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o8BiUb
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在親密關係裡,我們必須練習先做個「自私的人」 https://ift.tt/2o8BiUb 擁有欲望很正常,重要的是能不能釐清自私無私,進而坦誠。卸下枷鎖,滿足自身需求後,才有能力去好好愛別人。 文|李品毅 Lee Ping-Yi 在一段親密關係或社會上各種關係中,被他人暗指自私或指責他人自私,是再普遍不過了,畢竟,「自私」這個標籤是人們為了強加罪惡感到他人身上借以控制他人的方式呀!既輕鬆駕馭使用又可隱匿自身企圖,倘若再佐以道德的量尺,那「自私」這標籤就再強而有力不過了。 孩子不聽從父母的觀念,自私;伴侶不顧另一半感受做出決定,自私;朋友不死命跟隨朋友圈的價值觀,自私;一人不依照社會約定俗成規範行事,自私。人在社會關係中會被貼上自私標籤的行為族繁不及備載。(同場加映:「做每個決定,都先想爸媽會不會開心」情緒勒索課題:你其實無須上繳自由) 然而,讓我們先歇會。若我們是黏貼標籤的始作俑者,難道展著大旗的我們就真的無懈可擊嗎?若我們是沾附標籤的紅心箭靶,難道千夫所指的我們就真的不容天地嗎?因此,我們先將掩藏在道德大旗下的行為攫取出來,嘗試追溯行為到源頭,讓雙方有更清晰的角度,給自己的行為有更清醒、有意識地審視。 圖片|來源 躲在孝順背後的意圖 首先,在華人社會中,談及擁有兩千五百年歷史的「孝道」,彷彿描述著金剛鑽石推砌起來的金科玉律,神聖且不可動搖。而每個華人小孩自幼或多或少都在違逆父母的思想時,被指責「不孝」。背後反映出來的就是,當孩子不按父母的思維行事時,父母下意識認為孩子「很自私」,不聽從父母的想法。 然而,我們先把父母跟孩子這個關係暫時遮掩起來,在社會中,除了契約上的遵守外,哪一種人與人間的關係,「必須」聽從對方的想法呢?當街上的陌生行人逼迫自己遵守他的規範,若不遵守便被罵自私,這讓我們有什麼想法?但,當我們把遮掩父母跟孩子關係的黑布抽離,回到親子關係中,怎麼又成了自私呢?「孝道」彷彿成了長輩控制晚輩的道德利器,轟隆作響且理所當然。 從根本的思維去看,太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看成自己的「財產」、「養老儲備品」、「面子製造機」、「攀比利器」,而不是把自己的孩子真的當作一個具有鮮活生命的人。當這個被物質化的對象不遵守自己的想法,不孝與自私成了十分合理化的物品標籤。最終,誰自私呢?(推薦閱讀:「我愛你,但我也想過好自己的人生」讓我們好有感覺的三個「孝順」迷思) 親密關係中對自私的誤解 再者,在親密伴侶的關係中,人們時常將矛頭指向自己伴侶,泣訴對方有多麽不顧自己的感受,是個「自私的渣人」,而這樣的故事也時常挑撥起群眾的心,因而伴隨憤怒鍵盤發送的責備接踵而去。 「你不顧我的感受」、「你傷害我的感受」是親密關係自私標籤的來源,暗示自己的期待的需求沒有被自己的伴侶滿足。然而,在此我也要請大家暫緩一下,在這樣的語境下,指責他人自私的當事人,有絲毫考慮到對方感受的意圖嗎?還是只是覺得「我的感受被你忽略了」? 一樣拿取上段落所說的陌生人的例子來看,被一個路上的陌生人指責自己不顧他/她的感受,是自私的人,那也是足夠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然而,有人會稱,情人不能總是顧著自己的感受,那有什麼好繼續經營親密關係呢? 在這樣的語境下,我們看得到人們渴望理想伴侶是個「沒有伴侶自己」而全然投注在「人們自己身上」的人。渴望自己得到所有關注、得到所有良好感受,但對方是不是「真的」也得到足夠關注與良好感受,就不是重要的事情了。 這樣的人們,比想像中來得數量龐大,因而在社會中共同形塑出了「伴侶不聽我的話就是不愛我」的概念,大大了誤解了愛的真諦,或者說,為了自己感受良好,愛只是一個口號罷了。最終,誰自私呢?(推薦閱讀:關係心理學:真正的愛,不會讓你感到不安) 圖片|來源 制度、概念對自私的合理化 回頭看看社會中的許多制度、概念,「控制」是站在這些制度與概念後面的隱形支柱,因人有控制他人的需求而來。有太多太多的不幸是制度、概念與個人慾望之下的產物了,而在這些不幸故事的封面,我們都看得到「自私」的標籤。 人們鮮少承認因為自己無意識的慾望需求未得到滿足,反而習慣打著道德的名號,用制度與概念去試圖控制他人,若不成,進而冠以自私的名銜。道德與自私,兩者雙簧,推波助瀾了一個缺乏愛的社會。 自私與無私概念的混淆 人們無意識地習慣用二元對立的方式去看待自私與無私,彷彿只有無私,才表示自己的真愛,彷彿人只要愛著自己,就無法愛他人。這是教育、環境所輸入到人們腦袋中的程序,人們無意識地成了無法或是害怕給予的人,包含給予愛,把愛看成交易的籌碼,在給出愛之前,需要先搜刮索取他人身上的愛,當不如自己意時,便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帶著憤怒與指責。這樣吝於給愛,又得不到愛的雙輸的局面,似乎屢見不鮮。 人類群體的自私,從此可以窺知一二,而彼此競爭的僅是誰指責對方自私又快又響亮又同時可以拉攏到更多的盟友。而我們時常提及的無私,彷彿是一種美善的德性,實際上大多數無私犧牲奉獻的背後,是一種隱蔽的自私與控制。父母無私的犧牲,可能只是用愧疚感來控制孩子;婚姻伴侶無私的付出,可能只是為了攀上道德制高點使對方就範;慈善家無私的貢獻,可能只是為求取美名博取認可的行為。 一個無私行為的後續,倘若是充滿怨恨、抱怨與不滿,這個無私可能只是自私偽裝而成的綿羊,裡頭的索取可是致命的。 每個行為背後,動機都含有一個自己 若有意識地看入關係的本質,任何關係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人能屬於誰,也沒有行為後面沒有自己,人的動機背後都是包含了為了自己的慾望。慈善家做善事,必含讓自己做完善事感受愉悅的慾望;父母為孩子付出,必含期望孩子順利成長的慾望;聖人濟世,必含成就自我、超越自我的慾望。人們總是為了自己,但又恥於承認,認為自私是錯誤慾望推疊起來的,然而這些為了自己的慾望,並不是錯誤的,是社會集體把所有慾望化成負面的概念。人們沈溺於慾望,又恥於承認自己對慾望上癮。若要說慾望害人,更適切的是:僵化的概念害人。(推薦閱讀:《誰先愛上他的》:在愛裡我們談需求,而不是要求) 圖片|來源 認清慾望、擁抱慾望 承認自己擁有慾望,也接納他人擁有為了自己的慾望,再有意識地明辨慾望背後的支點,若是支於他人身上的慾望將帶來大量的痛苦,因為人們如何也無法完全控制他人,這也是鼓吹我們站上道德制高點指責他人自私背後的慾望。若是忠於自我,不脅迫他人遵守,則可能是真愛所支持的慾望,也可以稱之為無條件的慾望,當慾望沒有滿足時,並不會出現指責他人的狀況。 我想要先做一個「自私的人」,我要先好好的愛自己,才有成熟的能力給人們愛,不是嗎?我要先好好完滿自己,才有充沛的力量給人們真幸福,不是嗎?我要先好好認識自己,才有清晰的雙眼照看他人,不是嗎?我要先找到自己人生所愛,才有清醒的意識陪伴他人,不是嗎? 讓我們一起更好地做一個為自己的人吧!在指責他人自私前,先折回向外的手指,更有意識的去覺察自己的動機吧!也讓我們大聲承認自己就是個「自私」的人,因為我們就是充分自愛後才能給世界真愛的物種呀! October 23, 2019 at 11:00A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