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NvPyyS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離家出走」是一場什麼樣的「練習」? https://ift.tt/2NvPyyS 生命裡總會有幾個瞬間,讓你想離開家。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如果我們今天也當了爸媽,要如何理解孩子的心裡? 圖片|來源 文|羅怡君 想要離家出走 事情不在這裡發生,不代表它沒有發生。——《彼得與他的寶貝》 離家背後的意義 在日本知名心理學家河合隼雄的《轉大人的辛苦》一書中,第一個分享的案例,便是一位少年「離家出走」的故事。 想出走少年的父母管教正常、平時也沒有衝突,百思不得其解後,只好求助心理諮商,這才赫然發現少年心中融雜獨立、煩悶、衝動與自我意識的念頭,讓他想在現實生活中做出巨大的改變。 這種「想出走」的孩子還未被納入統計數字裡,但相關數據就足以令人咋舌。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每年失蹤孩子約有上萬人,「離家出走」占了約七成;其中 14∼16 歲青少年為大宗,12 歲以下的數據也逐年上升。 兒福聯盟進一步從第一線服務經驗中分析,女生離家的比例多於男生,顛覆一般人認為男孩較難管教的印象,而「猛爆型離家」最令父母束手無策,孩子離家前沒有異狀,更遑論知道可能的原因或去向了。 那麼看似平和溫順、照著生活步調走的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有多少孩子身在家中卻不時浮出離家出走的念頭?又是什麼讓孩子下了決心? 「對現況感到無力、想過不一樣的生活」是每個人再熟悉不過的念頭。 當我們漸漸厭煩原有的生活模式,或者不滿某些事物卻無法改變,胸口那股越來越滿的情緒,讓我們像顆鼓滿的氣球緊繃,只要一根羽毛也能輕易引爆……只不過發生在成年人身上,一切的「離開」都有了不同的詮釋: 離開職場去流浪,我們稱之為「中年壯遊」; 拋家棄子去旅行,我們稱之為「找回自己」; 空巢期離開原生地,我們稱之為「第二人生」…… 或許我們都曾經起心動念過,但剛好在文學作品、音樂或電影裡找到了出口。 「離家」的經典情節替我們找到了慰藉,想像的經歷取代了實際的行動,並在這些豐富的素材中深深地共鳴共振、安頓了年少輕狂的心;當然也可能因為顧慮自己的能力或擔心後果,「不敢」的成分壓制了離開的衝動。 我們之所以無法接受孩子的離家出走,一部分來自於認為孩子的能力難以支撐雄心壯志或冒險犯難,另一部分則來自於情感面的受傷—離家似乎意味著親子關係的破裂與溝通失敗。 其實在青少年小說裡,透露著各種可能的線索與答案:「離家」往往是故事的開始,獨自一人才能對自我產生深刻的懷疑與詰問;「離家」是關係轉換的關鍵,舊的身份連結新的緣分,重新建構起另一個同名的自己;「離家」也有可能是表達不滿的無聲抗議;甚至更多時候,連孩子也未必知道自己正在發生什麼事,但那股對外探索冒險的渴望,與改變現況的需求,恰恰好與離家出走的壯闊感不謀而合。 不想成為「被安排」的角色 《彼得與他的寶貝》的主角彼得因戰爭而依親爺爺,卻被逼著野放自己收養的狐狸。野放後的他後悔不已,獨自冒著戰事不斷的風險,踏上尋找狐狸的危險旅程。 這段與動物間難捨的情懷,比起更大的家庭變動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犧牲,但彼得與狐狸的感情不被爺爺認可,無法抹滅的罪惡感與強烈的情感寄託成為強大動力,成了他上路的推手。 類似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是否似曾相識呢? 當家庭成員面臨生離死別,或者父母婚姻狀態有了變化,孩子一向是「被安排」的角色。自身難保的大人們,或許當下忽略、也無力關照孩子心中的感受;也可能迫於現實考量,無法顧及孩子的意願。 而這些原本帶給孩子安定感受的外在環境一旦起了波瀾,即便大人盡力維持著表面上的生活秩序:上課、下課、吃飯、睡覺,孩子們內心的寧靜世界也早已崩塌,正在發生一場又一場的情感地震。 回想現今的社會新聞中,有些孩子為了不能打電玩、被沒收手機而負氣離家,這些看似是管教衝突,事實上是孩子對自主獨立的渴望,以及展現自我意識的堅決。 現實生活中,並非只有虐待、性侵等暴力行為會造成童年陰影,忽視冷漠的輕率言語,或是壓抑孩子情緒表達的「冷暴力」行為,也都是青少年小說裡離家出走的重要關鍵。與其說不要輕忽孩子的感受和困難,不如說是大人應該學習如何「尊重」並「正視」孩子的心理需求。 離家的預做練習,發揮正面意義 與溫暖療癒的《彼得》不同,另一本書《尋找阿嘉莎》,是由一對分別離家出走的姊妹擔綱主角。 為了尋找因渴望自由離家、而後被認為意外死亡的姊姊阿嘉莎,妹妹喬琪瞞著家人展開尋親之旅,途中發生的各種搶劫強盜殺人案件,不避諱地展現危機四伏的現實生活。即使兩姊妹分別離家的原因不同,但整體小說卻展現出「勇敢」的另一種樣貌—不管什麼原因,離家,是需要勇氣和能力的。 家長可為孩子製造機會在外過夜,或安排過夜營隊活動,這些在風險管控之下的嘗試,就是屬於「離家」的正規訓練。 離家的這幾晚像是一場實境考核,從生活自理、常規實踐、待人處事、安全判斷等,每一項都考驗著平日教養的成果。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是怎麼向這個世界展現自己的?和我們平常熟悉的那個寶貝一樣嗎? 除此之外,我們也同時讓孩子實際感受「獨立」需要的能力。不僅只是生活自理,也包括心智的成熟堅韌,都需要透過拉開距離來重新校正依賴與自主的比例,充分理解自己的能與不能。 將孩子日常累積於內心的正負能量,透過離家過夜的活動轉換為啟動獨立的刻意練習。在過程中體會平日難以接觸的孤獨、害怕,也領悟自己身上被激發的潛能與力量,創造出更堅強穩定的內心世界。 本文摘錄自羅怡君《孩子的人生成長痛,小說有解》,由如何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孩子的人生成長痛,小說有解》 October 31, 2019 at 10: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