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愛情需要承諾,但承諾不等於婚姻」:婚姻是我們最好的歸宿嗎? https://ift.tt/324PLhM 「承諾」確實是一段感情步入穩定的象徵,但承諾就等於「婚姻」嗎?活在現代的我們,有沒有很愛彼此,感情也很穩定,但不走入婚姻的可能?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我們每個人似乎從很小的時候,就都曾主動或被動地了解到,人在長大了之後會遇見一個自己的「另一半」,並和他走入婚姻,組建自己的家庭。雖然那時候,我們尚不明白所謂的「婚姻」究竟是什麼,但我們或多或少地都相信,在人生中有著這樣一個階段等待著自己到達,或者說,需要自己去實現。 我們不斷從外界得到「不以結婚為前提的戀愛都是耍流氓」、「先成家後立業」、「沒有什麼比找一個愛的人結婚更重要」等等的忠告。於是,我們不斷以「找到一個能共度一生的人」為目標去經歷感情,也不可避免地以「這個人適不適合結婚」為標準不斷考量對方,也會以「是否擁有美滿的婚姻」來衡量自己是否幸福。 但我們今天要談論的卻是, 社會文化對於婚姻的建構,可能虛構了人們對於婚姻的需求與渴望,而這種被建構了的「婚姻」正時時刻刻地影響著我們對於生活的選擇。(推薦閱讀:《俗女養成記》:39 歲不結婚,我沒孩子沒老公又得罪誰?) 被制度化的「婚姻」 在人類歷史的早期,不同的文化中就已經存在了社會對於婚姻的一些期待與約束,比如在古希伯來文化中,妻子看被看作是丈夫所擁有的「貴重財產」,需要被嚴加照看,而丈夫則要為妻子提供食物和住所(Singer, et al., 1906)。 正如我們在「你的婚姻會成功嗎」裡所提到的,經歷了三個階段,人類婚姻已經從只強調繁殖與生存,發展到了人們在婚姻中越來越追求自我實現及個人成長。可以說,現如今婚姻的制度化色彩前所未有地弱化了。儘管如此,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今社會裡,婚姻仍然比其他任何一種關係形式都更多地體現了一種制度性。 婚姻,不僅僅是雙方對彼此的承諾——忠誠,它還意味著法律與道德意義上的約束——關係的排他性(現有的絕大多數社會文化奉行著「一夫一妻制」)。另外,一紙婚書確定的還有雙方在關係中的權利與義務(Haviland, Prins, McBride, & Walrath, 2011),比如,雙方應當共同撫養孩子;當一方離世,另一方有權繼承他的財產等。 但,社會對於婚姻的制度化,遠不止這些。 「婚姻是每個人都必須完成的人生任務」 在柏拉圖的《會飲篇》(The Symposium)裡,阿里斯托芬講了這樣一個神話,人類在最初其實是圓球形的,並且擁有四隻手,四隻腳,頭上長有兩副面孔。他們十分強壯,企圖打開一條通天之路,去和諸神交戰。宙斯為了防止遭受人類的威脅,於是下令把每個人都劈成了兩半。 從此之後,每個人都成了一個殘缺的人,他們日夜思念著自己的另一半,不斷地試圖在茫茫人海中重新找尋到彼此,然後相守共度餘生。這個神話,被認為完美地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窮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它也因此在西方文化中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不過,神話雖然美好,但它卻虛構了「每一個人都有尋覓另一半,並與之共度一生」的需求,甚至把這種需求塑造成了人類一生最核心的追求。哲學家 Elizabeth Brake 認為,這可能會給帶來諸多後果,比如追求獨身的人就會大眾被看做是「異類」,而諷刺的是,主流文化對於婚姻的建構卻與虛構的神話如出一轍(as cited in Baer,​​ 2017)。 步入婚姻,在主流文化中被建構成了一種如同牙牙學語、蹣跚學步一樣的里程碑式的成長階段(Baer, 2017),就好像大多數人都認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求學、工作、結婚、生子這幾個階段。 不僅如此,如前文所述,追求自我實現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婚姻的特徵,人們越來越多地需要婚姻來給予自己一種肯定(validation)——「我在親密關係上也是成功的」。換句話說,婚姻還被建構成了人們實現自我的一部分。 於是,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被認為應該走在「尋找另一半並通往婚姻」的道路上。「單身」不再被看作是人們自主選擇的結果,而是更多地被看作「找不到另一半」或是「等待著要結婚」的狀態(DePaulo,as cited in Singal, 2016) 。換言之,大多數時候人們對於單身的討論,都被狹隘地限定在了「婚姻」、「伴侶」的話語體系裡。 更糟糕的是,它構建出了一種莫須有的缺失感和恐懼感,彷彿不想結婚或者到了一定年齡還沒有結婚的人就會被認為是沒有完成既定任務的、「發育不善」的——「這個人怎麼會不想結婚呢?是不夠成熟?還是有別的什麼問題?」,「再拖下去,他這輩子就找不到人結婚了吧」。 另外,不同性別的人在這種建構中所遭受到的影響也有所差異。不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社會,人們步入婚姻之前,女性往往更多地被講述成是不斷失去資源的(比如青春樣貌),而男性則被塑造成不斷積累資源的(比如人脈、財富),因而,遲遲沒有結婚的女性會被戲稱為「剩女」/Spinster(老姑娘),而男性則被稱作「單身漢」/Bachelor。 事實上,婚姻並不是每個人都必經的人生階段,而社會的這種建構,卻剝奪了人們選擇甚至是等待的權利,這樣一來,反覆地催促一個人走進婚姻,倒成了無比正義的主張。 圖片|《東京白日夢女》劇照 「婚姻是真愛的唯一最終歸宿」 當相愛的兩個人對彼此的關係都十分滿意,他們對這段關係也已經投入了許多情感、時間和精力,雙方也不再考慮與關係之外的其他人發展或保持親密關係時,身邊的很多人就會開始提醒他們,包括他們自己也會開始思考:我們是不是該結婚了?在大多數人看來,足夠相愛的兩人,最終、最好的結局就是「婚姻」。 正如 Amy Gahran(2017)在《Stepping Off the Relationship Escalator: Uncommon Love and Life》書中提到的那樣,被主流社會所認同的親密關係發展的方式,是一種手扶梯式的上升:兩個人從相互接觸——親密告白——確立關係——穩定磨合——做出承諾——最後,到達扶梯的頂端,即「婚姻」。 可是,強調這種所謂的「親密關係的範式」 (amatonormativity),在 Elizabeth Brake 看來,無疑是把其他任何非婚姻的承諾關係都排斥到了主流話語的邊緣(as cited in Baer, 2017),比如,在一些社會中「非婚同居」既不受到法律保護,也不被道德所准許;同時,還營造出了一種假象,即人們對一段感情作出承諾的方式就只能是婚姻。 這也是為什麼兩個長期交往的人,常常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你們的關係是認真的嗎?怎麼交往這麼久還不結婚呢?」,似乎如果兩人不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就是彼此對這段感情不夠認真,也不夠相愛。(推薦閱讀:親愛的爸媽:是不是我不結婚,就會失去你對我的尊重?) 可事實上,當雙方都足夠相愛 ——非常滿意彼此的關係、願意為彼此付出、不在這段關係之外有更多的選擇,這指向的應當是一段擁有了穩固承諾的關係(Rusbult,Martz , & Agnew, 1998),而這種關係並不必然等同於「婚姻」。可以說,真愛的最終歸宿是承諾,但承諾並不一定非得是婚姻。(也許我們一時想不出除了婚姻之外的其他形式的關係,可這卻也恰巧印證了這種建構所帶來的影響) 「婚姻是幸福的必要充分條件」 主流文化認為,一旦感情以婚姻的形式被確定下來,就會給予彼此更多確定的安全感,雙方也進而成為彼此忠誠、資源共享、相互關心的共同體,這顯然更有利於提升人的整體幸福感。大量既往的研究、報導也印證了這一觀點,比如,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報導就指出,「研究發現,已婚人士是最健康、最幸福的人群」(as cited inSingal, 2016)。 研究與報導反覆突出已婚人士擁有著更高的幸福感,總讓人覺得婚姻與幸福之間,即便不是因果關係,也肯定存在著正相關。 然而,最新的研究卻提出了質疑。DePaulo 在十餘年的文獻研究中發現,得出「婚姻與幸福感存在正相關關係」結論的很多研究都有著明顯的邏輯漏洞,比如這些研究在樣本的分類上,往往把離婚人群歸在單身人士的類別下,而結婚人士則僅僅包括那些現在仍處於婚姻關係中的人(as cited in Singal, 2016)。 就連華盛頓郵報的那篇報導,也有學者指出它對研究結果實際上做了選擇性的誤導(Singal, 2016)——該報導所引用研究的真正結論是,「92.9% 的已婚人士與 92.6% 的單身人士認為自己是健康幸福的」。 這麼看來,婚姻與人們的幸福感之間的關係尚不明確。很難說,婚姻一定能給人帶來幸福,又或者人們想要獲得幸福就一定需要婚姻。 「這世上存在著美滿婚姻的客觀標準」 對於什麼樣的婚姻是完美的、幸福的,主流社會給出了一套既定標準,比如在年齡、顏值、學歷、收入、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個人條件以及雙方的匹配程度。而這些標準之間的權重也存在差異,例如,很多人認為收入和家庭背景就比其他標準更為重要。 根據這些標準,雙方相匹配的情況就被認為這段婚姻門當戶對,很完美;又或者當有一方條件更優時,另一方則會被認為嫁/娶得好。到頭來,結婚變成了條件匹配的過程,彷彿對方條件越優秀或者雙方條件越匹配,或者至少在那些更為重要的標準上越達標,婚姻就越可能美滿幸福。 只可惜,條件也終歸只是條件。就像婚姻不能保證一個人是否幸福一樣,這些客觀標準的完美匹配或是條件優秀也並不能保證婚姻的美滿。 圖片|《東京獨身男子》劇照 被制度化的「婚姻」如何影響著我們的人生選擇? 當我們覺得每個人這一生都必須擁有婚姻時,我們會在親密關係中把焦點放在如何走進或維持一段婚姻,而不是如何經營這段關係。 單身的時候,我們總是擔心自己是不是無法擁有婚姻。隨著年紀漸長,我們還會開始擔心可選擇的結婚對象是不是越來越少,又或者擔心自己是不是這輩子都無法擁有婚姻(無法擁有一個本就不必須的事物,反倒成了一種缺憾)。 在婚姻中的人,也可能會因為「婚姻是必需品」這個虛假的設定,而寧願留在一段並不快樂的關係裡,又或者在離婚之後又迫切地希望進入下一段婚姻,這也或多或少反映在了近年來美國居高不下的再婚率上——2013 年,所有結婚的人中,有 40% 的夫妻雙方至少有一方曾經有過一段婚姻(Livingston & Caumont, 2017)。對於他們而言,彷彿離開一段不幸的婚姻、重回單身,是一種喪失,且只會讓自己更加不快樂(DePaulo, 2012)。 當婚姻被構建成了真愛的唯一歸宿,又或是幸福的充分必要條件時,我們便會不自覺地試圖用婚姻來證明承諾,證明成功,證明幸福。(推薦閱讀:【A GIRL】我有孩子我不結婚!林辰唏:婚姻不是感情的保證書) 當覺得世上存在著一種所謂的完美婚姻的客觀標準時,我們又會忍不住甚至是盲目地追求標準的匹配。 可希望你明白,是否要結婚、在什麼時候結婚,以及和誰結婚等等這些,都應該是你自己的選擇;同時,你也需要清楚地認識到,無論你選擇了什麼,這些選擇和人生中那些你曾經以為會影響自己一生的選擇一樣,都並不決定你的幸福。 當然婚姻也可以是很美好的,有人能從好的婚姻中獲得許多重要的支持。我們只是想讓你知道,婚姻和許多其他東西一樣,它們應該是你人生的選項。是你去選擇婚姻,而不是讓婚姻來選擇你。幸福不是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罐頭。你的幸福是什麼樣子,只有你自己可以定義。 References: Baer,​​ D. (2017).There's a word for the assumption that everybody should be in a relationship.Science of Us. DePaulo, B.(2012). Should marriage be abolished, minimized, or left alone? PsychologyToday. Livingston, G& Caumont, A. (2017). 5 Facts on love and marriage in America. Pew ResearchCenter. Gahran, A.(2017). Stepping Off the Relationship Escalator: Uncommon Love and Life. Offthe Escalator Enterprises LLC. Rusbult, CE, Martz, JM, & Agnew, CR (1998). The investment model scale:Measuring commitment level, satisfaction level, quality of alternatives, andinvestment siz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5(4), 357-387. Singal, J.(2016). The new science of single people. Science of Us. October 31, 2019 at 11: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24PLh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