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Nqyie4
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
心理學解析《還願》:你的這一生,曾經為自己活過嗎? https://ift.tt/2Nqyie4 《還願》之細緻,有太多細節值得重刷、反思。本文從角色的生命故事與心理狀態切入,帶我們了解《還願》的故事不只是遊戲情節,更可能是這個社會、眾多家庭潛在卻忽視的殘酷現狀。 (小提醒:本文涉及《還願》遊戲劇情,讀者們請斟酌閱讀。) 以下巨雷,為了避免你還沒玩可是又覺得自己沒時間玩,附上網路上面流傳的《還願》兩小時電影版! 「⋯⋯只要摺到和故事裡面一樣多的鬱金香,我的病一定就會好了。病好了以後,我要繼續練唱、變得更厲害、唱得更好,然後,總有一天一定會實現我的生日願望,變成大明星。讓爸爸媽媽一起坐在電視機前面看我唱歌,大家開開心心聚在客廳,我好喜歡那個時候喔⋯⋯」美心在最後說。 你的人生,曾經也有類似的「願望」嗎? 只要這次能考好,爸媽就不會離婚了 只要我乖乖地,媽媽就不會只愛弟弟了 如果我能夠再聽話一點,爸爸就會回來了吧?媽媽也不會每天都以淚洗面⋯⋯。 是不是因為我,他們才會吵架? 曾經你以為,只要做到某些事情,那個讓你感到痛苦卻又不敢面對的地獄,就可以用某種形式「變回」和同學一樣幸福快樂的家庭;曾經你以為,只要夠聽話夠乖,就能夠扭轉家裡面的頹敗:曾經你以為,只要你用功讀書、努力賺錢,就可以把那些殘缺的洞填補起來,把你一直渴望的那種愛要回來——直到某一天你發現,這一切的「你以為」,都只是以為。這個家庭的裂痕太深太大,豈是幼小的你所能夠改變?然而,當你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似乎有一部分的你,已經被摧殘殆盡⋯⋯。 在這篇文章裡面,我想要用三個《還願》裡的角色,來說明一個高度衝突的家庭,如何讓三個人都傷心⋯⋯。 美心:爸媽好,我就好 想看看,你小時候的生活有沒有美心的影子: 身體受到虐待(Physically abused) 被忽視、家人很冷漠(Early Neglect) 很窮,社會經濟地位很低(Low SES) 過去的研究顯示,上述這些童年的「創傷」(Early Childhood Trauma)可能會影響你的大腦,甚至攜帶一輩子。Seth D. Pollak 指出,身體受到虐待、受到情感忽視(站外連結)、生活遭受巨大壓力的兒童或來自低社會經濟地位的家庭、有較小的海馬迴體積。事實上,杏仁核和海馬迴體積較小者,也有較多行為問題 [1][2]。而經歷過身體虐待的兒童,面臨極端壓力的兒童患上精神和身體疾病的風險更高,身體上與壓力相關的基因也會產生變化(Gene Methylation)[3]! 上面這幾個研究講來講去都只在講同樣一件事情:如果在你小時候受到不當的對待,很有可能這些創傷會住在你的腦袋,於是你終其一生,都要攜帶著某一種裂痕,來面對你的感情、工作、家庭與人生。研究顯示,你童年的創傷記憶,的確會影響你的自尊,童年曾被父母忽視的人,有較低的自尊 [4],也比較難跟人建立親密關係,甚至覺得自己「不值得」快樂 [5]。 圖片|來源 Rohner 等人的研究指出 [4],童年悲慘的記憶與成年之後的適應有關。如果你經常受到父母冷漠以對、忽視、攻擊,甚至覺得父母「就是不喜歡自己」,那麼很有可能你會產生下面的「症狀」: 在感情、人際關係中容易感到焦慮 害怕跟別人建立親密關係 情緒不穩定,對自己、世界、和未來有負面的期待、看法 小時候的你就希望這一切「好轉」,所以很努力很努力。然後有一天,你不知不覺地變成了「爸媽好,我就好」的美心,總是無意之間承擔起團體當中的責任、總是會過度的在意別人的評價、總是在午夜夢迴的時候,又想起自己哪裡不好,可能被討厭。你過得好辛苦,好努力的想要改變,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停留在原點。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一切的一切可能不是你的問題,而是整個「系統」出現了問題 [6],你太習慣把一切的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扛,卻也讓你的家庭、人際、感情都形成了某一種固定的模式;你以為這樣做大家都會快樂,卻不知道你的過度負責可能來自於某種自卑,甚至犧牲了別人快樂的權利——就像是美心的爸爸,杜先生。(帶你看見:男人真心話:把我當母豬教徒很簡單,但我有我的心痛) 杜先生:這是男人的事,你不用管! 每次談到性別平等,就會有人說「女生已經享受太多既得利益了,憑什麼還要要求平等?」老實說我生理男的我以前也這麼覺得,直到我上了性別的課程之後才發現一件事情——在性別不平等的情況下,其實男性也是受到壓迫的。例如,由於男性在台灣社會當中會被「預設」成為養家活口的重要角色,所以,如果他不再具備「賺錢」的能力,就很有可能: 開始覺得自卑、自尊心受損 說出一些很荒謬的話,只是為了掩蓋這個自卑(你給我閉嘴,我知道我在做什麼!女人家管這麼多幹嘛!) 前面兩個感覺互相矛盾衝突,卻又沒有人可以說,於是內在「不同部分的自己」開始自相殘殺,一方面覺得自己很厲害,另外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很沒有用 因為「承認自己沒有用」這件事情實在是太痛苦了,所以就會試圖在人生當中去展現出「有用」的一塊,例如攻擊行為、家暴、過度控制等等,夫妻雙方都困在自己的刻板性別角色中 [7]。 「傳統與主流的價值偏好,仍期待以丈夫為主要賺食(閩南語,賺錢養家的意思),於是賺食理想與現實落差的夫妻們,由賺食模式失衡而來的權力真實與兩性議題」國內學者董秀珠等人在文章中指出 [8],當一個男人在台灣的社會不再能夠賺錢,那麼他所承擔的心理壓力,很有可能會聚成一個巨大的黑暗,吞噬了他自己也吞噬了他的家庭——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來自於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 在《還願》的故事裡面,杜先生寫的劇本根本沒有人要拍,就在這個時候,曾經因為慈孤觀音何老師的法力「解救」自己罹患哮喘 [註 1] 的女兒美心,自此之後他開始找回了生命的一些「控制感」——只要我花多一點錢供養慈孤觀音,就能夠解救女兒、換回更多生命中的控制感。 圖片|來源 如果遊戲玩到這裡的你覺得杜先生實在是太愚蠢了,那麼你不如回頭想想看自己,小時候你是不是也曾經有一些奇怪的迷信? 覺得穿某一雙鞋子上學,當天就不會遇到壞事 拿某枝特定的筆來寫,就會比較幸運、考試比較高分 覺得如果把腳縮到棉被裡面,鬼就不會抓到自己 說穿了,銘芯只是透過某一種行為,來挽回我們對於不確定人生的一種控制感。行為心理學家 B.F. Skinner 曾經做一個有趣的研究,在固定時間給鴿子飼料,但沒想到鴿子卻把自己做的一些行為和飼料聯想在一起,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和舞蹈表演,似乎是覺得自己做這些動作就可以「召喚」出飼料 [9]。看起來很荒謬對嗎?但當我們人生面臨許多的困境,甚至對明天開始感到惶恐、不知所措的時候,總會希望有些事情可以依靠——比方說,塔羅、占星(站外連結)、紫微斗數等等。姑且不論這些準確與否 [註 2]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 3 個效果 [10]: 人生缺乏控制感的人,或者是對自己確定感比較低的人,比較有可能相信占星,不過上了一學期占星課之後,控制感提昇了[11] 越是相信的人,越覺得它準 這些正向的描述,的確會改變一個人的認知、情緒、與行為 [12] 「這個儀式本來就是輕者當日,重者七日見效,你要對美心有信心,你要有耐心啊,不要去打擾她,讓他慢慢泡⋯⋯」何老師在電話裡說,沒想到隔一陣子之後再打電話給她,這支電話就無人接聽了。 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杜先生把美心浸泡在蛇酒的浴缸裡、明明泡了之後沒有太多的改變但仍堅持繼續泡、不斷地送錢給何老師、甚至到最後傾家蕩產等等⋯⋯這一切一切看起來很難以令人置信的行為,背後是不是也藏著他對於自我的懷疑?然後長期下來為了避免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13]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幹,儘管聽到錄音帶裡面很多人都覺得何老師的法術沒有效,他依然堅信不移,畢竟如果認賠殺出,他就必須得承認自己的愚昧 [14]⋯⋯當一個人對於人生的意義開始產生動搖的時候,總是要抱著某一些東西,來穩定他對生命的信念,在《還願》裡面或許是慈孤觀音,那麼在你身上,又是什麼呢?什麼是你願意花一輩子去犧牲,甚至放棄你原先擁有的東西呢? 莉芳:為了家庭犧牲一切,值得嗎? 「你看,我把旗袍找出來了,洗一洗應該還能穿吧?賴導他答應了,他說現在還來得及加個角色⋯⋯房租、水電都沒著落,總得想個辦法⋯⋯。」莉芳說,家裡面已經彈盡援絕,他想要也去工作貼補家用。 「什麼意思?這樣家裡怎麼辦,小孩不顧了嗎?你怎麼那麼自私啊?」杜先生說。 「一整天我在家裡都好好手好腳不出去工作,寫那麼多,還不就賺幾個錢⋯⋯拜託你現實一點好不好,你那種劇本現在已經沒有人想要拍了⋯⋯你知道為了家裡的開銷,我跟我媽拿了多少錢?你知不知道有多丟臉⋯⋯。」 「丟臉?你穿這樣出去拋頭露面,我就不丟臉嗎?」杜先生說,看樣子,再來應該就是家暴的情節了。 這短短的一段對話,就透漏出刻板印象當中性別角色分工的無奈 [15-16],以及家暴行為人和被行為人的日常 [17]。在對話裡,莉芳其實是想要扭轉家裡面的狀態,可是卻無意間「佔據」了男人「應該」做的角色,威脅了杜先生的自尊;杜先生當然也不甘示弱,拿出了「女性應該有的性別角色」(不可以穿著暴露,去外面拋頭露面),來「鎮壓」莉芳。套一句我老師所說的話:「性別刻板印象的壓榨,是同時施力這兩個性別上面的。」(延伸閱讀:我該不該辭去工作,當個全職家庭主婦?) 如果一個社會對於某一個性別只有一種單一的想像,當某個人無法達成那個想像的要求時,自卑、自責、覺得自己不值得,種種負面的感覺,甚至是攻擊行為都會一併出現——這就是這個家庭裡面,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家都被性別刻板印象給壓榨了,大家都過得很辛苦,但卻困在這個牢籠中,讓這個家族裡面的所有人都難以呼吸——尤其是美心,她承擔了家裡面所有的焦慮。所以,與其說是美心生病,不如說是這個家生病了,美心只是一頭悲哀的代罪羔羊 [18]。 回到莉芳身上,你會發現她的處境也異常可憐。她為了這個婚姻犧牲了自己的職業生命,相夫教子,當初似乎是司空見慣的事;當美心出事的時候,她的歌唱表現、學業表現、政治生活當中的種種表現、是否生病等等,似乎都是莉芳的「本分」(相關文章:【性別觀察】最恐怖的工作是做人媳婦?已婚婦女搶春節排班)。一個女人家,連本分都盡不好好,又要怎麼去「分擔家裡面的重擔」?這也是為什麼杜先生極力反對她出去演戲,因為如果太太真的出門賺錢,也意味著下面三件事情: 自己真的沒有養家活口的能力 還讓「女人」的權力凌駕於自己上面 周圍的人可能會「看他沒有」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即將要進入婚姻或者是猶豫是否要進入婚姻的人,或許可以想一想,這個契約是否是你人生唯一的選擇(更多性別觀察:【單身日記】剩女的光榮,我不結婚我不道歉)?當你選擇了這個契約,某種程度上面也選擇了一連串有關於性別和角色的期待,這個期待真的是你要的嗎?有沒有什麼可能,可以和你所深愛的對方做一些協調?如果你的母親就像是莉芳的媽媽一樣,也是在世世代代婚姻制度底下長大的女人,當她不支持妳、告訴妳「夫妻床頭吵,床尾和」、「凡事讓著對方一點,有一天會柳暗花明」的時候,你有沒有可能為自己說出一些話、發出一點聲音?甚至,逃離這個充滿血淚的家庭,劃好界線 [19-21]? 你的一生,要為誰還願? 這個遊戲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沿著大蛇的身軀,走到浴室裡面的那一段。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藥酒裡面都要放「蛇」?何以不是獅子、老虎、大象、貓咪、狗、或者是其他動物?其實,「蛇」的意象往往是一把雙面刃——是毒藥,但同時也是解藥。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到衛生福利部的標誌中間會畫一隻蛇、許多原住民族也會崇拜蛇這種動物,甚至人類的始祖女媧下半身也是蛇身 [22-23](可參考遊戲裡面的文件,靈蛇現身、捨身救生、化身神將的故事等等⋯⋯)。換句話說,蛇一方面是黑暗,另外一方面也是救贖的希望。 其實這條蛇,牠(祂)的毒液也滲透著整個故事情節——在這個家庭裡,每個人都被某一種毒性的關係(toxic relationships)所侵佔,但每個人也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治癒、蛻皮、改變。就像是,這篇文章一開始引用的那段旁白,看起來很悲哀,但也在訴說著美心的願望——我希望媽媽能夠回來、爸爸能夠和我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表演⋯⋯。回首這個遊戲裡面的三個角色,似乎都有他們的願望: 美心:病情好轉,重回螢光幕,當一個小明星,然後最重要的,能夠回到從前 杜先生:女兒病情好轉,劇本被青睞,太太回來(?) 莉芳:家境好轉、女兒的病好、先生有現實感 不知道你看了這三個描述,有沒有發現什麼事情?所有的人都希望美心的病能夠好,但沒有人知道這個病是來自於整個家庭結構的壓力;所有人內心當中的願望,都羈絆著其他的人;所有的人好努力的做一些什麼事情,不論是好是壞,其實都是希望這個家庭能夠回到原本的狀態——可是,他們用了傷害彼此的方式,讓這一切的一切,都無法再回到原點。 在這篇文章的背後,我想要邀請你閉上眼睛,想想你的童年,想想那個「不論怎麼努力也無法獲得認同」的家庭裡,你究竟想要「還」的,是誰的願? 圖片|來源 童年遭遇各種風暴的人,終其一生都費盡心機去追求別人的認同,這個別人可能是父母、親人、老師、某個宗教領袖或者是重要他人,但從來不會是自己。也就是說,那些心中的「應該」、「必須」、「我一定要」等等的完美主義,各種逼死自己,其實說穿了都是想要證明一件事 [24]:如果我夠好了,別人就會愛我了。可是,不管他們多麼努力,還是會感到空虛、焦慮,因為他們把愛自己的權利,度讓給身邊其他重要的人,花一輩子去還別人的願,卻從來沒有還自己的願。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就只能夠從別人的眼光、刻板印象的角色裡面獲得認同,像是驢子前面掛著紅蘿蔔一樣,不管你多麼努力的奔跑,永遠不會有盡頭。 如果你總是抱怨童年,總是想著「都是父母,才害我今天過著沒有自信的人生」,總是盼著哪一天能夠殺掉父母就能重生,那麼或許你真正該做的並不是幹掉他們,而是超渡你心中「父母的冤魂」——畢竟困住你的並不是父母本身,而是那些無法停止的「內在聲音」們;如果你是那種被「應該」、「罪惡感」、「孝順」綁架勒索的人,那麼不妨照照鏡子,因為鏡子裡面的那個人,才是你此生最重要的人。(推薦你看:努力改變,不是為了討好世界,而是為了取悅自己) 願與怨,常常被卡在同一個點;解怨,就能還願。 當你為將來感到恐慌、的關係感到焦慮、對於身邊的一切提不起勁的時候,或許也正是你「幫自己還願」的時機。打開你內心那個黑暗的房間、拿起打火機探索那些幽暗的記憶,或許你就能夠從那些不堪裡,看見早就被你遺忘的斑斑血跡,聽到你刻意掩藏起來、不想被聽聞的聲音,然後發現,原來在這些令人噁心的惡臭裡面,有一個小男孩或者是小女孩,正跪在地上許願,期待能夠透過某種犧牲,換來幸福的可能。 當你終於越過了千山萬水,看到了這樣的畫面,你可以試著靠近他,拍拍他的肩膀,跟他說:「你值得擁有自己的願望,值得還給自己,一片天堂。」 註解| [註 1] 其實可能是過度換氣(shortness of Breath),一種恐慌發作(Panic attacks)的焦慮症狀,當恐慌和焦慮發生時,我們的呼吸可能變得更加淺薄和受限制。我們採用快速和短暫的呼吸,而不是用完全呼吸來充滿肺部。 [註 2] 這並不代表占星塔羅沒有價值,或者是沒自信的人才會去算命。人生本來就充滿著許多不確定性,由於人類和科學都是有限的,我們總會遇到生命陷落或者是頓失所依的時候,如果這些學問信仰能夠帶給我們一些方向,不過度迷信,反而能夠讓我們在惶惶不安的人生當中安穩下來。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 Fries, A. B. W., Ziegler, T. E., Kurian, J. R., Jacoris, S., & Pollak, S. D. (2005). Early experience in humans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neuropeptides critical for regulating social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2(47), 17237–17240. [2] Hanson, J. L., Nacewicz, B. M., Sutterer, M. J., Cayo, A. A., Schaefer, S. M., Rudolph, K. D., . . . Davidson, R. J. (2015). Behavioral problems after early life stress: contributions of the hippocampus and amygdala. Biological Psychiatry, 77(4), 314–323. [3] Romens, S. E., McDonald, J., Svaren, J., & Pollak, S. D. (2015). Associations between early life stress and gene methylation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86(1), 303–309. [4] Rohner, R., Melendez-Rhodes, T., Kuyumcu, B., Machado, F., Roszak, J., Hussain, S., . . . Ashdown, B. (2018). Psychological Maladjustment Medi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Remembrances of Parental Rejection in Childhood and Adults’ Fear of Intimacy: A Multicultural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nterpersonal Acceptance & Rejection. [5] Wood, J. V., Heimpel, S. A., Manwell, L. A., & Whittington, E. J. (2009). This mood is familiar and I don't deserve to feel better anyway: mechanisms underlying self-esteem differences in motivation to repair sad moo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2), 363. [6] Goldenberg, I. (2008). Interlocking systems: the individual, the family, and the community [Chapter 4 from: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In I. Goldenberg & H. Goldenberg (Eds.),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pp. 90-113). Belmont, Calif: Thomson Brooks/Cole. [7] 蔡素琴 (2009)。 從女性主義觀點解讀親子衝突歷程中的母職經驗-以一位家有青少年子女的母親為例[The Experiences of Motherhood in the Process of Mother-adolescent Conflict: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20),頁 71-111。 doi: 10.6308/jcg.20.03 [8] 董秀珠、楊連謙、林萬億 (2004)。 當丈夫不再為經濟的靠山時:夫妻間的權力與運作過程[The Marital Power Processes of Couples Which Husbands are Economically Dependent]。應用心理研究(24),頁 147-182。 [9] 人類對因果關係的依戀:從一隻「迷信」的鴿子談起 [10] 星座到底準不準?一起超神準破解「最專情的星座前五名」! [11] Lillqvist, O., & Lindeman, M. (1998). Belief in astrology as a strategy for self-verification and coping with negative life-events. European Psychologist, 3(3), 202. [12] Clobert, M., Van Cappellen, P., Bourdon, M., & Cohen, A. B. (2016). Good day for Leos: Horoscope’s influence on perception, cognitive performances, and creativ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01, 348–355. [13] Festinger, L. (1962). Cognitive Dissonance. Scientific American, 207(4), 93-&. [14] 為什麼你總是在一個不值得的人身上,花那麼多時間? [15] 陳富美、利翠珊 (2004)。 不同情感組型夫妻在家事分工上的差異:對偶資料的分析。應用心理研究, 24,頁 95-115。 [16] 黃宗堅、葉光輝、謝雨生 (2004)。 夫妻關係中權力與情感的運作模式:以衝突因應策略為例[Marital Power and Marital Affection: An Analysis for the Conflict Management Strategy]。本土心理學研究(21),頁 3-48。 [17] 黃明慧、黃宗堅 (2004)。 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療癒歷程:以Bowen代間系統理論之處遇為例。輔導季刊, 40(2),頁 42-53。 doi: 10.29742/gq.200406.0006 [18] 游淑華、吳麗雲、蔡金蓮 (2012)。 高中職學生家庭系統分化、自我概念對其人際衝突解決策略的預測研究─自我概念的中介效果[Prediction of Resolution Strategy for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Arising from Family System Differentiation and Self-Concep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Mediational Effects of Self-Concept]。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4),頁 113-141。 [19] 歐陽儀、吳麗娟 (2014)。 父母自我分化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過程中自我分化代間傳遞與親子三角關係的角色初探[A Preliminary Essay of the Roles of Self-Differentiation's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and Family Triangul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parent's Self-Differentiation's Effect on the Adolescent's General Health]。輔導季刊, 50(2),頁 65-73。 [20] 王鑾襄、賈紅鶯 (2013)。 Bowen自我分化理論與研究:近十年文獻分析初探。輔導季刊, 49(4),頁 27-39。 [21] 陳清甄(2009)。華人孝道文化、父母控制與大學生分離-個體化。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台灣。 [22] 陳雅雯 (2013)。 蛇的原型意象研究。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 20,頁 111-146 [23] 張雅雯、黃宗堅 (2009)。 《白蛇傳》民間故事中的原型及其隱喻:以榮格心理分析為觀點。諮商與輔導(288),頁 25-30。 doi: 10.29837/cg.200912.0009 [24] 花若芬芳,蝴蝶自來?給那些覺得自己是大便的人! February 25, 2019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ne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