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你可以好好地同情自己」理解過去,不代表你是耽溺曾經 https://ift.tt/2OeYp9U 我知道自己曾經歷過哪些痛苦不堪的遭遇與情緒,但是要怎麼不被它所困住,真正做出改變呢?讓我們一起練習,不再用童年當藉口來限制自己的進步,為自己開創一條新的路。 文|海苔熊 你之所以會缺乏安全感,是因為童年有被拋棄的經驗,所以你在親密關係當中,也常擔心對方背叛你。在你沒有解決原生家庭的問題之前,你大概也很難解決你和伴侶之間的安全感議題。 你聽過這種解釋嗎? 老實說這解釋並沒有錯,也的確有大量研究支持早期的關係會影響到你成長後的親密關係。精神分析或者是客體關係的理論會採取這樣的觀點,Bowen 可能更會說你會這樣是你爸媽害的,然後你爸媽會這樣是爺爺奶奶害的,而你爺爺奶奶會這樣是因為你的曾祖父母⋯⋯搞到最後你就得去挖祖墳,把他們的骨灰拿出來砸洩恨 XD! 可是如同你剛剛所看到的,這樣的觀點似乎可以給你一種悲劇性的解釋,讓你的心情有一些寬慰,但也容易讓你深陷於無力當中。 因為當你把責任都怪給過去的其他人時,一方面你無法改變別人,另外一方面你無法回到過去,於是你只好跟眼前的心理師或朋友一起宣洩哭泣,但是事情還是沒有解決、你還是不知道怎麼跟你的伴侶相處,當你的不安跟焦慮襲來的時候,你還是無法自拔地做出習慣性的動作,過度黏膩或者是過度疏離,讓兩個人都痛苦。 把影響力拿回來 總之,上述這個過程有兩個盲點: 把問題簡化 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因於原生家庭的影響 這只會弱化你對於自己的信心,看起來你為自己提供了一個漂亮完美的解釋好棒棒,但某些時候只是「你看我好慘」的討拍而已。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某件事情應該是受到很久以前的一個創傷影響,這種解釋有點類似前世今生,讓你困苦的內心獲得一點安慰。可是,真正的事實是: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不管以前怎麼樣,想想現在你可以怎麼做比較重要。」 某次精神科醫師 W 跟我說,那時候我覺得他在胡說八道,可是現在回頭想一想也覺得有幾分道理,畢竟,如果都把事情的原因怪給過去,那人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我承認有些時候光是看見過去的影響力,就有「機會」脫離這些影響、並且不再重蹈覆轍,但我的督導 K 說如果要「增加這個機會」,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給自己一個「不要太困難的任務」。例如: 好幾年沒有性生活的伴侶,可以先從撫摸彼此的手背開始,而不要直接要求跟對方開始行房 每次坐下來談就會吵架好幾個小時、甚至因此恐懼溝通的話,就先站著吵。至少可以縮短吵架的時間。 當你焦慮的時候會連續打好幾通電話給他,縮短成一通。如果他沒有接就傳訊息。倘若你因此而有一些改變,記得要用一些方式犒賞自己(常見的方法是使用「安慰食物」,例如當你能夠和自己的焦慮共處,幫自己買一顆大布丁吃) 說穿了其實就是焦點解決治療裡面的「一小步」的改變,這樣的改變並不涉及過往你有哪些創傷和悲劇,就算你擁有各種辛苦的童年,還是能夠做出這些小的改變。 了解自己童年遭遇什麼痛苦,卻不被童年所困住,不用童年當藉口來限制自己的進步,就是為自己開一條新的路。 圖片|來源 「同理自己的人」與「同情自己的人」 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同理自己的人」,另外一種則是「同情自己的人」。 同理自己的人知道自己過往的創傷在哪裡、也能夠了解並且感受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先休息,儲備好能量之後,嘗試找到方法突破和前進,這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提升的動機(self improvement)。   同情自己的人同樣也了解自己過往經歷了多少不堪的傷悲,但還是只能夠透過不斷地訴說這些往事、不斷從生活當中去尋找類似與這些創傷回憶的訊息、自我驗證自己有多麼糟糕(self verification)、持續說服別人自己真的很差沒有人可以解決自己的痛苦,然後只要繼續同情自己,維持對自己負面的想法,那個內在低落的自尊就可以得到穩定。對這樣的人來說,穩定遠比「可能變好」來得重要。 我並不認為同情自己是一條不歸路,相反地,當你懂得憐惜自己,看見這一切又一切的痛苦並不完全來自於你的錯,正好是療癒的開始——也只是開始。當你了解過去的影響、看見眼前的關係當中自己還有能夠做的哪些地方,那個脆弱又膽小的自己,也正開始慢慢長大。 每天每天,練習對自己「同理」而不「同情」,或許我們終將有一天都能夠,從充滿泥濘的土壤裡,開出鮮花。 參考資料| [1]「那些十六歲以前父母就離婚的人,成年之後比其他人更容易離婚。小時候父母離婚的人,他們長大後的戀愛關係品質(Relationship Quality)也比較差,不過這樣的現象只發生在女性身上。」詳參考此文「離婚的代間傳遞: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硬撐,真的好嗎?」 Mustonen, U., Huurre, T., Kiviruusu, O., Haukkala, A., & Aro, H. (2011). Long-term impact of parental divorce on intimate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adulthood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social resourc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5(4), 615. [2] ROSEN, K. H., BARTLE-HARING, S. U. Z. A. N. N. E., & STITH, S. M. (2001). Using Bowen theory to enhanc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dating violenc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2(1), 124-142. [3] 周玉真(2005)。焦點解決短期諮商中關鍵問句的運用與當事人反應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4] Breines, J. G., & Chen, S. (2012). Self-compassion increases self-improvement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8(9), 1133-1143. [5] Swann Jr, W. B. (2011). Self-verification theory.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2, 23-42. [6]  Saffrey, C., & Ehrenberg, M. (2007). When thinking hurts: Attachment, rumination, and postrelationship adjustmen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4(3), 351-368. [7] Atkinson, R. (1999). Br'er Rabbit Professionalism: A Homily on Moral Heros and Lawyerly Mores. Fla. St. UL Rev., 27, 137. [8] 周思齊與許皓宜(2019)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最強大的心智科學 × 最有效的學習心法。台灣,台北:天下文化。 November 23, 2019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OeYp9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