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5日 星期二

「你乖,媽媽才要抱你」有條件的愛,只會讓孩子不安 http://bit.ly/2RvTbqk 孩子與父母間的依附關係,將影響他們長大以後對待伴侶的方式。從心智、信任感到挫折忍受度等,其實從嬰幼兒時期開始,便是培養的關鍵。 心理學家發現,原來在嬰幼兒時期,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好或不好,會直接影響兒童的心智發展、自信心、挫折忍受度,以及多年後的戀愛與婚姻幸福。也就是說,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在二十年後變成恐怖情人,現在、此時、此刻,就要開始與寶寶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圖片|來源 依附理論的萌芽 依附理論的始祖,是上個世紀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鮑比在一九四○年代,輔導了一群犯罪的少年,他發現這些孩子不僅喜歡偷東西,而且對任何人都不信任,人際互動也非常冷漠。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訪談了其中四十四位孩子,得知這些孩子的童年,大多是與母親分開,甚至是被遺棄,於是他將這些訪視內容,整理成一篇報告,名為〈四十四個少年小偷:他們的性格,以及家庭生活〉(Forty-four juvenile thieves: Their characters and home life)。在這一篇早期的研究中,鮑比提出現代依附理論的雛形:「童年時期親子依附關係的好壞,會影響未來的性格與人際互動。」 這觀念在現代人聽來,似乎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發現,但在那個行為主義當道的年代,卻是劃時代的新學說,還遭到許多心理學家的訕笑。正如我上一篇提到的歷史淵源,當時嬰幼兒時期的親子關係,並不被專家重視,醫生教導媽媽,早點訓練寶寶自己睡覺,不要抱也不要搖,上學後最好統統進住宿學校,這樣才能砥礪出獨立、自主的堅強人格,這是二十世紀初育兒的主流思想。 鮑比反對這樣的做法。在他的觀察中,從嬰兒時期一直到兒童期,孩子與母親(或其他可依附的家人,比如:父親、祖父母等)如果能建立一個溫暖、親密且長久的關係,對大腦的所有發展都有益處。同理,如果照顧者長時間與嬰兒分離,再次見面時,嬰兒表現出的生氣、憤怒,甚至對照顧者拳打腳踢的行為,正代表了他因為分離焦慮,由愛生恨的情緒發洩。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一詞,現代父母皆耳熟能詳,其實就是來自鮑比一九五九年的同名學術論文。 依附關係分成三類型 約翰.鮑比是依附理論的鼻祖,而將依附理論發揚光大的第二把交椅,是他的學生瑪麗.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一九五三年間,因為丈夫被外派到烏干達工作,安斯沃思嫁雞隨雞,跟著丈夫遠赴東非烏干達的坎帕拉。 由於在當地閒著也是閒著,個性積極的安斯沃思決定就地取材,跟身邊的烏干達媽媽們搏感情,觀察非洲媽媽的育兒方法。她每兩週拜訪同一個家庭,長達九個月的時間,一共收集了二十六個家庭的母嬰相處模式。經過歸納整理,安斯沃思提出了母嬰關係中,重要的三種依附型態:安全依附型、焦慮依附型、逃避依附型。 在安斯沃思設計的「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實驗中,可初步分出這三種依附型態的嬰兒氣質,如果你家寶寶年齡剛好在一至一歲半左右,也可以自己試試看。 這些被觀察的嬰兒待在房間裡,安斯沃思請主要照顧者暫時離開,由陌生人照顧幾分鐘,然後這位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媽媽)再度出現,藉由嬰兒的反應,判斷他是屬於哪一種依附型態(圖 13.1)。 看完這三種分類之後,我相信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是安全依附型的寶寶。在安斯沃思的研究中就發現,出生前三個月較常被擁抱的嬰兒,反而在一歲時較不黏人,而且更容易建立母嬰的「安全依附型」關係。另外,享受於親餵母乳的媽媽(請注意,重點是「享受」而非「被迫」),也比較容易帶出安全依附型的嬰兒。 當初安斯沃思的分類是安全依附、不安全依附、尚未依附,日後才演變為目前常用的三個名詞。後續的心理學家,歸類出第四種依附關係:「混亂依附型人格」,這些人最為悲慘,童年時愛他的家人,卻也是鞭打他、傷害他最深的人,以致他們會像飛蛾撲火一般,錯亂的無法分辨被愛與痛苦。這類人格最容易被困在家暴中無法自拔,或是反過來成為施暴者。 圖 13.1 安斯沃思的三種依附型態 除了時常被擁抱、親餵母乳之外,媽媽若在嬰兒三個月之前,不設下太多規矩,願意多認識嬰兒,多猜他在想什麼,盡力去回應寶寶,那麼到了一歲的時候,嬰兒就會較少哭鬧,有較多表情、較多手勢,也發出較多的聲音。 總而言之,養出安全依附型寶寶的關鍵,就是將母嬰關係的主體由「母親」移到「嬰兒」。媽媽願意用心去聆聽寶寶的心聲,並且回應他的需求,母嬰之間就能建立良好的默契。有了安全依附關係之後,孩子在安全感中成長,情緒才會更穩定,人際關係也更良好。 啪!依附關係研究所得到的結論,狠狠賞了行為主義派學者一個巴掌。 媽媽怎麼對待我,我就怎麼對待伴侶 不只如此,嬰兒時期親子的依附關係,還會進一步影響孩子長大後,談戀愛時的親密關係。心理學家發現,童年時期被定型為焦慮型依附或逃避依附型的孩子,成年後也會用類似方式對待自己的伴侶與嬰兒。康乃爾大學的教授哈姍(Cindy Hazan)與加州大學的教授沙弗(Phillip Shaver),比照三種嬰兒依附關係,對應到戀愛的男女關係,發現竟然有高度相關(表 13.1)。為什麼嬰幼兒時期的依附關係,可以影響人如此深遠?背後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 一個脆弱的初生嬰兒,一天之中要發出很多次生理或心理需求訊號,包括我餓了、我累了、我害怕、我會痛等。但嬰兒不會說話,必須由照顧者主動回應,猜猜看嬰兒在想什麼,進而解決他的困擾。反覆執行多次之後,嬰兒大腦就會產生被愛與接納的安全感,慢慢進入潛意識,大腦就套上一層「抗壓保護傘」。未來人生中,這個人就算遇到感情的波折,在這層保護傘之下,壓力荷爾蒙的分泌也不至於太高,大腦就可保持理智,不會做出傷害他人或自己的事。 表13.1 嬰兒期依附型態與愛情依附行為的關聯 而焦慮依附型或逃避依附型的嬰兒,雖然也同樣發出需求訊號,照顧者卻為了「訓練」的緣故,刻意忽略或否決。這種無助感,讓嬰兒大腦無法得到滿足的回饋,久而久之,他對分離產生強烈的焦慮與不安全感,變成嬰兒版的「恐怖情人」,或是走向另一個極端,乾脆放棄被回應的期待,成為親密關係中的「逃避者」。 「戀愛」的本質是什麼?青少年為何會想要談戀愛?其實就是在和父母分開的過程中,尋找一個新的親密關係。而我們人生中第一個親密關係,就是和父母之間建立的親情,如此關鍵的親密之旅,若因失敗而走向焦慮依附型或逃避依附型,將來就有很高的比例,繼續錯誤的投射在男朋友/女朋友、丈夫/妻子,以及自己的下一代。 除了傷害他人的恐怖情人外,青少年自傷行為也同樣令家長心疼。根據這幾年先進國家的統計,青少年自傷行為逐年增加,包括了用刀片割傷皮膚、拔毛、自己打自己等。曾有自傷行為的青少年,容易罹患藥物濫用、酗酒等成癮疾病(比平均高出三十四倍),自殺率也提高了十七倍。 自傷行為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人想利用身體的痛楚,對抗更難忍受的心理痛苦。為什麼青少年自傷行為比例愈來愈高?有些人會歸咎於媒體的渲染、課業壓力太大、人際關係挫折、受挫力下降……但其實這一切問題真正的源頭,同樣是來自於兒童時期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二○一三年,海德堡大學在《精神醫學研究》(Psychiatry Research)發表研究,指出曾被父親家暴的孩子,青少年自傷行為會增加二.四倍;若母親對孩子表現出厭惡感,則可增加到七.八倍!似乎在依附關係的建立上,媽媽比爸爸還更具影響力。另一項丹麥橫跨十五年的研究也顯示,父母離異會增加二至五倍的自傷行為,影響力可達十五年之久,甚至延遲到成年之後。 有條件的愛,就是不安全依附關係的開始 建立嬰兒時期的安全依附感很重要,而學齡前兒童的父母也要提醒自己,若讓孩子認為父母是「有條件的愛自己」,也會形成不安全依附關係。 我有一位媽媽朋友,她很苦惱的跟我分享自己三歲的孩子,上幼兒園已經三個月了,但每天早上到了校門口,還是哭哭啼啼的,總要反覆確認:「媽媽妳會來接我嗎?妳會第一個來接我嗎?」即使媽媽再三保證,他依然面露恐懼,不肯放開媽媽的手。 經過長期的觀察,我發現孩子的媽有一個說話的壞習慣,就是一天要無數次的將孩子的好行為,當作交換條件來回應他的需求。比如說,她常常諄諄告誡小孩:「如果你現在乖乖聽話,我才給你抱抱。如果你吃完飯,我才帶你回家。如果你想要A,就必須做好B……。」長期下來,小孩的內心永遠不敢確定:「今天我的表現夠好嗎?能夠讓媽媽準時來接我放學嗎?」他總是擔心媽媽不會再出現。所以每天上學,都必須上演十八相送,但明明在學校,玩得非常開心。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位孩子名叫小安,有一天他坐在餐桌上掉淚,因為媽媽說沒吃完青菜不准下桌。母女僵持了一個小時後,媽媽說:「算了,不吃就收起來!」小安聽了不僅沒有破涕為笑,反而更加放聲大哭,叫喊著:「我吃得完!妳不可以收!」媽媽一頭霧水,現在孩子是在演哪一齣? 我來翻譯一下小安內心的 OS:她其實知道「只要吃完青菜,就能討好媽媽」,但她的身體,卻痛恨青菜到了極點,一口也難以下嚥。小安希望得到媽媽的愛,但是這份愛,卻必須「先接受痛苦」才能得到,這矛盾讓她呆坐在餐桌上,不知該如何解決。當媽媽說要收走青菜時,她驚覺媽媽可能要把「愛」收回去,所以放聲大哭,希望媽媽把青菜留下來。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上述這些場景,雖然大人無心,但是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這種有條件式的愛,就是不安全依附關係的來源。根據統計,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人口,大約是六○%。當然,並非所有親密關係問題,統統都要歸咎於童年時的陰影。也許過去的親子關係不盡完美,但在未來人生路上若幸運遇上對的人,比如說一場美好的戀愛,或許就有機會扭轉親密關係的面貌。 但父母們可以想一想,為什麼要將下一代親密關係的主導權,交給未來的其他人呢?孩子目前就住在家裡,和我們每天朝夕相處,而他們的感情與婚姻幸福,此時此刻正掌握在我們的手裡。父母們不能再忽視孩子對依附關係的需求,而且事不宜遲,從嬰幼兒時期就要開始! 本文摘錄自黃瑽寧《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黃瑽寧陪你正向育兒,用科學實證打造幸福感家庭》,由親子天下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黃瑽寧陪你正向育兒,用科學實證打造幸福感家庭》 June 25, 2019 at 03: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RvTbq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