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日 星期五

找一個安穩的下半生?專訪簡嫚書:「沒搞懂自己,那個人不會出現」 https://ift.tt/2GHZWBg 簡嫚書在 28 歲那年結婚,30 歲正要迎接第二個寶寶。她說當遇到她的先生,就知道是要跟他一起走下半輩子。但這一路她並非汲汲營營地去找所謂真愛,而是花很多時間,把自己想清楚。於是,與其說你是在找一個對的人,不如說你在找一個對的自己。而在你把自己搞懂之前,那個人是不會真的出現的。 兩年前登記結婚、生下了第一個寶寶,除了做演員,簡嫚書也是人妻,也當母親。而那一年她不過 28 歲。 在她的人生詞典裡,有些事看似被決定得很快,譬如先有了孩子,才舉行婚禮;又譬如現代人晚婚,她剛滿三十,就準備迎接第二個孩子。而她與她的先生,兩個人本質上是很不一樣的;他們就在異質當中找到互補的地方,彼此都在讓彼此成長。嫚書告訴我,遇到這個人,你便看見了那個所謂的未來藍圖,你知道自己想跟他組一個家。 但在這之前,她並非汲汲營營地找所謂真愛,而是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自己。 沒搞懂自己之前,那個人不會出現 「就想一件事,如果世界上只剩最後一個人要跟你相伴,那要是什麼樣的人?」 嫚書提到,一個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種不同的過客。這些人像一面面鏡子,幫助你反射自己,看見自己的需求。他們有些只是匆忙經過,有些陪你走了長一點的路,有些至今還在身邊。而當你不斷地重複這些人際關係,你從中去感覺自己的喜歡與不喜歡、自在或尷尬、滿足或匱乏,你會慢慢知道什麼樣的人跟你處得來,什麼人會讓你感受支持與快樂。 於是,與其說你在找一個對的人,不如說你在找一個對的自己。 她提到了一個我們在感情上很容易陷入的泥淖:「你想像他應該要給你這些付出、這些關懷。但很多時候,你可能只是把莫名地希望寄託在對方身上。」在不了解自己的前提下,你以為自己想要的,未必就是真的。 「因為浪漫是可以被打造的啊。」幸福是什麼?這個浮華的世界,資訊飽滿,每天不缺被塑造的浪漫、漂亮與華麗;遍地的燭光晚餐廣告、情人節禮物提案,情話語錄詩集,這個世界不曾厭倦定義快樂的路徑,我們可以很輕易地想到各種製造幸福的方法。然而,他們說的「好」,又不見得是你真的會覺得「好」的事情。(延伸閱讀:愛情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總是遇不到對的人?) 而你認真想過這件事嗎?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那個人便不會真的出現。」 從當一個戀人,到成為誰的妻子,面對這些選擇,她堅定地說,這一路倒不是什麼浪漫故事。而是很實際地,你不斷地在把自己搞懂,把自己想清楚的過程。她說關係的建立,並非寄生,並非找一個誰來改變自己現有的人生;而是我們知道彼此是誰,我就愛你原本的樣子。因為我知道遇到我之前,你已經為了這場愛,準備好了自己。(猜你想看:真有「對的人」嗎?心理學破解 Mr.Right 迷思) 沒有準備好的母親:生命就是有很多不受控的時刻 同樣道理,也適用在很多地方。譬如當母親這件事。 然而它畢竟和談戀愛,或者結婚相比,又是更不一樣的層次。它關乎的是一場新生,你如何對一個生命負責?尤其一個女性要成為母親,從心裡、身體到生活品質,都將面臨巨大的轉變。拋出這個龐大問題,嫚書想了很久,有點猶豫地回答我說,可能這件事,真的很難準備好。 「我上瑜伽課快五年時間。第一堂課的時候,老師要我們練習瑜伽腳,把腳趾頭打開,中間三隻要站起來。我原本以為很簡單,但發現其實很難。」就那次,她像是被點通,知道自己的身體原來有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方。 又譬如後來懷孕,因為荷爾蒙的變化,會很容易感動。懷第一胎時會看個日劇就哭得好慘。第二胎開始害喜、孕吐,某些食物一進到口中,就變成很奇怪的味道。 到孩子出生以後,開始知道嬰兒不會按著你規劃好的行程走;他今天要哭要鬧,有什麼生理需求,你沒法要求他「為什麼不能多替我想一點」。你會知道這個生命體狀態如此,然後練習去面對。 她曾經對人生有強烈的控制慾,希望凡事能夠按照自己的安排進行。但當了母親之後,她感覺到所謂一個人可以對另一個人這樣包容與付出,讓他容受進你未曾預期的生命樣貌,讓你知道原來所謂的父母之愛,是從接受很多不受控的時刻開始;又讓你練習不斷地放手,為孩子而願意在陌生的情緒裡強壯起來。 現在她不論對待自己,或者他人,都不再那樣嚴苛了。她說如果有很多無法掌控的事,只能更專注,專注會讓你平衡。 寫到這,突然想起我忘了問她最後那三隻腳趾頭,站起來了沒有。 當媽媽以前,你要能把自己過得很好 從身體的回到現實層面。我讓她給想當媽媽的女生們,一些實際的建議。她有點耳提面命,說年輕的女性們呀,務必要在經濟獨立的狀況下再生小孩喔。 「妳至少要可以把自己過得很好了,最好要有一些存款,大概一百萬吧。」她說,就把生孩子這件事當作創業,或買房,買之前你要知道這個房價是多少、可以貸款多久,頭期款什麼額度。這些都是要計算進來的。 而這筆資金,其實不只是照養孩子的準備,也包含對媽媽 me time 的投資:「因為生完孩子,妳可能會有一段時間會不想工作,只想好好休息。這時候妳有自己的錢,妳可以帶自己去逛逛街、吃妳想吃的東西。」知道可以把自己過好,妳的快樂,也會是一整家的快樂。情緒這件事,是會在一個家裡頭循環著的。(編輯推薦:先把自己的心照顧好!媽媽的快樂不必建立在家人身上) 「我身邊也有一些人,一開始說自己要當全職媽媽,想像那樣會是很棒的生活。但現在你會發現她們開始有抱怨,說為什麼人生只有老公跟孩子,都沒有自己的時間?」她提到,不是有了孩子,你就會完全失去自我。但孩子的確會佔據你很大部分的時間,也會改變你的生活模式:「包含你沒辦法隨時要去哪就去哪,你的計畫,就是要隨時想到他的。」(延伸閱讀:職場媽媽:我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回家輪「第二班」) 「所以,當媽媽不是只是 IG 上很多帶小孩到處打卡的漂亮照片。」真實的母親生活,札札實實地,是從生活現實面開始的周全考量。從過去只有一個人,到現在你得對另一個生命負責。一個寶寶,會有生理上,也會有心理上的需求得被滿足。所以她說,把當媽媽的第一桶金存起來吧。像投資一個家,裡頭有關於母親的情緒,也有關於孩子的。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挺喜歡這種比喻。 如果你先覺得會有婆媳問題,那就一定會有 結婚以後,嫚書跟著搬到先生的家,與公婆同住。我好奇這似乎不太會是現在普遍新婚夫妻會有的選擇?她轉頭告訴我,大家談到的婆媳關係,其實就是人際關係: 「如果你覺得以後一定會有婆媳問題,那就一定會有婆媳問題。」 對她而言,長輩的確可能會有他們習慣或希望關心孩子的方式,但就像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喜好、跟人相處的一套模式:「其實你就把她當作是一個人,不要一直想她是婆婆。你試著好好地跟這個人相處。如果試過了還是不行,那就放棄。但如果先入為主,就永遠沒有改變的機會。」(為你挑選:【賴佩霞專文】誰說婆媳一定得當好母女?) 其實回頭看,她說到的很多關係,都是如此。如果你先想用自己的思考控制一個人,那你就很難遇到對的人;如果你先覺得當母親這件事是痛苦的,它就真的會是痛苦的。 而反之,如果你期待他的到來,一場關係的發生,就可能有被圓滿的機會: 「我學瑜伽的時候,曾經看到一篇經文寫到,女性在決定懷孕前三年就可以開始誦經,去祈求最適合來到這個家庭的靈魂。而就算你已經懷孕了也不遲,你還是可以呼喚什麼樣的孩子來當你的家人。」 嫚書說得很玄,但又繼續說到,母親懷胎十月,你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感受這個生命的變化與脈動,你們共生共存,極為親密。但對父親來說,可能在孩子來到自己面前之前,都是沒有感覺的。「像我老公會說,其實他有時候覺得這很像異形。怎麼有個生命在肚子裡,而且肚皮會動?」 只是,父親們還是會去假想一種愛的產生,去摸摸母親的肚子,跟寶寶說話。 於是在一個家內的每一個人,母親與自己不受控的身體、父親與還未降生的陌生孩子;雖然會很困難,但他們都正嘗試可以去接受它、嘗試去愛那個困難的東西。而在這裡面,你看到一個家很強壯的核心——我們期待著彼此,呼喚彼此,來當彼此的家人。 August 02, 2019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GHZWB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