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bit.ly/2tnZW22
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聖母式戀愛:無止盡包容對方?其實是想確認自己值得被愛 http://bit.ly/2tnZW22 在關係中,你也擁有「聖母」心態嗎?無論被如何對待,都會不斷地為對方付出和奉獻,任對方予取予求,只因為你認為對方需要拯救、需要你的愛。但有沒有一種可能,最需要愛的,是自己?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昨天在後台看到一條長長的留言,這位朋友詳細地描述了他是如何的愛自己的前任,為其付出了多少,自己又因為兩人分開多麼傷感。在他的故事中,前任最後劈腿了,在此之前還欺騙了他很長一段時間。但他的故事的最後一句話卻是:「我很傷心,也很生氣,可我一點也不恨他,可能是我對他的愛還是不夠,我不夠好,無條件的愛應該能接納他的一切。」 在他的敘述中,我感受到的更多的並不是他對前任的感情,而是一種像是為了滿足自己某種需求的,「聖母」式的自我感動。 剛好,上周和大家聊了「浪子綜合徵」,提到了和浪子「天生一對」的聖母型伴侶,很多小伙伴在後台呼籲我們展開講講,於是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關係中的「聖母」。 為了方便閱讀,我們全篇都會使用「聖母」一詞,但並不代表這個人群只有女性,文章中討論的「聖母」不指代任何單一性別。 關係中的「聖母」是什麼樣子的? 脫離了原本詞義的「聖母」是一個沒有標準定義的概念,它成為了一個特有的網路詞彙,大概指的是那些沒有原則和底線地包容、原諒他人,且同情心氾濫以至脫離了客觀事實和是非的人。顯然,它在網路語言中是一個貶義詞。 在英文學術文獻中,與「聖母」的形象有一點類似的是我們曾經跟大家談過幾次的「討好者」(people pleaser)[註 1] 和關係中的「情緒共感者」(empath) 。前者想要被所有人喜歡,無法對他人的要求說「不」,後者則因為自己高敏感的特質和極強的共情能力,經常成為伴侶利用和消費的對象(Orloff, 2017)。 但親密關係中的「聖母」與這兩者之間又有本質的不同。 聖母們在關係中無論被如何對待,都會不斷地為對方付出和奉獻,任對方予取予求。 這是他們一種主動、自發的行為,他們能從中獲得一種虛假的自我滿足感。聖母這樣做也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像「情緒共感者」們一樣對他人情緒更敏感、更善於共情。(推薦閱讀:致高敏感一族:親愛的,你不能代替他人痛苦,也無法拯救別人) 聖母們最常選擇的伴侶類型有兩種: 第一種是那種沒有獨立生存能力的人。這種情況比較好理解,這樣的人時刻需要聖母在身邊支持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給他們提供精神上、生理上及物質上的幫助。在這一類人身邊,聖母會感到自己是一直被需要的,感到自己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他離開了我,就活不下去了」。 第二種則是那些難以被取悅的、對自己不好的,且往往在感情中劣跡斑斑的人。我們在「浪子綜合徵」 [註 2] 中提到的就是這一種情況。對於這種類型的伴侶,聖母會認為,雖然他們看起來桃花不斷、身邊從不缺人,但他們不是真的快樂、幸福,聖母相信只有自己看到了他們身上的某些特質——「其實他很缺愛」。 在第一種伴侶身邊時,聖母們相信對方需要自己;在第二種伴侶身邊時,聖母幻想自己的愛和付出可以感動伴侶。 總之,他們會主動地將自己投入一段「艱難」的關係中,雖然他們自己可能意識不到。但宏觀的去看待他們有過的感情,會發現他們只會選擇這樣的伴侶。他們有著豐沛的拯救欲,並認為自己有能力拯救對方。他們會認為伴侶是可憐的,對對方充滿了憐惜。(當然,他們往往「拯救」不了任何人,包括他們自己) 另外,作為關係中的聖母,即使在關係中被傷害,他們也很少憎恨對方,甚至還會反過來責怪自己。在周圍有人提醒自己離開,或是勸阻自己時,他們不僅不會採納,還會在心中抱著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態度;以及一種「你們都說他不好,那我就更不能放棄他了」的心理,再一次強化了自己給自己的「拯救者使命」。 「聖母」和人際中的「討好者」有什麼區別? 兩者看起來都是會完全犧牲自己需求的、近乎沒有底線的取悅他人的人,但聖母是取悅特定的人(通常是他們的伴侶),而討好者則是會討好幾乎周圍的所有人。 同時,即便他們潛意識裡或多或少都帶著「想要被別人喜歡」的心理,聖母抱有一種自我陶醉的滿足感,他們享受付出和奉獻的本身;但討好者其實是會在不斷滿足他人需求中感到困擾的(Braiker, 2001)。 圖片|《鬥魚》劇照 「聖母」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1. 矛盾的低自尊自戀者 之所以總是和那些需要自己幫助、犧牲或拯救的人在一起,是因為聖母認為自己配不上好的愛與尊重。他們透過去愛這樣的人來確認自己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被愛的。而即使被對方傷害,也是符合聖母們心中「我果然不值得被愛」的這個預期的。 另一方面,他們其實又是自戀的。聖母們認為自己會是那個特別的人,是那個能夠理解對方、拯救對方,能給到對方別人給不了的愛的人。當他們扮演一個照顧者的角色時也是如此。 上面提到,他們常常懷揣著「我不能離開他,如果我離開他,他就太可憐了/不能好好生活了/沒有人愛了」的想法;但這樣的想法實則透露了一種把自己放在比對方更有能力、更優越的位置上的心理。 2. 看似無欲無求的「聖母」其實有著極強的控制欲 拯救慾望強烈的個體,其實往往也有著強烈的控制欲。他們希望掌控自己的人生腳本。人生腳本指的是,你對自己人生中發生的故事的書寫和規劃。而那些控制欲過強的人的規劃可能是偏執的、脫離了實際的。比如,「我的愛情都應該有好的結局,我愛的人在最後應該要同樣愛我,只要我對他們足夠好,只要我用盡全力去愛他們」。 聖母們可能比他人更不能接受自己的人生腳本中有意外和缺陷,他們不會承認自己選擇了錯誤的對象,或是這就是一段會失敗的關係。所以,當這樣的「意外」出現時,他們會想要強行用自己的方式去書寫。 但,控制慾不強的人在同樣的情況下,更有可能選擇接受和放棄—— 及時止損。即便這個過程同樣痛苦,因為前提是面對現實,並接受這是一個「損」。 為什麼這些人會成為關係中的聖母? 會成為關係中一味付出和犧牲的「聖母」的人,可能是因為在童年時只感受過有條件的愛。弗洛姆認為,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同時獲得「無條件的愛」和「有條件的愛」,才能成長為一個會成熟地愛他人的人。 「無條件的愛」強調「不論你做了什麼,我都會愛你」,它給了孩子一種安全感。而「有條件的愛」意味著:「我愛你,因為你達成了我的標準」。比如,有的家長可能只會在孩子獲得了優異的成績,讓他們臉上有光時,才會表現愛他們的樣子,才會肯定他們——「真是我的好孩子」。 只得到過「有條件的愛」的聖母們,在伴侶身上投射了幼時自己的影子。他們這樣對待對方,潛意識裡是希望自己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無條件的愛和包容,或者希望曾經的自己可以得到這些(他們希望有人曾經可以包容自身糟糕的一切,但卻往往走得更遠——他們選擇的人可能遠比過去的自己要糟糕地多。)他們始終想要對方獲得「拯救」,就彷佛這樣當年的自己也可以獲得救贖一般。 然而,「聖母」的拯救往往會失敗 這種失敗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聖母得不到好的關係;第二,他們想要改變的人也並不會改變。 之所以說聖母得不到好的關係,是因為首先,他們選擇的伴侶通常都是無法和他們建立好的關係的。正如前文中提到的,聖母最常選擇的伴侶類型可以簡單概括為「浪子型」和「巨嬰型」。 任伴侶予取予求的他們雖然容易成為浪子的目標,但也是永遠追求新鮮刺激的浪子們一定會拋棄的對象;在一次又一次的被傷害和拋棄之中,他們反覆地陷入自責和自我懷疑,然後進入下一段類似的關係,妄想這一次能夠成功「拯救」對方;這本質上是一種永不停歇的創傷的強迫性重複。 而沒有獨立生存能力的巨嬰伴侶,則通常是嚴重的依賴型人格障礙,或是物質成癮者。他們與聖母之間看似構成了一種「和諧」的關係——一個必須依附於他人生活,一個依賴別人對自己的依賴。這是一種表面和諧,實則互相消耗的病態共生關係。 另外,聖母得不到好的關係的原因還在於,他們沒有底線的、任對方預期欲求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也教會了對方怎樣對待自己——可以用這些沒有底線的方式。因為在健康的關係中,雙方也會試探對方能接受的自己的行為方式,而聖母的愛其實正是讓對方誤以為一些錯誤的行為方式是被允許的。(推薦閱讀:關係的拯救者情結:付出愛,只為了換取自己的存在感) 那,為什麼說聖母想改變的人不會改變呢? 即使聖母真的給到了對方很多的愛和付出,對方大都依然不為所動,絲毫沒有改變,這是因為聖母了忽略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主自願的,只有那些準備好了接受改變和幫助的人,才能去作出改變。他們只會接受自己選擇的人的付出,而不是所有人的付出。 這就好比,對於很多十幾歲的孩子,無論你多麼想傳達給他們「學習很重要」這件事,如何滔滔不絕的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他們也常常左耳進右耳出。他們並不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需要改變,自然也就不會接受你的「幫助」。或者,他們可能願意聽取同伴的意見,卻不會聽取父母老師的意見。最終能否改變,只取決於改變者自身的內心。 聖母們忽略了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對於一個人行為改變重要性,所以往往只能感動自己(Deci & Ryan, 2000)。 圖片|《鬥魚》劇照 如果你是一個這樣的「聖母」,該怎麼做? 最後還有一些話,想送給關係中的聖母們。 看到這裡,希望你已經做出了最關鍵的一步:意識到且承認這個「拯救」的任務一定會失敗。你既選擇了錯誤的方式,也正可能面對著難以改變的對象。 你還要明白的是,用這種方式來獲得控制感和自我價值感是不現實的。如果你真的想要提升自我價值感和對人生的掌控感,你需要去選擇更好的任務。對於現階段的你而言,一個更好的任務不是與他人有關的,而是關於自己的。 你不應該是透過控制他人、控制關係的走向,來提升自己人生的安全感和確定性,因為這些是無法控制的。而你值不值得被愛,是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也不需要另外一個人來告訴你。 除此之外,我還建議你試著慢慢轉換自己的戀愛觀—— 從一方拯救/幫助另一方的戀愛觀,到平等的、共同成長的戀愛觀。即便是你眼中「需要被拯救」的浪子,其實仍然需要共同成長的經歷,無論他們是否能意識到。 當你不自覺地在對方身上投射過去自己的影子時,你要明白你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個需要被拯救的自己了。如今的你有能力去承擔一段共同成長的關係,你也能夠去選擇一個和自己齊肩並進的伴侶。 在一段更加健康的關係中,雙方之間需求的滿足、彼此的促進應該是相互的。有時他需要照顧你的壞情緒,偶爾你也能為他妥協。但更多的時候,你們應該是兩個互相依賴但又互相獨立的個體,在過好自己人生的基礎上,一起讓這段關係變得更好。 最後,我希望你能不斷地讓自己回到「真正被愛和被關心」的感受上去。作為一個習慣並「享受」犧牲和付出的人,你可能會在別人對自己好、或是為自己付出時感到不適應、不自在。但請你相信,沒有人是會真正排斥被愛的感覺的。 從情感上意識到身邊的這個人不值得,多去關注周圍那些不一味向你索取,而是常常將你的利益擺在自己之前的人,然後將你有的情感和溫柔留給這些更值得的人。你不是不喜歡被寵愛,你只是還不習慣。 最後的最後,還有一個問題想要和大家討論: 我認為,聖母的內心大都有一個關於自己人設的「定式」——「我要無條件地愛他,不論他怎麼對待我」。但這個「定式」卻不是為伴侶,而是一個他們自己的人生腳本。他們的角色設定是固定的,只是需要一個恰當的對象來陪自己演出,完成這齣自我感動的戲。 所以,我有時候會想,是不是這個對象是誰其實無所謂,只要他們滿足「需要被拯救」這個條件就好。於是我也想問問大家,在對方真的變好之後,聖母還會愛他們嗎? 註 1:點此閱讀「討好者」的延伸資料,將導至站外 註 2:點此閱讀「浪子型」的延伸資料,將導至站外 References: Braiker,H. (2001). The disease to please: Curing the people-pleasing syndrome. NewYork: McGraw-Hill. Deci,EL, & Ryan, R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268. Fromm,E. (1956). The art of loving. New York, NY: Harper & Brothers. Orloff,J. (2017). 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 Life Strategies for Sensitive People.Sounds True. February 16, 2019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ne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