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雪兒專欄|34 那年我開始斜槓人生,誰說斜槓是年輕專利 https://ift.tt/2Jkcq0X 作者雪兒寫中年後成為斜槓青年的心路感想,或許跳出舒適圈是很大的挑戰,但能直面自己的熱情,也是一種幸福。 現在最流行話題的莫過於斜槓青年,斜槓青年這個名詞源於英文「Slash」,其概念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 斜槓青年的人群組成為自由職業者,新世代青年,主要是網路時代興起,讓許多傳統行業慢慢沒落,卻也讓許多新興的服務可以透過網路變成收入管道,打破過去傳統思維,但如何成為成功的斜槓青年呢?首先先要做好一個領域,然後用現有資源突破行業壁壘,主旨是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賺錢的事。 斜槓是許多 80 後在職場碰壁人的想法 想想這幾年從三十歲打工度假歸來,內心不就是一直以「斜槓青年」做為目標嗎?想離開日復一日討厭的工作,想要去做自己想要的旅行,想要把更多關於旅行的感動分享給別人,於是才會寫下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只是那時候根本沒有斜槓的概念,也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會成功,但還是決定在三十四歲跨出了那一步。 離開了朝九晚五的專案管理工作,踏入了作家、演講、寫文等不同雙重身分,這一份決心來自於想要把時間完整的還給自己,的確我受夠了每天八個小時都被綁在一個令自己沮喪的工作環境,無所作為,沒什麼前景,像是一個受制於人的賺錢機器,每天就是在不停幫各種專案擦屁股,求別人配合,然後回到家就只想放空睡覺。 如果一輩子都要這樣過,真令人沮喪對吧?而且好像永遠都去不了想去的遠方。 有人問我「當初你跟老闆提離職時,老闆是不是很訝異。」我說「這是當然的,連同事都覺得我瘋了。」 跳出原本的舒適圈到要另外一個野外求生,就像是赤裸身體的孩子在大草原要重新手持棍棒,面對她人質疑我也懷疑自我良久,但面對年齡越長,我更害怕自己無法選擇。 跳出舒適圈,斜槓是一種挑戰跟選擇 最終給自己一個決定,三十四歲我砍掉過往重來,做自己喜歡的,延伸自己能做的,不放棄每一個機會,沒想到跌跌撞撞也過了兩年多,邊旅行,邊生活,邊工作,之後收入跟支出也超乎自己的想像,旅費沒有想像中多,收入也沒入不敷出,原來這樣的生活是可能的。(推薦閱讀:斜槓青年:我要的不是多重收入,而是多重人生) 有人問我「接下來你打算要幹嘛!」 我說「去旅行阿!」 她問「沒有演講或是什麼工作的嗎?」 我很輕易回答「沒有。旅行就旅行阿!」 脫離原本的環境,才發現有些煩惱不需要提前報到,以前總覺得該未雨綢繆,但過了生活的緊張階段,該覺得生活有需要努力就盡量努力,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或許從離職那一刻,對我來說「時間」就比「金錢」更重要,所以我賺錢是維持生活,而不是追逐名利。 有人問我「如果回到過去和剛上班第一天的自己聊天,你會和自己說什麼?」 我說「不要執著眼前看到的一切,還有過的快樂很重要。」 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斜槓 許多人會問我如何跟你一樣,我都會笑笑地問「你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嗎?」 話說小時候我的願望也不是成為一位文字工作者,是人生在跌跌撞撞後選擇當下最適合的,就像我也不會知道大學畢業之後我竟然選擇資訊服務業的專案管理,然後在工作多年又拋棄了它,或許之後我也可能變成一位民宿管理者,或著是一位專職的咖啡師,只要有興趣,或許。(推薦閱讀:我廢柴但我快樂!三個思考重新定義工作與人生) 當然你適合做「斜槓青年」嗎?有人總結了「斜槓青年」的幾個特征,一般是社交達人,而且自控能力很強,還有以下的特點。 陽光、願意接受新事物,對待任何人和事都流露出極大的好奇和興趣。 熱心,熱情,無論生活中出現怎樣的麻煩,好像在他們眼裡都不算事,而且會被很快地化解掉。 興趣相當廣泛、經歷相當奇特,各行各業都有朋友,絕對是社交達人。 有自己的時間用來學習,而且這個時間不會被任何事情所打亂。 關於 30 歲跳出舒適圈,或許在很多人眼中覺得放棄一個十年工作經驗的人很傻,但就另外種想法來說我很感激,就像許多人常說旅行要趁早,但不代表晚了就不能遠行,走過的人生經歷往往會讓你看見不同風景下的層次,那是歲月洗練的心境,絕非初顧茅廬就能得到的啟發。 中年選擇另外一條完全不同的路,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能放下不適合的人或是工作,也是一種幸福。 April 23, 2018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kcq0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