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WHIeL
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你是拒絕依賴的情感疏離者嗎?練習意識到你對依賴的恐懼 https://ift.tt/2HWHIeL 你感覺自己無法在親密關係裡輕易依賴他人嗎?認識心理學裡的「依賴無能」,解析你無法依賴他人的隱藏心理因素。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前兩天,在後台看到了這樣一條粉絲留言:「KY 你好,我發現自己是一個特別不會依賴別人的人。雖然我也會感到孤獨,但每次向別人求助、提要求,我都會感覺不舒服,於是大多數事情上我都選擇了自己扛下來。以前我沒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但後來我男朋友總是跟我抱怨他在我身邊找不到存在感。我想問,人一定要依賴別人嗎?我這樣有問題嗎?」 這位小伙伴的煩惱讓我想到了前段時間讀到的一個叫「依賴無能(counter-dependency)」的概念。據臨床心理學家 Jonice Webb 的總結,以下這些信號能夠幫助你判斷自己是否是一個依賴無能者: 1. 有人會用「冷漠」來評價你 2. 你希望給他人留下獨立、強大的印象 3. 愛你的人曾抱怨你在情感上過於疏離 4. 你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 向他人求助對你來說異常艱難 6. 在太過親密的關係中你會感到不適 7. 示弱或是暴露自己的脆弱會讓你感到極其不舒服 8. 你時常會感到孤獨,即使身邊有親人和朋友 如果你發現你自己也是、或是身邊也有這樣的依賴無能者,今天的文章也許會給你一些幫助。 圖片|來源 不會依賴別人的人是什麼樣的? 美國心理學家 Janae Weinhold 和 Barry Weinhold(2008)在他們所著的關於依賴無能的書中指出,這個人群對於依靠別人這件事是心懷恐懼的。他們乍看之下可能是強大、自信,甚至是很成功的,但在內心他們其實脆弱不安,雖然害怕,卻又隱隱渴望著親密。 如果這個人群中存在一句共通的咒語,那一定是「我不需要任何人」 ——對別人這樣說的同時,也在內心這樣告訴自己。 從行為上來看,他們會盡可能地迴避對他人的需要,如果不得不依靠別人或者尋求外界的幫助,他們會感受到強烈的羞恥和尷尬,甚至還會因此厭惡自己。這種依賴也包括情感上的,比如在自己非常難過、孤單的時候也不願意告訴身邊的人,尋求慰藉與關懷。(推薦閱讀:關係心理學:練習與孤獨共處,也練習依賴) 與依賴別人相比,他們相對更能接受被別人依賴。但比起這樣,他們更希望別人也不要依靠自己。因為,依賴無能者往往對「依賴」這件事本身抱有負面的評價,認為「自己的事就該自己做」。他們不喜愛、也不擅長應付來自他人的依賴。 於是,在人際交往中,他們有「逃避人際交換」的傾向。也就是說,最好你是你,我是我。對他們而言,似乎只有避免你來我往的付出,才能獲得「孤島般的獨立」。 因此,依賴無能者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無法與他人建立深刻的聯結和長久的關係。他們身邊可能也不乏朋友和熟人,但那些試圖親近他們、與他們建立聯結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在某個時刻發現和他們之間像是隔了一堵牆——到了一個點就很難再靠近。 這是因為依賴無能者鮮少在人前暴露自己的脆弱,讓他們的伴侶和身邊親近的人時常產生前文留言中說的「找不到存在感」的挫敗心情,好像自己的存在對對方而言是可有可無的。 另一方面,依賴無能者即使面對親近的人,也會把得到和給予的關係算得格外清楚——「你幫了我一次,我一定要在下一次幫回來」。長此以往,對方難免會感受到他們的疏遠和「客氣」。 依賴無能者並不是從不會有依賴別人的衝動。在一些波動的瞬間裡,他們會明確地感受到自己想要親近、依賴他人的願望。但他們卻會對人際交往中各種微小信號的過度解讀,極其容易將他人的一句話、一個表情理解成對他們的拒絕,從而一瞬間就打消自己的念頭。並從此用更加嚴實的「外殼」武裝起自己。 依賴無能者不是發自內心的不想要依靠別人,也不是不渴望親密的聯結。只是,表達需求對他們來說是那麼困難,所以他們的需求常常會以別的形式表達出來。比如,他們可能經常讓別人聽到、看到自己的抱怨,卻又拒絕幫助;甚至去指責、控訴對方沒有做好,來彆扭地表達自己需要對方的事實。由於表達需要的方法是負面的,關係反而可能變得更加糟糕。 無法依賴別人的實質是什麼? 1. 無法依賴別人與自身的匱乏感相關 在成長過程中,如果長期感到需求無法被自身擁有的資源所滿足,就會產生一種長久的匱乏感。 這種匱乏感不一定是客觀上的貧窮,也有可能是家長主觀告訴他們的。比如,有一些家長由於自身的匱乏感,或是不懂得正確的教育方法是怎樣的,他們會習慣於誇張地跟孩子強調:「我們家很窮,你要節約」、「養你太費錢了,我們都快要養不起了」、「也不知道花這麼多錢養育你,你長大後能賺幾個錢」⋯⋯ 在這樣的匱乏感中長大的孩子會建立起一種脆弱的自尊感 ——一種「我沒有」的低人一等的感覺從年幼時就和他們如影隨形。對於一般人來說,接受別人的付出,帶來的感受是溫暖;但對他們而言,接受別人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的,更多是虛弱和沒有力量—— 他們不會感到在這種交換中自己與對方是平等的,而會感到自己不得不承受了他人的「賜予」,他會不自覺的把自己放在更低一級的位置上,又因為這種感受被刺傷。而這種感受正是來自於他們童年那些匱乏的經歷。 他們會認為,需要依賴別人、接受別人付出的那一方是更加弱勢的、低姿態的,即使事實並非如此。他們排斥將自己置於這樣一個弱勢的情境中,就算不得不接受了他人的付出,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地「還回去」,來恢復內心的平衡。 圖片|來源 2. 無法依賴的本質也是信任感的缺失 Weinhold(2008)在書中指出,我們在三歲以前需要完成最重要的兩件事情:一是與父母的情感聯結;二是從心理上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依賴無能的形成則是因為沒能完成與父母之間健康的聯結與分離。 情感聯結的建立是健康的分離發生的前提。這種情感聯結指的是,父母會肯定孩子表達自己,會在他們需要依靠時給予支持和幫助。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明白,自己的情感需求是正當的、合理的,他們不管在感到開心、難過、迷茫還是脆弱時,都有地方可以去,都有人可以依靠。而我們的安全感,以及對他人、對世界的最初的信任感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被建立起來的。 這種情感聯結帶來的信任感包含了三個方面:第一,相信自己對他人的需求是被歡迎的;第二,相信他人有意願且有能力幫助自己;第三,相信依賴他人、提出需求這個舉動不會帶來針對自身的負面評價,對方不會利用自己暴露出來的脆弱反過來傷害自己。 但,如果在本該與父母建立情感聯結的階段,我們感受到自己的情感需求既不被鼓勵也不被接納,甚至總是在想要尋求依靠的時候感受到了負面的信號。比如,雖然父母為自己付出,也接受了自己的依賴,但他們的態度卻總是給孩子一種「我在給他們添麻煩」的感覺。如此一來,孩子就會對這個世界和他人產生出一種不信任的感覺。(推薦閱讀:沒有人天生有安全感,一輩子的「安全感」練習) 上面說到,我們要先建立起健康的情感聯結,才能夠在成長中完成與父母的分離,實現真正的獨立。這種「分離」並不是物理上的,而是在精神上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可以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情感和決定。 這是因為,我們能夠從健康的聯結中獲得一種自信——從他人對自己的接納中,我們也認可了自身。所以,我們才會開始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的感受是有價值的,從而也有能力從自己的內部感受出發,去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 而那些沒能形成情感聯結的孩子,有一部分會走上錯誤的分離道路。他們看似非常獨立,但其實這種獨立並不是從他們內心的感受出發的,而是即使當內心感受到對他人的需求時,也強迫自己不去這樣做。他們這種「獨立」實際是基於別人對自己的評判——他們只是在做一個別人眼中的獨立的人。 依賴無能者要如何學會依賴,建立真實的聯結呢? 1. 認識到你對依賴的恐懼 想要消除你對依賴和脆弱的恐懼,你需要先意識到自己的恐懼。有很多依賴無能者都不明白自己這種不依賴別人的狀態並不是因為不想,而是因為不敢。為了幫助自己認清,你可以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是否因為不會依賴而失去了很多本可以獲得的幫助、支持和機會,使你在很多時候讓自己處於一個不利、甚至不公平的位置上? 不會依賴別人這件事是否常常讓你感覺自己孤立無援,在這個世界上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 「不依賴別人」是否總是變成阻礙你和他人關係的絆腳石,讓你感受到不到人與人之間聯結的深刻和豐富,而這給你帶來了痛苦? 可以發現,判斷的關鍵在於你的這種不依賴,或者說是「獨立」帶給你的究竟是快樂還是痛苦。 2. 承認和嘗試交流你的恐懼 有時候,在和他人的關係中表達需求和脆弱可以從告訴對方你有多害怕開始。你可以明白地告訴對方,你有隱藏的無法被表達的事實和情緒,或者在想要表達的時候,是什麼原因可能令你感受到不安全,或者在你曾經試探時,是否是對方的反應和舉動令你猶豫和退卻。你們可以共同分析這種恐懼的來源,這將對你進一步表達提供有效的幫助。 你們對彼此的依賴,是逐漸展開和深入的。你的每一次表達都彷彿一種測試,當一次次被證明,你的不安全感是多餘的,對方能夠接納、能夠讓你依賴,並且未曾離開時,你們的信任關係就會更加堅固,表達脆弱和依賴對方也變得越來越自然,你們也會更深入地了解對方、建立聯結。而如果「脆弱測試」的結果證明,他並不能給予你想要的回應,他的表現是冷漠的,甚至是傷害你的,那麼也有助於你進一步地評估和決定這段關係。(推薦閱讀:《被討厭的勇氣》越是親近的關係,越需要課題分離) 你需要知道,相互依賴對於一段關係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養分,而不是負擔。一個真正愛你的人,也會在你向他尋求依靠的過程中獲得安全感,以及對這段關係的信心。 3. 從小事開始練習依賴 雖然你已經讓對方明白了你的恐懼,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你也要知道學習依賴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 你可以從很小的事情開始,比如在你感冒生病的時候,請求對方幫你倒一杯水、買一盒感冒藥。從這樣相對積極的小事做起,要比一開始就讓對方幫自己一個大忙,或者「掏心窩子」要簡單。 References: Henriques, G. (2014). Signs of Counter-Dependency. Psychology Today. Weinhold, JB, & Weinhold, Bk, (2008) The flight from intimacy : healing your relationship of counter-dependency, the other side of co-dependency. Webb, J. (2017). The Curse of Counter-Dependence. Psych Central. April 25, 2018 at 09:00A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