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X6f7JR
2019年6月27日 星期四
家長請進:一堂親子共同的必修課,越早修越吃香 https://ift.tt/2X6f7JR 從性平繪本,到性平教育網站,迷人來稿帶我們一步步拆解:針對性別教育,親子如何突破框架,不只起心動念,更要行動。 文|葉奕均 Adrian Yeh 圖片|來源 聊聊「性別」教育:一堂親子共同的必修課,越早修越吃香。 幾天前,我回母校探訪了以前所教導我的老師,並和她閒聊了一段時間。當聊到我的生活近況和未來的發展時,她便問了我:「身為一位專攻婦女和性別研究 (Women’s and Gender Studies)的學生,你未來要如何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回饋台灣?」 我告訴她:「把婦女和性別研究與幼教做結合,並進一步地寫成教案、設計成適合教導孩子們的課程,是現在為學生的我未來要去從事的工作。」因為我提到了「性別」教育,老師便娓娓道來她自己對此課程在台灣教育體系下規劃之看法,雖然老師很積極地對我訴說著性別教育在台灣的實施及改革,但我還是能隱約地感受到老師對全民公投結果的失望。 對我而言,婦女和性別研究(「性別」教育)是一門再正常不過的課,這門課不但能帶領我們去突破框架,也能無形地幫助我們消弭對人、事、物的歧見;但是,有些父母們卻極為的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們接觸性別教育。說到這裡,我不僅喚起了一些記憶,還記得在「2018 年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結果公佈後,我看到了一則新聞報導,文中記者寫道:「一位媽媽含淚抗議,不接受在國民教育各階段內實施性平教育、性教育以及感情教育等課程,原因是害怕傷害到自己孩子的幼小心靈,並且擔心孩子變成同性戀。」說實話,那位媽媽不願意讓自己孩子學習性教育的原因真是天馬行空。看到了這樣的新聞報導後,我變得更加擔憂現代台灣孩童們未來,也因為這樣,我更加確定了要以撰寫性別相關的文章和獨自推廣性教育的方式,慢慢地、正面地影響周圍的人們(父母們)。 相信這是許多人都能觀察到的一個社會現象:「台灣不斷地進步,但令人鼻酸的是,部分台灣社會大眾的思想、包容度、同理心、態度、所作所為,沒有辦法以同樣的速度跟上台灣的進步,甚至還很守舊、保守。」我們不許繼續地被框架束縛,我們必須打破這樣的社會現象,我們要突破(性別)框架,而不是繼續活在充斥著老舊思想的泡泡中。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與大家(各位父母們)做一個全面的性別教育闡述。(延伸閱讀:脫褲、變裝,和性別學校教育) 婦女和性別研究 (Women’s and Gender Studies)是? 圖片|來源 因為有許多人問我有關「婦女和性別研究」的問題,因此在進入文章主題前,我將介紹(1.)此研究的歷史 / 創建此研究的緣由(2.)此研究是在學什麼。 促使「婦女和性別研究」誕生的最大因素來自於美國 1960s - 1970s 間社會運動(Social Movement)的推動,尤其是民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s)以及女權運動;次要的因素來自於學生運動(Student Activism)的崛起,以及越來越多女性們前往大學就讀的關係。加上,在 1960s - 1970s 這期間,有著形形色色背景的學生陸陸續續地前往大學的關係下 (如:退伍軍人、已婚 / 未婚人士、不同經濟背景、不同種族 / 抱有不同倫理的人、有著不同性傾向的人等等) (*以往入學的新生們幾乎是高中畢業、並接著就讀大學的男生們居多),傳統框架被打破了,許多學生們和教授們也在校園中建立了嶄新的文化和課程。從中,勢力大幅地湧出的團體為「女權激進主義的學生們和教授們(當時為女性們居多)」。因此,在 1970s 這期間,她們順利地創立了「婦女和性別研究」。此研究成為了含括和融合女性們在校園中的一個過程和印記。 再來,關於此研究是在學什麼,我將引用一篇學術文獻中的一句話: Women’s and Gender Studies situates civic engagement in a unique curricular context. With the discipline’s historical roots in activist movements, its social justice mandate, and its reflective approach to its own knowledge production, Women’s and Gender Studies offers students a distinctive method for learning how to grapple with the tensions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ivic engagement contexts. 簡單來說,「婦女和性別研究」帶領學生們探究婦女研究(Women’s Studies)(探討女性、女性主義、性別身份、政治)、男性研究 ( Men’s and Masculinities Studies)以及酷兒研究(Queer Studies)的歷史、社會運動和理論等等,並以「結束性別不平等 / 壓制(Ending Gender Oppression)」和「挑戰傳統的模範(Challenging Traditional Paradigms)」作為學術討論的中心。 親子間的性別教育 圖片|來源 除了在學校裡吸收知識外,父母給孩子的教育也將影響孩子一輩子。在這裡我將提供給各位(父母們)一些可以作為在家中教導孩子們性別教育的教材: 在提供資源前,我將對各位父母們說一段話: 為了讓孩子們逐漸地建立「同理心」,並且有著對「多元與共融」的認同,希望各位父母們能接受與以往不同的性別教育方式,一同與孩子們突破框架,讓孩子們自由地做自己,而不是無形地讓孩子們受到傳統性別角色的制約和社會期待的壓力。 資源一:「性別教育」主題的童書繪本 (適合提拱給12歲以下的孩童) 幾個月前,教授發郵件給我和其他專攻婦女和性別研究的同學們,告知我們不久後系上將會舉辦一個有關性別教育的講座,演講人是一位從事撰寫「性別教育」主題之童書繪本的作家。當時,我抱著很普通的心情去參加此講座,但聽完講座後,我不禁興奮了起來,終於找到了一個能有效地教導孩童們性別教育的方式。其中,演講人說道: We bring visibility and positivity to the reading landscape of children everywhere!(我們把能見度和正能量帶入了兒童的閱讀內容中!) 他也闡述:「閱讀性別教育相關主題的童書繪本對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和一生的成長發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主要體現為: 有助於促進兒童品格的健康發展 有助於培養兒童的探究能力 有助於增進親子感情,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有助於讓孩子擴展知識面,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以下我將分享此演講者的(部分)作品: 這是一本教導孩童英文字母的繪本,主題內容為同志遊行(Pride)。 圖片|Hernandez and Firebaugh,2015 C 代表 多種的顏色。我們所握著的彩虹旗是這些豐富色彩構成的。圖片|Hernandez and Firebaugh,2015 D 代表 「不重要」。我們從哪來 / 我們有著哪些身體部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都很美。圖片|Hernandez and Firebaugh,2015 R 代表 彩虹。我們知道:有著彩虹存在的地方,同時也有著人與我們慶祝性別多元平權。圖片|Hernandez and Firebaugh,2015 圖片|來源 Flamingo Rampant 是此英文字母繪本的出版社,它也出版了許多富有女權、LGBTQ、正能量和多元種族內容的英語兒童繪本。 此外,我將分享一篇文章的連結給各位(父母們),這篇文章介紹了八本以同志婚權和多元成家為主題的「中文」童書繪本。鼓勵家長陪伴小孩一起閱讀,共同對性別教育有基本的認識,並透過性別教育的養成、凝聚,一同突破框架、創造更多元友善的社會環境。 資源二:「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 (教案影音資源:適合提供給15歲以下的孩童/書籍:有著成人/青少年/兒童之區分,能選擇(購買)適合孩童閱讀的書籍。 這是我個人很推薦的學習網站。進入網站後,點選「課程教學教材與研究」,將會顯示出「教案影音資源」、「書籍」、「論文」、「期刊」以及「教學參考資料」。各位(父母們)在此網站能獲得許多適合孩童學習的性別教育資源,希望各位能一同帶領孩子們接觸性別教育,讓孩童瞭解尊重的重要性、消弭歧見、無憂無慮地做自己。 這是「教案影音資源-校園篇」的頁面。圖片|來源 這是「書籍-青少年」的頁面。圖片|來源 親子間的性別教育:一塊走向「多元共融」社會的重要拼圖 圖片|來源 「性別」教育早已自然而然地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讓家庭 / 親子教育能夠踏實又如實,各位父母們的首要任務是:「陪伴孩子面對真實、迎向自由」,用進步開放的言語行為和豐富的教育內容來教導孩子們、營造一個有容乃大的社會,並邁向一個更平等、更有善、更多元共融的台灣。(延伸閱讀:你該重修的《性別平等教育》:不要再有下一個彭婉如與葉永鋕) 參考文獻 [1] Berger, Michele Tracy, and Cheryl Radeloff. "Claiming an Education: Your Inheritance as a Student of Women’s and Gender Studies." In Transforming Scholarship: Why Women's and Gender Studies Students Are Changing Themselves and the World. June 28, 2019 at 11:00A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