無關聯的,比如,認為自己無論對父母說什麼、怎麼說,都無法控制、左右談話的結果;其次,習得性無助者對結果有無助式的預期,認定「自己所希望的結果不會發生」或是「自己討厭的結果將會發生」。比如,在開口之前,就已經認定父母一定會反駁自己說的內容。最後,習得性無助者身上會表現出被動行為,不再嘗試改變現狀。比如,很少主動發起與父母的談話、不主動給父母打電話等等。 如果滿足這三點,你和父母的溝通就是已經陷入了一種習得性無助裡。 如果一個人對與父母溝通感到無助,他可能會有如下表現: 迴避溝通。盡量不和父母說話,可能會把一件事拖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對父母開口。面對父母主動發起的對話會很痛苦,比如每次面對父母的來電就感到心煩不想接聽。 溝通時容易「翻舊帳」。在對話過程中,不斷想起以前類似的痛苦場景(「小時候我因為這麼說捱過打。」或是「上次你也這樣。」),容易因此情緒激動、無法繼續冷靜溝通。 在溝通過程中總想結束對話。一旦有矛盾的苗頭就想迅速切斷對話,不論是用激烈的方式打斷對話(比如直接表示不想繼續談話),還是用被動的方式加快對話的結束(比如雖然內心不贊同對方的觀點,但會不斷地迎合對方的話語,為了讓對話快點結束)。 始終希望父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溝通,比如希望父母能照顧自己的情緒等等。一旦父母的溝通方式和自己所希望的不一致,就會感到強烈的失望感,並開始為自己抱有希望而自責。 除了上述表現外,習得性無助者的另一特點是:他們往往在歸因方式上出現問題,這些問題會反過來加重無助感。歸因是指,人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過程,作出的解釋和推論。當個體經歷了失敗或挫折時,會有不同的歸因風格:例如,失敗是由於內部的自身原因,還是外在環境造成的等等(Peterson et al., 1993)。 研究表明,習得性無助者更傾向於採用這一解釋風格:將壞的結果歸因於普遍的(pervasive)、穩定的(permanent)、內在的(personal)特質。了解這三個角度,也會幫助具有習得無助感的人們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Peterson et al., 1993)。 首先,普遍是指,習得性無助者認為問題不是特例式的,而是廣泛存在於各個方面。比如,對於已經對「與父母溝通」產生了習得性無助的人來說,一遇到衝突,他們就會把這次溝通失敗的原因解釋為「父母就是說不通的」,就是一個普遍式的歸因,那意味著不論談論什麼我們都會被父母反駁;相反,「父母不喜歡討論這個話題」則是非普遍式的歸因,因為換個話題我們可能會和父母達成共識。 第二類歸因風格,穩定表現為習得性無助者認為問題是不可能被改變的,過了再久也是一樣。比如,對於和父母溝通已經習得性無助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將溝通失敗歸因為父母性格頑固,而性格不可能短時間內發生變化;相反,將溝通失敗解釋為「父母今天情緒不好」則是非穩定式的歸因方式,因為今天他們情緒不好,當他們情緒愉悅時就會溝通成功。 內在歸因風格指的是習得性無助者容易將自己投射到問題上。比如,覺得自己和父母注定無法溝通的人,會感到自身的力量太渺小,不足以影響父母的想法。而非內在的歸因則是將溝通失敗歸為外界問題,比如方式時機的選擇等等。(推薦閱讀:家庭溝通學:從五種類型回應,看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普遍、穩定、內在的歸因風格會反過來加重無助感。它容易讓人感到對結果無能為力,更加放棄去改善——既然問題到處存在、又不可能改變,為什麼還要努力呢?而內在的歸因風格則會降低人們的自尊感,使得習得性無助者不相信自己有改變的能力,進而傾向於逃避。 圖片|《陽光普照》劇照 為什麼我們對父母開不了口? 低迴應的教養方式阻礙孩子對父母開口 1965 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Diana Baumrind)提出了衡量家庭教養方式(parenting style)的兩個指標: 「回應」(parental responsiveness),即父母對孩子需求的回應程度。 「要求」(parental demandingness),即父母對孩子自身成熟、獨立、承擔責任的要求。 其中,低迴應的教養方式——嚴厲型(Authoritarian)教養方式與忽視型(Neglectful)教養方式——容易讓孩子不願意與父母溝通。 嚴厲型父母試圖控制一切的做法讓孩子不敢開口。他們不單很少回應孩子的需求,同時對孩子有過高的要求,要求孩子一定要遵循自己定下的規矩、達到父母可能不切實際的期望。嚴厲型的父母很少給孩子開口的機會,也不容許孩子表達自身需求,如果孩子對父母的規矩說「不」,很可能會招致嚴厲型父母的批評和懲罰。久而久之,孩子認識到「多說多錯」,為了迴避父母的懲罰,孩子們選擇對父母保持沉默。 另一方面,忽視型父母在孩子有需求時不作出回應,讓孩子不再向他們提出需求。忽視型父母對孩子沒有期望和要求,但當孩子向他們開口時,忽視型的父母會對孩子的需求採取否認、迴避的態度;或是由於沒有閒暇、經常不在孩子身邊的緣故,而不去滿足孩子的需求。逐漸地,孩子感到自己「說什麼父母都不會聽」,便轉而不和父母溝通,而是向他人求助。 不穩定的父母讓孩子不敢開口 多變的父母讓孩子對他們不敢開口。有些父母情緒或是想法多變,也許今天心情好,能和孩子良好地溝通;但心情不好時會變得粗暴;或者當孩子提出同一類需求時,也許今天答應,明天就會駁回。孩子不清楚何種溝通內容或溝通方式會招致父母的反對,索性不去冒險、避免溝通。(推薦閱讀:「女兒失戀了,我只能依賴風水」不知道怎麼和家人溝通的你,該看看這支廣告) 觀察獲得的替代性無助阻礙溝通 我們不一定只會從自己的經歷中習得無助。這種情況被稱為,替代性無助。替代性無助是指,人類可以通過觀察另一個人的行為得到的結果(如受到獎勵或懲罰)而進行替代性學習(Peterson et al., 1993)。我們不需要經歷無助事件,只要觀察到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無助事件,也會產生習得性無助。我們自身可能沒有太多與父母的負面溝通經驗,但觀察到身邊朋友、同事與父母溝通時的無助,再加上缺乏和父母溝通的正面體驗,也可能產生「父母同樣不會和我好好說話」的預期。 圖片|《陽光普照》劇照 我該怎麼對父母開口? 溝通前:調整自己對溝通的心態和情緒 在開啟和父母的對話前,我們需要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情緒。首先,記得要以「成年人對成年人」的方式與父母溝通。如果你依然把自己擺在孩子的位置上,希望他們能給你「優待」(比如「他們必須照顧我的情緒」),他們就依然會以過去的模式對待你。你可以將自己平時與客戶、工作夥伴溝通時的態度、語氣、技巧運用在和父母的談話上。讓父母意識到你已經和過去不一樣,是個有足夠力量、需要他們去尊重對待的成年人。 你需要反覆用言語及行動向父母表明,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你有能力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你需要反覆耐心地告訴他們你具體的感受、思考,而不是指望他們一下子就能懂得你。你需要在他們有過激反應時,可以暫停溝通,但在下一次溝通時繼續堅定你的想法,同時不是以情緒爆發的方式表達你的堅定。 因為每當你被他們的反應觸怒,或者放棄,他們都會加重「你還是個孩子」的印象。有時候父母是比陌生人更難說服的,因為對有些人來說,父母是「對自己懷有偏見的陌生人」。 其次,檢查和糾正自己的歸因模式。你可以對照上面對歸因模式的描述,檢查自己是不是有類似的歸因風格,並且對照現實中的事實證據,來判斷自己的歸因風格是不是不夠準確、有沒有可能事情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無助?比如,你覺得自己還是沒有資本/能力和父母討價還價而不敢開口,但實際上,你可能已經經濟獨立、有自己的工作、有朋友或者其他資源可以求助,父母已經不像你小時候那樣對你有那麼強的控制力。 你也可以找朋友或者諮詢師陪你做角色扮演,模擬可能在溝通中發生的情境,學習如何應對溝通中的障礙和如何在溝通過程中及時調整。 溝通中:成熟地覺察和回應 溝通並不是全然無法控制的,你沒辦法控制父母的反應,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在溝通過程中,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不要強求對方的回應,說了就放下(express and letting go)。平靜而清晰地告訴對方你想要什麼、你的感受如何。在過程中享受自我表達帶來的快樂,而不去期望對方真的會聽進去你的話或者作出相應的改變。我們無法控制別人按我們的心意回應,他們的回應也不重要,重要的我們控制自己、成熟地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想法和心情。 此外,從「情緒導向」變為「目標導向」,學會注重談話成果,而不是去注重情緒的發洩。在談話前想清楚,我到底想通過談話得到什麼結果。這個結果必須是清晰、明確、符合實際的。在談話過程中,要堅持你的談話主題,避免被父母帶離目標。可能在談話過程中你不得不反覆地把對話帶回原本的主題。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試圖改善和父母的關係上,否則你可能會失望、變得情緒化,而沒有實現自己想要的結果。 溝通結束後,注重自我關懷 結束後,多做積極的自我對話。比如關注這場對話中積極的部分(比如,不論對話有沒有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對父母開口都證明你很勇敢)。也可以和信任的朋友聊聊這件事,表達自己的情緒、尋求支持。 我們理解無助感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走出無助感也必然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鼓勵你從小對話開始,逐步獲得積極的溝通體驗——它們未必是愉快的經歷,但能讓你一點點體驗到自己增長的力量——慢慢地積累自信、直到有一天走出無助。 你的爸媽也許沒有給過你最好的成長教育,你現在有力量在和他們的相處中,反過來幫助他們的成長。他們也許沒有過機會,學習你已經學習到的觀點、理論、思想,但幫助他們變成更好的人——相信我——也會讓你的幸福感變得更強。 或者,如果他們暫時還沒有準備好接受幫助,你至少也可以讓他們認識到真正的你是誰,甚至,真正的他們是誰。未來的一切可能,都會從這個「真實」開始出發。 KY 在這裡祝福你們,以上。 Reference Carlson, NR, Heth, D., Miller, H., Donahoe,J., & Martin, GN (2009). Psychology:the science of behavior. Pearson. Peterson, C., Maier, SF, & Seligman, ME (1993). Learned helplessness: A theory for the age of personal control.Theory for the Age of Personal. January 24, 2020 at 09:00A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