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晚餐太晚吃,總是吃太飽,可能是你老是胃痛的原因 https://ift.tt/2KpSWt8 你有胃痛的小毛病嗎?或許問題出在你晚餐的時間與份量,透過了解「晚餐要吃少」,還要「吃得早」的原因,好好照顧自己的胃。 剛才我們說了早餐要吃好,要注意進餐時間。晚餐也一樣。和早餐與午餐相比,晚餐是要「少吃」的,因為晚上一天的工作結束了,身體不需要太多的熱量。假如晚餐多吃,身體攝入熱量過剩,除了容易變胖,還容易出現高血壓、高血脂及各種心腦血管疾病。 除了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的「晚餐要吃少」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晚餐要吃早」。為什麼呢? 首先,吃飯太晚很容易得腎結石。結石的形成需要鈣的參與,尿結石的主要成分是尿酸鈣和草酸鈣。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中的鈣質,除了被人體吸收的部分,剩下的都會被排出體外。假如這些鈣質沒有被排出而是滯留在體內,那麼除非是需要補鈣的孕婦或老人,普通人尿液中那些濃度過高的鈣鹽,很容易沉積成結石。 圖片|來源 一般來說,我們在吃完東西四個小時之後,人體才能到達排洩鈣鹽的高峰時段。假如我們晚餐吃得太晚,等到睡覺的時候,還沒到達排鈣高峰。而且,一個成年人在睡眠中往往不會排洩小便,這就導致高濃度的鈣鹽在尿液中長期滯留,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結石。 其次,對胃來說,如果吃飯太晚,會給胃增加很多負擔,容易增加患胃癌的風險。為什麼呢?因為晚上身體休息的時候,胃也要休息的。白天忙著消化食物,晚上胃要休養生息,調整自己狀態。 胃黏膜裡面的上皮細胞,壽命也就是二到三天的時間。這個更新與再生的過程,一般是需要在夜裡胃休息時進行的。假如經常太晚吃東西,晚上我們睡了,胃還需要緩慢而持久地工作,就很難讓胃黏膜細胞得到修護,也就容易得胃病。(推薦閱讀:胃痛不要慌,四招搞定鬧脾氣的胃!) 不過,很多患者會跟我訴苦:「醫生,我也想晚飯吃早一點啊,可是在北京這根本就不現實啊。我六點鐘下班,穿越大半個北京城回到家都快八點了。即便不用買菜,直接洗菜、做飯,做完飯最快也得九點了。吃完飯,差不多九點半。您說我怎麼可能在八點之前吃晚飯啊?」 這的確是個很實際的問題。在很多大城市,很多上班族是幾乎不可能在六點鐘吃晚飯的。如果回到家再做飯,他們很可能要在八點之後才能吃上晚飯。這該怎麼辦呢? 如果是這樣,我只能建議大家,盡自己所能地早吃晚餐,然後晚餐儘量少吃一點。千萬不要因為空腹時間太長、感覺餓了,就大吃一頓。既吃得太晚,又吃得太飽,這樣對胃是一種雙重傷害。如果實在吃飯太晚,超過九點,大家基本上可以把這頓晚餐當作「宵夜」來看待了,具體該怎麼吃,請參考宵夜的吃法。 除了不要吃得太晚之外,晚餐還有一個原則,不要吃得「太好」。都市中很多人的三餐是這樣的情形:早餐匆匆忙忙、午餐湊湊合合、晚餐無比豐盛。道理很簡單,只有晚上有時間從從容容做頓飯,而且累了一天,要犒勞自己一下,那就大吃一頓吧。 這樣做好嗎?我這樣問,顯然答案是否定的。晚餐吃得太豐盛、葷菜太多,最容易出現「三高」。較為科學的晚餐,要以碳水化合物和蔬菜為主,減少蛋白質與脂肪的攝入,可以吃點魚類,但一定要避免大魚大肉。 《胃好,百病除》 April 30, 2018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KpSWt8

朱全斌:韓良露離開後,我學會跟自己做伴 https://ift.tt/2HZ4g0O 作者朱全斌在妻子逝世後,透過思念與不斷與自我對話,直面死亡與分離的議題,在悲傷中重新找到生命新的意義。 作者|朱全斌(文字/攝影) 當巨大的磨難來臨,其中必有恩典。我們遇到創痛時,看到的都是我們喪失的,無論那是人、金錢還是自尊,但是每一次失去其中必有獲得——一個透過覺知讓我們學習到的真理。只不過在悲傷之中,我們還不容易發現到它。 適度地宣洩情緒吧 親人死亡,哀傷是人之常情,但是身邊關心你的人,總是希望你可以早點走出哀傷,因為身心靈是一體的,陷入哀傷之中過久,會傷害到我們生理的健康。所以我們最常聽到的勸告就是:「請節哀,不要太難過了。」然而,每個人都有情緒,我們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如果用壓抑的方式,堵住情緒的缺口,不讓它宣洩,這樣真的比較好嗎?專家告訴我們,如果放任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處理,它非但不會消失,還會如病毒一般地擴散到其他地方,形成疾病,或者讓我們在受到外界刺激時,就更不容易控制,而形成暴怒、憂鬱、極度焦慮等情況。 其實情緒是過渡性的,不是停滯的,即使不去壓抑它,它也會轉向。亞里斯多德就曾說過,情緒是配合情況產生的,只要情緒發作時的強度符合比例,這樣的情緒應是適當的。例如碰到不公不義的事,我們憤怒是合乎自然的,只要不演變成暴力,反而可促進狀況的改變;同樣的,當親愛的人逝去了,悲傷也是妥適的反應,只要不嚴重到導致抑鬱或者厭世,應該有助於反省與覺知。 我自己的體會是將情緒做適度的宣洩比較健康,不過需要配合自省以及正向的作為來導正它,而不是一味的自溺。 圖|作者提供 絕對的自由是我需要的嗎? 讓自己的生活更忙碌是許多人嘗試的方式,如果我有更多需要擔負的現實責任,可能我也會採取這樣的態度,但是我沒有。我反而想放慢腳步,因為我想釐清生命的意義。在這方面我是幸運的,因為除了學校的工作,我在私領域的生活內容方面,可以說是相當單純。而學校還有一個月的喪假,可以讓我慢慢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我並不想快快脫離哀傷,因為哀傷跟沒有改變以前的世界是連在一起的。在舊的世界裡,我最在乎的人還活著,如果留在哀傷裡,這個人雖然不在了,但是她還占據著核心的位置,我覺得她並沒有遠離。 如果不再哀傷,是否就意味著我可以不思不想,也不感到難過了?那這樣不就代表我已經遺忘或是麻木了?那剩下來的又是什麼呢?好像只是無盡的虛空,無法填補,我更不想要這樣的狀態。 其實這個虛空的感覺,是來自於我不再與他人緊密相連,維持一種需要與被需要的關係,而墜入一個全然孤獨的處境。 弔詭的是,換個角度看,這不也正是無拘無束、不用對某人負責,或者被人看管的全然自由的狀態嗎?那我應該感到開心,而不是難過才對,不是嗎? 我這才了解,原來人類的存在並不是為了追求絕對的自由,我們想擁有的,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能夠完成自我的自由。自我的完成則往往跟他人有關,例如可以保護家人、協同合作、被世人肯定等。 去年(二○一六)在友人的陪同下,我曾前往位於花蓮的慈濟精舍拜訪證嚴法師,我向她敘述我剛喪偶的狀況,她則垂詢我是否有家累,當得知我沒有兒女時,她說:「那好啊,這樣你就沒有牽掛了。」 我聽了一愣,人活著不就是想要到達一個沒有牽掛的境界嗎?那我應該感到欣喜,而不是哀傷啊,為什麼我要覺得缺乏生趣呢? 圖片|來源 一定有我想要完成的事 許多人在離開人世時,會心有不甘,有時是因為壯志未酬,心中有未了之事;另一種情形就是還有牽掛,心中有放不下的人。 韓良露在她走的前一年(二○一四),剛出版了四本書,將七、八年來已經寫好,卻遲遲沒有整理的文章進行編輯與出版,有一點收攤的味道。這是因為她花了七年的時間經營南村落,身心俱疲,自覺已盡了社會責任,一直想轉換跑道,卻找不到方向,出書實乃沒有其他的事好做之下的決定。她在最後幾個月常對人說的話,就是除了要多陪陪我,別無他想。似乎內心並沒有其他遺憾。臨終前,當我問她有什麼未了之事,需要替她完成時,她的答案也是否定的,好像對人世並沒有太大的留戀。 在醫院,當她還清醒的時候,不大談未實踐的夢想,總是談心中牽掛的我;在精神還好的時候,也總是支開看護,爭取跟我單獨相處的時間,說說最後的體己話。她會跟弟弟、妹妹交待要如何照顧我,想得又深又遠,甚至連我的晚年照護問題都提到了。我想,如果沒有我,她是否可以走得更安心些呢? 許多朋友跟我說,我如果過得不好,會讓她有所牽掛,讓她地下有知也不安心,所以我得打起精神好好地過。這個說法我聽進去了,但是我需要更充分與具體的理由讓我能夠振作起來。 於是,我回過頭去思考我的存在,既然沒有牽掛、無拘無束了,我應該更有條件與機會去做我想完成的事啊,為什麼卻提不起勁呢?也許親人的死讓我感覺百無聊賴,但我相信一定有我一直想完成的事,可以發揮我的天賦與證明我價值的事,我只是忘記了。 圖|作者提供 無牽無掛地開拓自己生命的深度與寬度 在謁見證嚴上人時,她還提點了一句深具智慧的話,讓我甚感寬慰。她說,良露五十七歲往生雖然是年輕了點,但是──生命不能只看長度,還要看深度與寬度。 如果我可以在未來的日子中,多注重這兩個面向,就更可以活出生命的意義。 的確,一般人都很願意花費時間、金錢與精力,關注如何保健身體的課題,尋求讓自己活得長壽的各種方法,卻比較不大思考怎樣才能活得豐富(寬度)而有價值(深度)。尤其在華人的觀念裡,長壽就是好的,但其背後的社會脈絡指涉的應是傳統的宗族家庭,一位子嗣眾多的長者,在一個大家庭裡享有權威以及地位,他說的話有人聽,身邊有人照顧,在那樣的狀態中,的確長壽就是福氣。 然而,在工業化社會之後,城市興起,人口密度增高,從鄉村搬到城裡居住的人,生活空間愈來愈狹窄,生育率降低,讓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愈來愈少見了,更遑論含飴弄孫享清福?老人孤苦無依的案例時有所聞,寂寞沒有人說話是常態,能有外籍看護陪伴的已經算運氣好了。這樣的長壽還是福嗎?活得愈長只怕罪受得愈多。 人活著可能早早就要學習跟自己作伴,要有好奇心,對不懂的事物保持學習的興趣。所謂生命的寬度,就是不要局限在自己習慣、熟悉的舒適圈,把自己框住,而要多探訪未知的世界,這裡指的倒不一定是實體的旅行,心智的遨遊也一樣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只要眼界開了,經驗的事物多了,心就會寬闊,也比較不會去放大自己的挫折與苦難。 仔細想,良露可以說有做到這點,她的心智無比自由,很少自我設限,對於喜歡的事努力追求,無論在寫作與社會參與方面都有耀眼的成績,也受到肯定。可以說自我實現到了一個高度、深度與寬度兼具的境界了。 我這樣想,就比較不會太替她難過了。那我呢?在我剩餘的生命中,也可以達到我的寬度與深度嗎?良露的離開是否正是為了協助我放下懶惰的習慣,停止依賴,而在餘生靠自己的力量來創造我生命的意義呢? 人呱呱落地時是一個人,即使找到了伴侶,運氣好的可以幫你送終,但是離開人世時,都是一個人。我不過是提早到達了這樣的階段罷了。我想,我何不善用無牽無掛的自由之身,更進一步開拓自己生命的深度與寬度呢?而如果沒有牽掛給我孤寂之感,那我何不把原來對身邊親密之人的牽掛,轉為跟眾生連結,並關注他們的福祉呢? 親愛的,《謝謝妳跟我說再見》 April 30, 2018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Z4g0O

【有一種成長是】Girls to Ladies:不再譁眾取寵,成為無法被複製的自己 https://ift.tt/2jfWqBO 關於如何去定義「人的類型」,世界為我們建構出許多模板。總以為,前往未來的道路上,我們都必須選取某些形容詞,集滿特定詞彙才能完整出一個自己。放下那些試圖圈圍住你的定義,Ladies, you are who you are。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臉書牆上最近流行刷破丹寧,馬上去網拍上找找有沒有鍾意的,然後看時裝報導說這一季就是要有一件一字領,也不管自己穿起來是不是自在,先敗一件再說。常常走過一間又一間的服飾店,衣服款式大抵相同,選的只差在材質和顏色,這樣逛過十間店等於一間的購物經驗多得令人麻木無感。當新的一季來臨時,上一季全都送進舊衣回收站,留下的少數衣服只為一個原因:本季仍是流行 Icon 之一。事後回想,啊那是有點盲目地追隨潮流呢。 令人愉悅的新鮮感固然是衝動的一個誘因,但更常是為了融入一個群體,獲得認同、擁有歸屬,企圖得到被崇拜的優越感。但親愛的,若自信與快樂需仰賴他人投注的目光和群體盲目追崇的行為,那會像是踩在一塊浮冰上,隨著冬季的離去而逐漸消融,終將有天會無處可退,跌進水中失了自己。 引人駐足的魅力,不需要藉由過度的裝扮來譁眾取寵 Elegance is not standing out, but being remembered. 優雅並不是出眾,而是被人們記住。 亞曼尼 Giorgio Armani 走過幾個年歲,丟掉許多與自己格格不入的包,放棄顯得彆扭的服裝,丟得是錯愛過一場的時裝,留下的是終於懂得自己的成長。 從女孩變成女人,不僅僅是生理的改變、時間的累積,更多是在蛻變的過程裡學會自我覺察,感受每個生命與生俱來獨特的律動,不再汲汲營營吸取外在的目光,拉回關心自己的需求和樣貌。我們仍會關注每一季的時尚潮流,滑過部落客的穿搭和分享,但不再買單每個推薦。不搭的服裝與裝扮,就像不適合的約會對象,勉強只會帶來傷害,而我們終在一次次的時尚災難裡學會分辨經典與驚點,轉身更注意生活每個角落的美,這些一點一滴注入的養分讓我們發展出自我品味。 流行不該成為禁錮生活的枷鎖,它應該是你建構出自己的態度、風格的拼圖之一。拼出個性的魅力與獨特,不再苦苦追尋人們所定義的美,你就是自己的永恆經典。舉手投足間自在展現自我風格,我相信,僅僅是一個轉身與擦肩,都能讓人看見那由內而外散發的非凡魅力。 真正開始懂得,與其收著一套綴滿閃亮亮片的貼身洋裝, 讓一套經典的單色套裝,演繹出我的幹練專業裡那一貫純粹的初心。 回歸自己,讓單品作為我的註釋 Style is a way to say who you are without having to speak. 你的風格讓你無需動口,就說明了你是誰。 瑞秋佐伊 Rachel Zoe 魅力來自於風格,風格則是生活、個性、態度的揉合。 打開前門踏進繽紛的世界,生活的藝術正是揉和出魅力的最大重點。門廊前堆砌的紅磚瓦,堆的是一個時代的無可取代;屋外灑下的和煦的陽光,伴隨著一抹微風吹過,讓人行道上蓊鬱的樹,樹枝摩擦出窸窸窣窣聲響,向上一望看見湛藍的天空,一切美得讓人幸福洋溢的景象。 揀選出最能襯出自己的單品也像是如此吧!生活的一切交織出它最美的情治,而你的一切選擇,也該是穿搭出自己最動人的模樣。 在某個無事愜意的週末,穿上海洋般深藍棉麻上衣與及膝裙,踩著平底鞋,戴上頂藤編寬帽沿為穿搭添上些許週末的愜意悠閒,與姐妹們的午茶約會,百合白搭配百葉折的洋裝與黑色的淑女寬帽,黑與白的經典百搭不膩。簡單不繁複的剪裁,繪出生活的不紊和俐落,變化不同的材質透著自己隨和有彈性的態度,不同的單品搭配是偶爾的頑皮幽默的個性,每一項單品都是一句關於我的說明,而他們也彼此交織出專屬的魅力。 成長,是能夠瞭解、並展現自己 擷取自然的色彩搭配、率性不失個性的剪裁,優雅的襯出你的不簡單與雋永。 親愛的,讓我們一同傾聽生命的呼吸起伏、發現生活裡的細微變化,體驗世界的每一刻波動,建構出自我風格的藝術都隱含在其中,只待我們去挖掘和感受,融入生命裡頭,成長,便是在這每一刻裡逐漸茁壯。將盲目追尋留在過去,從現在開始不讓外界的眼光輕易評斷,你會發現這樣的你比以往更舒服從容,也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重心拉回自身,所有的選擇都是一劑注入你靈魂的能量,而他們會讓你自然散發有底氣的魅力,揉合出你最受人傾慕的模樣。 【Giordano ladies】X有一種成長 是學會感受、懂得獨力,和實踐自己的想要。 簡約隨性,溫柔感知生活的藝術氣息; 回歸真我,挑選與靈魂相襯的衣著; 不隨波逐流,定義自我獨特魅力。 April 30, 2018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fWqBO

【女人花】自我療癒之母與蓮花:人生下半場,能比上半場更美好 https://ift.tt/2vXWbVl 【女人花】細看療癒之母露易絲.賀的生命故事,並看她如何靠著信念與改變自我想法,從生命泥淖裡長出美麗花朵。 我們可以為地球做的最棒的事,就是啟動「女人的力量」。如果女性受到壓抑,那是每一個人的損失;如果女性獲勝了,那麼我們全部都是贏家。—— 露易絲.賀 (Louise Hay) 露易絲.賀,美國賀氏書屋出版公司創辦人,在美國人稱「新世紀女皇」,又稱「自我療癒界的第一夫人」,她的著作《創造生命的奇蹟》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寫出心靈與健康的關聯,目前已被翻譯近三十種語言,數十年來售出五千萬冊。 露易絲.賀不停推廣正向思想和肯定句,她相信思想的力量,也相信改變想法就能改變生命,卻不是一個只坐在那裡空想的人。有人問她為何她能做那麼多事,她的回答輕鬆簡潔:「當生命召喚你,你只需要回應,然後去做你面前的事。」(推薦閱讀:人生不只一次 Gap year!Stefan Sagmeister :比生存更重要的是生活) 圖片|來源 每個人都有療癒自己的力量 露易絲.賀不是天生就如此正向、優雅,她的真實人生比戲劇還要高潮迭起。她幼年隨著母親嫁給有暴力傾向的繼父,五歲被鄰居強暴,十五歲輟學並生下一個小孩,小孩送養後到了紐約成為時尚模特兒,終於得以擺脫幼年的窮困,二十八歲與一位事業有成的商人步入禮堂,十四年後因丈夫外遇,她大受打擊之下四處尋找自我療癒的方法。 她細細檢視童年以來的思想和行為模式,並下功夫療癒意識裡的創傷。她的生命道路開始轉變,她成為教會裡的主講者,有人來詢問她問題,漸漸地她開始為人諮商。 再大的困境在她眼裡都是轉機。五十四歲時診斷出子宮頸癌,露易絲.賀大可怨天尤人,但此時的她已相當熟稔心靈與身體疾病的關聯,她認為這是一個驗證過去所學的好機會,於是繼續運用肯定句和她過去所學的療癒方式,半年後成功治癒自己的病,讓癌細胞消失於無形。又一次,露易絲.賀用自己的生命證實,人的確有療癒自己的力量。 客廳工作室變身出版集團 露易絲.賀整理過往的觀察和發現,將心靈與身體的症狀疾病按照字母順序列出來。露易絲.賀拿給朋友看,朋友建議她應該印製成小冊子。她一口氣印了五千份,在那個自助出版和心靈療癒並不風行、甚至沒多少人想過的七零年代,她印製自己的小冊子到教會書店推廣銷售。 她曾在書店裡觀察,那些拿起小書的人幾乎都會結帳買下,而那些沒拿起的人可能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書名。於是再版時,她改掉書名,想辦法讓書名更淺顯易懂,而後那本書就成為她的暢銷著作《創造生命的奇蹟》。 露易絲.賀選擇自行出版是因為,她知道傳統出版社不會讓她暢所欲言,而她當在寫書、整理資料時,想的都是「如何幫助人們?」她想要完整呈現她的發現與經驗。而後她不僅出版自己的書,也從紐約自家客廳開始,漫漫孵出出版工作室的雛形。如今賀氏書屋員工已成長到九十人,並在印度、英國、澳洲都有分支。(推薦閱讀:人生就是要挑戰完全不會的事!五位女性創業者給你的人生建議) 露易絲.賀。圖片|來源 人生下半場能比上半場更美好 看看那些優秀的年長女性,她們不斷爆發能量、智慧和知識,她們視生命為邁向覺醒之路,她們並非逐漸老邁,而是不斷成長。—— 露易絲.賀 露易絲.賀認為自己的生涯是從四十多歲才開始有意義,對於大部分的人,這可能是規劃退休的年紀。但露易絲.賀對於老年生活有不同的看法,她鼓勵女性改變對於「老化」的想法,甚至認為七十五歲將成為「新中年」。露易絲.賀到了七十多歲時已放下社會上許多教條和壓力,這讓她感覺比四十歲的自己還年輕,經過多年的歷練,她終於能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這讓她自在且快樂。 露易絲.賀希望所有人知道,無論年紀多大,未來都可能是光明燦爛的,而且每個人都可以聯手創造出嶄新的生活方式! 女人花——蓮花與露易絲.賀 「真實本性是藏在靈魂深處的美好種子,過往的生命歷程如同淤泥肥料,給予種子最必要、最飽滿的養分。對內在美好的種子有信心,無論環境有多惡劣,或許你會延遲綻放,或許你無法長得太巨大,但你的美好本質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花繪卡》 露易絲.賀人生的上半場在大多數人眼裡肯定不順遂,甚至屢遭磨難。到了四十多歲才開始覺得自己的生命有意義,按照過往社會的標準,是遲了些。 露易絲.賀有如蓮花。蓮花種子深埋淤泥下,它並沒有因為看不見光,而忘記自己的真實本性。蓮花知道自己不是泥,覆蓋其上的淤泥只是幫助自己長成自己應該有的樣子。 露易絲.賀也知道那些困境不等於自己。前半生她付出勇氣療癒自己的過往,不讓回憶掩蓋她深藏的美好;下半場她便開始綻放——出暢銷書、上歐普拉秀、建立跨國出版集團、安排多彩多姿的個人生活。 這朵花是晚開了,但她開的時機好,實現了最美的自己,也鼓舞了無數的靈魂。 (文字、圖片部分摘自《花繪卡》。繪圖:Nihana) 參考書目: 《創造生命的奇蹟》 《寫給女人的生命啟動書》 April 30, 2018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XWbVl

2018年4月28日 星期六

我愛我有勇氣!專訪 Brendon x 劉軒:渴望不同的人生,得先相信你「能」 https://ift.tt/2vRWDEH 我愛我有勇氣!該如何透過練習找到勇氣,實踐自己的夢想?專訪 Brendon x 劉軒,其實夢想,就是不斷推倒框架,歷經從無到有的過程。 慣常日子,會議室裡一張張簡報在你面前刷過,你會想,這是人生的版本 C ,年少時提案過的人生 A 與 B ,在哪裡? 當你覺得夢想與人生逐漸與自己脫離,前進路上找不到持續下去的動力,你有沒有勇氣正視內心,練習與自己對話?找到屬於你人生的勇敢表達式?或許當你願意提起勇氣探索的時候,你會發現年少時的夢,還在你的心底蟄伏,未曾離去。 每年四月,是女人迷夥伴最忙碌的日子,我們透過一到兩個月的時間,籌畫每年五月的「我愛我節」,從 2013 年開始,女人迷首度提出「525 我愛我節」概念,提倡女性擁有獨立空間、自我思考意識以及獨立能力,勇敢愛著自己的獨特。(推薦閱讀:【直擊】我愛我迷粉日:你們的眼神與掌聲,給了我們力量) 至今,我愛我的精神推出近五個年頭,2018 年女人迷延續我愛我的精神,我們知道愛自己不容易,所以透過每年拋出一個議題與讀者一起思考,一起透過不同的方式,實踐愛自己。 今年,女人迷以「我愛我有勇氣節」為主軸,希望透過實體講座、線下活動以及真實面對面地與女人迷的讀者接觸,練習找到勇氣、定義勇氣,進而產生勇氣去實踐愛自己的概念,找到你的勇氣表達式,活場不白活的人生。 藉由這次活動,我愛我有勇氣節特別邀請 The Escape Artist 創辦人 Brendon 與積極心理學家劉軒,與我們談「夢想的實踐」。 一位自稱逃跑的藝術家,The Escape Artist 創辦人 Brendon 如何透過藝術將享受創作的概念帶到大眾生活,鼓勵大家在創作時做個逃跑的藝術家,放開框架。透過創作延伸到夢想的實踐。聽他談透過《夢想練習曲》的企劃,透過一月一主題,完成 6 幅畫作的過程與學員們一起經歷「無中生有」、「從想法到實踐」的過程,練習駕馭自己的夢想。 積極心理學家劉軒,與我們分享心理學如何在他生命裡發揮影響,讓他在實踐夢想的過程裡,懂得積極採取行動,並真實地面對自己與世界,找到你內心的聲音,一步一步實踐理想。 專訪 EA 創辦人Brendon 與劉軒,若實現夢想像是創作一幅畫,我們如何從克服無中生有的焦慮?如何在空白畫布上,勾勒出屬於自己的夢想輪廓,如何在練習實現夢想的過程裡,一步步成就全新的自己? 1. 《夢想練習曲》透過畫作模擬我們找尋夢想,從無到有的過程,想請問,當初如何有萌生策展此活動的念頭? 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不斷讓你的想法變成現實,是種練習實踐夢想的過程。 EA 創辦人Brendon EA 創辦人Brendon:夢想練習曲主要的概念,是我開始思考,如果每個人每個月固定一個時間開始畫一幅畫,讓自己不斷地接觸並經歷無中生有的過程,讓腦袋裡的想法能夠變成實物,這件事應該會像開模擬飛機一樣,練習久了,你就敢真的飛行。所以為什麼叫實現夢想的模擬飛行。 而真正觸發夢想練習曲誕生的,是過去幫領導做生命成長的企劃過程中,發現真正跟生命有關的東西很基本,很簡單,對大眾都需要。所以今年夢想練習曲透過搭配劉軒的積極心理學,想傳遞一個練習實踐夢想的過程。 劉軒:參與這個計畫,主要希望透過積極心理學,幫助更多的人學會採取行動這件事。因為積極心理學很大一部分是強調「你必須主動面對自己與外面的世界」,這是我一直很想推廣概念,而這樣的想法與行為,你必須要去練習它:必須讓自己時刻地練習,不論面對怎樣的情況,開始採取行動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就像作畫一樣,你一開始擔心出錯,但人生就是會有一些出錯的地方,很多時候獨一無二的創作就從這裡繞出來,變成一幅絕無僅有的畫。不管你做什麼、畫什麼,我們得認知到:提起筆,是最重要的。 提起筆跟自己對話,你才會開啟自己的改變。我們每個人裡面都有一個聲音是等著被叫出來的,這是心理學幫我最多的一點,希望也可以傳遞出這樣的行動,讓大家開始改變 2.為何是以「夢想」去發展整個企劃的主軸?對兩位來說,覺得「夢想」在人生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與比重?能否與我分享一個你們的夢想,以及現在實現了嗎? 如果不傻不天真,我們不會去想像一個夢想,並讓它發生。 劉軒 EA 創辦人Brendon:在參與領者階層的生命成長計畫時,他們最常提出的是自己失去動力。夢想對我來說,它不是一個選擇,它是一條你必須一直走下去的路,如果你不遵循自己的熱情、興趣,你遲早你會發現自己再也無法踏出下一步,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也正因為夢想是種動力,我想藉由這個練習曲與參與者對話,回過頭來提醒參與者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在他人生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讓他自己找出答案。 另外,妳提及夢想我是否實現了我的夢想,我想從恐懼先談起。 我人生中很少失眠,但將成立 EA 的那天,也就是資金進來的前一天,我的腦海出現很多不安與恐懼,不斷想著如果失敗的後果。但我腦海突然有個聲音出現,告訴我:這是你想要完成多年的夢想,明天就要實現了,你就那麼沒有信心嗎? 有了這個想法後,我立刻沈沈睡去。那天我只睡了兩個小時,隔天起床卻感覺精神抖擻,我第一次明白什麼是「夢想叫我起床」的道理。 劉軒:有,我們有夢想,我們的夢想有很多,有那些天馬行空、恐龍在馬路上跑的夢想,也有私慾的夢想,或是社會給你的夢想。夢想是很複雜的,但現在我的夢想與當年是完全不同的,叫我現在回想告訴過去的自己,未來的人生會是這樣,也是我完全無法想像的。 我想先從我成家這件事談,對我來說有了自己的一個家算是實踐了我的夢想,我擁有了自己渴望的家的樣態。 我把我的家按照夢想中的藍圖,佈置得一片潔白,傢俱、牆面、色調都以白色為主。直到我跟太太有了孩子後,夢想中白白靜靜的房子變得面目全非,五顏六彩。但這就像是一個人生的畫布。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夢想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我當初的夢想就是一個白白的畫布,我現在再回頭,我會說當時的夢想好天真,但當時的我們就是這麼傻這麼天真,如果不傻的話,我們不會去想像擁有一個潔白的畫布,並讓後續的夢想發生。 3.兩位實踐夢想的過程遇到恐懼時,如何支撐自己走過? 勇敢推倒你心裡的牆,你會看見人生的許多可能。 劉軒 劉軒:這塊,我想從心理學角度分享,從小我們在實現夢想的時候,會發現外頭的世界有很多限制或是恐嚇,家人、社會會透過言論給你製造更多不安與恐懼去探索夢想,起初的夢想可能不是張潔白畫布,而是一個個黑色區塊圈起來的框架,而我們試圖在這些框架裡種下夢想的總子,然後,某天透過勇敢地完成一件事,推倒了一面牆,才發現原來人生還有很多可能,這些可能不斷堆疊,讓你開始想像並描繪自己的夢想。 實現夢想的過程可能會撞牆,會有恐懼。但恐懼是個訊號,它會告訴你要小心注意,但你可以試著推推看,試著用自身的努力去撼動堵在自己與夢想之間的牆,你或許會發現那些恐懼,只是一些假想敵。 也透過這次的練習曲,藉由繪畫的方式,我們開始練習面對假想敵。 EA 創辦人Brendon:對我來說,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恐懼,因為想創造、想實現理想而有恐懼,但正是因為有恐懼,才幫助我發現自己不足,並在努力跨越不足的時候,發現新的自己。 當你是被夢想引領著做事,你的動力會源源不絕,儘管面對恐懼,你仍會嘗試跨越。對我來說,所謂夢想跟慾望有個非常根本的差別,慾望是你想得到的東西,夢想是你創造的東西。 結果是你都會擁有,但當你創造夢想後,你會開始分享,所以實踐用想與面對恐懼是一個不斷循環的旅程,其中每個夢想都是實現與下一站的開始。 4.夢想練習曲策展活動從 2017 年開始第一場,可否與我分享參與學員中,聽見最印象深刻的故事?以及在帶領學員成長的過程,自己有什麼感觸與學習? 創作是種表達方式,繪畫過程裡你會不斷與自我對話,進而找到未知的自己。 EA 創辦人Brendon EA 創辦人Brendon:我必須說,因為 2017 年《夢想練習曲》的所有學員都是我親自專訪,所以我在專訪的過程裡收穫很多。這八位參與的學員,在接受專訪的時候都哭了,透過創作,它是一個表達方式,當你開始第一筆的表達,第二筆就會回應上一筆的表達,你會在繪畫的過程中,不斷地與自己對話。 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最後一題專訪問題時,問他們有沒有什麼話想跟 6 個月前的自己說,一位學員這樣說到:「就,很謝謝自己,謝謝自己願意做決定,隨然是一個未知的旅程,我覺得在做選擇的那一刻就是改變的開始,我不覺得這六個月是練習曲,他是真實在實現夢想的一個過程。」 如果你在一成不變的生活裡渴望改變,如果你開始覺得日子找不到動力,如果你想相信自己可以從無到有,建立你想要的人生,如果你渴望改變,如果你內心還有一個想要完成的夢想,卻不知道該如何行動。(推薦閱讀:525我愛我自在節直擊:愛自己的五個關鍵字,你永遠是自己的完整版本) 給自己一個練習勇氣的機會,參加我愛我有勇氣節,透過講座與實體活動的參與,我們一起練習,喜歡上真正的自己,透過實踐得到勇氣,倘若你渴望生命擁有不一樣的色彩,必須先從相信你「能」開始,做出改變! April 28, 2018 at 08: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RWDEH

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曾經「掉了」的青春與愛情,妳想不想找回來? https://ift.tt/2HxMpKQ 走在生命的道路上,匆匆忙忙,回頭望才發現自己「掉了」許多東西。可能是青春、愛情,可能是對自己的肯定。而面對這些曾經的遺憾,我們可以如何在往後的人生裡一一找回? 她年輕貌美,當身邊同齡的好友都還沈浸在自在無束的單身時日,她卻早已步入家庭婚姻生活、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在生產過後,她竭力善盡母職,卻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不如以往。她發覺過去自己俯拾即是的年輕貌美,此刻卻逐漸消融;她掉了營養,也掉了自信。 她獨立自主,是他們說的大齡單身女子。她勇敢而堅強,專注工作也認真談場戀愛,擁有自己的生活。但隨著父母年邁、身體逐漸衰老多病,至親掛念令她心懸難安、也讓她面臨時間與精力投入的抉擇。而她明白生活始終是割捨;這一次,她無法兼顧周全,選擇結束愛情。 圖片提供:PIXTA圖庫 她為母則強,十年前和前夫分居以後,便開始獨自照顧孩子。一個人要給予雙倍的時間與愛,單親母親的日子總刻不容緩,絲毫不敢停滯。汲汲營營幾千個日子,終於盼得孩子大了;但眼前進入空巢期,卻時不時提醒她這幾年她所失掉的青春,生活留下數個空白的回憶。 曾經「掉了」的東西,妳想找回來嗎? 掉了的東西如同生命裡的坑疤;失掉了的青春、愛情與回憶,讓妳在往後的日子裡想起時總有一絲酸澀。妳也許想過,如果當時選擇的是另一條路,此刻也就不會再為那些曾經擦肩而過的感到心疼。 妳也許問過自己,「掉了」它們,妳後悔過嗎? 圖片提供:PIXTA圖庫 然而妳探視自己現下周圍,妳知道一路走來,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堅持努力著。 妳看著孩子健康成長,笑得天真燦爛,心裡只感到安慰;妳說家人是生活目標,想讓自己成為父母下半輩子的依靠;妳明白責任,認為過去的付出是理所當然,至今也感到值得。 「年輕的時候覺得,愛,一定要有結果。現在我發現我每一天,當我起心動念,覺得我是愛著這個人的時候,它就是最好的結果。」-張曼娟 圖片提供:PIXTA圖庫 而妳的付出,他們也都放在心裡。 妳的老公其實明白妳為家庭奉獻的所有,他說不出口,但心裡對妳有很深的感謝;妳的父母其實很感謝老天,給他們一個這麼棒的女兒,成為他們的生活依靠與陪伴;妳的孩子其實都懂得妳的辛苦,他希望妳不要因為沒有完整的家而感到遺憾。 「掉了」的東西也許無法找回,但它們澆灌了此刻妳所擁有的,卻是無可替代。 於是妳明白,無論那些選擇與答案為何,親愛的妳,都會在叩問的過程中找到一點解答;妳會知道,妳的愛與美麗一直都在。 【歐萊德X成熟宣言】 生命看似掉了些什麼, 曾經的不捨,得以蛻變成更完整的自己, 要相信,妳的美麗與愛一直都在。 April 27, 2018 at 07:2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xMpKQ

不在意世俗眼光!最容易遇上奇妙戀情的星座 TOP3 https://ift.tt/2FjosVD 世界上有這麼多關係,總有一種是最適合自己的親密關係。愛人何必在意外人眼光?帶你看在關係裡最做自己的星座 TOP3! 為什麼一定要在意別人的眼光?談戀愛,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聊最容易發生姐弟戀、老少配、爺孫配、天龍地虎配等奇妙組合戀愛的星座。 曾經你也有想過要談一場甜蜜的忘年姐弟戀嗎!人家都說男生年紀小一些,多了一份體貼也多了許多衝動,這對踏遍社會險惡的姊姊們,何嘗不是一件令人憧憬的事呢!今天就來看看,你是不是比別人容易遇到夢寐以求的姐弟戀! TOP1 雙子座:情不自禁愛上不一樣的對象 風象的雙子座在感情中是十分順其自然的,他們不會為自己的感情設下任何限制,他們追求的,只是一種心靈相通的感應,其實任何組合都有可能,只是依機率來說,雙子往往會愛上與自己個性、背景或想法差異極大的對象,無論是女大男小的姐弟戀,或是家族環境差異極大的小姐流氓戀,更可能是年紀懸殊的老少戀等等,因為好奇讓雙子甘願走進這些人的內心世界好好一探究竟,而這樣的對象往往因為顛覆了雙子本身的想法,才能深深攫取雙子漂浮不定的心。(推薦你看:世上沒有一輩子的熱戀,也沒有完美的親密關係) TOP2 水瓶座:發揮實驗精神探索未知 水瓶座有著灑脫不羈的感情觀,基本上沒有太多道德約束,他們也不太再意別人眼光,對於重視實驗精神的他們來說,與其說他談戀愛,不如說他正在研究愛情這回事,他們會刻意選擇不走一般傳統的既定模式,自然也會衍生各種打破藩籬、顛覆別人想法的情感舉動,因此像是姐弟戀、年紀相差極大的老少配,或是與自己外表天差地遠的搭配組合等,能讓他們產生愛慕的對象幾乎沒有條件限制,從感情互動中觀察、了解與自己差異極大的人,營造種種驚喜,正是水瓶座內心十分嚮往的事。(同場加映:義大利情人變老公:所謂承諾,是連未知數都一併去愛) TOP3雙魚座:義無反顧挑戰常人價值觀 水象的雙魚座多愁善感,擁有極度柔軟的內心,基本上他們是典型的愛情動物,只要談起戀愛,屬於理智的神經立刻全部阻斷,完完全全跟著感覺走,而一些較違反常理的老少戀、姐弟戀或同性之戀等等,因為或多或少形成別人奇異甚至排斥的目光,反而更堅定了自己愛情的立場,別人愈是不看好的感情,他們愈像個感情鬥士般義無反顧的挑戰,雙魚座也最容易莫名演著類似羅密歐茱麗葉的戲碼,就是要這樣酸酸甜甜苦裡回甘的滋味兒,才是魚兒追求的戀愛境界呀!(同場加映:愛你是我自己的事!從莎岡到香奈兒的非典型愛戀名言集) Text|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安格斯 Photo|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劇照、Pinterest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再靠近一點點我就會點頭」2018年這3個星座只要拿出勇氣就可以擺脫單身 小王、小三也不看在眼裡!就算綠雲罩頂也能不動如山超淡定的星座TOP3 妳的他是否是渣男?12個跡象看出他是不是值得交往的男人 April 27, 2018 at 05: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FjosVD

為平權起義!平權公投 72 小時收近 3 萬份提案書 成功送件 https://ift.tt/2I4kjrA 捍衛婚姻平權與同志教育,平權公投主文提案,史無前例在 72 小時內收到 2 萬 8 千份提案書。 文圖|彩虹起義行動大隊 為反制下福盟等團體提出反同公投帶來的社會負面效應,19 位平權意見領袖共同發起「彩虹起義台灣行動大隊」,發動三項公投主文提案,史無前例在 72 小時內收到 2 萬 8 千份提案書。 圖片來源|彩虹起義台灣行動大隊 彩虹起義大隊提到,這展現了台灣群眾不分性向、族群,共同「為平等起義」的決心。實踐對群眾的承諾,於今(27)日成功送件。 而關於備受學者注目的第三案「神聖婚姻專法」,彩虹起義大隊表示該案最主要的階段性任務在「檢驗中選會態度與立場」,功成身退後,不會領表續推第二階段連署。 平權公投三案「婚姻平權入民法」、「性平教育落實」與「神聖婚姻專法」,分別由社民黨員苗博雅、法律白話文資深編輯王鼎棫、眼球中央電視台製作人何姍蓉(動眼神經)任領銜人送件,並趕搭近日流行的「仙女送公文」,由五位仙女賽跑至中選會,象徵「平權與性平教育不能再等」。 圖片來源|彩虹起義台灣行動大隊 大隊副召集人、評論人溫朗東表示,公投發起時間緊迫,不得不在週五晚間才公布主文與提案單。由於假日郵局較少,支持者們趕著寄出提案單,更紛紛分享「超商店員說這週末怎麼這麼多人來買郵票」的故事。 苗博雅也特別感謝各界來援、主動幫忙設置連署攤位,尤其彩虹起義大隊在西門擺攤遭警察驅趕時,一旁的東奧正名公投更即時出借路權解圍。為表感謝,平權公投也呼籲支持者簽署東奧正名公投,展現進步公投案間的互助精神。 苗博雅認為,反同人士主張同婚用專法是「隔離且歧視」的作法,在法律適用上也將增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增加社會成本。但如此簡單的道理,政府卻受反同團體的金援、選票威脅而始終不願正視,即使大法官釋憲已揭示婚姻平權精神,執政黨仍消極以對,甚至諸多舉措展示要硬塞專法逼同志接受。 既然看民調、算選票是執政黨與其他政治人物的第一考量,平權公投在 36 小時內得到 6 萬 9 千人連署、72 小時內收到近 3 萬份提案書,就是最好的政治實力展示,給政府一個無法拒絕落實平權的理由。 平權公投主文一:我支持,以民法婚姻章保障同性別兩人建立婚姻關係。 平權公投主文二:我支持以法律明定,在國民教育各階段內實施性別平等教育,且內容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April 27, 2018 at 04:57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I4kjrA

林奕含逝世一週年|還有很多房思琪,這是為什麼女人迷要翻譯 Callisto https://ift.tt/2r4JOBS 林奕含逝世一週年,對抗性暴力的戰鬥尚未結束,倖存者的復原之路還好長好長。我們選在這天,與你分享「正視性侵」服務的下一步。 4 月 27 日,《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逝世的一週年。 我記得很清楚,生前她接受女人迷採訪時曾說過,「當你閱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感到痛苦,我希望你不要認為『幸好只是小說』而放下它,�我希望你與思琪同情共感。」 「為什麼我要寫思琪的事,甚至細到有點噁心、情色變態。我要用非常細的工筆,去刻畫他們之間很噁心色情很不倫的。大家都看到統計數字,所以我不想談結構,大家都忘了,那是一個一個人。」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帶給社會前所未有的衝擊,性別暴力難以輕易和解,權勢性侵信任破碎,強暴不只是性別現象,而是活生生動詞,聽到會暈眩,會想吐,會震耳欲聾。(延伸閱讀: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後,正視性侵,你需要知道的十件事) 房思琪在亞洲文壇捲動前所未有的動能,人人手惦一本,翻開書封,看見一行字寫:「改編自真人真事」,感受性別暴力好痛好重,比我們想得還要艱難許多。肯定的,這世界上還有更多房思琪,一直到現在也都還是。 所以,同樣是在這一天,我們希望社會不要遺忘,不要輕易放下;我們希望議題被更大聲討論,傷痛被更溫柔承接,我們更希望,所有的改變不只發生在悲劇之後。 所以在這一天,我們重頭看了正視性侵服務頁面的積累,也想跟你分享我們關注性別暴力議題的下一步。 正視性侵:建造一個安全訴說的環境,賦權倖存者 正視性侵服務,始於三年前。 當時我們注意到,性別暴力存在許多黑數,這些黑數都是真實經歷,卻無處訴說,也不敢通報,擔心二度傷害。孩子想說出來,怕大人不信;她想說出來,怕人們咎責是她不檢點沒拒絕;他想說出來,怕被取笑明明就是你賺到還嫌什麼。(延伸閱讀:正視性侵,必須先看見這三十個被隱藏的真相) 正視性侵,於是開啟匿名留言板服務,鼓勵訴說,我們希望賦權性別暴力的倖存者,以書寫作為創傷療育的媒介,承認傷口的存在;同時,這些留言訊息也是像社會揭示,是的,性別暴力是確實存在的,它從不只是統計數字。 我們想做的,是建造一個安全訴說的環境。 我們看見,許多性別暴力始於幼年,在還未理解性與暴力是什麼之前,事件已經發生,在往後日子埋下陰影; 我們看見,性別暴力與權力關係的交織,本應關照你的長輩、兄長、親戚,欺負了你,卻讓你不要說。 從三年前開始,正視性侵即是讓我們特別揪心的服務項目,至 2017 年,頁面累積了超過兩百筆留言。看著增加數字,我們知道安全地訴說已經不夠,或許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 於是自 2017 年,我們引入現代婦女基金會的諮詢資源,希望給予實質與專業的陪伴,協助更多倖存者踏上理解自己的復原之路,這個復原與和解,得先從與自己的關係開始。(同場加映:【直擊】性侵復原之路記者會:溫柔承接傷痛,陪你走性侵復原第一步) 現代婦女基金會關注性別暴力議題,長達三十年,透過個案服務,協助被害者走向復原之路。基金會提供的諮詢協助主要有兩個面向,「性暴力防治組」負責服務剛歷經事件,並希望採取司法程序的倖存者;「展心復原中心」服務沒有司法需求,嚴重心理創傷與破碎的倖存者。 引入基金會服務至 2018 年,共有 302 起求助個案。我們看見以下的現象, 過去三年的經驗,我們面向的是事件發生後的創傷與陪伴;今年開始,我們希望提供更多事發之後的即時支援,給予倖存者更友善,更支持的紀錄體驗,降低獨自忍受的經驗。 安全紀錄系統 Callisto 中文化 怎麼做呢?我們希望能引進國外的紀錄系統做中文化的翻譯。由 Jessica Ladd 架設的服務,名為 Callisto,透過科技賦權倖存者,已為 13 所大學採用,做校內的性侵通報系統,包含史丹佛大學。(推薦閱讀:直面校園性侵!TED 演講:我們不該活在 99% 強暴犯逍遙法外的世界) 圖片|Callisto 「對我來說,要公開承認自己是倖存者太困難了。但是透過 Callisto 的程式服務,我感覺到安心安全,這對我來說是重要的第一步。」——史丹佛大學 匿名男性倖存者 根據 Callisto 提供的校內數據顯示, 24%的跨性別族群,20% 的生理女性,7% 的生理男性,曾在校遭受性侵。 但僅有不到一成的人願意通報學校或警方,原因是感覺不安全。 九成的施暴者皆是慣犯。 因此,Callisto 在紀錄設計上有三項特性,致力於提供倖存者安心的體驗, 圖片|Callisto 電子化程序紀錄:安全私人,訊息內容經過編碼,你不需要一開始就和可能不信任你的人對話。再決定採取法律途徑通報以前,你可以先完整記錄,留下即時證據。 揪出慣犯,提供支持:當同樣一位加害者多次被提及,網站會紀錄並回報。當你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倖存者時,可以降低自我咎責感,你也能選擇支持有共同經驗的倖存者,建立支持網絡。 決定權在你:想通報時再通報,通報與否,由你自己決定。 目前 Callisto 的系統開放原始碼,供不同國度的人翻譯使用,透過科技的方法,解決校園性別暴力的問題,給予倖存者安心陪伴。 女人迷預計將於今年六月舉辦工作坊,齊聚眾人之力,建立系統的中文化。我們期許,透過前期系統的友善設計,讓倖存者感到安心與自主,並能在正視性侵的整體服務上,體現三大「安全紀錄」「放心訴說」「專業諮詢」的流程體驗。 性別暴力是極為複雜的議題,在系統搭建上,我們也希望能號召對議題感興趣,並願意一起展開下一步的你妳你一起行動。 April 27, 2018 at 04: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r4JOBS

呂欣潔專文|同志平權最好的策略,是從自己出發,說服中間選民 https://ift.tt/2HtmW9j 從中選會通過反同公投開始,所有人都紛紛動員為同性婚姻的權利捍衛,只是連署的下一步在哪裡、怎麼操作?帶你看呂欣潔分享其他國家的公投策略怎麼做。 文|呂欣潔 這幾天感受到社群的情緒,也看到許多夥伴自發性的想做些什麼,覺得很感動。發起平權公投有他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社群的憤怒也需要出口,募集到這麼成功的數字,顯示出社群的動能,確實令人感到更多了一點的希望。這些發起的夥伴們,都是個人,沒有組織的奧援,做起來一定相當辛苦,希望大家給大家打氣,我們也已建立了溝通管道,會定期分享彼此的動作和學習。 這幾個月, 婚姻平權大平台-相挺為平權,全民撐同志和美國 Freedom to Marry 打過幾十場公投的運動者這些日子以來一直保持密切的聯絡,他們長期的研究指出,一般人民對「許多公投案同時出現」時,會傾向投「否」,基於投「否」較為安全,社會上多數的人是傾向不改變現況。而這點和台灣長期研究公投的學者看法是相似的,這也是當初平台思考是否要投入資源發起另一個公投的很重要的考量。(同場加映:中選會通過反同公投,三個公投內容是什麼,我們可以如何行動?) 圖片|unsplash 單一題目的公投操作,和多項公投題目的公投操作策略有所不同。單一題目的訊息清楚,也好傳遞,但多題數的公投必須要思考到人民的投票習慣研究。 我之前二月去倫敦演講時,剛好趁機去了一天愛爾蘭,跟他們發起運動的夥伴討論了一整天,在當時,我們確實也擔心No Campaign(不同意運動)是否較難操作,因為愛爾蘭跟澳洲都是 Yes Campaign(同意運動)。後來也和澳洲婚權公投非常核心的人進行了討論,佐以美國大量公投的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不同意票並不會比較難宣傳,重點是要將「反對的意涵」連結到「反對票」, 比如說「拒絕歧視,請投不同意票」! 而非「支持人權,請投不同意票」! 並且「單一且簡單」的訊息,會是贏得公投戰的重要影響因素。 Yes Campaign 和 No Campaign 其實都不是運動成功與否的重點,而是宣傳策略中「訊息與 Tone 調的設定」,比如說: 這是一場需要所有人為愛站出來的運動,拒絕歧視的未來,請投不同意票。 而愛爾蘭、美國、澳洲其實都花了很多的經費做細緻的調查,去找到最適合當地的價值詮釋,我們也正和民調公司洽談合作,希望找到最適合台灣的「訊息與 Tone 調的設定」,而非只根據我們在同溫層中的感受,畢竟重點是影響中間不了解的民眾。 接下來,就是如何將我們所設定的訊息傳播出去,而這就是我們最缺乏的草根組織戰。不論是 Yes Campaign 或 No Campaign,要勝利的關鍵都是「對話」,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將訊息傳出同溫層,用中間民眾能夠理解的方式去「對話」,而不是「對抗」,因為對話讓人產生同理心,但對抗會讓人產生防衛心。因此,希望邀請大家加入我們的「對話行動」,創造勝利的關鍵是在每一個開啟對話的個人。 公投戰是一場輸不得的戰役,而且是需要至少數千萬經費的總統級選戰,不可能用對抗和聖戰式的方法贏得七百萬張公投票,我們需要所有人走在一起,同在一心,面對這或許是有史以來性別運動最重要的時刻,影響中間民眾,這樣艱難的挑戰,需要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再輔以我們自己的民調,訂定清楚的有效策略。 以上這些我們所搜集到的知識,前天我和婚姻平權小蜜蜂和平權前夕.彩虹起義的夥伴們提過了,也分享給大家,平台也搜集了許多實證資料,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當然這是台灣第一次有多題數在一張選票的公投,如果同時又有反同公投和平全公投,在不同的文化與政治脈絡下,是不是會相同於其他國家的過去的經驗與研究,或許可在這次驗證了。(推薦你看:半世紀的婚姻平權運動史:今年會是台灣平權元年嗎?) 圖片|呂欣潔 圖為愛爾蘭兩位非常優秀的運動者 Dr Grainne Healy 和 Orla Howard ,組織了非常成功的公投戰,透過 door to door(登門陌生拜訪)的對話策略,她們的團隊讓這保守的天主教國家,通過了婚姻平權,那一整天她們二位帶著我們跑了好幾個組織,無私的分享,在此我獻上深深的感激。 加入婚姻平權大平台的行動 (本文轉載自呂欣潔 Jennifer Lu) April 27, 2018 at 03: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tmW9j

成為新手父親:我一直以為,哺乳就是把乳頭塞進寶寶嘴裡 https://ift.tt/2vTa33f 原來,媽咪親餵哺乳根本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理所當然?!新手隊友的第一手育兒直擊,帶你看哺育嬰兒初體驗。 簡單? 在我成為父親前,我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認為哺乳是輕而易舉的事。哺育嬰兒的過程是精巧的設計,足以證明人類進化的成果。大自然賦予女人養活下一代的天然食品,而且供應源源不絕,即用即食、絕不囉嗦,就連乳頭的形狀也正好與嬰兒的唇形吻合。在我淺薄的知識裡,母親只要將乳頭塞進寶寶的嘴裡,一直餵到他們可以吃雞塊為止,餵奶就大功告成了。 但這個設計實際上是有缺陷的。寶寶似乎不知道他們的唇形跟乳頭「吻合」,也不覺得自己有必要進食,因為他們生來對一切懵懂無知,需要有人教他們怎麼做。問題是,這些處於原始型態的小人兒根本無心學習。 人們在產婦出院前就鼓勵她們為寶寶餵奶,當乳頭成為所有目光的焦點,寶寶卻還在瞎子摸象。經過漫長的演化歲月後,寶寶仍像嗅聞松露的盲眼豬四處摸索。他們懶洋洋地探頭探腦,直到嘴巴碰到乳頭尖端才停下。正當他們看起來準備要「含乳」時(這個含蓄的詞令人想到拖車與牽引桿連接的畫面),卻在最後一刻改弦易轍,再次將頭轉開,讓所有人發出哀嚎,宛如他們好不容易將球踢向無人防守的球門,最後卻因失去準頭而丟分。(推薦你看:寫給新手媽媽的哺乳指南:如何餵母乳?) 圖片|unsplash 寶寶秉持乳臭小兒的堅貞氣節,繼續跟我們抗戰到底。即使他們在適應期對周遭一無所知,仍表現的像條逆流而上的魚,堅持不肯向命運低頭。 寶寶遲遲不肯吃奶有許多原因。有時是母乳尚未分泌,有時是他們無法成功含乳,有時則是他們的吸吮反射不強,天知道他媽的原因是什麼,說不定是因為他們根本提不起勁。 在初期那些令人沮喪的日子裡,我們努力地讓寶寶遵循本能的呼喚,也因此對所有潛在的阻礙如數家珍。不過我們最後還是徒勞無功,只能期待查理有天會忽然「開竅」。但這跟設定無線網路有點像,就算密碼無誤、接收器燈號亮著⋯⋯只要裝置無法連線,不能上網就是不能上網。 最後,一位經驗老到的護理師終於讓寶寶卸下最後一絲矜持。他開始推擠阿琳的乳房,就像農夫激勵一隻毫無幹勁的乳牛產乳。這位叫班奈特的護理師臉色紅潤、態度一絲不苟,有一度我甚至以為他會拉出三腳凳,然後一邊坐下來擠奶,一邊拍打阿琳的臀部,口中叨唸「好女孩,妳做得很好」,試圖將牛奶一滴不剩的擠進腳下的水桶裡。 但他成功了。查理突然「開竅」,讓我們終於迎來勝利的一刻。 每當我回想這段千辛萬苦的歷程,不禁覺得恍如隔世。當我撰寫此章時,查理正旁若無人地享受母乳,模樣像個痛飲白蘭地的酒鬼。但對阿琳與其他女性而言,哺乳仍是苦差事。(同場加映:【親密攝影集】鏡頭下的愛,親餵母乳的動人片刻) 不過我現在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讓查理斷奶。人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寶寶學會喝母乳,可不想這麼快就放棄。現在談斷奶,就像在生產時建議「一隻腳放在地上,一隻腳踩在母親的胸口,抓住小孩的腳踝,然後用力往外拉」一樣不合時宜。 讓另外一半成為你的神隊友《崩潰爸的英倫育兒日記》 April 27, 2018 at 01: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Ta33f

織田紀香專文|把你的工作,當成事業來做 https://ift.tt/2r3phOl 工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它和「事業」有什麼不同?我要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打出一片天?讓職場前輩織田紀香,告訴你一個故事⋯⋯ 「老闆,可不可以告訴我要怎麼做才能跟你一樣? 在你二十八歲這年紀,掌握一間數百名員工的公司,並獲得許多人信賴,其中有沒有什麼方法或公式,能獲得如此高成就及收穫。」那年,我才二十六歲,無知的問出此問題,試圖想找出成功的捷徑。 執行長沒有回我,他只告訴我一句話:「事情不像你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簡單、單純。」 隔年,一位董事長與我閒談之間,間接解答了這個問題。 「紀香,你有沒有想過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董事長問。我那時候還在摸索,沒有很清楚,只是簡單的說出「成功的人,能賺錢、可以擁有一間了不起公司的人。」 他再追問:「那你覺得成為那樣的人需要做什麼事情?」「我不清楚,但應該不會是我現在做的事情,可能會是一些更了不起的事情或機會吧。」他又問:「什麼事情會讓你覺得了不起?」董事長不停的問,讓我有點慌。 「像是董事長一樣,做那些大事、了不起的事、沒有人能做到的事。」 董事長聽了竟然大笑。 「哪些算大事,哪些又不算是?你又怎麼去區分呢?」 我還記得自己當時是這麼回答的:「比方說談合作、拿下大案子、贏得更多合作夥伴的加入,諸如此類的吧。」董事長搖搖頭,他說:「沒有小事堆砌出來,又哪來的大事可做,你懂這道理嗎?」我表示不太懂,他換個話題:「你怎麼看這份工作呢?現在這工作對你的意義為何?」這問題不好回答,因為一個沒回好,可能工作就沒了。 「是一份好工作,公司環境很好,同事相處的氣氛很融洽。」 「你沒有回答我的答案,這工作對你有什麼意義?」我知道不認真回答這問題肯定不會被放過,於是很直接的說:「對我而言,可能不過就是份工作而已。」 董事長點點頭,他靠近我說:「對,你講的沒錯,其他員工可能也是這麼想,而我想再次問你,如果這份工作對你的意義不過就是份『工作』罷了,你怎麼會覺得能去做什麼大事呢?」我還沒聽董事長講完,立刻答:「可是那些主管或是你,因為坐在這位置上,才有機會接觸那些大事不是嗎?」 「如果沒有你們每天堆砌、推動各種事情,那也不會變成大事。」他說。 那時,聽他這麼講,感覺像是在敷衍我的說法,當下沒有特別聽進去,但他繼續跟我說:「工作對你來講,可能不過是份工作,但對我來說,那是一份事業。」他說出這句話時,我沒意會到也就是這句話,讓他變成現在這個人,成為照顧千人以上的董事長。(推薦你看:沒有說不的基因!商周執行長王文靜:「我追求的不是頭銜,而是志業」) 董事長跟我分享了他年輕的一段歷程。 剛退伍時,我實在不知道能做什麼工作,學歷不高又沒有社會經驗,同學們一個又一個進工廠去做。可是我真的不想做那些事,看起來無聊又無趣,而且其中一位同學還因為意外失去手掌,現在工作不便,想做點事都顯得困難。我不想跟他們一樣,因此失業了好陣子。在我們那年代失業很丟臉,街頭巷弄的鄰居會把你看得像垃圾或廢物一樣,特別大學畢業的人少,基本上退伍都肯定有事做,像我如此無所事事的人,實在非常少。 那一年,我每天到菜市場閒晃,看逛菜市場的人們都在做什麼,順便跟那些婆婆媽媽聊天,也看看菜市場裡都在賣些什麼。菜市場裡當時賣的東西不多,但有幾樣東西吸引到我的注意力,特別是衣服、飾品、化妝品。我發現菜市場裡很多婆婆媽媽在買菜、買肉的時候,會順便去逛逛晃晃那些化妝品或服飾。我看了好久,一直在想「為什麼菜市場可以賣這些東西,而那些攤商又是為何在這擺?」 我觀察好一陣子後,跑去問其中幾個攤商,他們的答案大多相同,於此設攤的理由是「來買菜的都是婆婆媽媽,大家買菜的同時,可能就會順便逛街買衣服,或買化妝品。」我問他們賣得好不好,他們說普普通通,買的就是那些人,不買的也就不買。我後來想想,反正也沒事情做,乾脆叫那些攤商賣不掉的東西給我賣,讓我來幫他們賣,我只賣化妝品與保養品。攤商們想說有人願意免費幫他們賣,很快就答應。 起先,他們以為我要一起做攤位生意,但我完全沒這打算,我把一些看起來還不錯的商品整理包裝起來,放到一個大行李箱裡,然後手繪些裝飾用的海報,接下來,我拿著商品向左鄰右舍說明、推薦,並且告訴他們商品有哪些特色、好處,甚至我自己一開始先投資買了幾項商品作為試用品,提供對商品有興趣的人能夠嘗試去用看看。第一年,好慘,親戚朋友看我一個大男生做這種事情都覺得很丟臉,同學們知道我在做這時常取笑我,還把我當做同性戀,認為我是個娘娘腔。在那六十年代,沒有太多人接受我的作法。 我硬著頭皮,一條又一條街的拜訪,一區又一區的去跑,從一個客戶變成兩個客戶,從十個客戶變成一百個客戶,花了快要五年的時間,我慢慢做出知名度,甚至還有曾經嘲笑我的同學加入一起賣。我記不得一條街走過幾次,我也不清楚到底壞過幾個皮箱,可是我卻記得每一個買了我商品後的感謝笑容,他們的笑容,成為我每天最期待的鼓勵。 我不懂做生意的方法或技巧,我不了解要怎麼賣才能把商品賣得好,可是我既然選擇要做這事,我就不能去想、去挑剔這事會有多困難或麻煩。畢竟,是我的選擇,我的決定,我沒有放棄的理由,即便這事看起來有多鳥、多沒面子,甚至根本沒人支持我,社會氛圍鄙視像我這種沒有生產力價值的男人,可是這是我的事業,是我人生想要闖一闖的事業。年輕不闖,難道要等老了才來遺憾、後悔嗎?(推薦你看:給職場新鮮人的一封信「走自己的人生路,讓工作配合你」) 因為商品賣得越來越好,我得讓這件事情變得更像樣,所以我開了間公司,從原本不到十人,慢慢變成二十人、三十人,由一間默默無名的小公司,變成很多化妝品、保養品爭相合作的銷售公司,我意會到這不再只是我個人的事,公司成長遠超乎我的想像,要管人、帶人,我沒辦法像以前那樣單純去外面跑業務,因此,我得花更多時間留在公司裡,幫忙大家打理許多事情,像是下訂單、處理瑕疵品、做客戶聯繫,好多好多的事情快把我壓垮,可是如果我不做好,那些在外面跑的同事就會被我卡住,而且這些事情又非得最熟的我做,我得成為支持他們的那雙手。 曾經,我一度想把公司收起來,因為疲累,真的太累,我不知道繼續下去會怎麼樣,可是看著同事們一張張相信我、信任我的臉孔,我只能告訴自己,再苦,都得撐下去,再累,都得奮戰到最後一分一秒,是不是我要的已經不重要,比起我自己想要什麼,我更在乎我身旁的人想要什麼,他們想要穩定的生活、快樂的家庭,他們重視的事情變成我重視的事。(延伸閱讀:【女人迷兒說工作】明白不足,是快速成長的開始) 同事們想要的我就去做,我想要的他們會為我而做,沒有人當這是一份工作,每個人都當這是自己的事業在衝,大家不會去計較大事、小事,即便沒事,還會特別去找事情做。其中有一位同事讓我印象深刻,他看到一位同事沒有業績,還把自己的客戶介紹過去,告訴他自己的客戶說:「嘿,這是我最信賴的兄弟,他比我還會做,以後就讓他來服務你們,有什麼需要跟他說,他處理不好我會修理他,給他試試看吧!」 後來我終於想通。雖然我做的事情於現在看來微不足道,但正因為過去我做過如此多的各種事,慢慢堆砌出現在的成就。 我發現把工作當事業做,很多事情從原本的「怎麼可能」會逐漸變成「原來如此」,而你得到越來越多的「原來如此」後,則會變成「就這樣做」。所謂「就這樣做」,則是我跟其他同事間培養出的默契。 當我們在想一件事情該怎麼做時,不會去計較你我,大家在過程中遇過的麻煩、問題會拿出來互相討論,講久了,每個人會有自己一套處世方法,事情「就這樣做」,做多就有默契,彼此有默契事業就會大。 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工作當工作看,你會相對消極、被動,反正有人找你做你才做、有人需要你做你才做、有人要求你做你才做,你遇到問題不會想怎麼解決、你遇到困難不會想要怎麼跨過、你遇到障礙不懂得要避開,你只會硬著頭皮迎面撞上,撞壞頭後受了傷,再催眠自己公司就是這麼爛、這麼糟糕,而這樣的公司不僅要為了做不好事情的你付薪水,還得為了你去收爛攤子。 想想看,工作到底對你而言是什麼,你是把工作當工作看,還是當事業看,你是做事業還是做工作,你是為了什麼而做,再者是,你是怎麼看主管、看這間公司、看待在你生活周遭的所有人,請想清楚,因為你不僅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你還得對所有跟你相關的人負責,負起那個他們對你有所期望,你也不想讓他們失望的責任。(同場加映:【張瑋軒行筆】當你覺得自己在做小事,你就把事情做小了) 董事長那時一番話,深深震撼了我。原來那些我看不上眼的小事,在他過去的日子裡,每天都得去做,才能去發掘、發現讓自己更加茁壯的養分,才有機會去培養出做大事、闖事業的可能。 如果,你會產生那種不想去公司的念頭;如果,每一件事情做的都令你有氣無力;如果,生活提不起勁、找不到動力;如果,你覺得做再多都得不到想要的;如果,都是事情找上你,而不是你找上事情;如果,因為一些職場上的大小事,會影響你一天、兩天、三天的情緒。那麼,你必須重新思考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麼,因為顯然你做的,遠遠不及你自身所期待。 職場上拉你一把的提醒都在《勇敢失敗,比努力成功更有力量》 April 27, 2018 at 11: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r3phOl

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史上第二位任期內懷孕國家領導人!紐西蘭總理:「女性可兼顧一切,但不該獨自承擔」 https://ift.tt/2HWd7Ax 紐西蘭總理賈辛達.阿爾登宣布懷孕消息後引眾人關注,日前她於 BBC 訪談中提及,職涯與母職該如何兼顧的看法:「女性可兼顧一切,但不該獨自承擔」。 紐西蘭總理賈辛達.阿爾登(Jacinda Ardern)於 2018 年 1 月,公布懷孕消息,成為歷史上第二位於任期內懷孕的國家領導者。 註:1990 年,巴基斯坦當時的總理碧娜芝布托(Benazir Bhutto)於任內懷孕生產,為歷史上第一人。 身兼國家總理與母親身份,近日賈辛達.阿爾登接受 BBC 記者訪問,針對總理懷孕是否感到社會給予的壓力做出討論,透過對話,讓大眾理解在父權制度下,社會如何對女性投以支撐家務的社會角色期待,並理解女性在職場與生育議題上遇到的實際障礙。 紐西蘭總理透過自身的生命經歷親身示範,身為女性,我們可以強大與脆弱並存,我們可在職場上追求成就,同時要求伴侶共同負擔家庭照顧責任,職場與生育,不該是二選一的選擇題。 圖片|來源 這世代,女性生育選擇不該影響未來工作機會 2017 年 10 月,賈辛達.阿爾登成為紐西蘭自 1856 年以來最年輕總理。 年初於臉書公布自己懷孕的消息,宣布未來她將接手另一項全新的任務——成為一位母親。並且與她的未婚伴侶克拉克.蓋福德(Clarke Gayford),共同撫養孩子,預計於 2018 年 6 月,迎接他們的第一個小孩。產後賈辛達.阿爾登將依法申請 6 週產假,紐西蘭將有 6 周「沒有總理的日子」,產假期間,將由副總理皮特斯(Winston Peters)暫代職務。(推薦閱讀:不結婚可以嗎?──打破核心家庭想像的單親母職)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網路上有許多人質疑,阿爾登如何能做到身兼二職?阿爾登於一次記者會上公開表示,「我並非第一個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小孩的女人,我知道已有許多女性,在我之前已將這樣的工作做得很好。」 圖片|來源 2017 年,阿爾登接受節目訪問,主持人問及,如果擔任總理,「可不可以請產假去生小孩?」讓她在節目上嚴肅回應:「我決定談論這個問題,是因為我樂意回答。」接著她對主持人說:「但你,你在 2017 年,要求女性在職場回答這樣的問題,是讓人完全不能接受的。」 阿爾登進一步談及,在這世代,女性生育選擇不該影響未來工作機會,「一個女人決定要生育時,是否正在職場或者是否擁有工作機會,不該是阻礙她們做決定的事。」此番作為與言論得到許多女性領導者與婦權團體的支持,阿爾登樹立了一個有力的榜樣,說明女性不應該在母職與領導地位間做出選擇。 前紐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於推特上表示,「每個女人都應該擁有能夠兼顧家庭和事業的選擇。」 蘇格蘭第一大臣尼古拉斯特金也表示,「這是阿爾登的個人生涯規劃,但同時,這些選擇也有助於向年輕女性證明:擔任領導職位不一定是擁有孩子、規劃生育的障礙。」 阿爾登上任後,也隨即調整紐西蘭的產假制度,增加有薪產假。紐西蘭國會於 2017 年通過,有薪產假將從既有的 18 周,自 2018 年 7 月 1 日起增加到 22 周,而 2020 年 7 月 1 日開始,再進一步延長到 26 周。而雙親在孩子出生以前,可以享有最多 6 周的有薪假。 除了阿爾登實踐了女性不必要在職場與母職間做出抉擇外,一位紐西蘭的作家認為,阿爾登宣布她的伴侶將成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此舉亦可能開啟男性如何獲得更多陪產假的討論,「這表示作為男人,男孩子們還有其他的選擇。」與伴侶維持共同扶養孩子的關係,也替社會開拓了一夫一妻傳統家庭外,更多元的婚家想像。 圖片|來源 紐西蘭總理阿爾登:「女人有能力兼顧一切,但不代表我們需要表現得很容易」 此次與 BBC 記者的訪談中,阿爾登特別點出,過去她與許多全職、在職的家庭主婦對話,感受到女性在職場與生育兼承受的壓力,但她認為女人是有能力可以兼顧一切的,但不代表我們在努力追尋職場志業與理想家庭生活時,女性需要表現得一切都很簡單,女性可以適時地表達脆弱,尋求協助,透過他人的幫助而完成。(推薦閱讀:【性別觀察】寫在母親節前夕,我能不能不做超級媽媽) 以下節錄訪談內容,與你分享: 記者:「總理,我想問問您有關壓力的問題。您感受到了嗎?自從您懷孕後成了全民關注的議題。對有些人說你將成為母親,對有些人而言,您將是一位執政的總理——一位職場母親。您感受到壓力了嗎?」 總理:「不僅是我有此感受,我想每個女人都有同樣的壓力。我與全職母親與在職母親談論過,她們總希望成為另一個自己,此項議題與女性感受的壓力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對我來說,因為人們知道我必須負起總理的職責,所以我的內心少了些愧疚,因為我早有職責在身。」 總理:「我並非女超人,並且,任何一位女性都不該被期待成為女超人。我們需要毅力、決心與他旁人的協助,去幫助我們實現我們的目標、責任,成就自我。」 記者:「您認為,女性能夠兼顧一切嗎?」 總理:「我想女性可以兼顧一切,但她們不該獨自承擔。 我並不同意女性要在所有的方面都有所成就,還要把這一切表現得好像都在掌控之中,一切都很容易。並不是這樣的,我們一直都在掙扎,我們或許都在努力的路上心懷一點愧疚——而這樣的愧疚感是女性不該擁有的。我們不該獨自承擔一切。」 記者:「您認為所有關於懷孕的問題是種窺探隱私的行為嗎?」 總理:「不,一點也不會。我是歷史上第二位在執政期間懷孕的國家領導者,人們當然會好奇,會對此議論,我一點也不介意。但我希望的是,未來,人們對女性執政且懷孕這件事稀鬆平常,不再感到有興趣。(笑)」 女性時常在期待自己兼顧一切的同時,能夠表現堅強,其背後有部分原因來自父權體系對母職的期待與監督。 透過「密集母職」(intensive mothering)的意識形態,強化父權體系對母職的控制,也在無形間將母職的實踐畫出規範與界線。根據社會學者 Sharon Hays 指出,密集母職是特定歷史時空與社會建構的產物,影響並形塑現代社會的母職實踐。 當社會對女性投以家務照護的角色期待,並以密集母職的意識型態強調母職為女性本能時,母職的建制化(institutional motherhood)會形塑出一個「好媽媽」的單一扁平形象,女人不被鼓勵說出照護小孩的挫折與勞累,不被鼓勵揭露自己的軟弱,不被鼓勵承認自己是一個仍須學習的母親 這些父權文化下塑造的母職形象,讓女性在身兼職場與母職身份時會有許多自我探問,害怕無法達成社會對「好媽媽」的期待、無法實踐善盡份內的家庭責任,成了「失職」的母親。 透過紐西蘭總理的實例與訪談內容,我們可以開始拆解社會對母職的固化期待,如果妳想要兼顧,不必害怕示弱,透過與伴侶協商分工親職勞務,共同承擔家庭責任的方式,讓女性能夠實踐追求職場成就亦照顧家庭的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來源,來源 April 26, 2018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Wd7Ax

不只是國民初戀,她早已蛻變:秀智專訪 https://ift.tt/2r1VIMQ 不再只是國民初戀!專訪秀智,透過一步步磨練演技與舞步,兌現自己的夢想,或許過程疲憊,但她從未想過放棄。 從 2010 年出道至今,每一個人都稱她做國民初戀,但是她早已蛻變。親自操刀、邀歌的迷你個人專輯、《當你沉睡時》裡慧詰的南洪珠,每個變得更自我的腳步,都讓她的夢想飛得更高。 初見秀智本人,她上半身穿著我們準備的華服,而下半身輕便地穿著她自己的運動鞋,而她出現的那刻,周遭氛圍也變得格外活潑,每一個人都感染了那樣青春洋溢的氣息。 很多人都稱呼她為「國民初戀」,因為當年她在《夢想起飛》《任意依戀》等連續劇,甚或是許多廣告大調查裡,都是男孩們心中最佳詮釋對象、夢中情人。活潑中不失溫柔,皮膚吹彈可破,長髮飄逸的樣子,彷彿你都能聞見髮絲瀰漫著甜美的果香,每個人高中時代都有這樣一個穿著學生短裙的女孩,而她肯定是校園裡最風光的人物,男孩們都想牽起她的手。(延伸閱讀:超越國民初戀!裴秀智:活好自己比滿足別人想像重要) 疲倦,但從未放棄 可是,其實秀智不單單只是那樣的女孩。 天秤座的她,性格裡其實有些好強,在溫馴的模樣底下,她愛跳舞、愛唱歌,也嘗試創作,是天生特質與後天努力,讓秀智從眾多練習生中脫穎而出,最終也出演連續劇女主角。 拍攝這天,我們做專訪時,她看起來毫無防備之心,眼神仍像是十幾歲初出社會的少女,說道:「我呢,其實與別人比起來,練習生的時間不長,大概只有一年。我現在記得的是,因為我住在光州,要往返首爾,因此特別累。」 「練習生的時期,我學到很多,每個月都要評價一次,所以要一直練習,上各種課,大概早上 10 點要開始練習,到晚上 8 點,如果早上 8 點,那大概要到晚上 10 點,但是不是一直練,中間也會休息。透過這樣方式,一直積累實力。期間有很多練習生,互相是對手,也是很好的刺激,就通過這樣的環境培養夢想。」 正在兌現的夢想 轉眼間,也七年了,從 2010 年至今,秀智變得很不一樣。原來稚氣圓潤的臉龐,逐漸出落得標緻大方,也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拍攝封面這一天,是我們有史以來拍最快的一次,舉手投足間,她再清楚不過,自己哪一個角度美麗可愛,或調皮捉狹,她的魅力,正坐落在女孩與女人之間。 去年一部《當你沉睡時》,可以看出她在演技上的大躍進,更能掌握好情緒收放,投入角色的人生起伏。 「《夢想起飛》是在我還不是很懂演技、最一開始的時候拍的,所以有很多不足。但是,這樣一部部拍下來,慢慢成長學到了很多東西,所以這次《當你沉睡時》是一個讓我成長了很多的契機。《夢想起飛》是演一個高中生,但是這次的《當你沉睡時》是有職業的(笑),我演的是記者,展現出我成熟的一面。也透過《當》這齣劇,表現出我不同面向。」 不只是連續劇,實際上今年秀智所推出的新專輯,更加展現了她在歌唱與舞蹈上的決心,連專輯附贈的寫真本,盡是滿滿的誠意。她眼神充滿光芒,說道:「首先,這次的專輯名稱叫做《Faces of Love》,是表現愛情各方面的一張專輯。從前就想在專輯裡表現出愛情的各面向,所以,這次的專輯就盡量表現出各種感情和不同形式的愛情。 這次跟我喜歡的很多音樂人一起製作了這張專輯。首先是和以前為我寫過〈假裝幸福〉的 Armadillo 合作了〈愛著別人〉這首歌,還有〈HOLIDAY〉(Feat. DPR Live)是與音樂人「榮光的面孔們」一起合作的;還有我喜歡的音樂人 Jung Key,以及,我因為非常喜歡「夜晚的天空』,所以特意拜託他幫我寫歌,而有了這首〈晚安,連我的份一起〉。還有 Andrew Choi 等幫我寫了〈SObeR〉,還有和 Peterpan complex 一起合作,我自己製作的歌曲〈壞X〉,也是我非常珍惜的歌曲,這次專輯中希望有這麼一首歌,所以就加進去了,然後也一起參與了〈SobeR〉和〈你是無眠之夜〉的作詞。」說是迷你專輯,卻收錄七首歌曲,並幾乎都是秀智親自邀歌、主導。(推薦閱讀:終有一天,我們並不是得到夢想,而是成為自己的夢想) 似乎,我們確實看見一個女孩正在蛻變成女人,把一個個夢想兌現。 最牢靠的靠山 我問她,有沒有覺得自己變得更成熟了呢? 她靦腆地笑說:「以前小的時候,我經常想表現得成熟一點,但是現在是想變小、變可愛,所以就會想,啊,那我現在是不是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如果說以前是可愛、開朗的話,那現在隨著時間,是慢慢變得更文靜了。」 〈壞X〉有一段歌詞是這麼寫的:「若是跌跌撞撞時,能把我抓緊嗎?尖叫受折磨時,能無言陪在我身邊嗎?」雖然看上去總是甜美可人,但是蛻變的路途上需要經歷多少荊棘與掙扎,多少孤獨與寂寞,很多時候並沒有辦法真的向誰說出口。 「我並不容易相信人,總會有一點疑心跟警惕,但是,一旦相信了,就會深信不疑。」幸好,一直有家人在身邊,才多了一份安心。「我媽媽非常喜歡我現在做的事情,與朋友們做志願活動的時候、一起工作的時候,她經常非常努力地幫我宣傳,非常支持我,其他家人,姐姐和弟弟也在心裡一直支持我,一直照顧我、保護我。」 「雖然跟家人很親近,但是不能照顧他們,所以,經常感到抱歉。他們總是無條件站在我這邊,但正因為如此,也不知道怎麼表達。他們就像心裡最牢靠的靠山,是這樣的存在。可是,對於這樣的存在,不要認為理所當然,這個很重要。對什麼事情要是認為理所當然的話,就會產生問題。需要感謝的時候就要感謝,需要珍惜的時候就要珍惜,越是珍惜親近的關係,更加要細心地注意這一點。我呢,不是那種隨便和誰都很親近的性格,可能是這樣,才覺得這一點很重要。」(推薦閱讀:【丁菱娟專欄】與家人約定成俗的默契,是最難忘的記憶) 採訪結束時,她和我們一起手比耶,合照了一張。 這個女孩看起來像個傻女孩,但是她懷抱著長年與 JYP 經紀公司的革命情感,懷抱著母親的期望,也夾帶著自己對戲劇、音樂與舞蹈的願望。夢已那麼重,但她已飛那麼高。 秀智答客問 最近有沒有看的書/電影/歌曲? 最近的書,嗯,最近在看《愛的蒙太奇》,崔佑洙作家的書。這本書,沒什麼字,都是短小的文章,這次專輯從中獲得了很多靈感,有很多很不錯的話語。 想要對臺灣粉絲分享的大家還不知道的秘密? 我下巴下面有一顆痣,但是這個痣,我長肉的時候才能看見,瘦下去的時候可能就不怎麼能看見。 最近有在學舞嗎? 第一次開始學舞,是小學的時候。與其說是學,其實是在學校的社團,因為覺得非常有趣,所以參加了。初中開始,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還加入了在街上跳 Hip-Pop 的社團,之後進了 JYP 之後才正式開始學。跳舞難,很難,開始學 Hip-Pop 的時候,體力上很累,而我其實學舞蹈學得很快,但是時間久了,腳踝還有骨頭就會開始疼。但是因為想抓住那種感覺,所以最近仍然有在學舞。   3 月是《Marie Claire》25 周年,秀智認為 25 歲的人所擁有的最大美麗是什麼? 25 歲,如果說年紀小,也不是很恰當,但也不能說完全成熟。25 歲,不像 30 歲,可能會有些混亂,但是又是一個新的開始,還可以出發的希望,有很多可能性的年紀。臺灣《Marie Claire》也是 25 歲嗎?哇,好開心。 最近是怎樣度過一天的呢 我最近在看幾個電視劇,然後還去了旅行,這樣那樣的想法,都在想,可以說是一個充電的時間。 旅行時最喜歡做什麼事? 我本來旅行時,最喜歡什麼都不做,哈哈哈,喜歡什麼都不做,就走路,吹風,還有喜歡看動物。 有沒有印象深刻的旅行地點? 因為喜歡企鵝,所以為了看企鵝,去了雅拉河附近的菲力浦島,感覺很好,所以去了兩三次,就為了看企鵝,哈哈。 皮膚看起來很好,護膚秘訣是什麼? 我一般不會塗很多化妝品,塗很少,洗臉也會很認真地洗,然後就是基本上鎮定皮膚,還有我的皮膚比較敏感,如果塗很多的話,容易敏感。為了讓皮膚休息,有時候會不洗臉,讓皮膚獲得休息。乾燥的時候就要多塗補水的,像現在這個季節,就要多保濕。 今後有什麼計畫? 可能會有跟粉絲見面的機會,還不確定。 今後的夢想是什麼? 以後的夢想,經常想的是,要變得更加幸福、健康,多做好的音樂、好的作品,展現給大家。 Text /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Bonnie Yang  Photo /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Kim Yeongjun Look /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林智強、Choi Kyoung Won Hair / Yoon Seo Hee  Make_up / Won Jung Yo  Coordination、Hywon Choi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一次蒐集!8位韓國人氣歐爸迷彩軍裝照,每一個都Man氣大噴發~ 「可惡想親~」秀智終極版撩男祕技!【瘦身菜單+美唇術】,讓男神都想吻上她的唇! ​這組合太精彩,合體確認!朴寶劍、秀智即將攜手主持「第54屆藝術百想大賞」 April 26, 2018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r1VIMQ

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

正視私密肌的敏感問題,妳需要認識的日本製「有機衛生棉」 https://ift.tt/2HR2Zsx 在生理期時,妳經常感覺到私密肌搔癢、紅腫嗎?親愛的,這是私密肌敏感的訊息。而妳應該開始去正視它、找到問題所在及適合的解決方法。 也許,妳也有過相同的經驗。 因為需要長期久坐、生活作息不正常,或者在精神與身體壓力增加時,妳發現自己的私密處開始變得敏感不安,容易搔癢、紅腫,而這些症狀在生理期時尤其明顯。 這些問題也許已經困擾妳許久,但總難以對身邊的人啟齒討論、也不想大費周章地為此跑一趟婦科諮詢;妳只想著每月忍耐五天、七天,時間也就過了。只是親愛的,私密肌的構造不同於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膚;它相對脆弱而敏感。當妳感覺到不適,那便是私密肌傳達給妳的求救訊號、需要妳開始好好地正視它,並且找到解決的方法。 敏感私密肌最需要的,其實不過是最純粹、無添加的照顧。好自在有機衛生棉了解並呵護妳的敏感私密肌;它選擇日本匠人織造的有機棉片表層,減去不必要的負擔與刺激,溫柔照護身體最細嫩脆弱的肌膚。有機棉早在香港掀起搶購熱潮,終於在台灣上市!而全新有機棉當然也開啟台灣女性生理用品的新話題。 話題一:「0 添加」產品,減少造成敏感的可能 生理期時,常因私密處潮濕悶熱,而有明顯地搔癢等不適感。此時,如果使用過度添加的生理用品,將會造成私密肌更多的負擔。 有機棉便以天然呵護為本,它採表層 0 添加,不含化學成分、不經漂白,非但不會額外造成私密處發癢,也能舒緩對敏感私密肌的刺激、給予最單純的呵護。 話題二:日本進口 100% 有機棉花表層,親膚不過度摩擦 在每個月的經期期間,女孩們經常會因為墊著衛生棉而感到行動不便,甚至造成摩擦、紅腫等。 有機棉了解這樣的不適。它的表層嚴選來自美國棉田的 1% 有機棉花,並採用日本匠人水刺紡織技術製造,手工去除雜質,讓表層使用時不容易起毛球。有機棉花的天然與溫柔親膚,將能有效減緩與私密肌的摩擦,也將不再造成過敏不安。 圖片來源 話題三:三大國際認證背書,有機棉花舒緩私密敏感肌刺激 好自在有機棉堅持好品質,擁有三項國際認證背書。 它是全台唯一獲得「European Skin Health Alliance (SHA) 國際認證」的衛生棉品牌,代表產品對肌膚的無害、無負擔。這樣的把關與堅持,就是想讓妳在生理期時也能全然地感到安心舒適。 除此之外,100% 表層有機棉更獲得「專業機構 OCS 認證」,不使用 USDA 禁用之化學農藥及肥料的有機種植棉花;因為懂得妳對私密肌的在乎,有機棉尋覓最好的有機種植地「美國最大有機棉產區」,嚴選 1% 天然有機棉花來製造。天然無刺激的原料,將能減低對私密處敏感肌的刺激。 私密肌以細嫩脆弱的粘膜組成,對於外在的接觸特別敏感,再加上生理期時的身體變化,容易使得私密肌變得敏感、脆弱不安,讓每個月七天成了女孩們揮之不去的煩惱。但比起過去總是忽視或只能忍耐它所帶來的種種不適,現在,妳可以有對自己更好的聰明選擇。從最親密的生理用品開始,天然純淨的有機棉,主打純粹、不添加,便會是妳選擇對私密肌最安心無負擔的保養品。 天然有機衛生棉,有私密肌敏感症狀的女孩們都可安心使用!沒有敏感症狀的妳,也值得擁有舒適天然的純淨保護: 看更多有機棉產品介紹:請點我 好自在有機棉哪裡買?各大通路都有販售或上 momo、PChome 86 折體驗價 3 盒只要 $179 April 26, 2018 at 07: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R2Zsx

【為你點歌】愛情煉金術,未經試煉得不到幸福 https://ift.tt/2Ff2ByV 【女人迷X海苔熊為你點歌】單元,週三七點,準時為你放歌!愛情是一場煉金術,我們都在變化中考驗著自己與對方,在一關關的試煉中學會成熟。 在 2015 的中秋節前夕,同事得知我與前男友分手了,遂約我和她的朋友們一起烤肉,那天是我和 D 第一次見面。聚會之後,同事有意撮合皆為單身的我們。藉由我的主動聯絡,最後我們兩個也祕密的在一起了。未公開的原因很簡單,這段關係還不夠成熟公開讓朋友知道。不過,我們的戀情只維持了 4 個月。 Lately I've been, I've been losing sleep 最近我一直 一直難以入睡 Dreaming 'bout the things that we could be 夢想著那些我們能做到的事 Baby I been, I been prayin' hard 寶貝我一直 一直誠心的禱告著 Said no more counting dollars 祈禱著別再被金錢束縛著 We'll be counting stars 我們來數星星吧 (翻譯歌詞引自這裡) 在相處的日子裡,他總是喜歡聽這首歌,也會表情逗趣的唱給我聽。我喜歡夜晚,也喜歡星星,因為他,我也愛上了這首歌。我想要他帶我一起去數星星。這個希望其實還默默期待著實現⋯⋯ 再次提起這個故事,我發現我喜歡他。而他,沒那麼喜歡我。雖然我問過他是否喜歡我,他每次都回答「喜歡」(哈哈,感覺問了白痴問題,誰會說不喜歡呢)。可是藉由相處的跡象看來,他不曾主動關心我,聯絡也是每天我主動聯絡他,他總是處於被動狀態。他也不主動分享生活或工作,都是我開啟話題與他聊天,我才得以瞭解他的一部分。說實話,我們話不投機,鮮少能一個話題一個話題接續聊個沒完。在一起最常做的事莫過於看電影和看電視,要不就是週末時我在沙發一端看書,另一端的他抱著筆電工作。看電視和看電影是我能感受到他真正當下陪在我身邊的時刻。我感覺他不願與我建立更親密的內心層面。 讀了海苔熊你的文章和《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十六堂課》一書後,我才知道原來套用依戀理論,他屬於逃避依戀型,我是焦慮依戀型。 原來他不願意分享的背後因素,可能是在逃避面對我對他的感情,我在猜想我對他的好大過於他能對我的付出程度,於是他先愧疚逃跑了。幾個月前,在我們最後一次通電話裡提出說:「我需要一段時間沉澱。」這個理由做為分手,因為這句話是第三次他想離開這段關係所說的了。第三次了,我也覺得累了,在我一直想要經營感情卻得不到對等的期待回應之後,我不希望再繼續被他打擊我對戀愛的信仰。(推薦閱讀:【為你點歌】每個人在關係裡,都有自己習慣的距離) 「那你沉澱完會告訴我最後的答案嗎?」我當下先問他。 「會。」他說。 「如果這段感情走不到婚姻的結果,我們的確該好好的想一想是不是應該繼續走下去。」我說,畢竟我們都 30 好幾了。 (在這裡小小交代一下我們談過戀愛的次數,我有好多次,他兩次,第一次是在學生時期談過六個月的戀愛就告吹,我問過他是否已習慣單身,對我突然加入他的生活會覺得不適應,他回答不是) 我對愛情似乎有種偏執,想要享受征服對方成為我愛情降兵的快感,而他的拒絕,成了我的遺憾,於是我懸念牽掛著這絲遺憾⋯⋯我明白留戀過去無法令我向前看,所以我不停的在女人迷和在心理書籍裡找答案,希望找回愛自己的重心。另一方面,我也希望透由把這個藏在我心裡的故事說出來,試圖從我內心釋放掉他。 只是,從那通電話過後,我們未曾聯絡過⋯⋯海苔熊,我該再次「主動」詢問他還沒告訴我的答案嗎? by Kate(點播時間:2016 / 9 / 28 下午 9 : 21 : 00) 圖片|來源 親愛的 Kate: 謝謝你跟大家分享你們的故事,雖然事隔多年(也不確定你們兩個人是否還在一起),但倘若這就是你經常在感情裡面會呈現的,或許下面這些心情,會經常出現在你內心的小劇場裡面: 他到底現在的心意是什麼 他到底在不在乎我? 他說要我給他空間,可是他已經有平行世界一樣多的空間了耶! 究竟他是逃避依戀,還是根本對我沒有依戀? 每次當對方說要想一想、沉澱、想清楚再跟你說的時候,你會覺得他一沉澱就沉澱到馬利亞納海溝裡面了,一去不復返,只好努力按耐住內心當中的焦慮,但又不知道該不該開口問他現在的狀況。 你可能會期待我在這裡分享如果有這些感覺的時候該怎麼辦?嘿嘿~我偏不要!矮油是這樣啦,過去我們談過很多有關於依戀的文章(我猜想你也讀過了包山包海那麼多了,傳送門給、書籍給)[1-6],所以這篇我想要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在你的描述當中有一句話我特別感興趣:這段關係還不夠成熟公開讓朋友知道。 那麼怎麼樣才算夠成熟呢?到了這個點播的最後,他跟你說分手的時候,兩個人的關係算是夠成熟了嗎?當你猶豫著要不要問他、要不要放下的時候,你是成熟的自己嗎? 心理學 OK 繃 最近在演講談到愛情的時候,我經常談到的是這個榮格煉金術的圖形。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學問, 老實說我搞懂的部分也相當有限,但首先一個重要的概念是,煉金術並不是在練真正的黃金,是利用鍊黃金的比喻來比喻一個人修煉自己內心的過程,西方人是用「煉金」,我們是用「煉丹」[7-8]。很多相關的書籍都說明就可以對應到一個人內在世界,和對著我的認識轉化的過程,其中,有一個部分我覺得很適合用來解釋「成熟」這件事情──不論是感情的成熟或者是個人的成熟。(推薦閱讀:【為你點歌】爭吵、分開、示好、心軟的戀愛迴圈) 當我們和一個人相遇、吸引、戀愛、甚至最後受傷分開,某種程度上都可以和這張圖做一種對應。 (1)鍛燒(Calcinatio): 就像火一樣,一開始你會被對方熊熊烈火之吸引,但這把火可能是愛慾的火焰,也有可能是燒毀一些習慣的火焰,因為愛對方因為在意彼此,所以你願意調整一部分的自己甚至燒掉一部分的堅持,去掉稜角、犧牲付出[9]。在這樣的過程裡面你有怎麼變成一個更好或更糟的人,或者用中性一點的方式來說,不好也不糟糕,但是和過去的你,一定有什麼不同!當你經過了這個階段也就是自己被燒了一段時間而有所改變,就是「第一個層次」的成熟。 (2)溶解(Solutio): 然後兩人就形成某種層次的依賴,你就是傳說當中的熱戀期或者是相互依賴期,兩個人分享很多彼此的事情並且比以往更親密[10]。就像他說他要帶你一起去數星星、他唱歌給你聽,彼此討論以後的夢想跟可能做到的事情,兩個人內在的某一部分好像有一種形式溶解在一起,變得比較不能夠分離。你是時刻刻想到他、想知道他在幹嘛,因為你跟他是一體的,只可惜的是這種很靠近的感覺持續不久。 (3)固化(Coagulatio): 就像你所發現的,到後來好像形成了一種「固定的互動模式」 ── 他不曾主動關心我,聯絡也是每天我主動聯絡他 他總是處於被動狀態 他也不主動分享生活或工作,都是我開啟話題與他聊天,我才得以瞭解他的一部分。 在一起最常做的事莫過於看電影和看電視 我感覺他不願與我建立更親密的內心層面 你跟他的互動方式永遠都是你在注意他有沒有注意你、有沒有靠近你,好像總是你愛對方比較多他愛你比較少,他維持一個疏離的狀態你維持一個想要接近他的狀態,將一種模式形成兩個人之間固化的關係。所以可能會吵重複的議題、不斷的在類似的迴圈裡面打轉[3][11]。當然,你不想要這樣繼續下去,所以你問了他一些問題,他說他要沈澱(就我所得到的資訊來看,到點播這首歌的時間為止,兩人似乎停在這裡)。 (4)昇華(Sublimatio): 如果兩個人在這邊願意做一些調整,打破過往僵化的關係,他願意做出改變調整和你的距離,你也願意在感情裡面放鬆一點,那麼兩個人都犧牲了一部分的「固執」,就像是把冰塊從固體煮沸成水蒸氣,有一些東西溢散消失了,那或許這段關係就可以再往前推進一些。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都不願意犧牲原先擁有的東西和權利 ──儘管那可能是一種負面痛苦的互動模式,在那個痛苦當中我們也獲得了某種程度的快樂[12]。 所以如果可以進展到這個階段,就是我認為的「第二個層次」的成熟。 (5)壞死(Mortificatio): 當然人生並不會就此美滿、一路順遂,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有了其他的成員有小孩、寵物,或者是搬家轉換工作等等,甚至可能有第三者出現,這段關係開始面臨了一些危機,這時候兩人會經歷哪一種程度的「死亡」,這裡的死亡可能是兩個人內心某一部分的死亡(例如不再信任彼此、必須放棄某些價值觀),有可能是這個關係的死亡(結束、索然無味、過一天算一天)。舉例來說,有些夫妻到後期吵架會出現所謂的「出口行為」[13], 跑去打掃、洗小孩、玩傳說等等,看起來形式上還是在一起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這段關係裡面的一部分已經完全壞死了。 有人在這裡就死掉了,可能是對於感情感到失望或者是結束自己的生命(例如婚內失戀)[14],也有的人用另外一種形式在這裡重生,例如離婚找到自己、生一場大病之後終於了解該為自己而活等等。 如果可以進展到這個階段,就是我認為的「第三個層次」的成熟。(推薦閱讀:「我愛你,只是我不再喜歡你」愛情消逝的四個關係心理學) (6)分離(Separatio)與(7)合體(Coniunctio): 嗨呀糟糕感覺經寫了好多了,這次寫短一點好了。就我的理解,後續還要經過好多次不斷的與對方分離、合體,與內在某一部分的自己分開、組合的過程,甚至有可能還會再繞一個圈,反反覆覆。 換句話說,跟一個人相遇並且相愛,就是一趟互相鍊金、互相砥礪的旅程。有的人承受不住高溫炎熱,就會在中途接受考驗的時候離開這段關係,也有的人在這樣的過程當中那些面臨的煎熬,不想再往前了、不想要改變自己一直以來習慣的模式,就會困在某一個階段(例如固化),逡巡不前。 改變是辛苦的,代表要離開舒適圈。維持現狀雖然痛苦,但卻是熟悉而且可以預測的。所以我認為,當我們重複的在面臨感情裡面你追他逃跑、你焦慮他逃避、你想要知道他在想什麼但是他沒有要講的時候,真正重要的並不在於你說什麼/不說什麼 ,我們能不能夠耐著高溫,和對方一起躺在鐵床上接受反覆鍛燒的考驗(如下圖)。 圖片|來源 如果愛情像火焰,那麼在反覆的那一張當中有勇氣去變化自己原先的堅持,成熟穩重海水和淚水交織當中,凝結出來。 延伸閱讀 [1]岡田尊司(2017)。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邱香凝譯)。台灣:聯合文學。 [2]Tatkin, S.(2018)。大腦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Wired for Love: How Understanding Your Partner’s Brain and Attachment Style Can Help You Defuse Conflict and Build a Secure Relationship)(童貴珊譯)。台灣:橡實文化 。 [3]周慕姿(2018)。關係黑洞。台灣:商周出版。 [4]岡田尊司(2016)。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愛着障害子ども時代を引きずる人々)。台灣:聯合文學。 [5]程威銓(2014)。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十六堂課(增新版)。台灣:大真文化。 [6]Webb, J.(2018)。童年情感忽視: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Running on Empty: Overcome Your 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張佳棻譯)。台灣:橡實文化 。 [7]Raff, J.(2007)。榮格與鍊金術。台北:人本自然 。 [8]Edinger, E. F. (1985). Anatomy ofthe Psyche Alchemical Symbolism in Psychotherapy. [9]Mattingly, B. A., Lewandowski, G. W., & McIntyre, K. P. (2014). “You make me a better/worse person”: A two-dimensional model of relationship self-chang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1(1), 176-190. doi: 10.1111/pere.12025 [10]Tan, R., Overall, N. C., & Taylor, J. K. (2012). Let's talk about u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focused disclosure,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3), 521-534. doi: 10.1111/j.1475-6811.2011.01383.x [11]葉光輝 (1999)。 家庭中的循環性衝突[Recurring Conflicts in Family]。應用心理研究(2),頁 41-82。 [12]海苔熊:為什麼我們總是心口不一?5分鐘讀懂薩提爾 [13]哈維爾.韓瑞斯(1991)。相愛一生(梁竹君譯)。台北:聯經出版。 [14]鄧惠文(2017)。婚內失戀。台灣:平安文化。 April 25, 2018 at 07: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Ff2ByV

你討厭的並非單調的生活,而是一無所成的自己 https://ift.tt/2HZyApE 書摘《《你自以為的極限,只是別人的起點》,幫我們急於逃脫單調的生活時,其實可以換個想法思考,或許你想改變的是一事無成的自己。 你討厭的並不是單調的生活,而是失敗的自己 我們想要的並不是有趣的生活,而是擁有成就感的自己,可是成就感的前提是需要付出很大的辛苦,而這個付出辛苦的過程,就是目前單調的生活。 很多人都不太喜歡自己目前的生活,覺得無聊、單調、辛苦,花費了許多功夫和時間,卻只能換來一點點進步,甚至什麼進步都換不來,倒是沾了滿身泥。電視、小說裡那些灑脫、悠然、勁爆的生活,永遠都不會發生在自己兩點一線的生活裡。別人的朋友圈裡天天都在晒大餐、潛水、落地窗和大房的照片,而自己的生活裡只有蛋餅、榨菜、分租公寓,想改變卻無從下手。 圖片|來源 很多人抱怨現在的生活和工作沒有自己想像中的有趣和有發展,可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你知道嗎?很多人說我不想跟別人比,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可你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你知道嗎?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應該生活在別處,在偶像劇裡,在言情小說裡,在霸道總裁愛上小資女的故事裡,因為那些故事裡的人都不用付出什麼辛苦,也不用有什麼壓力,可以輕輕鬆鬆有人愛、有人疼,有人買包、買房、買車,轉角遇到愛,還百分之百無條件一輩子愛你。(推薦閱讀:【情緒販賣部】你對自己的生活,還有熱情嗎?) 這樣的生活其實才是自己心裡想要的,可誰不想要呢?你要是知道怎麼得到,請你也告訴我一聲。 什麼叫單調的生活?什麼叫有趣的生活?有趣必然也要以辛苦為代價。很多人說,我想像你一樣生活得充實而有趣,有成就感和價值感。但是,充實是建立在許多辛勞之上的。 前幾天早上我去英語班上課,發現公共聽力區有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正戴著耳機專心致志地做題。看到那一幕的時候我都快嚇傻了,瞬間自己的懶惰之心就被擊斃,感動得差點掉眼淚。我有個同事是全職媽媽,每天帶著孩子在外面到處玩,沒事還出國什麼的。朋友圈認為這是多充實多有趣的生活啊,但平時下樓買飯都嫌累的你,想想帶著一個孩子開車到處跑,充實嗎?充實。累嗎?超級累!充實和有趣,從來都是建立在辛苦和疲累之上的。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生活,那你喜歡什麼樣的生活呢?你有什麼能力去改變它嗎?沒有人會告訴你該怎麼去改變。問天問地問別人該怎麼辦,可是能改變自己生活的只有你自己。很多人覺得只要有錢就可以改變一切,只可惜等到年紀一大把了,你可能還沒有足夠的錢去改變一切。 圖片|來源 我們總說討厭目前的生活,不喜歡現在的一切,倒不如說我們討厭的是心裡那個非常懶惰,什麼都想要,卻什麼都不想做的自己。總是臆想著自己功成名就、神采奕奕的樣子,回過神來發現今天上班又遲到了三分鐘,老闆正黑著臉等著自己。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讓我們越來越懶,越來越沒有希望。不斷走高的房價和物價,以及漸漸三十而立的責任與重擔,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在離開學校走進社會之後,本以為會像雜誌上的職場精英一樣過著精緻優雅的生活,卻沒想到走進了越來越無力,也無法自律的現實生活裡。這才是我們討厭一切的真相。 曾在一篇文章裡看到這樣一句話:「她們不斷地臆想,不斷地痛苦,但天亮之後,她們依然站在原來的泥濘裡。什麼都想要,什麼損失都不能接受,什麼都得不到。這個惡性循環的怪圈,大多數人年輕時都踩進去過,被絆住腳。」(推薦閱讀:【丁菱娟專欄】年輕人,挫折要趁早) 最近我給自己制定了新的英語學習目標,無數次地幻想自己一年後英語如母語般滔滔不絕。但實際上每一天的英語課裡,我需要面對的是一次次地重播與精聽,一道道題地反覆琢磨,是每個懶惰想睡覺但不得不爬起來的早晨,是每天不間斷地學習兩小時,是上課上到凌晨。家人都問我為什麼這麼晚還有課,累嗎?累死了。單調嗎? 單調透了!進步快嗎?都想把電腦砸了。 事實上,我們想要的並不是有趣的生活,而是擁有成就感的自己,可是成就感的前提是需要付出很大的辛苦,而這個付出辛苦的過程,就是目前單調的生活,就像現在苦熬著的自己。 想想現在的自己,你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你自以為的極限,只是別人的起點》 April 25, 2018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ZyApE

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你是拒絕依賴的情感疏離者嗎?練習意識到你對依賴的恐懼 https://ift.tt/2HWHIeL 你感覺自己無法在親密關係裡輕易依賴他人嗎?認識心理學裡的「依賴無能」,解析你無法依賴他人的隱藏心理因素。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前兩天,在後台看到了這樣一條粉絲留言:「KY 你好,我發現自己是一個特別不會依賴別人的人。雖然我也會感到孤獨,但每次向別人求助、提要求,我都會感覺不舒服,於是大多數事情上我都選擇了自己扛下來。以前我沒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但後來我男朋友總是跟我抱怨他在我身邊找不到存在感。我想問,人一定要依賴別人嗎?我這樣有問題嗎?」 這位小伙伴的煩惱讓我想到了前段時間讀到的一個叫「依賴無能(counter-dependency)」的概念。據臨床心理學家 Jonice Webb 的總結,以下這些信號能夠幫助你判斷自己是否是一個依賴無能者: 1. 有人會用「冷漠」來評價你 2. 你希望給他人留下獨立、強大的印象 3. 愛你的人曾抱怨你在情感上過於疏離 4. 你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 向他人求助對你來說異常艱難 6. 在太過親密的關係中你會感到不適 7. 示弱或是暴露自己的脆弱會讓你感到極其不舒服 8. 你時常會感到孤獨,即使身邊有親人和朋友 如果你發現你自己也是、或是身邊也有這樣的依賴無能者,今天的文章也許會給你一些幫助。 圖片|來源 不會依賴別人的人是什麼樣的? 美國心理學家 Janae Weinhold 和 Barry Weinhold(2008)在他們所著的關於依賴無能的書中指出,這個人群對於依靠別人這件事是心懷恐懼的。他們乍看之下可能是強大、自信,甚至是很成功的,但在內心他們其實脆弱不安,雖然害怕,卻又隱隱渴望著親密。 如果這個人群中存在一句共通的咒語,那一定是「我不需要任何人」 ——對別人這樣說的同時,也在內心這樣告訴自己。 從行為上來看,他們會盡可能地迴避對他人的需要,如果不得不依靠別人或者尋求外界的幫助,他們會感受到強烈的羞恥和尷尬,甚至還會因此厭惡自己。這種依賴也包括情感上的,比如在自己非常難過、孤單的時候也不願意告訴身邊的人,尋求慰藉與關懷。(推薦閱讀:關係心理學:練習與孤獨共處,也練習依賴) 與依賴別人相比,他們相對更能接受被別人依賴。但比起這樣,他們更希望別人也不要依靠自己。因為,依賴無能者往往對「依賴」這件事本身抱有負面的評價,認為「自己的事就該自己做」。他們不喜愛、也不擅長應付來自他人的依賴。 於是,在人際交往中,他們有「逃避人際交換」的傾向。也就是說,最好你是你,我是我。對他們而言,似乎只有避免你來我往的付出,才能獲得「孤島般的獨立」。 因此,依賴無能者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無法與他人建立深刻的聯結和長久的關係。他們身邊可能也不乏朋友和熟人,但那些試圖親近他們、與他們建立聯結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在某個時刻發現和他們之間像是隔了一堵牆——到了一個點就很難再靠近。 這是因為依賴無能者鮮少在人前暴露自己的脆弱,讓他們的伴侶和身邊親近的人時常產生前文留言中說的「找不到存在感」的挫敗心情,好像自己的存在對對方而言是可有可無的。 另一方面,依賴無能者即使面對親近的人,也會把得到和給予的關係算得格外清楚——「你幫了我一次,我一定要在下一次幫回來」。長此以往,對方難免會感受到他們的疏遠和「客氣」。 依賴無能者並不是從不會有依賴別人的衝動。在一些波動的瞬間裡,他們會明確地感受到自己想要親近、依賴他人的願望。但他們卻會對人際交往中各種微小信號的過度解讀,極其容易將他人的一句話、一個表情理解成對他們的拒絕,從而一瞬間就打消自己的念頭。並從此用更加嚴實的「外殼」武裝起自己。 依賴無能者不是發自內心的不想要依靠別人,也不是不渴望親密的聯結。只是,表達需求對他們來說是那麼困難,所以他們的需求常常會以別的形式表達出來。比如,他們可能經常讓別人聽到、看到自己的抱怨,卻又拒絕幫助;甚至去指責、控訴對方沒有做好,來彆扭地表達自己需要對方的事實。由於表達需要的方法是負面的,關係反而可能變得更加糟糕。 無法依賴別人的實質是什麼? 1. 無法依賴別人與自身的匱乏感相關 在成長過程中,如果長期感到需求無法被自身擁有的資源所滿足,就會產生一種長久的匱乏感。 這種匱乏感不一定是客觀上的貧窮,也有可能是家長主觀告訴他們的。比如,有一些家長由於自身的匱乏感,或是不懂得正確的教育方法是怎樣的,他們會習慣於誇張地跟孩子強調:「我們家很窮,你要節約」、「養你太費錢了,我們都快要養不起了」、「也不知道花這麼多錢養育你,你長大後能賺幾個錢」⋯⋯ 在這樣的匱乏感中長大的孩子會建立起一種脆弱的自尊感 ——一種「我沒有」的低人一等的感覺從年幼時就和他們如影隨形。對於一般人來說,接受別人的付出,帶來的感受是溫暖;但對他們而言,接受別人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的,更多是虛弱和沒有力量—— 他們不會感到在這種交換中自己與對方是平等的,而會感到自己不得不承受了他人的「賜予」,他會不自覺的把自己放在更低一級的位置上,又因為這種感受被刺傷。而這種感受正是來自於他們童年那些匱乏的經歷。 他們會認為,需要依賴別人、接受別人付出的那一方是更加弱勢的、低姿態的,即使事實並非如此。他們排斥將自己置於這樣一個弱勢的情境中,就算不得不接受了他人的付出,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地「還回去」,來恢復內心的平衡。 圖片|來源 2. 無法依賴的本質也是信任感的缺失 Weinhold(2008)在書中指出,我們在三歲以前需要完成最重要的兩件事情:一是與父母的情感聯結;二是從心理上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依賴無能的形成則是因為沒能完成與父母之間健康的聯結與分離。 情感聯結的建立是健康的分離發生的前提。這種情感聯結指的是,父母會肯定孩子表達自己,會在他們需要依靠時給予支持和幫助。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明白,自己的情感需求是正當的、合理的,他們不管在感到開心、難過、迷茫還是脆弱時,都有地方可以去,都有人可以依靠。而我們的安全感,以及對他人、對世界的最初的信任感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被建立起來的。 這種情感聯結帶來的信任感包含了三個方面:第一,相信自己對他人的需求是被歡迎的;第二,相信他人有意願且有能力幫助自己;第三,相信依賴他人、提出需求這個舉動不會帶來針對自身的負面評價,對方不會利用自己暴露出來的脆弱反過來傷害自己。 但,如果在本該與父母建立情感聯結的階段,我們感受到自己的情感需求既不被鼓勵也不被接納,甚至總是在想要尋求依靠的時候感受到了負面的信號。比如,雖然父母為自己付出,也接受了自己的依賴,但他們的態度卻總是給孩子一種「我在給他們添麻煩」的感覺。如此一來,孩子就會對這個世界和他人產生出一種不信任的感覺。(推薦閱讀:沒有人天生有安全感,一輩子的「安全感」練習) 上面說到,我們要先建立起健康的情感聯結,才能夠在成長中完成與父母的分離,實現真正的獨立。這種「分離」並不是物理上的,而是在精神上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可以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情感和決定。 這是因為,我們能夠從健康的聯結中獲得一種自信——從他人對自己的接納中,我們也認可了自身。所以,我們才會開始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的感受是有價值的,從而也有能力從自己的內部感受出發,去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 而那些沒能形成情感聯結的孩子,有一部分會走上錯誤的分離道路。他們看似非常獨立,但其實這種獨立並不是從他們內心的感受出發的,而是即使當內心感受到對他人的需求時,也強迫自己不去這樣做。他們這種「獨立」實際是基於別人對自己的評判——他們只是在做一個別人眼中的獨立的人。 依賴無能者要如何學會依賴,建立真實的聯結呢? 1. 認識到你對依賴的恐懼 想要消除你對依賴和脆弱的恐懼,你需要先意識到自己的恐懼。有很多依賴無能者都不明白自己這種不依賴別人的狀態並不是因為不想,而是因為不敢。為了幫助自己認清,你可以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是否因為不會依賴而失去了很多本可以獲得的幫助、支持和機會,使你在很多時候讓自己處於一個不利、甚至不公平的位置上? 不會依賴別人這件事是否常常讓你感覺自己孤立無援,在這個世界上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 「不依賴別人」是否總是變成阻礙你和他人關係的絆腳石,讓你感受到不到人與人之間聯結的深刻和豐富,而這給你帶來了痛苦? 可以發現,判斷的關鍵在於你的這種不依賴,或者說是「獨立」帶給你的究竟是快樂還是痛苦。 2. 承認和嘗試交流你的恐懼 有時候,在和他人的關係中表達需求和脆弱可以從告訴對方你有多害怕開始。你可以明白地告訴對方,你有隱藏的無法被表達的事實和情緒,或者在想要表達的時候,是什麼原因可能令你感受到不安全,或者在你曾經試探時,是否是對方的反應和舉動令你猶豫和退卻。你們可以共同分析這種恐懼的來源,這將對你進一步表達提供有效的幫助。 你們對彼此的依賴,是逐漸展開和深入的。你的每一次表達都彷彿一種測試,當一次次被證明,你的不安全感是多餘的,對方能夠接納、能夠讓你依賴,並且未曾離開時,你們的信任關係就會更加堅固,表達脆弱和依賴對方也變得越來越自然,你們也會更深入地了解對方、建立聯結。而如果「脆弱測試」的結果證明,他並不能給予你想要的回應,他的表現是冷漠的,甚至是傷害你的,那麼也有助於你進一步地評估和決定這段關係。(推薦閱讀:《被討厭的勇氣》越是親近的關係,越需要課題分離) 你需要知道,相互依賴對於一段關係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養分,而不是負擔。一個真正愛你的人,也會在你向他尋求依靠的過程中獲得安全感,以及對這段關係的信心。 3. 從小事開始練習依賴 雖然你已經讓對方明白了你的恐懼,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你也要知道學習依賴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 你可以從很小的事情開始,比如在你感冒生病的時候,請求對方幫你倒一杯水、買一盒感冒藥。從這樣相對積極的小事做起,要比一開始就讓對方幫自己一個大忙,或者「掏心窩子」要簡單。 References: Henriques, G. (2014). Signs of Counter-Dependency. Psychology Today. Weinhold, JB, & Weinhold, Bk, (2008) The flight from intimacy : healing your relationship of counter-dependency, the other side of co-dependency. Webb, J. (2017). The Curse of Counter-Dependence. Psych Central. April 25, 2018 at 09: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WHIeL

如何在試衣間給建議?11 種英文精準評語,陪朋友穿出好品味 https://ift.tt/2Jlw6Bf 給你的超實用英文!如何在試衣間給朋友穿衣評語?11 句試衣間實用建議,陪朋友搭出好品味。 看完上班族的摩登穿搭之後,有沒有想要好好替自己的衣櫃增加新朋友了呢?而且又到了年底,各大百貨公司又要打折啦(歡呼)!每個女孩去買衣服的時候,身旁的閨密一定不會只有好看不好看的評語,很多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那些試穿衣服常有的描述,到底該怎麼用英文說呢?在今天的專欄把這些描述學起來,以後陪外國朋友買衣服也可以給精準的建議囉!(推薦閱讀:購物狂不能不知道的時尚英文單字) 假設對方今天穿了一件洋裝,對方就會問: How do I look in this dress?(我穿這件洋裝看起來如何?) 很好看 覺得這件跟對方很搭的話,就可以說: It’s very becoming on you. It’s stylish.(這件很適合你。很有型。) 想要更準確形容這件衣服很襯她的膚色,就可以說: This color matches your skin tone perfectly.(這顏色很襯你的膚色。) 或是要說明穿起來身材超好的話,就可以說: That outfit really brings out your figure.(那整套衣服真的帶出你的身材。) 又或是這件衣服其實很難駕馭,但朋友穿起來出乎意料地好看,就可以說: Only you can pull this off!(只有你能駕馭這件衣服!) 換一件 如果你覺得對方穿這件衣服尺寸不符的話,就可以說: It’s not your size.(這件不是你的尺寸。) 那如果覺得是顏色上搭不起來的話,就可以說: I don’t think that blue shirt matches well with the white pants you have on. I don’t think they match well.(我不覺得那件藍色襯衫和你穿的白褲子很搭。我不覺得它們搭得起來。) 假如發現對方一直鬼打牆,每次都買同樣衣服的話,就可以說: You already have something that looks just like that.(你已經有一些看起來就像那樣的衣服了耶。) 你覺得朋友雖然穿起來很好看,但看一看覺得衣服的價值不到那個價錢,就可以說: It looks great on you. But the material doesn’t look like it’s worth the price.(你穿這件很好看。但這種材質看起來不值得你花這個錢。) 發現穿那些褲子會放大對方的身材時,就可以說: Those jeans look fat on you.(你穿那件牛仔褲看起來很胖。) 但是呢,如果是跟比較不親近的朋友的話,這時候講話就要轉個小彎,可以說: It doesn’t seem to suit you.(它似乎不太適合你。) 學會更精確的描述,以後不只可以幫朋友挑到適合的衣服,也可以在自己買衣服的時候,傳達更多你自己的想法囉! April 24, 2018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lw6Bf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單身日記】就算你不喜歡我,我也會喜歡自己 https://ift.tt/2Jfrj4v 單身日記,寫繾綣的單身心事。當你能夠擁抱自己的美好,情感的依賴與抽離都不再能傷害到你,你的好,你自己知道。 週末下午,與姊妹來了場「東京白日夢女」式的午茶約會,三人好久沒更新自己的近況,一見面就聊個沒停。 談到必聊的感情話題,C 說到了上一段感情,我們問她當時是為什麼分手的?C 轉著靈動的大眼,緩緩平靜地說出:「其實是他主動提的,就是⋯⋯他沒有這麼喜歡我。」 C 和前男友只交往了三個月,當時遇上了 C 的家人生病,常常需要跑醫院看顧,加上遠距離無法天天見面,沒有時間培養的感情越來越淡,等到 C 的家人狀況穩定時,男生主動提了分手,誠實告訴她其實沒有這麼喜歡她,兩人和平協議後確認分手,那天給了彼此最後一個擁抱後,C 轉身忍不住開始落淚。 C 還記得分手的隔天自己有場馬拉松比賽,前男友以朋友的身份跟她約定,還是要好好去跑完。「我大概是史上最可憐,分手隔天還要去跑馬拉松的悲慘女子吧!」她這樣想著,然後隔天一早,她帶著哭紅的雙眼和脆弱的自己,套上粉紅澎澎裙,在微雨的清晨中,很努力很努力跑人生中的第一場馬拉松,那一路 21K,她想起了很多很多,關於他,還有她自己,有時告訴自己他不是對的人,有時又想著是不是自己不夠好,一邊跑著還用力提醒自己,不行不行,情緒不可以太激動,現在還不能哭,前面還有漫漫長路啊。就像人生的路也很長,繼續撐下去啊! 圖片|Pexels 一路心痛掙扎靠著意志力撐住後,終於她陪自己完成了這場比賽,歷時 2 小時 15 分。她才發現,原來沒有誰的加油支持,自己一人仍能做到,原來,她也可以是自己的力量,最忠實的支持者。在終點線前她默默流著淚,和汗水、雨水混在一起,為了逝去的戀情,也為一個嶄新的,更堅毅勇敢的自我。她傳訊告訴前男友自己辦到了,希望在最後的最後,留給他一個瀟灑帥氣的背影。 最近這些單身的日子,她開始「跟自己約會」,偶爾一人看場電影,午後去咖啡廳看書,傍晚到新發現的小酒館用餐,夜裡再慢慢散步回家,到家後還把韓劇看到飽,漸漸發現原來一人的日子可以自在又充實。 C 說:「我之前還會擔心,如果告訴別人我是被分手的,那聽到的人會不會也覺得我不夠好?可是現在不會了,可以安心說出口。」 看著坦然面對「他沒這麼喜歡我」的 C,在我們面前自在美好的樣子,我想她其實已經更喜歡自己了,所以知道分手不是誰不夠好的問題,不被喜歡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因為你喜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而「我不喜歡妳」這句話,就永遠也傷害不到她了。 「嘿!就算你不喜歡我了,我也會喜歡自己,一直一直喜歡下去!」 圖片|來源 April 23, 2018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frj4v

雪兒專欄|34 那年我開始斜槓人生,誰說斜槓是年輕專利 https://ift.tt/2Jkcq0X 作者雪兒寫中年後成為斜槓青年的心路感想,或許跳出舒適圈是很大的挑戰,但能直面自己的熱情,也是一種幸福。 現在最流行話題的莫過於斜槓青年,斜槓青年這個名詞源於英文「Slash」,其概念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 斜槓青年的人群組成為自由職業者,新世代青年,主要是網路時代興起,讓許多傳統行業慢慢沒落,卻也讓許多新興的服務可以透過網路變成收入管道,打破過去傳統思維,但如何成為成功的斜槓青年呢?首先先要做好一個領域,然後用現有資源突破行業壁壘,主旨是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賺錢的事。 斜槓是許多 80 後在職場碰壁人的想法 想想這幾年從三十歲打工度假歸來,內心不就是一直以「斜槓青年」做為目標嗎?想離開日復一日討厭的工作,想要去做自己想要的旅行,想要把更多關於旅行的感動分享給別人,於是才會寫下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只是那時候根本沒有斜槓的概念,也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會成功,但還是決定在三十四歲跨出了那一步。 離開了朝九晚五的專案管理工作,踏入了作家、演講、寫文等不同雙重身分,這一份決心來自於想要把時間完整的還給自己,的確我受夠了每天八個小時都被綁在一個令自己沮喪的工作環境,無所作為,沒什麼前景,像是一個受制於人的賺錢機器,每天就是在不停幫各種專案擦屁股,求別人配合,然後回到家就只想放空睡覺。 如果一輩子都要這樣過,真令人沮喪對吧?而且好像永遠都去不了想去的遠方。 有人問我「當初你跟老闆提離職時,老闆是不是很訝異。」我說「這是當然的,連同事都覺得我瘋了。」 跳出原本的舒適圈到要另外一個野外求生,就像是赤裸身體的孩子在大草原要重新手持棍棒,面對她人質疑我也懷疑自我良久,但面對年齡越長,我更害怕自己無法選擇。 跳出舒適圈,斜槓是一種挑戰跟選擇 最終給自己一個決定,三十四歲我砍掉過往重來,做自己喜歡的,延伸自己能做的,不放棄每一個機會,沒想到跌跌撞撞也過了兩年多,邊旅行,邊生活,邊工作,之後收入跟支出也超乎自己的想像,旅費沒有想像中多,收入也沒入不敷出,原來這樣的生活是可能的。(推薦閱讀:斜槓青年:我要的不是多重收入,而是多重人生) 有人問我「接下來你打算要幹嘛!」 我說「去旅行阿!」 她問「沒有演講或是什麼工作的嗎?」 我很輕易回答「沒有。旅行就旅行阿!」 脫離原本的環境,才發現有些煩惱不需要提前報到,以前總覺得該未雨綢繆,但過了生活的緊張階段,該覺得生活有需要努力就盡量努力,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或許從離職那一刻,對我來說「時間」就比「金錢」更重要,所以我賺錢是維持生活,而不是追逐名利。 有人問我「如果回到過去和剛上班第一天的自己聊天,你會和自己說什麼?」 我說「不要執著眼前看到的一切,還有過的快樂很重要。」 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斜槓 許多人會問我如何跟你一樣,我都會笑笑地問「你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嗎?」 話說小時候我的願望也不是成為一位文字工作者,是人生在跌跌撞撞後選擇當下最適合的,就像我也不會知道大學畢業之後我竟然選擇資訊服務業的專案管理,然後在工作多年又拋棄了它,或許之後我也可能變成一位民宿管理者,或著是一位專職的咖啡師,只要有興趣,或許。(推薦閱讀:我廢柴但我快樂!三個思考重新定義工作與人生) 當然你適合做「斜槓青年」嗎?有人總結了「斜槓青年」的幾個特征,一般是社交達人,而且自控能力很強,還有以下的特點。 陽光、願意接受新事物,對待任何人和事都流露出極大的好奇和興趣。 熱心,熱情,無論生活中出現怎樣的麻煩,好像在他們眼裡都不算事,而且會被很快地化解掉。 興趣相當廣泛、經歷相當奇特,各行各業都有朋友,絕對是社交達人。 有自己的時間用來學習,而且這個時間不會被任何事情所打亂。 關於 30 歲跳出舒適圈,或許在很多人眼中覺得放棄一個十年工作經驗的人很傻,但就另外種想法來說我很感激,就像許多人常說旅行要趁早,但不代表晚了就不能遠行,走過的人生經歷往往會讓你看見不同風景下的層次,那是歲月洗練的心境,絕非初顧茅廬就能得到的啟發。 中年選擇另外一條完全不同的路,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能放下不適合的人或是工作,也是一種幸福。 April 23, 2018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kcq0X

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高表現者的四個陷阱:近乎強迫的,想把每件事情做到完美 https://ift.tt/2Hj7QTU 你知道什麼是高表現者嗎?透過心理學理解高表現者容易陷入的陷阱,�提醒自己如何從不快樂的漩渦裡跳脫。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從小到大,我身邊都有很多優秀的人。他們早早地就取得了一些令普通人艷羨的成績。比如,很早就成為所在領域年輕的專家或管理者,獲得了幾十萬、上百萬年薪,或者擁有了自己的公司。 但是也有不止一個朋友對我說,在保持這樣的狀態好幾年後,會突然覺得迷茫或者恐慌。有一個女孩,30 歲之前就成為 500 強公司的中層管理者,一直有著可觀的升職加薪速度,也會努力騰出時間休假、健身、旅行。可是她說,雖然做了很多事情,卻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哪,也過得很不快樂。 我記得很早以前就看過一個論斷:越優秀、越成功的人,越不容易快樂。但我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論據去支撐它。直到有一天在一本書裡看到一個概念:「高表現者陷阱」(high-performertrap)——優秀的人,會有一些獨特的、更容易落入的陷阱。 根據 2014 年美國的一項研究,有超過 30% 的生產力都是由 10-15% 的人力創造的。他們就是一些被稱為「高表現者」(high performer)的人,是各行各業的精英和頂尖人物。在你身邊,他們就是那些時時刻刻走在別人前面、被稱讚為「人生贏家」的人。但與此同時,成功給他們帶來了選擇和機會,也使得他們更容易進入一些特殊的困境,也就是「高表現者陷阱」。 他們容易認為太多的事情都是重要的,而無法專注於真正重要的目標;會活在他人的眼光中,而忘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會容易用忙碌的程度來衡量成功,對於過度工作的狀態習以為常,常常感到分身乏術卻無法讓自己停下來,等等(McKeown, 2014)。 這些陷阱是如何形成、然後讓這些精英身陷囫圇的呢? 首先,要怪罪的是以「好好學習」、「考高分」為核心的社會文化和教育模式。 在我們十多年的學習生涯中,習慣了按照學校分配的科目、教材、作業、考題來學習,習慣了去完成老師發下來的作業,卻沒有培養出給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我們前半段的人生任務其實是由他人指定的(考上好的大學,學熱門的專業),自我價值的衡量標準也是由外界決定的(分數、offer、薪資)。所有這些標準都非常的明確、統一,我們幾乎無法參與到為自己設定標準、評判自我價值的過程中。(推薦閱讀:哈佛正向思考學:成功不會讓你幸福,只有幸福會讓你成功) 與此同時,我們的社會對於「優秀」也存在著某種固化的思維定式。學校把好孩子的標准設定為「三好學生」、「五好學生」,他們不能偏科,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關心師長、愛護同學、成績優異、愛好廣泛。在我們心目中,一個好孩子的標準近乎是一個超人,他必須無所不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非常完美。而且,我們對於優秀的人有著「持續優秀」的要求:當他一旦被證明是優秀的,之後就不允許有任何失敗,比如成績退步,或者無法在某個科目取得高分。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我們,到了成年、畢業、工作,開始真正能夠選擇、也必須由自己來選擇人生的時候,由於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仍然習慣由他人來替自己做決定——選擇「其他人都說好」的工作,追求「大家都認為是成功」的目標。 但如果你始終不知道自己是誰,沒有思考過和自己相關的問題,那麼這些問題遲早有一天會爆發出來,使你感受到迷茫、阻礙和瓶頸。 圖片|來源 四種優秀陷阱,你掉入過幾個? 作為一名諮詢師,Canaday(2017)已經和高表現者工作了 20 年,她的客戶幾乎都是那些已經擁有很高成就、並以成功為目標和導向的人。她發現,這些人容易掉進的是四種陷阱。 1. 「完美」陷阱 對於那些高表現者來說,追求完美幾乎是一種本能,而表現之一就是“「100 分成癮」。 在學校裡就習慣了考試要考第一名、要拿 100 分的他們,在進入職場、擁有自己的生活之後,也近乎強迫地想要把每件事都要做到最好,這似乎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要求。這時,「100分」的要求以另外一些形式出現:必須又快又好地完成每一個工作項目;必須在短時間內升職;在 xx 歲之前要達到月薪 xxx、攢夠房子首付⋯⋯ 這種追求有助於他們高效、快速地實現一些細小的目標。但與之相應的是,在所有的任務面前,他們會習慣性地照單全收,認為這些事自己都必須做,而不懂得放棄和取捨。 而且,這些人往往由於能力出眾,而會在生活中擁有更多機會——當面臨更加多樣、複雜的人生選擇時,一切看起來都很重要,他們會難以分清哪件事對自己來說更重要。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別人口中的「女強人」,也已經結婚生子。她絕不允許自己放鬆事業,也不允許自己做一個不稱職的母親。於是,她每天都要從早到晚去精心排列自己的時間,週末也沒有一刻停歇,每天都是晚上哄孩子睡著後,再加班到深夜。有一天她告訴我,她已經有一整年的時間沒有一天在休息了。 我問她:為什麼每件事情都那麼重要,都需要你親自完成?她才說,她也不知道這些事情為什麼重要,但她的習慣是,只要開始了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到最好。 在她身上,也體現出了「完美陷阱」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忙碌成癮」。在很多時候,高表現者都會讓自己盲目地保持忙碌的狀態,而遲遲沒有學會生活。他們會因為要在各項任務上都交出令人滿意的「作業」,而不斷擠壓自己的時間,忽略一些似乎是「不重要」的事情。他們覺得這樣的忙碌是理所當然,甚至於當他們談論忙碌時,常常帶著某種自豪,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狀態才是成功該有的狀態。但是正如彼得·德魯克所說,「沒有比高效地做無用功更無用的事情了。」�(McKeown, 2014) 2.「比較」陷阱 高表現者會有一種習慣性的「考試心態」,即將對自己的評價標準建立在他人的評價基礎上,他們擅長在有他人提供「標準試題和答案」的情況下獲得高分,而不是自己提出問題、找到答案。 同時,對於高表現者來說,他們需要時刻保持「比別人更成功」的狀態,或者,至少在自己的同齡人中,他們需要是最成功的那一小群人之一。因此,他們會將自己時時刻刻都放到和他人比較的維度上,這些比較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需要擁有相對更多的金錢,更好看的外表,或者更幽默的見識和談吐。當他們受到挫折,比如感到自己在某個方面並不如人時,就很容易產生嫉妒、焦慮、自我懷疑。 3.「冒充者」陷阱 之前給大家介紹過的「冒充者綜合症」(Impostor Syndrome),也是常常會困住高表現者的狀態。這樣的人雖然成功,但總覺得自己是一個騙子,他們不能從內心接納那些外界認可的成績,而是更多地關注自己的缺點和消極面。他們會將自己的成功歸結於外部的因素,比如時機、運氣;而將失敗的原因歸結於自己,認為自己的能力與取得的成績並不相符。(延伸閱讀:「我沒有他們以為的那麼優秀」你也有冒牌者症候群嗎?) Canaday(2017)說,那些最成功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冒充者綜合症」。他們會生出無端的擔心,認為自己的成功主要來源於運氣,或者自己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手頭的工作。也因此,他們會時刻陷於一種擔憂之中,怕自己的「虛假面貌」被他人戳破,或者自己優秀的領先地位有一天會無法繼續維持下去。 4.「野心」陷阱 高表現者還容易陷入的一種圈套是,擁有一種盲目的野心。這種野心不同於競爭精神,在很多時候,他們會陷入想要「贏」的感覺,這種感覺甚至比真正的目標達成要更為重要。當他們陷入這種被腎上腺素支配的狂熱中時,會來不及思考每個行為背後的意義,而是迫不及待地要獲得每一場勝利——無論是一筆交易、一場談判還是一次爭辯。當他們想要贏的時候,會表現得十分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只要還沒有獲得勝利,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堅持下去。 而且,他們總是來不及去享受、慶祝和總結自己的勝利。當達成一個小目標時,他們會忙著進入迎接下一個挑戰的狀態中。  圖片|來源 結束「高表現」痛苦,你需要學習「精要主義」 對於經常陷入以上陷阱的高表現者來說,我經常會想要勸他們:活得輕鬆一些,你值得更自由和自如的生活,屬於你自己的生活。 「精要主義」(Essentialism)非常適合那些盲目追求勝利,而不曾停下來進行和自己相關的思考的人。如果你也有這些困擾,以下這些事是你可以嘗試的: 1. 用精神「斷捨離」的方法找到自我價值 McKeown(2014)在「精要主義」一書中,倡導那些高表現者學習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做「斷捨離」,為自己而活。 這種斷捨離,不是對壓力和工作偶而說「不」,而是有目的地、深思熟慮地、戰略性地淘汰對自己來說不重要的事情,也能夠放棄一些很好的機會;不要疲於應付那些使你多線作戰的社會壓力,而是要聚焦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淘汰其餘的一切。 也就是說,你需要知道什麼對你來說是真正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然後勇敢地放棄那些不重要的。重要的標準完全來源於你自己。放棄不意味著弱小或懶惰,你的自我價值也並不來源於某一個項目的成功。 「精要主義」認為,你需要弄清楚兩個核心問題: 1. 對你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是需要放在目標清單最頂端的,是需要集中資源去獲得的?(金錢、時間、快樂⋯⋯) 2. 你應該如何去獲得它? 為此,它提供了一份清單以自我檢查。你現在就可以拿出一張紙,填寫出這些問題的答案(Kingston, 2016): 1. 關於自己的思考: 我最擅長的 5 件事是什麼? 我最熱愛、最有激情去做的 5 件事是什麼? 我既擅長、又有熱情的事是什麼?(找到你的興趣和能力的交叉點) 2. 想像理想中的未來: 想像一年後的自己,你可以過上自己夢想中的生活,在你最想要待的地方,和你最想要一起的人在一起—— 你的一天會是什麼樣的? 你在做什麼? 你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你在哪裡? 你注意到那時的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當想像這一場景時,其中給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麼? 想像這一天的到來時,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3. 回過頭來看今天的你: 你現在的日曆上有哪些任務?你今天需要見哪些人?你今天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什麼? 你的今天,是否符合你前面找到的興趣和能力的交叉點?你現在所做的大多數事情(項目、會議、目標),是否符合你的天賦、熱情和興趣?它們是否符合你的能力? 在你當下的一天,和想像中的一天之間,你觀察到了哪些差異? 如果你可以從想像中的一天裡帶回一些東西,你會帶回什麼? 今天的你,可以有哪些不同? 4. 深入思考: 審視你在接下來一天、一周和一個月裡要做的事情: 目前的任務和我最想要做、最擅長做的事有什麼關聯?(不要太輕易地放過自己,認真地思考那些沒有關聯的任務。) 在我要去做我最想要和最擅長的事情的路上,有什麼阻礙? 哪些是我為了開啟新的機會而必須放棄的?哪些任務實際上在阻礙著我向著想要的未來前進? 放棄那些模棱兩可的可能性: 只給自己兩種選擇:是,或者不是。如果沒有清晰的「是」,那就意味著「不是」。 2. 重新定義「贏」 你要時刻記得,你不是為了贏而贏,而是要達成你真正想要的目標。因為「最好」的標準其實是並不存在的,所以你需要嘗試的是接受一種「足夠好」的狀態。同樣,每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都不同,你所要追求的「贏」也並不是取得那些他人標準中的成功。(推薦閱讀:你是你,獨一無二!如何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你可以試著去設想,如果你承擔風險,可能出現的壞的結果,然後發現,它們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然後你就可以試著做出一些小的創新和冒險。 你還可以試著分析自己過去取得的成就,給你的每一點成績賦予意義,看看它們分別給你帶來了什麼:經驗、能力還是金錢?這樣的分析,會令你逐漸明白什麼事情是真正重要的,而哪些事你只是為了「贏」而「贏」。 3. 真正的成熟,是從你擺脫他人的那一刻開始的 希望你能夠真正地聚焦在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上去進行自我分析,而不是基於他人的評價;真正地和他人進入合作的狀態,去欣賞和支持他人的成功,而不是永遠將他人看作競爭對手或抱怨的對象——將注意力從他人更多地轉移到自己身上吧。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擅長什麼,能夠過上什麼樣的人生。 去年四月,我一位睿智的同齡朋友說,他開始思考人生應該做一些減法。因為事業的發展到了一種似乎被別人推著走的境況裡,他卻記得自己並不想要這麼多、也並不急於這麼快。他大概是一個對高表現陷阱保持警惕的人。 年末他跟我說,「當下一定不要執著,如何都是自己,去感受生活中的煙火,善的、不善的都是生活本來的模樣。看這些,但自己心裡一樣要有自己的位置,不隨波逐流,不被別人的言行左右。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要什麼。」 我今年後半年也有一些這樣的感受。花了很多時間才明白,優等生的時間段已經過去了。生活中原來沒有戰場。我們每個人都只是要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一個方式,找到生活穩定下來的一種形狀。當然,不斷迎接挑戰也可以是你選擇的方式和形狀。很多優等生,在學會生活這件事上都是後進生。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不是真的在意我們,我們又是為什麼要在意那麼多人的眼光? 據說很多高表現者讀完今天的文章後都會覺得:這是我,但是不敢轉發到朋友圈。你是這樣的嗎? April 23, 2018 at 09: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j7QTU

圖籍|在你的時區裡,一切都會準時 https://ift.tt/2vI505J 你曾經因自己的處境和未來焦慮嗎?當我們對未來感到徬徨時,試著這樣想:世間一切的安排,都會準時來到。 作者|阿背 (本文授權轉載自陳冠瑋,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pril 22, 2018 at 0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I505J

2018年4月21日 星期六

你知道圖靈,但你知道最早發明編譯器的是女人嗎? https://ift.tt/2HPsY0X 你不知道的女人故事!葛瑞絲.霍普發明編譯器,讓繁複的電腦語言在世界傳遞,帶來經濟與知識的新革命。 一、零、零、零、一、零、一、一、零、一、一⋯⋯那是電腦的語言。 你的電腦所做的每件聰明事,包括打電話、搜尋資料庫、玩遊戲⋯⋯,歸結到底,不外乎零與一。嗯,這麼說其實不太真確,應該說,歸結到底是半導體晶片上微小的電晶體裡是否存在著電流。零或一只不過代表斷電或通電。 幸好我們不必用零和一來設計電腦程式。想像一下那會有多麼困難。舉例來說,微軟 Windows 作業系統佔用硬碟二十個十億位元組的空間,等於一千七百億個零與一。將它們列印在 A4 大的紙上,堆疊起來會有四千公尺高。現在你必須透過這些紙張來工作,以手動的方式設定每個電晶體。姑且不論這會有多麼繁瑣,因為電晶體的大小只有十億分之一公尺。如果撥動每個開關需要一秒鐘,那麼安裝 Windows,將花費五千年的時間。 早期電腦真的必須使用相當類似的方法寫程式。就拿後來稱作「哈佛一型」(Harvard Mark 1)的自動循序控制計算機來說,它長十五公尺,高二點五公尺,布滿輪子、轉軸、齒輪和開關,內含五百三十英里長的電線。從成捲的打孔紙帶接收到指令後便颼颼運轉,像一臺自動演奏的鋼琴。如果你想讓它解決一個新的方程式,你得先想清楚哪些開關應該開或關,哪些電線應該接到哪裡。然後,你必須打開所有這些開關,插上所有電線,並且在紙帶上打出所有的孔。替它寫程式是讓數學天才絞盡腦汁的挑戰,也是一件乏味、重覆、容易出錯的手工勞作。(推薦閱讀:沒有研究經費、結婚立刻解僱:女科學家改變世界之路) 哈佛一型問世四十年後, 比較小巧而且對使用者相對友善的機器, 例如 Commodore 64,進入了校園。如果你和我年紀相仿,你可能還記得小時候打出下列字行的興奮: 10 print‘ hello world’; 20 goto 10 接著你瞧,粗短、低解析度的“hello world”兩字便填滿了螢幕。你使用直覺、可辨識的人類語言給電腦下達命令,而電腦也能瞭解,這似乎是件小小的奇蹟。如果你問為何自從哈佛一型之後,電腦會有如此大的進展,其中一個原因肯定是越來越小巧的零組件。但倘若程式設計師無法用近似人類的語言,撰寫像Windows 這樣的軟體,將它轉譯成最終執行工作的一與零,我們也無法想像電腦現在所能辦到的事。 讓這件事開始成真的東西,稱作「編譯器」。而編譯器的故事,得從一名叫葛瑞絲.霍普的女子說起。 時下有許多人討論如何讓更多女性進入科技產業。葛瑞絲出生於一九○六年,當時沒有太多人關心就業市場的性別平等問題。幸好葛瑞絲那身為壽險主管的父親很在意,他看不出女兒有什麼理由得比兒子少受教育。因此,葛瑞絲就讀好學校,證明她具備數學頭腦。由於她的父親是退役海軍少將,她從小就夢想加入海軍,當時女人不准當兵,所以她只好勉強接受成為教授。到了一九四一年,珍珠港遭襲事件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男性人才被國家徵調,海軍才開始接受女性人才,葛瑞絲立刻報名。 如果你納悶海軍要數學家何用,想想飛彈的瞄準就知道了。你該從什麼角度和方向發射飛彈?答案取決於許多條件:目標距離、溫度和濕度,以及速度和風向。這些計算並不複雜,但以人腦運算是耗時的,或許有更快的方式。當霍普中尉於一九四四年從海軍後備軍官學校畢業時,美國海軍對哈佛教授霍華德.艾肯(Howard Aiken)近日發明的一個笨拙玩意兒感興趣。那玩意兒正是「哈佛一型」,海軍於是派霍普協助艾肯去弄清楚它能做些什麼。 艾肯對於有女性加入團隊原本興趣缺缺,但霍普很快令他刮目相看,她被要求撰寫操作手冊,其實光是要想出該寫些什麼,就涉及了大量的錯誤嘗試。一型機經常在開始運作不久後戛然而止,而且不會發出對使用者友善的錯誤訊息。某次因為一隻蛾飛進機器裡,讓我們從此有了「除錯」(除蟲)(debugging)這個現代用語。這蟲是比喻的說法,更可能發生的是扳錯開關、紙帶打錯孔,而偵錯的工作單調乏味、曠日廢時。 圖片|來源 霍普和同僚開始在筆記本上寫滿經過測試、可重複使用的編碼。到了一九五一年,電腦已經進步到可以在自身記憶體系統中貯存這些稱作「副程式」的區塊。霍普後來替一家名為雷明頓蘭德(Remington Rand)的公司工作,她設法說服雇主讓程式設計師用熟悉的語句呼叫副程式—「像從薪俸中抽取所得稅那樣描述任務」,按霍普的話說,而非「設法用八進制編碼或各種符號撰寫過程」。 霍普後來宣稱,「先前沒有人想到要這麼做,因為他們不像我這麼懶。」這當然是開玩笑的自謙之詞,事實上,霍普以努力工作而聞名。但這個聲明道出一個核心事實:霍普稱之為「編譯器」的想法,涉及了某種權衡。編譯器讓寫程式變得快速,但完成後的程式卻跑得比較慢,這正是雷明頓蘭德對它不感興趣的原因。每位顧客對於閃亮的新計算機有自己預設的需求,雷明頓蘭德有理由認為,公司裡的專家應該盡可能有效率地寫程式。 即使不被支持,霍普並不氣餒,她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寫出最早的編譯器。這個編譯器至少幫助了公司同仁能夠更清楚地思考。其中一位印象深刻的顧客是工程師卡爾.漢默(Carl Hammer),他用編譯器處理同僚們接連幾個月辛苦應付的一個方程式—他寫了二十行程序碼,一天之內便解決問題。全美志趣相投的程式設計師開始將新的程式區塊寄給霍普,她將它們加入函式庫,以供下一次的發表。事實上,她正在獨力開創開源軟體。(推薦閱讀:西元三百年,史上第一個女數學家誕生:海佩蒂亞) 霍普的編譯器最後演進成最早的程式語言 COBOL,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現在熟知的硬體與軟體的分界鋪路。像哈佛一型這樣獨一無二的機器,軟體本身就是硬體:它的開關模式無法在另一部機器上運作,因為另一部機器擁有截然不同的配線方式。但如果某部電腦能執行編譯器,那麼它也能執行任何使用這部電腦的程式。 此後,層次越來越多的抽象概念,逐漸將具有人類性格的程式設計師與實體晶片的本質區隔開來,彼此朝著霍普認為合理的方向邁出深化的一步,也就是解放程式設計師的腦力,使之聚焦於思考概念和演算法,而非開關和電線。 霍普對於同僚一開始為何抗拒編譯器自有看法,那並非因為他們在乎讓程式執行得更快。不,是因為他們樂於享受身為唯一人選的威望,只有他們能代表那些只能購買電腦的凡人,跟天神般的電腦進行溝通;霍普稱他們為「大祭司」。霍普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要能寫程式,如今人人皆會,電腦也因此更加有了用處。 參考資料 編譯器 •Kurt W. Beyer, Grace Hopper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9). •Lynn Gilbert and Gaylen Moore, Particular Passions: Grace Murray Hopper, Women of Wisdom, (New York: Lynn Gilbert Inc., 2012). 《轉角遇見經濟學》 April 22, 2018 at 09: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PsY0X

搞懂 13 張情緒假面:陰影是你的困境,也是你的力量 https://ift.tt/2qQjDij 海苔熊圖解 13 張情緒假面,我們多數的人生問題,源自於自我保護,從心理學認識陰影可以是我們的困境,也成為我們的力量。 看不見的面具 回想一下在最近一個月的人生當中,你是否這樣的狀況: 心裡面有某一些負面的感受,但你嘗試不去看、不想、不去接觸它,這樣就不會痛了。 不知不覺地把過往你對家人的相處方式,投射到和親近的人身上。 過度追求完美,覺得自己有很多的缺失、很糟糕、要很努力很努力,才不會被淘汰。 假裝自己很聽話、順從、配合對方,但是心裡卻很委屈。 拚老命地照顧別人、付出非常非常多,需要「被別人需要」。 常常有一種「你想要怎麼樣我就偏不要想好的感覺,透過對別人反抗、來找回權力和控制感。 如果你有上面這這 6 種情形的任何一種,那麼根據 Stefanie Stahl[1] 的說法,有可能你就是不知不覺會習慣使用「自我保護」面具的人。書裡面提到 13 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上面是其中6種),我在這裡把它們戲稱為你和的13個假面。 接下來,讓我們來聽聽假面的告白: 為何你總戴著戴面具 「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阿德勒說。「多數的人生問題,源自於自我保護。」StefanieStahl 則是說了另外一句很像但是不完全相同的話。 如果把兩句話合起來看,可能會是這樣: 當你在人際關係上面出現問題的時候,或者你知道不能夠表現出真實的自己的時候,你就會藉由自我保護的策略(面具),來維繫自己的自尊、或者維持表面的人際關係和諧。 矛盾的是,這樣的做法: —有時候很有用 —有時候也讓你受到人家喜歡 —但有些時候,也讓你的人生產生了一些問題。 所以,為何你總是戴著面具呢?因為在面具底下的你,有一些很深、很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面具背後的需求 Stefanie Stahl 說當你還是孩子的時候,內心就有四種主要的需求([1],p.41~50): 1.關係與歸屬的需求:你需要一段穩定而良好的關係,你知道有一個人不會遺棄你、有個地方可以讓你待著,像你覺得很安全和安穩。 2.自主的需求:又細分成兩個 ──「自主」與「控制」的需求 ──「自主」與「依賴」間的衝突 你一方面希望能夠掌握自己人生的權力和控制感,但另外一方面又渴望關係和依賴,所以大部分的人一輩子都在試圖平衡這兩者。 3.獲得快樂的需求:如果每天都可以過著「好呷好玩好快樂」的生活當然很好*,但往往事與願違。 長大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學會「延宕滿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2] ,知道有些事情雖然能夠讓你爽,但你知道不能現在爽。例如你希望他趕快回訊息給你,但又怕自己這樣顯得太過心急會把對方嚇跑,所以你壓抑下來,想說3小時之後再傳訊息過去。在這個壓抑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有挫折的感覺,因為你暫時無法獲得你想要的爽(這樣就不能爽~)。 4.自我價值、獲得認可的需求: 小時候你考試考 100 分拿回家家人稱讚你、因為你表現得很得體(不是很dirty)所以受到叔叔阿姨的鼓勵和稱讚,從此之後你就學會「反射的自我價值感」**([1],p.49) 。你慢慢學會如何討好身邊的人、從別人身上獲得認同。有的人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找到穩定的自我價值,學會自己肯定自己,但也有些人一輩子活在別人的期待和掌聲當中,不斷渴求別人的贊同***。(推薦閱讀:別拼命滿足他人,學會活成自己便完整了人生) 倘若這些需求沒有被好好滿足,你的內在陰鬱小孩 就會慢慢成長茁壯[3][4]、他們有時候哭泣,有時候悲哀,更有些時候就會拿出面具,武裝自己。現在你已經知道,戴面具是因為某些需求沒有被滿足。這裡,我想邀請你暫停五秒鐘,閉上眼睛想這兩個問題: a.你最近一次戴上面具、覺得自己很假(用某種方式防衛)是什麼時候 ? b.那個時候是因為上面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 *噗攏共BGM 支援:https://ppt.cc/fexKUx  **兒童會從父母或身邊照顧者的反應來判斷他們的行為動作是不是得體,知道哪些行為是ok的,那些是不ok的。換句話說,表面上大人會以為自己制約了孩子的某種行為,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或許是孩子學會了要如何控制我們(爆笑圖片支援: https://ppt.cc/f9g4Ax)。  ***認同上癮症懶人包 https://ppt.cc/fi4evx 看不見的 13 張面具 好啦,現在你知道你會戴面具了,那麼到底有哪些面具呢?Stefanie用「自我保護策略」來形容這 13 張面具,我稍微整理修改後分別描述如下,你可以看看你有幾張: 1. 壓抑假面[5]:所有保護策略之母,壓抑現實,把感覺和想法都壓抑到意識之外,不去感覺就不會痛了。  2. 投射假面:投射性認同[a],把過去自己和其他重要他人相處的方式,投射在身邊的人身上,變成一種強迫性重複[b]。例如,小時候父母離異,你變成家裡面的照顧者被迫早熟。你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你的伴侶,在感情裡面也扮演照顧者。 3. 認同假面:追求完美、愛美狂與渴求認可,覺得自己永遠不足夠,在外表行為和工作上面,極度渴望給他人的認同。 4. 河蟹假面:自己需求擺最後,追求和諧與過度配合,因為害怕被拒絕所以就壓抑自己的情感,甚至有些時候就站在貌似弱勢者的位置,但卻偷偷操控這段關係。   5. 救世主假面:如果你需要我你就會留在我身邊,幫助者症候群,努力的幫助別人當個好人來獲得別人的認同[7]。 6. 權力假面:害怕變成懦弱服從的角色,追求權力,害怕自己會被攻擊或者是毀滅,所以可能會採取主動或被動的反抗。 7. 控制假面:追求控制卻強迫苦惱[c] ,付出很多的心力來掌控一切而且對於失控有很大的恐懼。 8. 抨擊假面:攻擊與抨擊身邊的人,有時候其實是一句平凡無奇的話也會被錯誤的解讀成有敵意。   9. 小孩假面:繼續當個小孩、長不大、期待被照顧,刻意的仰賴他人這裡的他人可能是父母或者是伴侶,習慣讓別人幫自己決定,讓別人照料自己。 10. 逃離者假面:選擇孤獨,關閉感受,逃離、退卻、避免任何可能會尷尬焦慮的場面,有的時候是逃離人群有的時候是刻意分心,也有一些時候是瘋狂投入工作、轉移注意力到其他的地方。最高級的手段是解離(dissociation)。  11. 自戀假面:吹噓自己,自戀,刻意專注在身邊的人的缺點上面、膨脹自己,這樣就可以不用看到自己的缺點。 12. 偽裝假面:習慣角色扮演與說謊,好像身體外面加了一層包裝變成一個演員[d]。�13.癮遁假面:有許多成癮行為,癮遁到藥物毒品性愛等等當中,想要立刻得到快感。 [a]一言難盡,這裡有說明 https://ppt.cc/fjxtlx 或參閱先前另份簡報 https://ppt.cc/fhNoIx [b]也是一言難盡,可參考 https://ppt.cc/fU3Atx或這裡 https://ppt.cc/f0A4mx  [c]其實就是多多慮啦!無法讓自己停止思考,每次都以為想多一點就會解決沒想到想越久越痛苦。可參考[6] [d]BGM支援 https://ppt.cc/fE7E2x  這些面具並不是不好,更多的時候還很有用所以你才會一直用,只是用久了,會拔不下來,然後你就變成了這張面具的奴隸,被陰影掌控你的生活[8]。 複合式的面具 當然,有時候你同時會戴上一個以上的面具。例如: 「你一直努力想幫助人,一直想多做一點,那是因為你擔心自己如果停下來,別人就不會喜歡你了。過度付出的人,往往有一個自卑的靈魂」前陣子我分享的這段話,其實就是好幾種面具的顯現。根據Stefanie你的觀點,這段話裡面至少可能包含了: ——認同假面:追求完美和認可 ——河蟹假面:追求和諧與過度配合 ——救世主假面:幫助者症候群 你沒有被討厭的勇氣,所以拼死拼活、焚膏繼晷,都只是為了讓別人多喜歡自己一點。可是,如果連你自己都不喜歡自己,那麼再多別人的喜歡,也只是過眼煙雲。 脫下面具的方法 過你經常收看我的簡報,你就會發現SOP都是一樣的。 1. 標定問題(What,說說你有多慘):情緒假面 2. 說明原因(Why,說這個悲慘從何而來):四大需求沒有被滿足 3. 解決方法(How,所以你該怎麼辦):還沒介紹,即將介紹。 倘若你努力的看完了前面的幾頁(謝謝大俠恩典),你大概就能夠回答前面的兩個問題,一句話來貫穿就是: 當你有一些基本需求沒有被滿足,小時候那個陰鬱的小孩就會被喚醒,他會偷偷地幫你戴上某一種自我保護的面具,讓你短期之內免於受傷害,但長期下來卻不快樂。(推薦閱讀:與自己的情緒和解:六件事提醒你擁抱哭泣的內在小孩) 如何真誠做自己 然後再假設你經常收看心理成長的書籍,你就會知道這些心理治療者101招都是一樣的:自我覺察——畢竟,你得先知道自己正在帶面具,再來才有可能調整這個面具。 Stefanie 認為,在自我覺察之後,脫下面具有下面三個步驟(有沒有一種路途遙遠的感覺?)     1.覺察你的內在小孩和面具(就是你剛剛看到的13張假面) 2.療癒陰鬱小孩(p.166-193) 3.發現陽光小孩(p.196-224) 4.重新寶貝這兩個小孩(p.226-348) 從覺察到寶貝,其實書上講了26個練習,但礙於篇幅,我就私心挑選幾個比較容易操作、篇幅比較短的分享給大家*。   *由於指導語的描述如果和書上有所不同,可能會產生效果上的差異,以下節錄自書籍裡面的原文! 療癒陰鬱小孩的練習 2-1《你可以這樣存在》 (下引自[1]書內文練習7,p.173) 請你先閉上雙眼,與內在的陰鬱小孩連結。 ① 連結陰鬱小孩 藉由在心中默唸自己的負面信念,感受一下自己的內心 稍微想一下某種會讓內在陰鬱小孩十分活躍的情況,也許是某種在你童年時會令你感到羞愧、孤獨、被誤解或不被公平對待的情況。 也可能是某種在你成年時令你的內在陰鬱小孩感到驚駭的情況。 請你感受一下,自己感覺到什麼。也許會出現某些熟悉的伙伴,像是恐懼、不安、悲傷、壓力或憤怒。 ② 請你接觸一下這些情感,做做直達腹部的深呼吸,告訴自己: 「是的,就是這樣, 這就是我的內在陰鬱小孩。就是這樣,我親愛的陰鬱小孩。從現在起,你可以這樣存在在那。歡迎你!」你會發現,當你愈是接受他,他會愈平靜。他會覺得自己被看見、被接納、被了解。 療癒陰鬱小孩的練習 2-2《畫出你的陰鬱小孩》 (下文修改自[1]書內文練習1,p.82-87) 這是書裡面最重要的二個練習之一*,簡單的說就是把你內心的那個陰鬱小孩具象化,讓他更鮮明的呈現在你面前,並且加上一些字詞的形容(以下9點可以對照圖片來看,比較容易了解)。 1. 塑型:在紙上畫一個小男孩或小女孩的形狀,畫一個負面難過的陰鬱小孩。 2. 角色:在頭左右分別寫上六歲以前的主要照顧者,可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是其他的親戚或朋友。 3. 照顧者:想一個你童年覺得不舒服的情境,如被虐待、被忽視、被拒絕、被要求、被限制等等。描述一下這個時候左邊那個人對你來說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寫幾個形容詞在他旁邊。同樣的方式再作一次,這次針對右邊那個人。 4. 關係:在頭頂上畫個箭頭描述兩個人的關係,尤其是他們相處困難的時候。 5. 使命:這個小孩的耳朵附近左右兩側,分別寫上,在這個家庭裡面經常被賦予的使命(也就是你經常要扮演什麼角色)。 6. 語言:在5��的下面分別寫上他們通常會講什麼話。 7. 信條:感覺一下剛剛到現在你所寫下的東西,尤其是6,勾起了你什麼樣的負面信條?寫在這個小孩的肚子上面。 8. 情緒:在臀部左右的地方,寫下因為7,讓你感覺到哪些負面情緒。 9. 行為:在腳左右兩側,寫下你通常會做的事情,也就是你慣用的「假面」。  *當然書上的指導與更為清楚詳細,也覺得非常多的例子、還有選項讓你來挑選,如果你是感受性比較低、或者詞彙比較少的人,看著書上面的選項來挑選,很容易就可以把這張圖完成。不過由於篇幅很長,我這邊只說的簡單說明,由於指導語的多寡也可能會影響你畫出來的小孩,強烈建議有興趣的人可以到書局找一下這個練習試試看。 發現陽光小孩的練習 3-1《畫出你的陽光小孩人形圖》 (下文修改自[1]書內文練習14, p.198-200) 這是書裡面最重要的2個練習之二*,和前面一樣,只是這裡改成畫陽光小孩。跟前面不一樣的是,你要多準備幾隻彩色的筆。畫這個小孩的時候,試著把他畫的正面陽光一些,他不一定要是你真實的樣子,也可以是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1. 塑型:在紙上畫一個小男孩或小女孩的形狀,這次要畫一個開心正面的陽光小孩。 2. 角色:在頭左右分別寫上六歲以前讓你感覺到溫暖的人,如果你不想要寫上爸爸媽媽因為你跟他們的關係實在是很不好,那也可以寫其他的大人。 3. 照顧者:想一個你童年覺得很溫暖被照顧的被呵護的被在乎的情境,描述一下這個時候左邊那個人對你來說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如何對待你讓你覺得舒服,寫在他旁邊。同樣的方式再作一次,這次針對右邊那個人。如果你腦袋裡面浮現了一些畫面和物品,用彩色筆把它畫到圖案上。 4. 正面特質:在前面這兩個人的陪伴下,影響了你什麼正向的特質?也就是想想自己的優點或長處(如果你很難想到,或許可以問問朋友們) 在這兩個人的影響下,你變成一個怎麼樣的人 ?試著寫在你的頭頂上 。(頭頂是寫價值,下一個練習-2有提到) 5. 信條:感覺一下剛剛到現在你所寫下的東西,尤其是4,影響了你什麼樣的正面信條?寫在這個小孩的肚子上面。 6. 情緒:在臀部左右的地方,寫上你覺得這個小孩經常會有的情緒和感覺。 7. 行為:在腳左右兩側,寫下你希望可以做到哪些事,好讓你更能接納自己。 8. 其他:寫、畫下其他你想要的、渴望的、或讓你覺得舒服的東西。 加強版 3-1.5《翻轉核心信條 》 (下文修改自[1]書內文練習14, p.200-201) 我覺得這是這本書 26 個練習當中,最最厲害的一個。不過,你得先完成前面的陰鬱小孩與陽光小孩這兩張圖。然後試著把注意力放在陰鬱小孩圖片上面,看看他肚子上面那些負面的核心信條,有沒有可能在你做的這些練習最後有一些翻轉的餘地。書上提供給個例子大家可以參考,並自己嘗試看看。 你可能會說天哪也太難了,我都轉不過來啊~ 沒錯!真的是很難、很難、很難,所以才需要 26 個練習啊~ 不過這個也不是要你完全的正向思考,只是「不要太負向」,你可以參考上面表格裡面的O描述就相對於X更接近真實的情況,也不會讓你覺得很假掰。  *同陰鬱小孩,此為精簡說明。筆刷圖源: https://goo.gl/FYFHj5 發現陽光小孩的練習 3-2《找尋屬於你的個人價值》 (下引自[1]書內文練習16, p.208-209) 現在我想邀請你尋找屬於你個人的價值。它們能夠幫助你以健康的方式,克服你內在陰鬱小孩的恐懼感和自卑感。 如果你開始思索,或許你馬上就會想到許許多多你認為重要的價值,像是寬容、正義、熱心助人等。 不過在這項練習裡,我們擇取的價值最多不能超過三個。理由和信條一樣,你的價值要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被喚起,如此才能有效利用於自我訓練中。最好把重點放在可以充當你保護策略的「解藥」上。 像是如果你採取退卻與追求和諧作為自己的保護策略,那麼你所需要的就是能夠在背後幫你撐腰,讓你敢於維護自己、為自己奮戰的對應價值,諸如正直、勇敢、剛正不阿、公平、負責或禮貌等都很適合。 如果你總是追求完美,凡事都要做好、做對,那麼對應的價值就可以像是放鬆、人生樂趣、相信上天、知足或忍讓等。如果你所採取的面具(保護策略)是「追求權力」,那麼信任、同情和民主等價值將有益於你抵抗自己的權力動機。 總之,請你找尋那些可以幫助你克服內在陰鬱小孩的恐懼感和自卑感的價值。 為了給你一點啟發,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價值提供你參考。 價值列表 公平,正義,坦誠,勇敢,剛正不阿,忠誠,正直,誠實,負責,可靠,博愛,友誼,信任,人生樂趣,溫和,放鬆,細心,大方,反省,紀律,智慧,教養,同情,禮貌,樂善好施,熱心助人,知足,透明,民主,寬容,為他人著想,諒解,和平,良善,義務,愛⋯⋯ 請用色筆將你所擇取的價值寫在你前面的陽光小孩人形圖頭頂。這個位置代表價值是「腦袋的事」,它們主要是用來強化你的內在大人。 寶貝兩個小孩的練習 4-1《消除情感》 (下引自[1]書內文練習21,p.298-299) 無論站著、坐著,還是躺著,都可以進行這項練習。它有點類似於列文森所發明的「瑟多納釋放法」。 ① 請你閉上雙眼,感受一下,你現在有何感覺?請你感受一下,你的身體有何感覺?請你注意自己的呼吸,讓你的注意力遍及全身。請你確認一下,你的身體現在有何感覺。請你感受哪裡感覺緊繃嗎?請將注意力擺在那些你感到緊繃、拘束的部位,將自己的呼吸送往該處,或刻意地釋放到該處,藉此放鬆那些部位。 ② 請你思考某個你想 #放開 的問題,請你感受一下這時你的身體有何感覺?壓迫感?緊繃感?心跳?呼吸停滯?請你感知它們,向它們問好。    ③ 請你設想一下,你要如何強化自己的保護策略,藉此增強你的問題情感。如果你的保護策略是追求完美,請你想一下,怎麼做可以讓一切更加完美?如果你是以退卻和壓抑來面對問題,那麼請你想一下,怎麼做可以讓自己完全退縮、完全不做任何事?如果你是以攻擊來解決問題,那麼請你想一下,如何讓你變得更具攻擊性?請你感受一下,當你強化自己的保護策略時身體有何感覺。胸部的壓迫感是否加劇?胃部是否更為緊繃?你是否開始流汗? ④ 現在請你給予這些感覺一點新鮮的空氣,讓與問題有關的想像從你腦海裡消失。請驅除它們,單單只是去感知自己的身體。請你讓呼吸深入感覺所在的部位,直到那種體感消失。接著請你再感受一下,這時你有何感覺。 請你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自己的身體,萬一它再度陷於你的陰鬱小孩模式或問題模式,請你感受它一下,讓呼吸深入感覺所在之處,在一個純身體的層面上消除情感,自覺地讓自己轉換到陽光小孩模式。 寶貝兩個小孩的練習 4-2《兩個小孩的融合》 (下引自[1]書內文練習26,p.341-344) 這項練習將幫助你,讓你的陰鬱小孩和陽光小孩相互結合,繼而融入你的人格中。 美國心理學家黛柏拉.桑貝克(Deborah Sunbeck)曾發展出一套所謂 8 字行走法,能增進左右大腦的合作,幫助形成愈益複雜的神經網絡。的助教兼好友尤莉亞.托穆夏特由這套方法衍生設計出這項練習,能讓促成陽光小孩與陰鬱小孩這兩種意識狀態的動覺融合。我經常在課程中帶領學生一起練習,這項練習所發揮的強大效力,每每讓我驚呼連連。透過這項練習,可以讓你接受自己的陰鬱小孩和陽光小孩,並將他們融合在一起,然後再度明確地感受,你自己對於某個或另一個狀態其實具有選擇的權利。 如果能有兩位助手幫你進行這項練習會比較理想,不過單獨進行也無妨。 ① 請你從自己的內在陰鬱小孩的角度,將你的負面核心信條及負面情感寫在一張小卡片或小紙條上。如果你願意,不妨加上一個符合這種狀態的顏色,例如灰色。你也可以選擇更晦暗的顏色,或是選擇另一種聖潔狀態。顏色與光線會在我們身上引發深刻的聯想,有助於這項練習。 相應地,請你在第二張小卡片寫下你的正面核心信條及正面情感,並添上一種色彩,用關鍵字寫下你內在的影像(例如大海)和陽光小孩的價值。 ② 請你將自己的陰鬱小孩和陽光小孩人形圖擺在地上,彷彿它們各被一個圓圈框住,這兩個圓圈構成一個 8 字形 。 ③ 如果你找了兩位助手,請你讓他們分別站在 8 字形兩個假想的圓圈裡。助手 A 拿著代表陰鬱小孩的卡片,助手 B 則拿著代表陽光小孩的卡片。 ④ 請你先站在假想的 8 字形中間,接著開始沿 8 字形緩緩而行。在你繞行助手 A 的圓圈時,請助手 A 大聲讀出他手中卡片上的內容。當你走回兩個圓圈的交叉點,接著開始繞行助手 B 的圓圈時,改由助手 B 大聲讀出他卡片上的內容。當你又走回兩個圓圈的交叉點,走向助手 A 的圓圈時,再度改由助手 A 接手朗讀。如此反覆持續進行。如果你沒有助手,就請你自行朗讀。或者,你也可以錄製成可播放的聲音檔,反覆播放。重要的是,你的朗讀速度和步行速度務必相互配合。 ⑤ 請你沿著 8 字形繞行大約十次,你或你的助手不斷誦讀卡片的內容。最終請你停在 8 字形的中間,然後請你感受一下自身,是否發生什麼改變。你覺得自己更偏向於進入什麼樣的狀態?如果你還是覺得相較於陽光小孩,自己更偏向陰鬱小孩,那麼請你重複進行這項練習,直到你覺得一切良好、和諧。   結語:讓陽光和陰影伴隨左右 「面對陽光,陰影就會在你的背後。」相信你一定聽過這句假掰的話,小時候我總是會覺得很不屑這句話,因為當你看著陽光的時候,最明顯的感覺應該是眼睛快要燒壞了吧?誰會注意到陰影在哪裡阿! 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陰影是你的困難、同時也是你的力量,它吸引你、吞噬你、但你同樣有可能在陰影裡,向死而生。   同樣的,你心裡面的這兩個小孩也是一樣。如果你過度關注那個陽光小孩、壓抑那個陰鬱的小孩,他會躲在角落裡哭泣、然後越哭越大聲,直到你發現他的那一天[9];但如果你的腦袋永遠都在運轉那個悲慘的、痛苦的、被拋棄的陰鬱小孩,大概只會一直責怪自己的父母、過往失敗的感情,卻沒有辦法往前讓自己脫離這個泥沼。 牽起這兩個小孩的手,他們一個黑、一個白,一個充滿破壞性和能量,另外一個充滿歡笑和溫和,他們都是你力量的一部分。 當你能夠真正的好好擁抱他們,他們也用愛來擁抱你。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Stahl, S.(2018)。童年的傷,情緒都知道:26個練習,擁抱內在陰鬱小孩,掙脫潛藏的家庭創傷陰影,找回信任與愛(Das Kind in dir muss Heimat finden: Der Schlüssel zur Lösung (fast) aller Probleme)(王榮輝譯)。台北:時報出版 。 [2]Mischel, W., Shoda, Y., & Rodriguez, M. I. (1989).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children. Science, 244(4907), 933-938.  [3]一行禪師(2012)。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台灣:自由之丘 。 [4]Prinzip, D. S.(2017)。81個練習,找回內在陽光小孩:讓生活更愉快、主動、有創造力(不言譯)。台灣:遠流。 [5]蘇益賢(2018)。練習不壓抑。台灣:時報文化。 [6]停止內心小劇場!三個不再讓你想太多的好方法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5402 [7]認同上癮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8595 [8]許皓宜(2017)。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台灣:遠流文化。 [9]吳姵瑩(2017)。做自己最好的陪伴:找回安全感,讓你內在小孩不害怕、不寂寞的療癒五堂課。台北:遠流出版。 April 21, 2018 at 04: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qQjDij

胃痛要人命?舒緩胃痛的三個穴道按摩法 https://ift.tt/2HHU10U 你曾因大吃大喝而胃痛上身嗎?透過這些按摩法,讓你在腸胃不適時得到舒緩。 引起胃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大吃大喝,以及飲食習慣突然發生了變化或者精神上突然間生氣什麼的。我看診的時候,一些有老胃病的患者一來,我就判斷他肯定是又吃壞了什麼東西,突然引起的胃絞痛。比如說明明胃不好還非要吃一些辛辣的東西,覺得就吃一次沒事。但是有事沒事胃說了算,然後就疼得厲害,滿頭大汗的也有。 圖片|來源 我常常強調飲食要有節,一個是節制,一個是三餐的規律。一般胃痛多是因飲食不節導致的損傷脾胃,脾是主運化的,胃是主受納的,脾虛運化功能減退後,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不能及時消化,胃就開始痛,就覺得肚子不舒服,不想吃飯。 平日裡胃不好的人要格外注意,不能暴飲暴食,胃裡的食物過多,胃酸就會被迫進入食道。胃內食物越多,被擠入食道的胃酸就越多。胃痛的原因不一而足,一般對那些偶爾胃痛的人,就是因為吃太多又吃太快。(推薦閱讀:真的是胃痛嗎?上腹痛的隱藏危機!) 如果突然犯了胃病,覺得不舒服時,就會想躺下來休息,但是對於胃病,我們一定要記住,保持站立的狀態,這樣的話胃酸就會較容易地待在胃裡。如果自己實在想躺下休息一下,最好把頭部抬釐米左右,睡眠時略呈傾斜狀態,以避免胃痛復發。 除此之外,我還推薦胃痛的人進行局部按摩,在胃痛的時候可以按摩一下。 1.按摩內關穴 位置:位於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併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穴位圖請下圖)。 方法:用拇指揉按,順時針按摩 2分鐘,兩手交替進行,如果疼痛發作時可增加按摩時間。 功效:經常按摩內關穴,可以達到保護心臟的作用,能夠寧心安神、理氣止痛,還可以治療暈車、暈船等,對懷孕前3個月的妊娠反應效果也很好。 2.按摩足三裡穴 位置: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前緣(穴位圖請見下圖)。 方法:用大拇指按壓穴位,每次按摩1分鐘左右,重複10次,疼痛得厲害可以增加按摩時間。 功效:可有效促進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還能達到止疼的作用。 3.腹部按摩 位置:人體的腹部。 方法:雙手疊加於腹部之上,左手覆蓋右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0 圈,逆時針30 圈。 功效:按摩腹部可止痛消脹,促進消化,增進食欲。 進行一些局部的按摩可以達到救急的作用,除了這些,平時我們還要注意適當補充維生素C,維生對胃有保護作用。如果胃液中保持正常量的維生素,那麼就能夠很好、很有效地發揮胃的功效,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癌力。 《胃好,百病除》 April 21, 2018 at 09: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HU10U

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

購物是一種絕對的一見鍾情!BuyandShip 為你買到全世界 https://ift.tt/2HNuWz9 有些道理放諸四海皆準,比如得不到的總是最好,凡是你沒買到的,都成了張愛玲口中去年夏天那件織錦緞夾袍。 天涯海角也不過舉手之勞! 科學實驗證實大腦在戀愛時會分泌抗利尿劑、多巴胺、皮質醇,等化學物質,讓你保持情緒亢奮,挑剔小姐的大腦在購物時應該也分泌了相似的化學物質,讓購物也成為一見鍾情的過程。 與此同時,沒有比刷得下手但到不了手的戰利品更讓人扼腕的事,如果你曾有欲購而不得的清單,就一定懂挑剔小姐的意思,眼看著下單頁面已經在輸入卡號的環節了,那一行煞風景的「不運送至台灣」,頓時如鯁在喉;BuyandShip 國際網購轉運服務 的存在就是為了幫你化天涯海角為舉手之勞。 錦衣不可夜行,就是這個道理 你很清楚你的態度與追求,這些執著讓你上山下海獨當一面拼盡全力,因為你知道自己可以,也值得所有努力得來的東西。 自 2014/12 創立的 BuyandShip 貼心提供國際網購轉運服務,讓你點點滑鼠,就可以收到美、英、韓、日…等地的商品,沒有台灣買不到的限制、沒有代理商與代購額外的費用、沒有拍賣網站是真是假的煩憂,你只需要知道你想要什麼,而這對你來說輕而易舉。 購物不用動腦,才是真正紓壓 挑剔小姐不喜歡麻煩,忙碌工作後更懶於思考! BuyandShip 較其他代運、代購深得人心之處在於它替你將一切安排好,不只海外倉庫每天出貨,也能隨時查詢貨件物流狀態。想要買台灣已撤櫃的 LUSH,算算匯率英磅購買正划算,只需要登入、填寫基本資料,再依照 BuyandShip 替你安排好的步驟輸入,一切簡單。不管希望由哪個倉庫收貨、收貨地址、電話與填寫注意事項全幫你註記好,只要複製貼上即可,省錢又能買到台灣沒有的商品,滿足你的精打細算。 挑剔小姐的購物欲一起往往一發不可收拾,在美國亞馬遜看到當日特價的商品、物美價廉的整套刷具?一樣一鍵購入,只要將所購物品資訊輸入 BuyandShip 貨件申報管理頁面,來自世界各地的戰利品都會集中在香港倉庫,不用耗費多重運費,也能一次性收到集運到家的所有商品。 從美妝用品到 3C 產品、英國到美國、台灣沒有設櫃的產品、價差極大的商品,只要有 BuyandShip 的服務,都能沒有後顧之憂的一次收齊。 All you need is BuyandShip 以在美國亞馬遜下單為例,3/25 購買的商品,從賣家出貨到 BuyandShip 美國倉庫再到香港倉庫,可以 4/3 到。而且下單申報貨件後都會收到信件,讓我知道貨物入庫,就算忘了申報他們也會提醒。 BuyandShip 引以為傲的客戶服務團隊,讓挑剔小姐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轉運問題的回覆,不只是流程查詢,就連各國禁運產品等疑慮都能透過 BuyandShip 的專業團隊快速解惑,畢竟誰想要一邊購物比價還一邊查詢國際禁運的煩雜規定呢? 挑剔小姐從美國買到英國,8 個品項的商品,分別自不同的 3 個地方發貨,兩週內 3 個包裹就抵達香港倉庫準備集運,BuyandShip 在貨品準備集運與從香港發貨時,都會貼心的發信告知,讓挑剔小姐再忙碌都能隨時掌握心愛商品的動向。 台灣買不到的 LUSH、Marc Jacobs Beauty 與美國亞馬遜購入的刷具與無線藍牙耳機,這些東西分成三個包裹,如果沒有 BuyandShip,你需要三個代購或是三趟國際運費,但 BuyandShip 替你全部解決,擅用購買當地免運與限時特價的優惠,讓挑剔小姐只花了 600 元就能一次輕鬆在家收到商品(各國倉庫-香港集運-台灣的家)。 BuyandShip 將三個包裹放在統一的包裝中,即使像容易在運送中發生問題的 3C 商品、肥皂,在抵達挑剔小姐手中時都完整無缺,當你使用 BuyandShip 時,可以放心的購買任何想要的東西,不必擔心運送問題。 你的選擇都能屬於你 沒有不想買的好貨,只有買不到的可惜。 BuyandShip 官網及 Facebook 專頁讓你剁手不孤單,每週分享超過 20 個海外網店及產品優惠,從時裝、美容到日常用品不一而足,定期更新購物優惠、不用發信來回與代購溝通、不用苦苦尋找信用好的代購博感情,更節省多一層的代購費用,BuyandShip 就是你一個人的專屬代購,便利快捷的國際網購轉運服務,讓你知道你永遠是有選擇的,你就是自己的主人。 張愛玲曾說「再沒有心肝的女人,說起她『去年夏天那件織錦緞夾袍』時候,也是一往情深的。」有了那件去年夏天的織錦緞夾袍,你可以安心當一個沒有心肝的女人,只需要對自己一往情深。 女人迷會員獨家回饋 點我報名 報名期間:4/21~4/30 名額:32 名 體驗者除了 NT1,000 購物金外,還能獲得一次免運唷! 體驗步驟: 註冊 BuyandShip 會員 5/2 公佈名單 5/4 23:59 前填寫表單 由 email 寄出,請留意會員中心 email 是否正確 逾期視同放棄將重新抽出體驗者 5/13 前完成購物 物品到達香港後由 BuyandShip 設定免運 6/3 23:59 前回填體驗心得 需附開箱圖及 150 字以上心得 小幫手檢查無誤後 6/25 $1,000 現金進帳 匯款,以台灣帳戶為限 備註 合併集運僅限磅數費用同的國家:美英日韓可合併、香港中國可合併 部分電商不接受台灣信用卡或寄送倉庫地址,請留意各商家說明 封面顯圖|圖片提供:PIXTA 圖庫 April 21, 2018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NuWz9

【關係日記】張國榮與唐鶴德:我喜歡你,就因為你好 https://ift.tt/2F09WCd 【關係日記】世上沒有理想愛情,只有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張國榮與唐鶴德,愛一個人,不必遮掩也無所畏懼。 2003 年 4 月 1 日,張國榮在中環東方文華墜樓逝世,四月一日成了永遠諷刺的愚人節,多少人經常希望,這天能只當個愚人節玩笑,隔天醒來,哥哥還在。 圖片|來源 喪禮那日,張國榮的戀人唐鶴德,腰桿彎著,噙著眼淚,「阿仔,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愛綿綿無絕期。」此愛綿綿,歷時十多年,張國榮走後,香港娛樂圈沈寂了很久,唐鶴德也沈默了很久。 成名後的哥哥,風華人人見得,成名之前,哥哥有過落魄。沒有掌聲的日子,他在洗手間悶掉眼淚,溫柔的拒絕認輸。沒有錢的歲月,是初識的唐鶴德,出借積攢已久的積蓄,撐他走了過來。 很久以後,張國榮才知道,當時唐鶴德也沒幾個錢,為了借錢給他,他每日只吃最簡陋便宜的便當。 他們相愛的八零年代,張國榮 26 歲,唐鶴德 23 歲,還是兩個孩子的年紀吧,卻已歷經風霜。那八零年代,香港社會對同性戀極不友善,同性性行為仍屬刑事罪行,同性戀愛,是異端,是疾病,是洪水猛獸。同性在媒體文本上的再現,都是笑鬧與醜化的。 在封閉恐同的香港環境,張國榮與唐鶴德的戀愛,像性別挑逗。有張經典照片是這樣的,兩人夜裡外出被偷拍,察覺狗仔眼目,張國榮大方拖起唐鶴德的手,唐鶴德回頭望,記者愣了,見他們自在走進夜裡,背影堅定,不必遮掩,無所畏懼。(推薦閱讀:【關係日記】霍金與潔恩:如果沒有我愛的人,它只不過是一個空蕩蕩的宇宙) 圖片|來源 愛你我沒什麼好怕的。張國榮是香港首位坦承雙性戀傾向的藝人,九零年代,他以選擇表態自我主張,先後出演《霸王別姬》的程蝶衣,與《春光乍洩》的何寶榮,開啟雌雄同體的酷兒想像,盡力呈現那同志情愛無需妖魔,何必玩笑,卻是極其普通平常的。 時代很慢,張國榮走在前頭,十足耐心,這才有九零年代,同志運動風起雲湧的香港,以美犯忌,張國榮做得何其優雅與藝術。 最令人難忘的,還是 1997 年張國榮復出歌壇的演唱會。八萬人的場子,張國榮先是腳蹬紅色高跟,口擦紅唇,妖嬈的唱《紅》,接著換上慎重西裝,選唱《月亮代表我的心》,送給母親也送給愛人,「在我最失意的時候,經濟最差的時候,他借我好幾個月的薪水,讓我度過難關。他就是我的好朋友,唐先生。」 在那僅能以好朋友相稱的年代,張國榮獻上委婉長情的告白。節目裡,張國榮的前女友毛舜筠問起他的戀愛,張國榮淡淡說一句,「我喜歡他,就因為他好。」張國榮的愛車車號,是特別選的,DC339,粵語裡的「唐張長長久久」。 他相信他在與不在,這份感情也會長久。哥哥走後,唐鶴德的日子滿是追念。時間飛過十餘年,他過了很久以後,才願意再次戀愛。每逢節日,他不忘祝願哥哥快樂,他記得他的生日,懷念他最喜歡的聖誕節,瞧見花開,他便寫,「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戀人不在場了,張國榮卻未在記憶裡缺席,世界始終記得那次堅定的牽手。在那十足禁忌的年頭,仍然封閉的香港,有這麼一對戀人,深信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手牽了,再也不肯放過,海角天涯,直至世界盡頭。 圖片來源:春光乍洩 電影劇照 April 20, 2018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F09WCd

平權公投 Q&A:以公投反制公投,以堅強保有溫柔 https://ift.tt/2F284Jj 中選會在 4 月 17 日通過反同公投提案後,支持同婚人士紛紛動身發起反制護家盟的平權公投,動身之前,先帶你了解為什麼需要要這樣做? 關於平權公投,相信你想知道更多。 我們先整理了最多人提出的幾個問題,向大家說明為何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站出來發起平權公投。 Q:為什麼要公投?人權不是不能多數決嗎? A:幾乎所有牽涉人民權利義務的法案都涉及人權。例如勞基法,也涉及勞動人權。若只要與人權有關就不能公投,能公投的事項就會變得很少。 「人權不能公投」是稍嫌簡化的說法。實際上,公投與人權的關係,應該是「人權不能因公投而剝奪;但可以用公投來確立、保障。」 愛爾蘭、澳洲、美國部分州,都曾發起同婚公投。以公民多數決的方式,去決定人權議題,法理上並非全然禁止,但會有「多數暴力」的風險,並非最好的做法。 理想上,在釋字第 748 號出來後,若立法及行政機關可以積極保障同婚權益,會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然而,在反同團體主動發起公投,並且得到中選會通過,進入第二階段連署之後,若成功通過該案公投,成本最低的方式將很難實現。為了實踐性別平權,我們必須使用成本更高,效果更強烈的公投。 打個比方,「世界上不應該有武力戰爭」,是普世價值。但是,遇到敵國主動進犯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只做道德譴責,或者可以更進一步,積極向前迎戰。 Q:大法官已經宣佈反同婚違憲了,為什麼還要公投? A:釋憲不是人權保障的萬靈丹,大法官的話也需要政府勇敢落實。遺憾的是,甚至釋憲結果,也無法周密的處理關鍵細節。 以本案為例,實現婚姻平權的形式,究竟是「修正婚姻章、於民法親屬編另立專章、制定特別法或其他形式」,釋字第 748 號並未明示。民法專章或是特別民法(專法),即使我們認為有違平等,涉及歧視,仍然會有法律上的爭議空間。 反同團體就是抓住這個模糊地帶,想要趁機把同性伴侶排除在婚姻之外。 確實,我們可以樂觀的相信,就算專法公投通過,同一性別只能以專法締結伴侶關係(在他們的主張中,不能稱為婚姻)。當然也可以提出再一次釋憲,確認民法篇章的同性婚姻。但反同團體已經提出公投這個奇襲,我們擔心過度樂觀期待的做法,等同放棄了積極倡議的能量,一旦期待落空,就長久無法擺脫專法的差別待遇。(推薦你看:中選會通過反同公投,三個公投內容是什麼,我們可以如何行動?) 公投成本雖高,但透過一系列的連署倡議程序,我們可以凝聚士氣,走出同溫層,開啟討論的空間,喚起社會大眾的理性思辨,既然政府不作為,我們試圖由下而上,貫徹公義平權。這過程會很辛苦,但如果放任不管,反同的聲浪只會在他們公投倡議的過程中日漸增加。 我們很感謝大法官在釋憲中踏出的一大步,將台灣人權帶往新的版圖。但面對現實政治的阻礙,反同團體的開戰,我們必須正面回擊,這就是彩虹起義的精神。 以公投反制公投,以堅強保有溫柔。在社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我們,那我們就去改變這個社會。 Q:我們會不會被中選會以「一案一事項」為由駁回? A:憲法第 748 號舉出的修正形式,分為四種: 修正婚姻章 民法親屬編另立專章 制定特別法 其他形式 反同團體所提的「專法公投」版本,是用「排除」的方式,將同性伴侶同時排除在婚姻定義/民法之外。但未能夠確定是要以「修正婚姻章」還是「民法親屬編另立專章」來保障同性婚姻。(帶你回顧:臺灣是亞洲首例!524 同婚釋憲結果:民法違憲,限期兩年修法或立法保障同性婚姻) 我們的版本,則是以積極語句明確表示,以「修正婚姻章」保障同性婚姻。 一個左轉直下專法,一個右轉直上民法,我們與反同團體的版本並不相同。 更進一步來說,我們認為在民主政治的發展脈絡中,公民投票的「直接民主」精神,不只限於公投題目本身,還包括公投發起過程,由下而上的倡議作用。 公投發起過程中的各階段聯署、媒體報導、組織運作,都有重要的倡議功能。如果只允許「同性伴侶專法」公投,卻不允許「同性民法婚姻」公投,那就會造成倡議機能上的行政偏頗。 Q:為什麼要自提公投題目,積極動員投不同意票不就好了嗎? A:「支持比反對容易推廣」。 反對者往往化身沉默的大多數,比起出面反對,通常會選擇不參與討論、不聯署、不投票。自提公投題目可以喚起支持者,增加動能,積極運作倡議組織、取得聯署名單、累積宣傳能量、產生更強的投票意願,還有對人權更高的關懷意識。 做為支持婚姻平權方的我們,如果只能被動的對專法公投表示反對,則倡議過程相對困難重重。 雙方都有支持的選項,才有平等的倡議空間,才有平等的言論自由。 一案一事項、一事不再理,是行政資源的節約考量,但以比例原則來說,不能凌駕在平等倡議、言論自由之上。 如果雙方公投提案只是同一命題,沒有任何差異,那為何不是採用更能貼近釋字第 748 號平權精神的,我們的版本? 問題仍舊很多,無法善盡回答之處,我們會繼續補強。 也許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被妥善回答,但唯有站出來行動,我們才能持續補強,接住那些即將墜落的,將權利還給應得的。 謝謝你與我們一起讀到這裡,期待我們能夠在沒有歧視的地方相見,歡迎分享給更多的人 (本文授權轉載自平權前夕.彩虹起義) April 20, 2018 at 04:2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F284Jj

落跑新娘的家暴陰影:斷捨離扭曲變形的愛情 https://ift.tt/2HhLVfN 書摘《若你委屈自己,任誰都能刻薄你》,細看女主播逃婚的家暴故事,若愛不持久,別讓恨把彼此套牢。 婚宴是攜手一生的起點? 那可不一定! 也可以是彼此由愛轉恨,恨到骨子裡的轉折點──從此錯身,老死不往來。 喜宴開始,新娘不來了 「到底幾點才要開桌啊!」賓客不耐煩,桌上的瓜子都快嗑完了。「喜帖寫準中午十二點開席,都搞到下午一點才開吃。」 肚子餓把喜氣都沖淡了。吃飯皇帝大,飯菜不來,賓客的談話愈說愈有氣無力,深怕多用力,就更餓了。要沖淡民不聊生的飢餓感,非得來個大驚奇,最好是下巴嚇到必須扶一下才能喬回來的等級,而這場婚宴辦到了。 遲遲不開桌的原因讓大家都不餓了,因為太獵奇。這場婚宴的大彩蛋是──「新娘不會到」! 圖片|來源 「新娘說她不來了。」婚禮接待阿賢跑到大學同學這桌,神神祕祕地說著,「蛤!不會來?是怎麼了,發生什麼意外了嗎?」 「新娘不來?找不到人?那婚還結不結?」這些話像是病毒,一桌接著一桌窸窸窣窣,LINE 一秒千里地往婚宴場外傳播消息。氣氛騷動讓同桌的賓客突然有了話題,熱鬧非凡,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獵奇的等待。 新郎阿隆來了。體面的名牌西裝,黑亮亮的皮鞋,衣著隆重,透露出他準備這場婚禮有多認真。他走上了舞台,大家屏息,那種安靜很像是把氣球吹鼓,到了極限,再多吹一口氣就要爆破般的緊張與興奮。太難得了,不管包過多少禮金,也不見得遇得上一場「沒有新娘的婚禮」,參加這一次,可以八卦一輩子。(推薦閱讀:給家暴陰影的戲劇課:我希望,你和我一起活著) 好戲上場,新郎開口致詞了。「很高興大家特別前來,新娘不會到,今天不收禮金,就當來聚餐,一起熱鬧,謝謝。」免錢的最爽!歡呼聲、掌聲,把隔壁廳那場有新娘的婚禮徹底比了下去。 這場沒有新娘的婚禮成為一個奇談,在親友間傳播恆久遠。收到帖子但當天沒到場的人,事後聽轉述都覺得好遺憾,就像手上有張中了獎的彩券卻放到過期一樣,令人扼腕。 經過這件事之後,阿隆對結婚有了陰影,許多看八卦的人也為他打抱不平。「『落跑新娘』小卉怎麼幹出這麼傷人的事情啊!不想結婚可以明講,幹麼把大家的路都走絕了。」 「落跑新娘」的家暴陰影 「我也想結婚啊,不然我幹麼這麼累去拍婚紗。我會跑掉一定也是有苦衷的,很苦的大苦衷。」 小卉的內心有一個黑洞,這個黑洞是阿隆「打」出來的。她為了維護阿隆的面子,對外從來不說自己常常被打到身上黑青。 就在舉行婚禮的前一天,阿隆再度毆打了她──這一打,粉碎了小卉認為他婚後會改變的希望!一想到要是結了婚,未來自己將會持續被當成沙包練拳,小卉的雙腳突然有了力氣快跑。 丟臉是一時的,但繼續隱忍而在婚後被當成沙包打,卻是一輩子的事。 逃婚六年後,小卉當上了主播。某天,我找她出來喝下午茶,我們在閒聊這些陳年往事時,鄰座的人都忍不住對漂亮又知性的她多瞄兩眼。 「他打了我三年多,常常咒罵我,還說我能遇到他是天大的福氣。我腦袋一定是被打到有洞,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捨不得分手,怕遇不到更好的。」小卉喝著飲料,臉上還有不少憤怒。傷痛要靠時間療癒,卻總有些深層的傷口,每次提到都令人咬牙切齒。「他常常在搞曖昧,一堆乾妹妹,還招待乾妹妹和他媽媽同遊日本,乾妹妹也叫他媽媽一聲『媽』。你說扯不扯?」 這樣都能交往三年,為什麼? 「他很罩,大台北地區一堆有頭有臉的人都是他朋友,人脈強大到可以出來選立委,海派又大方,女生會以為自己遇到了男子漢。你看,他連喜宴紅包都不收了,多霸氣!而且他多會做人,把危機化為聚餐聯誼,比公關公司還專業。 「我知道阿隆不可能這輩子只愛我一個。那時一想到婚禮,我就很猶豫。最後一次被打的那個晚上,我一整晚沒睡,腦中浮現每次被打時的恐懼。他出手時沒有把我當人看,驗傷單我有好多喔,還要再累積下去嗎?既然我都不要這段感情了,那我要報復。於是我想到,不出席婚禮的話,他會恨我一輩子,也會記住我一輩子。」(推薦閱讀:「殺了你是因為我愛你」多少家暴,正以愛之名) 原來要套牢一個人,用愛不一定穩固。施以巨大的傷痛才能夠深刻,才可以「天長地久」。 我問小卉,「那阿隆應該很想找人去斷你手腳吧?」 「錯!他是個小霸王,從小沒有要不到的東西,所以我跑了,他反而追過來。後來,他一直來道歉、認錯,但我不接受,因為一接受,我就死定了,新仇加上舊恨,過一陣子一定會被打得更慘。他的道歉只是出於不甘心、不想認輸而已,我才沒這麼笨。」 圖片|來源 改變不難,難的是怕改變 假如小卉當年沒逃開,現在不可能悠閒地跟我喝下午茶,而應該是在某家醫院請醫師開第N張驗傷單吧。人生一瞬間的勇敢,可能讓命運翻轉。 改變不難,難的是怕改變。 許多時候,女方不提分手,不是覺得這段戀情有多好,而往往只是捨不得或者不甘心,因為自己多少的青春和心力都投入了,便期待男友突然被雷打到,發現自己有多好,多值得珍惜。但這根本是神話! 你最需要斷捨離的不是你的房間,而是扭曲變形的愛情。一直走著同樣的道路,怎麼可能會有不同的結局。 阿隆後來還是當上了名人,家暴的習慣沒有改變。有一次,他因家暴鬧上了新聞,小卉播到這則新聞時,特別字正腔圓,希望把最正確的消息傳遞給觀眾,也算是替自己討回一點正義。 《若你委屈自己,任誰都能刻薄你》 April 20, 2018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hLVfN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不要習慣得過且過,練習認真而確實地活著吧 https://ift.tt/2qKQ54D 我們該如何認真活著,不再波逐流,最後一無所獲?試著練習,把你的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上。 什麼叫認真地活著? 認真地活著,是一種很理性的生活觀念。在我看來,這意味著你要瞭解清楚,哪些事情與你的生活相關,哪些選擇和行為與你的幸福指數相關。然後你需要按照它們的重要性,相應地分配你的時間和精力。 比如,與父母、伴侶的關係,就和生活質量直接相關,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可是很多人會無視親密關係的處理,不願花太多時間研究,即使存在問題,也懶得解決。在我看來,這就是活得不認真。 又比如,和自己的關係。如何認識自我,也是很多人用畢生時間在努力尋求答案的問題。可是也有很多人並不瞭解自己的性格、情感、內心,也不願意花工夫去關懷、照顧和提升自己。他們每天只是忙於生計、疲於應酬或履行義務,並不太關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心理變化。在我看來,這也是活得不認真。 為什麼要認真地活著? 認真地活著,是一種價值觀念,是把輕重、主次想清楚之後,做出的一系列選擇;是把人生的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進而讓自己的一生過得充實和滿意。 認真地活著,是為了讓自己每每回顧過去的某月、某年,甚至一生,都會感覺到自己的進步,看到自己正在變得更好、更成熟。認真地活著,是為了避免自己在一個浮躁的環境中隨波逐流,最後卻一無所得。(推薦閱讀:【女人迷兒說工作】你選擇的工作,決定了你活著的形狀) 認真地活著,是為了讓自己學會自我調整,遵從思想、內心和情感,以更小的代價獲得更大的成長。認真地活著,是為了把人的理性思考和反思能力發揮到極致,發現生命背後的內在邏輯與規律,進而將瑣碎生活昇華至更高境界。 圖片|來源 認真地對待親密關係 我人生的前十八年,活得糊裡糊塗。我有一個不完美的家庭,不完美的父母,不完美的身體和相貌,不完美的成長經歷,不完美的老師和同學,所以我習慣了在這些不完美當中得過且過。 後來我出國留學,開始了完全獨立的生活,這也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點。因為要為自己全權負責,所以不得不打起精神去面對各種問題。再後來讀了心理學並一口氣讀到了碩士,人生中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用在心理學專業學習和研究上,同時也得以擁有更多細膩而敏銳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透過思考,我看清了自己想要什麼、什麼是最重要的。比如我修復了與父親的關係,和他從充滿敵意、拒絕來往變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比如我走出了自卑,克服了對自己的不滿和羞恥感,變成了一個心境平和、開心滿意的人;比如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憑藉能力和天賦,為自己創造了一份對其充滿熱愛、有趣又有價值的工作。 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我學會了用更加真實而又親近的方式,和戀人、自己以及父母相處,這是最大的收穫。作為一個諮詢師,我也在工作中幫助許多朋友從心理途徑獲得改善和自我突破。 這本《假性親密關係》,就是希望與你分享,應該帶著什麼樣的態度認真活著,應該做哪些方面的思考與探索,才能獲得真實而又親近的人際關係。 許多朋友最初對於生活的反思都與愛情有關,但是隨著自身的成長,我們會更多地發現自我在愛情中的角色和表現,要想更深刻地瞭解自我,原生家庭又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視角。所以我將過去這些年積累的文字分成走近愛情、走近自我和走近父母三個部分。(推薦閱讀:心理師與藝術的對話:了解自己就是成長的過程) 我們生活在一個浮躁、紛繁而又多彩的世界裡,有很多事物讓我們分心,但同時也有了更多的空間和可能性。我希望透過自己的文字,為大家創造一個廣闊而平和的思考空間,讓更多人可以理性地追尋,成就最完滿的人生。 最後我想感謝我的父母,給予我生命,也給了我生存和成長於這個世界的機會。感謝我的老師們,賦予我珍貴的啟示和指導。感謝我曾經的和現在的伴侶,讓我瞭解了什麼是愛。感謝我所有的來訪者,讓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堅韌和積極。當然,我也想感謝自己,在原本可以更加安逸輕鬆的生活中,選擇如此認真地活著。 《假性親密關係:為什麼我們看似親近,卻貌合神離?》 April 19, 2018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qKQ54D

開始你的綠色生活 21 天!養成綠色習慣,比你想得更簡單 https://ift.tt/2HfzNMA 綠藤生機 2017 【綠色生活 21 天】計畫,週年成果報告出爐,參與實驗者都這樣說:原來養成綠色習慣可以很簡單! 「讓一個想法、或行動變成習慣,需要 21 天的時間。」─ 行為心理學家卡爾 · 雷須利(Karl Lashley) 心理學家雷須利(Karl Lashley)曾說,要讓一個想法或行動,變成如習慣般的自然,需要 21 天的時間。而現實生活中,或許你已經知道做資源回收、隨手關燈、多搭大眾運輸的背後意義;但我們想,還可以怎麼做,讓環保行動變得更簡單,甚至就像吃飯、睡覺這般自然?綠藤共同創辦人 Harris 曾與團隊分享,「做環保,可以是一件快樂的事!」;而這份起心動念,也成為【綠色生活 21 天】系列活動的起點。 為響應世界地球日 50 週年,2020 年達成全球 30 億個綠行動(3 Billion Acts of Green)的目標,2017 年,綠藤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首度共同發起了「綠色生活 21 天」的活動,希望能讓台灣在 2020 年達成「百萬綠行動」的目標!而過去 11 個月以來,除了有近 5,000 位朋友加入外,「綠色生活 21 天」也推動了超過 27,000 個綠行動的實踐!而在 21 天旅程的最後,綠藤也做了一份「綠色生活 21 天成果調查」,並從回收的 524 份有效問卷中,發現了許多動人的事實:無論是對個人或環境,「綠色生活 21 天」都產生了正向且具體的改變。 現在,請讓我們與你分享這些感動的成果。 大家為什麼想參加「綠色生活 21 天」? 2017 年的地球日調查發現,超過四成的民眾覺得做環保最難的是「改變既有習慣」,而「綠色生活 21 天」就是一個扭轉大眾對於「做環保」的認知以及行為改變的創意與實踐。根據問卷結果顯示,超過九成以上(93.3%)的參與者認為,加入「綠色生活 21 天」讓他們更能養成綠色習慣!(推薦閱讀:從穿著開始回歸自然,無毒服飾三件事) 而我們也想進一步了解,是什麼原因,讓大家願意花 21 天的時間投入其中?最多參與者(75.6%)分享,2017 年所倡議的 21 個綠行動,不僅能簡單執行、且方向具體,可以清楚知道該怎麼做,因此大幅提高了加入意願,而參與者對活動的整體滿意度,更高達了 93.5%。 近九成五參與者願意繼續實踐「綠色生活 21 天」 做環保、對地球更好一點點,這些觀念也許對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然而,要持之以恆,甚至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對許多人來說,就不一定如此簡單。你是否也好奇,有近 5,000 人加入並實踐的環保倡議活動,在走過了 21 天後,還有多少人願意在生活中延續這份對環境的善意? 事實上,在參與者的回饋分享中可以看到,在活動進行的過程裡,可以明顯感受到那份正向、快樂的心情,同時也感受到自己對環境是有正面影響的。因此,95.4% 的參與者透過問卷表示,願意繼續實踐綠色生活 21 天,甚至有超過五成的人(55.2%) 會推薦朋友參與綠色生活 21 天,讓綠色影響力能持續在生活中擴散。 21 天活動參與者:原來做環保也能這麼快樂、沒壓力! 美國作家史蒂芬.蓋斯(Stephen Guise)的想法 ─ 養成習慣,要從「小到不會失敗」的動作開始,而且對任何進展都要感到開心。因此,「綠色生活 21 天」希望透過設計每天都能完成的綠色行動,讓「做環保」成為一件快樂的事,而且從生活中就可以「行動」。同時,我們將艱深的環保知識轉化成好懂的資訊插圖與文字說明,使對環保議題不了解的人,也能輕易掌握重點與背後意義。 而問卷結果中,有五成以上(56.9%)的參與者都同意「原來環保行動可以很快樂,不一定是有壓力的事」;也有 43.5% 的參與者認為,能感受到自身行為對環境帶來的正向改變: 「非常感謝你們的用心,讓我注意到不同層面的環保議題;也透過你們的分享,讓我可以用簡單的方式練習,把這樣的概念落實在生活當中。」- 安仔 「很喜歡這個活動,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一群人的力量卻可以無限大。」- 虹筑 「每天一早打開信件都很愉快(即使早就偷看完每一天的任務),有一些綠行動平常就有在實行,所以可以爽快按下「我完成了」的感覺真好!收到信時藉由解說,也更清楚知道怎麼執行每一項綠行動。謝謝綠色生活 21 天!之後也會努力繼續實踐下去。」- 璿安 「這麼用心於宣揚環保意識很令人感動,甚至透過信件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真誠,我漸漸的也會把新得到的環保知識告訴親友希望他們一起來實施,你們真的為社會帶來了很好的影響!」- 怡萱 我們相信,從簡單、快樂的小動作開始做環保,並從綠行動中獲得成就感,就是讓「綠色行動」能被持續實踐的最大動力。 越容易執行的行動,參與者越喜歡! 在這次的 21 天綠色旅程中,我們歸類出前十名最容易執行的綠行動,其中,有八成也是參與者表示最喜歡、且願意養成習慣的行動,包括:第一天:「今天,打消一個購買念頭」,我們邀請大家列出最近想買的東西,並開心地劃掉一個項目,以及第七天:「解決碗中最後一粒米」,提醒大家把一頓飯吃光光,減少資源與食物浪費。(推薦閱讀:365 天的穿舊衣挑戰:不買新衣,也可以打扮得很好看) 除了以輕鬆口吻設計主題、增加行動的趣味性外,由於執行度高、帶來的影響也很具體,所以這兩天也成為參與者票選,第一名和第二名最喜歡的綠行動(58.4%/41.4%)! 同場加映:2017 最受歡迎的十大綠行動 針對 2017 版本的 21 個綠行動,除了第一名跟第二名,我們好奇,還有哪些綠行動也受到大家的喜愛?而從分析中發現,對於每天生活都會發生的事情,如吃飯、喝飲料、購物、穿衣服等,大家的完成意願更高;同時,因改變立刻就發生,帶來的成就感也相對更高,讓這些綠行動更容易被養成習慣。 綠色生活 21 天 2018 ,邀請你一起加入「對環境更好一點」的旅程! 再次感謝每一位願意一起加入 2017 年「綠色生活 21 天」活動、並給予我們回饋與鼓勵的朋友。而為了讓台灣朝向 2020 年完成「百萬綠行動」的目標,2018 年的「綠色生活 21 天 」也多了些不一樣。在歷經超過 400 個小時的準備與研究、並根據讀者的意見與回饋後,綠藤團隊共翻修了近四成的綠色行動。 此外,還有 24 位,分別來自不同領域的綠色夥伴們加入 2018 的「綠色生活 21 天」,包含提出新綠行動方案的夥伴,如:好丘 GOOD CHO’S、REnato lab、RE-THINK 重新思考、好日子、繭裹子等,以及其他響應夥伴,包括女人迷、社企流、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印花樂等,希望帶給更多人滿滿的綠色靈感,並發揮更大的綠色影響力。   2018 版本的「綠色生活 21 天」,除了將延續先前每天一封電子郵件的方式,我們也特別開設了官方臉書粉絲專頁,希望和你有更多的互動與交流。此外,「綠色生活 21 天  2018 版本」與 8 團隊一起合作,提供 2 種提醒模式,讓你自由選擇,最習慣與喜歡收到每日綠色行動任務的方式。 如果你習慣用臉書接收訊息→ 每天早上打開臉書,就會收到當日任務的即時提醒,除了有輕鬆易讀的短版內容,還會有臉書機器人與你互動一下! 如果你習慣去電子信箱收信→ 每天都會收到一封溫暖的問候信件,裡面有當日任務、及豐富的圖文內容,用自己的步調慢慢閱讀與認識綠色行動。 現在,你準備好跟我們一起,對環境再更好一點點了嗎?馬上加入 >>  綠色生活 21 天活動網頁 原文出處:【綠色生活 21 天】2017 週年成果報告出爐:原來養成綠色習慣可以很簡單! 【你的消費支持這個世界,也選擇這個世界的樣貌。】 女人迷 x 綠藤生機的綠色生活設計「METIME 女私沐浴露」,不只是天然珍貴的複方精油調香,更是: ✔ 純素者可直接使用 ✔ 無動物實驗,友善地球 ✔ 溫和經典版,孕婦也適合使用 推薦給你,如果你想好好照顧自己與私密處,為何不選擇一個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對地球都好的綠色作品呢? April 19, 2018 at 03: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fzNMA

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為你點歌】面對偷吃又回頭的伴侶,該怎麼跳脫受傷迴圈 https://ift.tt/2qGKAoq 【女人迷X海苔熊為你點歌】單元,週三七點,準時為你放歌!總有段感情感會我們,糟糕的對待,並不是一種愛。 親愛的海苔熊: 我和他都不是感情路上的新手,都經歷過許多段,卻依然錯了。 曾經渴望一段轟烈的感情,遇見了幽默又大方的他,認為他就是那個人,走著走著才發現原來我們一點都不了解彼此。一開始的怦然心跳只是好奇和寂寞作祟。 種種偷吃又回頭,劈腿又哭著求我原諒,好與不好,後來真的累了,連自己都常在夜裡偷偷掉淚,只要他手機上鎖就像神經病一樣一連串的小劇場。 我,人生志願其中一個是「結婚」,而年過二五,清楚明白自己該鐵下心離開這個不安定的男人。 事實上沒有不愛他、沒有想結束、但我清楚自己的下一步,我清楚我要的是穩定老實的那一個。 每一段感情都投入我的所有,分開的痛苦我很清楚,回想起那些眼淚甚至會頭皮發麻。但或許女人就該多談戀愛多涉略,才能了解自己要的究竟什麼。 by Olive (點播時間:2017 / 5 / 1 上午 3 : 41 : 08) Olive: 謝謝你跟大家分享你們的故事,有些人壞到你會一直記得他,記得他的幽默大方、記得他給你的傷害、記得在好多個夜晚裡面偷偷掉眼淚的種種,還有好多不堪回首的寂寞。你和他就像樹木的年輪,一圈一圈地把心豢養在裡頭,你知道他不是你你最終的歸宿,但某一個部分的你卻又無法抗拒,有關於他的種種事務。 為什麼會這樣呢? 「人們從嬰兒時期就會本能地要求安撫,當得不到正面的安撫(擁抱、陪伴、聆聽)時,就會轉而朝向努力獲得負面的安撫(爭吵、打罵、冷戰),雖然痛苦,卻比什麼都沒有來得好。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即使在成人之後仍然會有自討苦吃的行為,在重複發生的婚姻(戀愛)暴力中,就如同心理遊戲一般,為了獲得負面安撫而不斷循環。」(引自 [1]) 總之,負面安撫(Negative Stoke)的意思是說,我們雖然都喜歡舒適、安穩的安撫,都希望得到所愛的人關注和溫暖,但當這東西無法獲得的時候,我們就會選擇「無魚蝦也好」。把對方的疏離、背叛、忽冷忽熱,當成是關心的一種方式。(推薦閱讀:【為你點歌】每個人在關係裡,都有自己習慣的距離) 他對你不好,其實你早就知道。他不是你要的人,你也比誰都清楚。 但那些心動和好奇、那些期待和焦慮,都編織成了一種癮,讓你很矛盾,理性上知道他是個爛人,感性上卻又沒有辦法結束。 有些人之所以會「中」了對方的負面安撫,或許是因為他在過往的經驗當中,很少有機會獲得「正面的安撫」。在他還需要被照顧的孩提年代,家人用怒吼、用疏離、用過度控制等等方式,來「表達」對他的關心[2]。久而久之,他就不小心學會了一件事情:原來糟糕的對待也是一種愛。 有些人在童年沒有受到好的對待,或者擁有一個破碎的家庭,於是在長大之後的感情裡面,一直渴望有一個「安穩的家」,把幸福和結婚當成是人生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尋覓著那個能給自己一輩子幸福的人(好彌補他過往所沒獲得的愛的缺陷),但卻一直所遇非人[3]。因為當我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一直在想到底為什麼他不能夠好好對待我們的時候,某種程度上我們也把自己幸福的權利交給對方了。 卻忘了,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心理學 OK 繃:感覺具象化的練習 回頭看看你的故事,你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傷害了你,偷吃又回頭,但你卻跟自己說「沒有不愛他、沒有想結束」,是什麼能夠讓你在被傷害的情況下來維繫這段關係呢?或許有很多種原因,不過我在猜想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你用某種方式來麻痺自己,讓自己不會痛。 在感情裡面反覆受傷卻又不離開的人,某種程度上是比較能夠忍痛的人。或者說,他們有一種忽視疼痛的能力。如果要跳脫這樣的迴圈,我覺得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先讓自己「感覺到痛」。 只有當你真正開始正視自己的感覺,才能夠脫離過往那種「明明知道他不適合我卻還是離不開」的命運。 《童年情感忽視》裡面提到一個不錯的練習,我覺得恰好可以作為「感覺到痛」的一個開始(修改自[3]p.184-185),尤其在你腦袋裡面各種混亂和小劇場時候。 選一個不被干擾的空間,例如一個人的房間,安靜的坐著。 閉上眼睛,想像腦海裡面有一個黑色的螢幕,把注意力放在那個黑色螢幕上面,並且關注你的內在感受。 問問自己現在有什麼感覺。 如果有其他不相干的畫面出現,想像用橡皮擦把它擦掉,繼續吧注意力放在你現在的狀態上面。 試著用一些形容詞描繪一下你的感覺。如果你詞窮,可以參考這裡的情緒字詞列表(其實書上也有,不過我想網路的資源同樣也可以用)。 當你確定你描繪出你的感覺之後,問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有這個感覺? 我有個朋友長期原諒她的男友劈腿,她的說法是「反正他有一天厭倦之後就會回來了,那時候他就會知道,我才是那個會默默守候著他的人[4]。」 結果做了這個練習之後,她抱著膝蓋大哭,在我前面哭得很醜、老淚縱橫地說: 「我一直以為我沒有很在乎他在外面的事情。但剛剛我突然有一種自己很不堪的感覺,我好像是放在門口的踏墊,可以隨意地被踐踏、被不在乎、被污辱,他可以過他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我卻要在這裡委屈地等待著⋯⋯」在這樣的練習當中,她感到很卑微、很委屈,又有一點生氣。可是這個生氣除了是氣她男友,同時也是氣她自己。 (推薦閱讀:【為你點歌】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 「一是嬰兒哭啼 二是學遊戲 三是青春物語 四是碰巧遇見你 十是寂寞夜裡 百是懷了疑 千是掙扎夢醒 萬是鐵心離開你」 就像你說的一樣,或許要經過許多的顛簸,才能夠看清自己在感情裡面要的是什麼。但怕的是你看清之後,仍然被過往的負面安撫綁住,仍然沒有勇氣,結束一段讓自己折磨痛苦的關係。當然,做出決定並不容易,但或許透過這樣的練習,你更有機會可以面對那個疼痛的自己,在痛苦裡面看到自己的在意。 然後從哭啼的孩提,千扎夢醒地、鐵心離開這段沒有未來的印記。 在淚水中明白,原來糟糕的對待,並不是一種愛。 延伸閱讀 [1]李心荻(2008)。婚姻暴力的溝通分析介入模式。諮商與輔導(268),頁 43-47。 [2]催光鉉(2017)。家人的第二張臉孔:擺脫「相愛又互相傷害」的 7 種心理練習。台灣:大樹林。 [3]Webb, J.(2018)。童年情感忽視: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Running on Empty: Overcome Your 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張佳棻譯)。台灣:橡實文化 。 [4]失戀花園團隊(2017)。 三角關係完全手冊(電子書)。取自失戀花園 April 18, 2018 at 07: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qGKAoq

【如果你想】當隻自在夜貓!五間深夜咖啡廳推薦 https://ift.tt/2J3DJfA 穿梭夜色裡與城相愛!推薦你五間深夜咖啡廳,給喜歡捨不得浪費夜晚,想自在當個夜貓族的你。 「讓我走,讓我用自己的步調走。讓我感覺生活在我通身周身間流轉。 給我作點戲。給我意想不到的圓弧街角。 給我不安分的教堂和美麗的石階,還有公園,讓我能安然躺臥。 城市點醒你,敦促你去行動、變動、思索、欲求和投身。城市就是生活本身。」 ──黛博拉‧李維(Deborah Levy,作家) 作家蘿倫.艾爾金寫《漫遊女子》,Flâneuse,漫遊女子,法文名詞,陰性,源自陽性名詞 flâneur。 當社會透過性別設下規範,告訴女子,外頭世界險惡,妳必不能像男子一般自在於世界漫遊。就讓女性長出自己的漫遊姿態:披著魚肚白的天光,一臉素淨,著運動衣,繞斑駁城牆走,你酷愛窺看一座城市甦醒的樣貌;向晚街巷,用跟鞋敲出昂揚生活的瀟灑,星光為襯,暗夜為底,遊走深夜的隱匿小店,此刻,沒有人得以霸佔你獨處的自由。 給漫遊女子的五間深夜咖啡廳,在夜未央探訪城市的路上,感受拿回自由的暢快,重構屬於女子的城市漫遊姿態。 送走城市的不快樂:記得我咖啡 Remember Me Café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不管是人生還是超市裡商品擺放的位置,都是會重新再次洗牌的,會調換位置的。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好,能買單就好。 我們是一間擁有深夜咖啡時段的咖啡廳,我們中午12點時,就會開門接待所有需要這裡的您們,我喜歡你們,希望能陪伴在你日常裡,成為你小小的避風港。 ——記得我咖啡 Remember Me Café 大量植栽與木質色調的空間,你可以在「記得我咖啡 Remember Me Café」找回城市裡的綠意。 位處小巨蛋捷運站附近,「記得我咖啡」的存在像隱匿都市的叢林,除了是間深夜咖啡廳外,這裡也時常有主題性的音樂、演說等展演活動,你可以來這裡點杯咖啡,用音樂、對話與夜色,送走城市裡的不快樂。 如果你想,探訪|記得我咖啡 Remember Me Café 粉絲專頁:記得我咖啡 Remember Me Café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33巷4弄16號 電話:02-2547-1517 營業時間:(週二~週六)12:00~02:00、(週日~週一)12:00~22:30 耽溺在夜色襲來的情緒裡:Sugar Man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說到深夜咖啡廳,從下午兩點開到凌晨四點的 Sugar Man 絕不能不提! 隱身蜿蜒巷弄裡的 Sugar Man,簡單的木門藏不住裡頭濃濃復古味,拉開門進去,大片木桌配著復古綠色檯燈,昏黃燈光下恍然闖入另一時空,下班後晃進這間深夜咖啡廳,放開自我地感覺夜色襲來的情緒吧,異世界裡,讓你安心地擁著夜色,做回自己。(推薦閱讀:女人迷口袋名單!九間不藏私咖啡廳) 不同於經典的咖啡廳食色, Sugar Man 的招牌餐點是灑滿海苔與美乃滋的日式炒麵,與老饕必點的豬肉水餃!走一趟 Sugar Man 吧!這是一間照顧你心也撫慰你胃的深夜好去處。 如果你想,探訪|Sugar Man 粉絲專頁:Sugar Man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87-1號 電話:02 2396 9980 營業時間:14:00 – 4:00 在這裡我們思考人生:Truffles Living 舒服生活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生活就像一杯茶、一杯咖啡、一杯濃純的酒,我們啜飲然後品嚐度過每一天。在這裡陽光充沛,熱鬧非凡,夜晚沈穩,寧靜浪漫,等你們來探索。——Truffles Living 舒服生活 Truffles Living 舒服生活整體風格以放鬆歐風為主,過去店址是間舊校舍,店主將許多復古傢俱放進空間裡,讓空間承裝裡頭的食物與人群,交疊出每個人理想中「舒服生活」的樣態。 隱藏於巷弄,充滿老件的咖啡廳酒吧,有咖啡、醇酒、美食,來Truffles Living 坐坐,感受陽光灑在店內滿滿花草造景、老物件的溫度,思考什麼是屬於你的理想生活吧! 如果你想,探訪|Truffles Living 舒服生活 粉絲專頁:舒服生活 Truffles Living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文昌街 66 號 電話:02 2708 8961 營業時間:11:30-00:00 生活就是不斷保持平衡:開燈咖啡 Dawn Surf & Co. Cafe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開燈』,是衝浪的術語,是指黎明衝浪到太陽升起。熱愛海邊生活、衝浪、咖啡。將這份閒適帶進都市裡。——開燈咖啡 Dawn Surf & Co. Cafe 把你喜歡的信念實踐於生活裡!開燈咖啡以享受生活,找到都市裡的閒適爲目的,讓每個來開燈咖啡的客人都能在生活衝浪的時候,找到一塊安穩去處,在這裡喝杯咖啡或是沈溺酒精,透過夜晚的療癒與自我對話,重新找回生活的平衡與節奏,蟄伏等待下場大浪,衝得盡興愉快。 開燈咖啡除了是咖啡館外,同時也是能夠讓三五好友下班小酌的酒館,在這裡找一份清醒還是微醺,都隨你。 如果你想,探訪|開燈咖啡 Dawn Surf & Co. Cafe 粉絲專頁:開燈咖啡 Dawn Surf & Co. Cafe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 419 巷 76 號 1 樓 電話:02 8780 2396 營業時間:13:00-23:00(五六 13:00-3:00) 吹著海風發發呆,那是:天使熱愛的生活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忙碌,讓我們忘記了什麼是生活。又或者是,我們總是生活在這樣的忙碌裡,彷彿夕陽西下,才是一天的開始。 在這樣的城市中,尋找著一個地方,來上一杯咖啡,想把夜也跟著延長然後,將一切疲憊埋藏。——天使熱愛的生活 位於淡水河畔旁,天使熱愛的生活是座擁有兩層樓的咖啡廳,餐點選項簡單,幾種吐司咖啡讓你選擇,一樓吧台忙碌做單,二樓一整排面河的露天座位,讓你吹著風,看景色從天色霞紅轉成閃爍光點,這裡的愜意不禁讓你感嘆:這裡,就是天使也會熱愛生活的地方吧。(推薦閱讀:獨處時光!三間不限時特色咖啡廳:Pillow café、木白甜點、嬉々café) 找個週末或是疲憊的下班後,就你跟自己,踱到淡水河岸邊的二樓咖啡廳,吹著風,重新找回熱愛生活的感動吧。 如果你想,探訪|天使熱愛的生活 粉絲專頁:天使熱愛的生活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33-1號 電話:02 8631 2928 營業時間:一至五 14:00-02:00(六日 13:00-02:00) 推薦你五間各有特色的深夜咖啡廳,在深夜走訪,建構你探訪一座城的方式,那會讓你開始思索生活、拿回日子的主控,你如何在城裡穿梭:癡迷地愛上一座城,狠狠地恨過一座城,或僅是讓那座城略過你生命,這些與城市互動,層層疊疊,勾勒了你生活的美好樣態。 April 18, 2018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3DJfA

【柴靜專文】平如與美棠:心裡有詩意的人,看什麼也有詩意 https://ift.tt/2qGezNz �柴靜導讀《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細看美棠與饒平如的情意,當我們被想念包圍,你會發現海並不深,懷念一人比海還深。 認識美棠那一年,饒平如二十六歲,從黃埔軍校畢業,在一百軍六十三師一八八團迫擊炮連二排,打湘西雪峰山外圍戰,差點丟了性命。身邊戰友被打中肚腹,腸子流了出來,慘叫之聲讓他「多年無法忘記」。他被槍彈壓得趴在山坡上,手緊緊抓著草莖,抬眼看青山之巔,深藍天上,白雲滾滾而過。 「這就是葬身之地了,也好。」他說,「那時候一個人,不怕,不知道怕,男孩子的心是粗的。」  戰爭結束,一九四六年夏天,饒平如的父親來了一封信,希望他藉著假期回家訂親。 「父親即帶我前往臨川周家嶺 3 號毛思翔伯父家⋯⋯我們兩家是世交。走至第三進廳堂時,我忽見左面正房的窗門正開著,有個年約二十面容嬌好的女子正在攬鏡自照,塗抹口紅—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美棠的印象。」   「覺得美嗎?」我問。 「那時覺得女孩子都是好看的。」老先生老實說。 兩個人也沒講什麼話,父親走過去把戒指戴在姑娘手指上,人生大事就這麼定了。兩個青年都覺得好笑,笑之餘,去她房間坐,妹妹們繞著床玩,美棠拿張報紙捲筒,唱歌,還拿相冊給他看。 他覺得她大概是喜歡自己的,從相冊中抽了幾張帶走。 回軍營路上,他穿軍裝站在船頭,看滾滾長江上的波光,覺得自己的命從此輕慢不得,因為命裡多了一個人。 他最喜歡美棠的一張照片,石榴花底下少女鮮明的臉,捲髮尖臉細彎眉,放大貼在軍營牆上,還把照片分贈給戰友—我簡直不能明白男生這種心理,問他,他承認「還是有幾分得意的」。之前鄰居有十四五歲的少女常來,有日,看到照片,問:「你女朋友?」臉色一黯,後來再沒來過。(推薦閱讀:【關係日記】蕭紅與蕭軍,我愛你,才讓你有本事傷我) 內戰之後開始,他不想打,請假回家成婚。    圖片來源|《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八十歲時,美棠去世,他今年九十歲,畫十幾本畫冊,叫做《我倆的故事》。   把石榴花下的黑白照片重新沖洗,塗一點唇紅,底下寫「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一筆一筆,從她童年畫起,幼年時如何在課室裡羡慕小丫鬟在外打秋千,如何與好朋友捲髮旗袍去舞場跳舞⋯⋯都按她當年所講畫來。兩人婚禮的照片在文革中燒了,他靠記憶,把當時的建築、場景、人都畫進去。畫的時候並沒什麼用意,只是覺得全景的角度可以把大家都畫進去,一個不少。 看的人不免覺得,這個角度像是對兩個人的背影隔了歲月的凝視。 圖片來源|《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婚後時局動盪,饒平如帶著美棠,在貴州當雇員,為了躲劫匪,將首飾藏在車輪子裡頭。又在南昌經商,他畫下那個年代裡的細節,寫「開麵店生意不佳、上夜校學會計、面試糧食局、投簡歷給測量隊、賣乾辣椒搞不清楚秤—美棠嘲笑我根本不像個生意人,我自思也的確如此,至今還未弄明白盤秤要扣除盤重是怎麼一回事。」 居然這一段回憶最快樂,他畫年輕人無事打「梭哈」—我根本不知這是什麼紙牌法,他興味地向我解釋半天,我也不解。只看他畫五人,座位都標得清楚,還像小孩子一樣標上每個人的身份「老吳」、「定姐」⋯⋯還有「平如」和「美棠」在板凳上緊靠著,相視而笑。 兩夫婦住的房子只是一個亭子加了四面板改成的房間。「那個時候真的不覺得苦,好玩,為什麼?一到那個下雨,狂風大作,那窗劈裡啪啦地響,又打雷,風呼呼吹,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個詩意,水泥房子領略不到這種山間的野趣。」 「中國人愛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你為什麼覺得有詩意?」我問。「我想跟那個心境有關係。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域,什麼人生,有些詩意的人,他看什麼都是有詩意的。」 到了一九四九年,饒平如本來要隨眾去臺灣,又想「岳父把他女兒嫁給我,是希望總要有個依靠,我要是走就不負責任。」於是留下來,覺得總有地方容得下寒素的家庭。 一九五八年,他被勞動教養。沒人告訴他原委,也沒有手續,他被直接從單位帶走。單位找上他妻子:「這個人你要畫清界線。」 關口上,美棠說的話透出一股脆利勁兒:「他要是搞什麼婚外情,我就馬上跟他離婚,但是我現在看他第一不是漢奸賣國賊,第二不是貪污腐敗,第三不是偷拿卡要,我知道這個人是怎麼一個人,我怎麼能跟他離婚。」 饒平如去了安徽一個廠子勞動改造,直到一九七九年。他每年只能回來一次,二十二年,一直如此。 他幹的活是獨輪車運土修壩。兩三百斤的土,拉車還可以兩個人一起,輕鬆些,但他選推車,為的是一個人自由,可以把英語單字放在衣服裡,一邊默背,知道沒什麼用,只是不願意生命都消磨過去了。 這二十多年裡,夫妻二人,他寫給美棠的信件都沒有被保留,美棠寫的信他大多留著,全貼在畫冊裡。美棠的來信裡幾乎沒有情感的字樣,都是艱辛的生活:怎麼搞點吃的,怎麼讓他弄點雞蛋回來,怎麼讓孩子應徵工作,怎麼能夠給他們找一個物件⋯⋯他依日期貼好,信件有日久殘缺的地方,他用筆填補好。 十幾本畫冊沉又大,放在桌上,都不好平攤開來。我就趴在床上看,一邊摘些字句,看到有的地方失笑—美棠是個小暴脾氣,信裡有時寫「我很氣你,我很生氣,我越寫越氣」,筆一扔,後邊不寫了,要過一兩個月才又有新的信。 「你看了是什麼感覺?」我問饒先生。 「我同情她。」 我沒想到:「同情?」 「她平時對我很好,她說這樣的話,一定是心裡受了很大的刺激。」 他常念及一個女人帶幾個孩子,工資不夠,需要背二十斤一包的水泥掙點錢,從孩子口中省下糖塊寄半包給丈夫,他拿手絹包著放枕頭下,吃半個月吃完。 她過世後,他現在每每經過上海自然博物館,都停下腳步,「這個臺階裡面,我不知道哪一塊是她抬的水泥,但是我知道,她為了孩子,為了生活,她背啊,她的腰、腎臟受損了,恐怕也就是這樣引起的。」每到過年前,他在安徽買了雞蛋、花生、黃豆、油,一層層,用鋸末隔好,租個扁擔,拿棉襖墊著肩膀,坐火車挑回上海,就等妻與子開門時這一下熱騰騰的歡喜,「一晚上這些小孩子可以吃掉差不多一麻袋。」 我問:「中間二十年,相隔兩地,沒有怕過感情上出問題嗎?」 「想都沒想過。那首歌裡唱的,白石為憑,日月為證,我心照相許,今後天涯願長相依,愛心永不移。這個詩說得很好,天涯,這個愛心是永遠不能夠移的。」這是美棠最喜歡的《魂斷藍橋》裡的歌詞。青年時代沒有那麼重的憂煩時,家中如有客,她讓他吹口琴,自己唱和。現在她不在了,他九十歲才學彈鋼琴,為的就是常常彈這首曲子,是一個緬懷。 「你什麼也不會做!」——這是美棠一生對他講得最多的話,「不管做什麼,都被說『你什麼都不會做』,比如炒菜炒得不好,抽屜沒有關上,給孫女買的書是錯誤的等等。」 他嘻嘻笑。 有時子女也覺得母親苛刻了些,老先生趕緊擺擺手,意思是「人家教育自己老公,跟你們什麼相干」。 他說:「她其實一直在埋怨我,一直在笑我。但這個笑當中,不是譏笑,也不是諷刺,就是好像好玩兒:你看你連這個都搞不清楚。」「有的男人可能會覺得,這會不會對自己太挑剔了,覺得面子掛不住。」我說。 「根本沒這個事兒。什麼面子?沒有。」 幾個年輕姑娘在現場聽採訪,聽到這裡都笑了。饒先生也笑,說他小時候,母親覺得他傻乎乎的,他辯解「我看著傻,心裡不傻」,母親笑,又講給父親聽,邊講邊樂,小孩子也跟著高興。 這麼些年,妻子買菜他都跟著,怕她拎著重。「我拿著籃子,跟在後邊培訓培訓,她教教,帶徒弟,『這個菜怎麼樣,那個菜怎麼樣』。我說:『妳不買妳問他(老闆)幹什麼?』她說:『你傻,多問幾個地方,心裡有數,再去買不是有比較了嘛。』她就嫌我腦子太簡單。東挑西挑。」 「一般男人都會說『我不去了,你去買』吧?」 「我從來不欺騙她。我對她不講什麼謊話。」 「你也不發火嗎?」 「不不,我從來沒發過火。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男的也五六十歲了,跟老伴兒吵架了,這個男的說他老婆如何如何不好。她沒你文化高,她智力不如你,你的邏輯好,你會分析,她不會分析,她講不出理由。但是她對你好的時候,你想過沒有?你有理,可是你無情。」(推薦閱讀:【關係日記】世上有千萬個胡蘭成,但只有一個張愛玲) 他說人生總有起伏,有錢了,但可能會沒錢,今年他升官了,明年他可能倒楣了,這都不是人生的價值,人應該「不改初衷」。 「有人覺得這個初衷只是你們父母之間的一個約定?」 「那是一個引子,後來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這是最寶貴,人生當中一個最真切的東西。」他說。 一九九二年,美棠腎病加重,饒平如當時還在政協工作,推掉了所有工作,全心照顧妻子。從那以後,他都是五點起床,給她梳頭、洗臉、燒飯、做腹部透析,每天四次,消毒、口罩、接管、接倒腹水,還要打胰島素、做記錄。他不放心別人幫。 「您心裡有煩躁的時候嗎?」 「沒有,沒有,這個一點都沒有,這個是我的希望。」 後來,美棠在病痛中漸漸不再配合,不時動手拔身上的管子。她耳朵不好,看字也不清楚了,他就畫畫勸她不要拉管子,但畫也不管用,只能晚上不睡,一整夜看著她,但畢竟歲數大了,不能每天如此,還是只能綁住她的手。 「她叫『別綁我』,我聽到很難過,怎麼辦⋯⋯很痛苦。」 美棠犯糊塗越來越嚴重,有一天稱丈夫將自己的孫女藏了起來,不讓她見。饒老先生怎麼說她都不信,他已經八十多歲,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她看著他哭,像看不見一樣。 他說:「唉,不得了,恐怕是不行了。像楊絳寫的這句話,『我們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個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們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 饒先生的孫女說奶奶從那以後很少清醒,「所有人都只當她是說胡話的時候,只有爺爺還一直拿她的話當真。她從來就是挑剔品質的人,她要什麼,爺爺還是會騎很遠的車去買哪個牌子的糕點哪個店鋪的熟食。等他買了回來,她早就忘記自己說過什麼,也不會想要吃了。勸不聽的。奶奶說她那件並不存在的黑底紅花的衣裳到哪裡去了,爺爺會荒謬地說要去找裁縫做一件」。    圖片來源|《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孫女寫道:「想不到老爺子神經那麼脆弱,虧他是當過兵放過炮的。恩愛夫妻有很多,但是那些事情在當時已經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晚輩都在制止,覺得做了也是徒增自己的傷心,不知道他是特別天真還是特別勇敢。」 我問饒老先生:「晚輩勸你,說做這些事都沒有任何意義了?」 「不這樣做,我心就不安,理就不得,就這麼一句話,明知其不可而為之。做了,我心裡沒有什麼愧疚,不做,倒是一個永遠的譴責,那一輩子,就不會好過的,我會拷問自己,人生當中,你可以做的事情為什麼不去做。」 我聽到這兒,有所觸動,心裡一塌,幾乎失去再繼續問下去的勇氣。 白居易寫『相思始覺海非深』⋯⋯到了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九號下午,她去世,四點二十三分,我一進去,遠遠地看見她睡在床上,她已經⋯⋯她的生命已經沒有力量了,已經耗盡了,她理智還有一點。她看見我,流了一滴淚,只有這一點力氣,看見我了,但是她講不出,她不能動,她的生命就剩這麼一點點。」 「您當時說什麼了嗎?」 「沒有說什麼,她已經不能講話,我摸摸她的手,還有一點點溫。後來我意識到真的是冰涼了,我就拿剪刀把她的一縷頭髮剪下來,用紅絲線紮一紮,放在家裡⋯⋯這是她唯一剩下的東西,那就作個紀念。一個戒指,很小的戒指,她平常戴的。我平常不戴,我今天戴著來了。」 他小指上戴著細細一圈的金戒指。當年父親贈給新人的那個,因為後來家境貧寒,美棠已經變賣了,晚年他買了另一只送妻子。 「這是她的戒指。我說我到北京來,我都帶著她來,讓她也來,讓她也來經歷一番。我不離開手的這個戒指,我今天帶來了⋯⋯」採訪的燈,罩了層柔光紙,打在老先生臉上。老人穿著白襯衣,外面是深色格子外衣。 白髮細密如縷,戒指一點微微的金光,四周都是黑暗。 「⋯⋯反正是人生如夢,人生如夢,我今天戴來了,讓她也看看。我的故事,就是這一段。人人都要經過這一番風雨,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白居易寫『相思始覺海非深』⋯⋯到了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美棠去世後有半年的時間,他無以排遣,每日睡前醒後,都是難過,只好去他倆曾經去過的地方、結婚的地方,到處坐坐看看,聊以安慰。她的骨灰就放在他臥室裡,要等到他離世後,兩人再一起安葬。 「我不願意把她單獨擺下去。把她放在房間裡,沒有離開過。我每天早上晚上,上一炷香,祝願她,天上也好,地上也好,反正是⋯⋯那種安息。」 他決定畫下他倆的故事,覺得死是沒有辦法的事,畫下來的時候,人還能存在。他沒學過畫,這本畫冊裡不少畫是他喜愛豐子愷,臨摹來的。他喜愛蘇軾、林語堂、楊絳、章詒和的句子,就抄下來。誰的印刻得好,自己也學著刻一方印上。詩、口琴、畫,老人說,都是少年時代受惠於母親和學校的那一點記憶,描摹仿寫,也許談不上技藝,是情動於中,無可奈何而已。 他說:「古人有一種說法,『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情重的人頭髮容易白,所以我頭髮白了這麼多。」 「您已經九十歲了。難道這麼長時間,沒有把這個東西磨平了,磨淡了?」 「磨平?怎麼講能磨得平呢?愛這個世界可以是很久的,這個是永遠的事情。」 他現在與一隻普通家貓一起生活。貓陪伴他與美棠十年,因為肝中毒被寵物醫院診斷沒救了,他花了四千多塊錢,在家吊針救活了。貓愛出去玩,他在陽臺門上貼「don't be out」;寫字臺下面壓著他寫給自己的提醒,一個字,「慢」。每年春節他自製春聯,孫女說看到每個門洞都沒有漏貼一個小小的「春」字,覺得有點可愛,「讓人感覺他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東西從來不曾被日常生活磨蝕掉,好像現實再不濟也未敢玩世不恭。」 我問他:「家人覺得你怎麼能夠一直這麼特別天真?」 他說:「外國有這麼一句話,《聖經》裡有,說只有兒童的心才會上天堂。」 「你原來是一個當過兵、經歷過炮火的人,人們可能說你怎麼會這麼脆弱?」 「善與惡之間,我有一個判斷力,我要堅持做善的,我不做惡的,我有這個堅強的信心。我是這樣想,一個人要有力控制自己,你可以不危害於人,你可以有這個力量,這不是他的心脆弱,這是他道義的堅強。」 採訪中有段話,沒有編輯進片子裡,但我一直記得。饒先生說上個月有天在院中看到一個二十公分長的黑色的東西,是有人丟的骨頭,幾百隻螞蟻圍住啃。他說:「像我從前,掃掉倒了就算了,這次覺得,我的力量比它大,我要掃就掃,不掃就不掃,它對我也沒妨礙,何必?我不去動它,我進屋,不動它。」 我當時聽,不知道他要說的是什麼。 「第二天,我再到院子一看,這個骨頭變成白色的了。原來螞蟻把它外面的這些肉隙都吃得乾乾淨淨,就剩下骨頭,螞蟻也沒有了,這個是我想不到的。」 我問他:「這給你一個什麼感受?」 「它是生命,我也是生命。為什麼我有能力,我有權,我要它死?我一踩,它就死了,但又何必呢?它對我沒有影響。它也是生命,它也要生活。」這個採訪已經過去了幾個月,我記得這些話,但沒細想過,有天看書看到黃永玉說,「美比好看好,但好,比美好」。 我看到這兒,想起那根赤白乾淨的骨頭,這就是好。 補充資料| 饒平如,現年 96 歲。 87 歲時,饒老先生患有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的妻子美棠去世。那之後有半年時間,他無以排遣思念,每日睡前醒後,都是難過,只好去他倆曾經去過的地方、結婚的地方,到處坐坐看看,聊以安慰。後來終於決定畫下他倆的故事。 他覺得死是沒有辦法的事,但畫下來的時候,人還能存在。於是,他一筆一筆,從他與美棠的童年畫起⋯⋯親手構建和存留下了倆人的記憶。 April 18, 2018 at 03: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qGezNz

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給男孩的安全感練習:你沒安全感,才會處處想控制對方 https://ift.tt/2vj1U80 讓我們一起在親密關係裡練習找到安全感!回望戀愛的初衷,都是希望對方快樂,我們之所以想控制對方,是隱隱的不安在作祟。 在一段戀情中缺乏安全感往往是分手的決定性因素。 我看過好多對情侶朋友,男女雙方的條件都很不錯,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無法突破安全感這一關。 有時候一方因為在家裡忙著做自己的事情忘了回電話,另一方開始奪命連環叩,只因為他認為另一方出了軌;又有些時候一方因為緊急事情而取消了約會,另一方開始猜疑多忌,只因為他認為全天下不能夠有任何事情比他們的約會更重要,所以對方一定在欺騙。 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喜歡鑽牛角尖,為一件簡單的事情加油添醋,然後依據自己過度的想像去質疑另一半的行為,最後演變成控制慾。一等激情消退,對方很容易就會意識到你的不安全感而感到壓力,最後選擇離去。 很多人以為缺乏安全感很常發生在女生的身上,但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男生在一段戀情中缺乏安全感其實才佔了絕大多數。很多時候一加上傳統觀念的影響,男生控制女生回家的時間,甚至是穿著,就變成合理化的行為——甚至最後演變成家暴,這些都是男性因為自己的不安全感而想要展現優越感的控制欲行為。(推薦閱讀:沒有人天生有安全感,一輩子的「安全感」練習) 圖片|來源 適當的忌妒心在戀情中固然可以催化情意,但過度的忌妒心,不僅不性感,還可能會影響到雙方正常的社交行為與心情,把自己搞得一身煩。我想,因為戀愛而導致心力交瘁,可能並不是雙方一開始在一起的原因,我們都希望愛的刻骨銘心,但是如果每一段戀情都愛的比電視劇還要峰迴路轉,灑狗血拋頭顱,細水長流或許才是我們該追求的目標。 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當然,在人生的旅途中,你一定會遇到自己覺得不如人的地方。過去這幾年,其實我自己也一直在練習,練習在感情中擁有穩定的心情,練習自願合理的付出,但在付出的同時,也不去想要得到任何同等的回報。 安全感的練習其實有一些不錯的方法。 首先,你要先了解雙方的個性。如果在一段感情裡,你是屬於較衝動的個性而對方是屬於冷靜型的人,那麼你就很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那一方,當遇到事情不合你意時,先不要妄下定論,甚至去質疑對方。 把手機放下,出去散步個五分鐘,或者播通電話給朋友;等到心情穩定下來時再來重新審視讓自己不高興的事情,你會突然發現,自己很多時候只是在過度反應,對方說的某些話或者做的某些行為,其實只是被自己給過度地渲染罷了。 反之,如果你是屬於冷靜型的人,或許你就會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耐心與對方解釋自己的行為,並且讓對方設身處地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 再來,建立自信,建立自信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出自己的生活。 找到並且花時間鑽研自己的興趣,擁有正當的工作與交友圈,你就不會把對方當作是自己的全世界,而對方的言語也不會輕易地影響你的心情——因為你非常滿意自己的生活,你有自信對方並不會自己的不足而選擇他人。(推薦閱讀:為什麼我們總想改變對方?愛情裡的安全感練習) 自信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生活有了目標,當你與人際之間的互動產生了健康的循環,你會散發出一種自信的魅力,這是僅靠打扮外表所裝不出來的魅力。 最後,當然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白談戀愛的初衷。 談戀愛就是要雙方都快樂,不管是心靈還是肉體;否則,為什麼我們要花費這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投入與另一個人的互動?「我希望對方快樂」或許是在戀情當中處理事情的最高指導原則。 不管今天雙方有任何的爭執,不管今天對方提出了什麼不好的要求,甚至今天對方提出了分手,在只要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之下,只要這件事情能夠讓對方快樂,你都會願意去成全對方,這才是健康的戀愛方式,又或者,這才是愛一個人的正確方式。 缺乏安全感有時候會讓我們平靜的腦子陷入瘋狂,但很多時候,安全感其實是可以練習的,尤其在投入一段感情裡頭時。 April 17, 2018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j1U80

重新愛上的美好生活:BuyandShip 國際代運,讓愛自己變得容易【文末贈禮】 https://ift.tt/2H5xjvL 人們總說「要愛自己」,但對時尚部落客/主編——Yutopia 來說,知易行難。愛別人,比愛自己更容易許多。讓我們跟著 Yutopia 一起在愛自己的路上探索,擁有勇氣愛自己前,先學會對自己好還要更好。 「愛自己」這件事情我也是活到三十,才稍微了解。 我過了許多年「不愛自己」的日子,對我來說,愛別人總比愛自己簡單、合理。我可以用盡力氣為喜歡的人做一頓飯,自己用餐時則能簡則簡;可以為對方精心挑選適合又昂貴的禮物,自己則是舊的東西用了好多年懶得換。總以為付出後得到的愛才是愛,自己的愛卻很渺小。 當失去對方時才發現,原來真正需要勇氣的愛,是只有一個人時,也能靠著給自己的「愛」走下去。 就算一開始找不到方法,從開始在意生活周遭的環境開始,似乎是個不錯的方式。我開始把用舊了的馬克杯換成白色骨瓷茶杯,把書架上的書完完整整擦拭乾淨。 以前我每次出國就會帶幾本書或小杯小盤回來,像是土耳其茶杯、義大利咖啡壺、法國小店的瓷器⋯。但近年來出國幾乎都是為了工作,身為時尚部落客兼主編,工作行囊八個箱子都裝不完了,真的沒有縫隙再塞這心愛的小物。漸漸的,我轉向在網路上買台灣定價過高的國外原文書,也喜歡買平常在台灣逛街時找不到的小家飾。 (茶杯:Anthropologie、攝影集:Paolo Roversi 與 Dior 合作) 觀察國外網站流行些什麼,或研究欣賞的部落客在哪裡買東西,網路購物不僅是我紓解壓力的好夥伴,也是我持續與國際接軌的首要哨站。雖然身為一個網路購物重度使用者(再次強調),但想在台灣好好上網血拼一番國外商品時,總有種綁手綁腳的感覺。 有些網站無法寄到台灣、找代購怕有風險(假貨、包裝不良導致碰撞)、託朋友買又怕友誼破碎⋯;有寄到台灣的網站,一是運費太貴,免運門檻又太高;二是到貨太慢,等貨到時早就忘記自己買過這玩意。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我家沒有 24 小時幫忙收件的管理員,如果東西一件一件送來,我可能得 24 小時守在家裡。 在苦惱之際想起最近看過的一個國際網購轉運服務平台——BuyandShip,首次使用有 120 元的國際運費折扣,我想,不妨就用用看吧! BuyandShip 是個怎麼樣的平台呢?其實就是只需要一台電腦就能親自完成國際購物的轉運(集運)服務網站!他們在美國、英國、日本、韓國、香港、大陸都有服務據點,今天如果你想買一個東西,但該購物網沒有提供寄送到台灣的服務或是國際運費過高,都可以結帳時選擇寄送到當地的倉庫,再由 BuyandShip 轉運(集運)到家。 全程可以靠自己在後台監控流程,不假代購之手(更快且安全),也不用怕買到台灣買不到或是價差過大的外國商品!如果跟我一樣是網購重度使用者,你可以逛世界各地的購物網,收件地點填寫運送到 BuyandShip 的當地倉儲,等待產品到香港後,再自己用 BuyandShip 服務統一集貨運出,不管買多少不同間網店東西,都是一箱到府!若是遇到當地免運的賣家,集貨回台灣的運費,可能還會比網站的國際運費低! 第一次使用國際代運的朋友,剛開始可能需要熟悉一下,但一旁有即時訊息,負責人員會用最快時間回覆任何問題,讓我的購物流程很順利,每一個步驟達成時都有 email 通知,能幫助追蹤貨件狀態(我對購物有些微強迫症),很快就上手了。 重點是什麼?世界各地的商品可以在香港集完貨一次到府,一大箱東西聯合開箱起來,像拆聖誕禮物一樣,好!痛!快!早已對下一次集貨摩拳擦掌中。(就像你們喜歡看我開箱一樣,是不是很痛快?) 海藍色茶杯裡的茶香搭配如夢似幻的攝影作品,沉浸在時尚與生活的美之中,心靈跟環境都富足的感覺,好讓人舒心。雖然我也還在「愛自己」的路上摸索著,但我相信,了解全世界最值得被寵愛的人是「自己」,且願意為自己創造喜歡的生活環境,肯定是最好的第一步。 【Yutopia 粉絲限定】獨家好康:註冊新會員,立刻領取抵用金 步驟一:加入會員(點我) 步驟二:第一次登入填寫個人資料時 推薦朋友號碼/推廣碼 填入 WOMANY02 馬上獲得:NT$270 BuyandShip 國際運費抵用金 備註 合併集運僅限磅數費用同的國家:美英日韓可合併、香港中國可合併 部分電商不接受台灣信用卡,請留意各商家說明 April 17, 2018 at 05: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5xjvL

不再動不動爭吵或冷戰!讓關係溝通更順利的「魔法句型」 https://ift.tt/2J15lC1 理解與包容是在親密關係的必要要素!學習讓你有效緩和激烈爭執的「魔法台詞」,找回溝通的質量,減少爭執。 不過,一旦起爭執,難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情緒一發不可收拾。有時候爭執的開端只是一件小事,最後關係卻惡化到無法修復的地步。 發生了爭執,最重要的是趁火種還小的時候好好解決。 當男女間開始吵架,或是對對方產生不滿,請妳暫停對對方抱怨或非難,冷靜下來這樣說: 「我很重視跟你之間的關係,我希望往後能建立更好的關係,所以你可以聽我說嗎?」 只要妳這樣平靜的對他說,九成九的男性會聽妳說。 這是能讓對方聽聽自己意見的一句「魔法台詞」,再怎麼熾熱的爭執都能發揮效果。同事們聽了我的話都回家試過,每個人都讚不絕口的說:「太厲害了!只要我這樣說,對方真的就會聽我說。」 我們家老公大人,也是平常都不聽人講話的,可是當我這樣說的時候,他不管再忙,也一定會聽我說。 就連他手上有放不下的事時,他也會問我:「現在手上的事處理好我就會聽妳說,可以等到那個時候嗎?」只要我回答:「當然可以,那你 OK 的時候告訴我一聲。」沒多久他一定會來問我:「怎麼了?」  大部分的女性在對男性表達不滿的時候,都會散發出濃濃的「責怪氣氛」。而男性就會覺得「又要抱怨了」、「都要怪我嗎?」、「一定又要責備我了吧」,然後反射性的關上耳朵。(推薦閱讀:我是誰的探問練習:停止要求別人為你的情緒負責) 這時候如果妳還繼續責備,男性也會豁出去,這樣一來,爭執只有更加惡化的份。 圖片|來源 為了防止這樣的結果,首先有必要讓對方感受到「我不是要對你抱怨」、「我不是在責怪你」。 只要妳說:「我希望和你的關係能夠變得比現在更好,我可以說嗎?」男性就會知道「啊,原來並不是要抱怨」而感到放心,變得能夠聽得進對方說的話。 想修復兩人之間惡化的關係,要這樣說話,在男方準備好聽妳說話時,請避免情緒化,要盡量冷靜的提出妳的話題。這時,重要的是表達了自己的希求之後,一定也要問對方的。 「我不是完美的,你也不是。我不喜歡你這種地方,希望你可以改一下。你有沒有希望我改的地方?一定只是我沒注意到,如果有,請告訴我。」 關鍵在於「說完自己的需求,一定也要問對方的」。 如果妳提出三點,那就也請對方說三點。即使妳覺得「我實在不想聽啊」,如果妳希望對方聽妳的,妳就必須也聽對方的。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心智、行為模式,對妳而言不足掛齒的小事,對另一個人而言卻可能是足以左右人生的重大事件。想要維持彼此的關係,在相異之處就必須互相讓步。 我認識一個人,看到廁所的衛生紙放反了會不舒服到想吐。 後來聽說他們夫妻藉著溝通解決了問題,這也是一個例子,告訴我們,就算是自己毫不在乎的事,只要對方覺得很重要,就應該要尊重他。(推薦閱讀:【丁菱娟專欄】一針見血,不如溫柔溝通) 別忘了捧對方一下:「我是這樣想的,你的看法呢?原來如此。那在這種情況下我是不是這樣做比較好呢?那我懂了,我覺得你的點子非常棒⋯⋯」最後再做個總結:「謝謝你今天聽我說這麼多。」  溝通的最後用「感謝」收尾是很重要的。如此一來,男性最後必然能獲得讚美和感謝,他們就會對溝通變得積極。 圖片|來源 現在回想起來,我在第一段婚姻中,一直在責怪對方,沒有辦法好好溝通,現在的我,就能夠了解對方的心情了。對方遭到責備,會鬧情緒認為:「反正我就是無法讓妳幸福」,然後就豁出去了。 我幸虧在工作上親耳聽了十萬男女的心聲,現在非常了解男性的心理。如果妳一路讀到這裡,我想妳一定也變得跟我一樣了解。 只要了解男性這種生物的特徵,並且善加活用,最後男性和女性都能得到幸福。 所謂的愛,就是互相給予、相互成長,並且追求兩個人的幸福。為了抓住屬於女性的幸福,請妳學會名為戀愛技巧的智慧,用一次又一次歡樂的對話來培育和他之間幸福的愛吧。 親密關係裡,《讓男人追著妳跑》 April 17, 2018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15lC1

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女人的幸福仕事|女性工作處境,台灣真的比日本進步嗎? https://ift.tt/2H3vYtI 台灣普遍自認在性別平權進程上比日本進步,這是部份事實,但也不全是如此。從國際勞工組織(ILO)調查,到本次問卷發現,皆顯示與刻板印象不盡相同的結果。 2018 年第一季,女人迷做了「女性的工作幸福指數」大調查。這是我們第一次以問卷為核心調查的嘗試,不只在台灣,我們也向日本發送日文版問卷,蒐集數百份日本女性對職場現況的滿意程度,以及兩國女性的相互打氣。 台灣版問卷調查結果:【女人幸福仕事】2018 調查報告:台灣女權過盛?三分之一女性在職場受差別對待 台灣版問卷調查圖輯:圖輯|工作幸福嗎?12 張圖表帶你看台灣女性工作現況 過去台灣人普遍認為我們在性別平權進程上比日本進步許多。這或許是部份事實,但也不全是如此。從跨國的國際勞工組織(ILO)調查,到本次問卷發現,皆顯示與過往刻板印象不盡相同的結果。 台日兩國不同的性別痛點 1. 比起台灣,日本女性有更高的二度就業比例 在就業年齡結構上,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與我國行政院主計處的調查,台灣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在 30 歲後即漸次減少,反而是日本女性在 32 歲之後,勞參率逐漸回升,曲線呈 M 型。與台灣相比,日本女性在婚生之後有更高的二度就業比例。 在女人迷的問卷調查裡,我們亦發現日本最重視收入的區間落在 31-35 歲,其次是 41-50 與 26-30 。在台灣,最重視收入的區間落在26-30歲,30 歲以後開始逐步遞減,亦遠遠與台灣女性婚後勞參率大幅下降的數據產生對話。 在台日的數據對照下,我們不禁開始思考,造成日本女性二度就業比例更高的原因,究竟是日本整體環境對於女性二度就業更為友善?或是其實台灣核心家庭的經濟分工仍受傳統價值影響,由男性擔負主要的經濟養家責任。 台日女性的二度就業,她們擁有的職業選項又是什麼,值得未來進一步研究分析。 2. 做家庭主婦是工作的一種嗎?台灣女性更有「家務勞動屬於工作」的意識 日劇《月薪嬌妻》在 2016-17 於台日兩地同時引起片尾曲舞蹈流行,同時之間,台灣社會亦展開「家務勞動應該有償」的討論。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相較於日本填答只有 17 %認同家務勞動屬於工作,在台灣,總體而言認同家務勞動屬於工作的比例較高(33%)。 3. 台灣女性最在意工作能否自我實現,日本女性最重視工作的經濟價值 關於幸福工作的三大要素,對日本女性來說,「理想收入」排名第一,其次是良好的職場人際,第三名是感受到自我價值。台灣女性則認為工作能使自己「感受到自我價值」排名第一,其次才是收入與良好職場人際。 然而不論是日本或台灣,單身母親(註)普遍較其他女性族群更重視工作收入,皆有超過 95% 的單身媽媽認為收入是幸福工作的最重要條件。 4. 日本女性的工作滿意度比台灣女性來得高 女人迷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女性對目前工作的滿意度比台灣女性來得更高一些。以滿分十分來說,日本人自評分數為  6.01,台灣則落在 5.78 的不及格分數。 對目前工作最不滿意的地方,台日兩地的女性皆有過半數認為是薪水不理想(日本 54%,台灣 55%),普遍認為工時太長(台日數據皆為 30%)。 5. 更多日本女性認為公司制度對女性不友善 然而在不滿原因的前三名之中,更多日本女性(21%)認為公司制度對女性不友善,使得制度成為日本女性想要改善的條件前三名。台灣女性中,僅有 6% 對公司制度感到不滿。 這一項數據值得深入延伸調查討論,究竟是台灣大部分企業制度對女性較為友善,或者是日本女性對於結構更具敏感度,對制度性改革的意識較高?歡迎在日本工作的你,投稿迷人來稿。 台日共通的性別痛點 然而,台日兩地女性在職場上仍有許多共同的困境。 在日本,比台灣更多女性表示曾因性別身份在職場上遭受差別對待(日本:36%;台灣:27%)。但是相對來說,比起台灣,卻較少日本人觀察到「他人」因性別受到差別待遇(台灣34%,日本25%)。 受到差別待遇的情況,台日兩地前三名完全相同,分別是:受性別刻板印象被認定能力不足;言語性騷擾;同工不同酬。出人意料的是,本次問卷數據裡,近半數日本女性表示曾對於性別歧視採取行動(49%),台灣數據略少,約為 30% 的人曾採取行動。 未採取行動的台灣女性多表示,「受限於權力結構,很難爭取。」「忍耐為上策。」關於台日兩地共同的性別痛點,女人迷想提供更多思考與解方: 關於同工不同酬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女人們願意沈默地接受較低的薪水? 為自己的權益行動:【圖輯】#equalpay 不然我呸,同工同酬 3+1 行動 這些地方的人,也正在爭取同工同酬:冰島女性收入低男性 14%,於是她們決定提前 14% 下班 關於性騷擾 如果遇上職場性騷擾,該如何界定與蒐證? 你的痴漢,她的傷害:我們的社會欠性騷擾受害人一個真正的協助 親切是有界限的,遇到職場性騷擾怎麼辦? 關於職場上的性別刻板印象 【台灣法律小常識】女性職場不平等?如何保護妳的權益! 網路與共享科技,可以幫助解決職場上的性別刻板印象嗎? 台日女性的幸福對話 然而,台日女性也在職場上擁有相似的感性,例如在工作上最感到幸福的時刻,同樣是收到重視與肯定最高,突破自我期待和感受到影響力次之。兩地女性認為最幸福的工作類別,同樣是藝文創作最高,教育次之。 關於如何獲得幸福,日本女性也有很多祝福給兩國女性的祝福,女人迷也替台日女性傳話,共同打氣 日本女性說⋯⋯ でんとら:要相信自己能擁有幸福。如果覺得太辛苦,要有換工作的準備。例如即使現在覺得很辛苦,也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還是能替自己開創出新的道路。 くるみ:我認為在工作上,擁有鈍感力、與生活切分,是這個時代必要的工作能力。 如何提高個人表現,也取決於工作方法的「多樣性」。 如果有更加靈活的工作方式,我認為有必要爭取讓公司認可它。 決定工作,打造自己期待的前景,如果你對於自己正在工作有自豪感,這就不會是一成不變如石頭般的工作。 mizrin:向社會發揮你的技能是很重要的,但我意識到生兒育女是一個比這更重大的事業。 養育子女,不僅需要國家政策支持,還需要周遭人際網絡的支持系統! 我想為了以養育子女為事業的工作女性們加油! 台灣女性說⋯⋯ 讀者A:我想告訴妳,別放棄! 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挫折和失敗, 這些經歷都證明了自己擁有更強大的心力。 讀者B:透過每一位女人在各個角落的努力,我們的未來會更好。請不要覺得自己是一個人,持續過好生活,我們會在美好的未來裡相遇。 讀者C:親愛的,幸福有許多樣貌,若你選擇了工作。對得起自己的選擇,感覺自己嘴角上揚,身體與內心都感到滿足,並創造巔峰時刻.那就是你此刻的最佳選擇。 女人迷的東亞性別觀察即將啟動 在東亞,女人迷是第一個以性別平權作為核心價值的大眾媒體。從台灣出發,女人迷希望帶動性別議題討論至各鄰近國。 這次,我們從台灣啟程,走向日本,規劃了女人迷的日本性別觀察庫:日本性別觀察。 未來,我們希望透過鄰近國家的經驗對照與對話,擴大性別討論的話語空間。想邀請對於性別有感,長期對東亞地區,不論是日本,或是東亞其他國家有深入觀察的你,投稿書寫該地的性別觀察與評論。 歡迎加入迷人來稿,一起打造更友善的亞洲性別平權討論空間。   註:當前單親母親的命名,同時顯示社會主流文化中仍以異性戀霸權的雙親家庭為「正常常模」,例如當我們提到「雙親母親/父親」,我們並不會特別進行「雙親」的特別標示。愈來愈多女性自主選擇成為單身母親,當「單親」一詞遙指「雙親」始為正常與完整,在這樣的話語脈絡下,我們或許可以思考更具有增能(empowering)意義的類型命名可能。 April 16, 2018 at 07:1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3vYtI

八歲印度女童遭四名警察姦殺,誰把強暴當成政治武器? https://ift.tt/2qBP7aP 今年一月發生之印度女童姦殺案演變成宗教衝突,性別快訊帶你細看種姓制度對女性造成的潛在壓迫與宗教分化下的印度。 今年一月,印度新德里八歲女孩阿希法・巴諾(Asifa Bano)身著紫色連衣裙,於印度北部草地放牧馬匹,一位男人示意她往森林走,她跟去,就沒再回來。 幾天後,人們在森林中發現了阿希法遭性侵蹂躪的身軀,她身上連衣裙,沾滿血跡。 據案發地查謨・克什米爾邦警方調查,八名涉嫌與本案相關的男子被捕,其中包括一名退休官員、4名警察和一名青少年,多數是印度教徒。警方表示他們逼迫阿希法吃下安眠藥,將其拖至附近的一間寺廟軟禁,強姦後殺害。 整起事件看來,是印度又一起女童遭性侵的駭人性暴力事件,但在阿希法被殺害後的幾個月內,該案件掀起了印度宗教分化之戰爭。 嫌犯被捕後,一些印度激進分子聲稱嫌犯是冤枉的,並指控阿希法所屬的巴克沃游牧民族,試圖改變當地原本以印度教徒為大宗的人口結構,並且掠奪印度教徒的森林與水資源。部分印度教徒在煽動下走上街頭示威,要求釋放嫌犯,兩名 BJP 黨籍省廳長也參加這場集會。 這起以宗教為由,煽動群眾釋放嫌犯之行為,經由媒體披露,現已在印度社群媒體引起大眾關注。 精心策劃的犯罪:強暴成為政治手段,以女童的身體為戰場 根據《New York Time》報導,隨著這起強姦案有更多細節水落石出,一些印度明星舉辦了場社交媒體活動,表達他們對性侵案頻傳的厭惡。許多印度人表示,他們感到厭惡——這種對於政府的憤怒,類似於發生在 2012 年首都新德里的巴士強姦案。 社會學家 Deepa Narayan 特別針對巴士強姦案與此起姦殺案的動機發表看法,「強姦是強姦,這可能更糟。」「巴士強姦是一群醉酒的男人,試圖透過控制、侮辱女性尋求一段美好時光,而阿希法的案件,則是一場事前規劃、精心設計的犯罪,將強暴女童作為一種達成政治目的的手段與武器。」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或許很多人想問:為何一場宗教衝突,會以強暴作手段,以女童身體為戰場? 這與長久以來深植印度的種姓制度與父權毒瘤有關。根據《BBC》報導,北方邦是印度人口最密集的邦,人口超過 2 億,同時也是印度最貧窮的邦,40% 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像大部分北部地區一樣,北方邦仍是家長制和封建制,婦女地位非常低下,同時,印度社會有嚴格的種姓之分,關於性別、宗教等的偏見根深蒂固。(推薦閱讀:「她應該閉嘴讓我們性侵」《印度的女兒》紀錄片揭開印度輪暴案的不堪真相) 除印度社會流傳的種姓制度,導致許多身為賤民階級的女性地位低下,流落街頭,生活得不到保障,往往成性侵案的目標與受害者外,印度社會極度重男輕女的觀念也加深女性歧視與性暴力之風氣。墮胎、殺害女嬰、童婚現象頻傳,在印度女性普遍沒有地位、沒有財產,遭到歧視和暴力威脅,甚至被認為是用來被「享樂」的對象,性犯罪嚴重。 從巴士姦殺到女童強姦案,遏止性暴力政府始終無所作為 《Independent》報導也指出,這起女童姦殺案再次引起全球關注印度普遍存在,針對婦女的性暴力問題。 從 2012 年的巴士輪暴案到 2018 年女童姦殺案,無論是當時的反對黨成了現在的執政黨,印度政府當局從未對性侵議題做出積極作為,皆以裝聾作啞的態度面對層出不窮性侵問題,性暴力在印度從未在政治上獲得實質解決或政策推動之改善。 引述《TEDxTaoyuan》專訪,過去曾拍攝《棕色女孩性別指南》("A Brown Girl's Guide To Gender")之印度女孩 Aranya Johar,被問及一問題,印度種姓制度對印度現存之童婚、輪姦、性別歧視造就了怎樣不可小覷的影響?她當時這麼回答: 這絕對是個需要被提及的議題。我們的政府在這一塊做的努力並不多。 以童婚為例,童婚是違法的沒錯,但鄉下地方的作法是早早為孩子指定婚約,等到合法適婚年齡一到,立刻舉行婚禮。縱使從法律上看,這些孩子並未遭遇童婚,但實際上是婚約老早就訂好了。孩子甚至得在年紀還小時就為彼此負擔開銷。如果生在鄉下,我(18歲)早已被許配給某個男人了,這是很不幸的事。 會特別盛行在鄉下地方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在收入不佳的農夫家庭,將女兒「賣掉」成為新娘會是一個必要的事,因為在傳統上,你得準備龐大的嫁妝給男性家裡,身為新郎的男性則會得到摩托車、汽車或一大筆錢。 這像是一種「新娘交易」,在這樣的文化裡,女兒被視為賠錢貨,一旦家裡稍微有錢足以支付女兒的結婚開銷,他們會毫不猶豫即刻送她出家門。在大城市,童婚極為少見。我的確聽說過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在 18、19 歲就結婚,但那是少數案例。而上述的各類議題在城市區域被廣泛討論、重視。性侵、家暴案件的受害者感受到更多的支持,而願意公開事情經過,甚至接受媒體訪問。 但在鄉村地區,許多女性(受害者)會認為是自己虧欠男性伴侶的性需求。而這種恥辱、卑微心理正是我們想要翻轉的。進一步看,這樣的改變、努力要同時在兩性進行,不只是改變男性的觀念,也要為女性建立正確的心態。 跳開這個議題本身,從民眾本身做起大聲量的討論似乎是比較實際的做法,以我的觀點來說,要將議題帶入政府、與真正能夠制定政策或有權做大幅改變的人接觸,是大費周章的。 圖片|來源 姦殺案引宗教分化:印度教與穆斯林的資源爭奪戰 阿希法遭姦殺案,除了讓我們重新正視印度社會對女性的歧視與性暴力頻傳現象外,受害者與嫌疑犯間的宗教身份,也引起一場宗教分化之示威遊行。一些印度執政黨政治人物及激進印度教分子,以宗教分化言論發動示威,要求釋放涉及輪暴且殺害 8 歲穆斯林女童阿希法之嫌犯,引起印度各地民眾憤怒,並在社群媒體發動抗議。 根據《New York Time》報導,印度教民族主義者已經把這變成了一個戰鬥口號——不是為阿希法伸張正義,而是爭相為被告辯護。 所有被捕男性均為印度教教徒,而阿希法的巴卡瓦拉(Bakarwals)遊牧民族,是穆斯林,一些調查本案的警察也是穆斯林,因此,印度教活動分子稱,此案的調查結果不可信。 本週,一群印度教律師用身體阻擋警察去路,不讓他們進入法院對嫌疑犯提起控告,中一名律師沙爾馬(Ankur Sharma)告訴BBC,穆斯林遊牧民族正試圖改變當地已印度教為大宗的人口結構,「他們在掠奪我們的森林和水資源」,他認為這些被告是冤枉的,真凶仍然逍遙法外。(推薦閱讀:社會與宗教的雙重污名:那天,印尼同志被當眾鞭刑) 週三,示威者走上街頭,導致印度北部靠近阿希法遇害地點的小城阿索亞陷入癱瘓,其中有幾十名女性印度教徒擋住公路,絕食抗議,「他們與我們的宗教作對,」其中一個抗議者比姆拉・德維(Bimla Devi)揚言,若不釋放被告,「我們將會自焚。」 圖片|來源 阿希法的父親普瓦拉,面對女兒因身為巴卡爾瓦拉族人而被殺害之理由感到哀傷且疲憊:「我們的土地和人生都在這裡,這是我們的家園。」 週四晚間,反對黨國大黨主席拉胡爾甘地於新德里舉行燭光守夜,要求在阿希法案中伸張正義,另外還有另一起涉及強姦指控對抗執政的印度人民黨(BJP)政治人物的指控,「就像數百萬印度人一樣,我的心今晚受傷了,」胡爾甘地在印度門戰爭紀念館的守夜中向約 5000 人發表講話後在 Twitter 上寫道。 「印度根本無法繼續像以前那樣對待女性。阿希法發生的事情是種危害人類的罪行。它不能不受懲罰,」他表示,「如果我們允許政治干預無辜的孩子這種無法想像的殘暴行為,我們會變成什麼樣?」 因此事件,反性侵與反宗教分化的憤怒在印度社會延燒,人們透過社群標籤的串聯活動 #JusticeforAsifa,在印度各地的社交媒體上號招社會大眾關注印度女性處境與此一事件,並透過正當合理的司法程序,給予阿希法案一個公正判決。 資料來源|來源,來源,來源,來源,來源 April 16, 2018 at 07: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qBP7aP

【單身日記】徹頭徹尾愛過一個人,便不負時光 https://ift.tt/2vo6QIO 單身日記,寫繾綣的單身心事。愛過你,心底有塊不復存在,但曾努力去愛過一個人,就不負時光。 一年多前,女孩是這麼驚慌失措的:「怎麼辦?喜怒哀樂好像都不是我的了!」站在廣場舞聚集的公園,顧不得旁人目光,眼淚嘩嘩的掉。 「妳只是不習慣。太好了,我以為妳不會。老實說我很難想像妳喜歡上一個人,現在我知道了。」電話的那一頭沒有安慰,沒有幫忙出點主意,朋友在恭喜她⋯⋯(推薦閱讀:【單身日記】我沒有溫柔,唯獨有愛你的英勇) 而那,是已記不得哪一刻起的喜歡。 或許是第一次遇見,男孩就願意出手幫忙,在人人忙碌的攝影棚裡,耐心為她的蛋糕裹著一層又一層的保鮮膜。跨部門合作,他來幫忙布景陳設,女孩一回頭,那人不知從哪兒挖出两個差不多的玻璃瓶,一手拿一個,問她覺得哪個好看點? 陪她組裝恐龍模型,倆人彎著腰研究每一根骨頭和腳趾甲的位置。 也或許,是她打定主意轉行,卻還是碰上身為攝影師的他,一起完成幾支新書宣傳片,療癒她心裡碎掉的那個地方。 他要出差的前一晚,女孩看著熟悉的器材分了神,他帶她去嚐前幾天發現的美食,後來那家店成了俩人覓食的「老地方」;他也帶她認識家鄉料理,来自蘭州,一邊吃著麵,男孩一邊正經八百交代從國小到目前為止的人生。 去年冬天,女孩騙他將調回台灣,他帶她大啖重慶火鍋,坐在她的左邊,想著她還有什麼沒吃過,不斷幫她夾菜並輕哼著那首《愛的代價》。 圖|作者提供 喜歡上一個人,她終於像個孩子,像黏熱的夏天要有一瓶冒泡的冰涼可樂。女孩會從走廊角落跳出來嚇唬他,會在他瞬間轉過身時故作鎮定,挫他的銳氣。生活,可以從午餐到晚餐,從微醺時的嬉鬧到不如意的分享。還有他騎著歪歪扭扭的協力車(聲稱自己多年沒騎),帶她看過的那片大海。甚至,她準備過一封半個字也沒有的空白信,名為「告白」,卻從未如此猶豫,覺得自己終究是個要走的人。 喜歡上這個人,從不是她意料中的事。男孩會抽她討厭的菸,會一腳踩過飛經身旁的蝴蝶,在她生氣說那是花的靈魂,仍執意是害蟲。他會故意往地上扔垃圾,回頭瞧她的反應。會啃著瓜子,讓瓜子殼圍著自己掉滿一圈,期待她生氣。他不再嚮往冒險,她獨自一人去看他成長的北京。他會告訴她那部名為《月亮熊》的紀錄片,描述取熊膽的殘忍過程,等她皺眉喊停;也會告訴她愛情天梯的浪漫故事,待她找到那首歌,讓她想去一次重慶。(推薦閱讀:【單身日記】世界這麼大,我繞不出一個你) 快兩年過去,歡樂有時,吵鬧有時,矛盾有時。如今,已各自離散一個城市。 她還記得,倆人要離開的前一晚,是公司的尾牙。散場後,最後一次,一塊兒走一段路。在即將要分頭的叉路,女孩狠狠的朝男孩手臂打了這麼一下,說完再見,頭也不回。「神經病啊。」男孩摸著那個疼痛的地方。 圖片|來源 兩年前,離開台灣的前一天,朋友說:「你的心裡有一塊地方碎掉了,希望你能慢慢把它補起來。」兩年後的現在,女孩認為遇上男孩是一種注定,使她體會喜歡一個人的各種情緒,偏離一切理智冷峻的軌道。 只是,徹底的喜歡過一個人,喜歡下一個人便更加困難。男孩搭上飛機的清晨,她留了話給他,謝謝男孩一直以來的照顧,謝謝他所有的耐心和善意。 偶爾惦記,偶爾告誡自己,幾個月過去,女孩生活逐漸步入正軌。沒有頭一回在異地的不適應,沒有特別想家,一切都好,身邊同樣有許多許多的善意。這一晚,她突然想起曾經這麼緊密的一個人,也能像現在這樣完全脫離自己的生活,不可思議。 她最近在看《烈火如歌》,看得熱淚盈筐。活得越久,越不現實的東西越令人嚮往。現實中有那麼多努力不來的感情,但願劇中那麼拼命想相守一輩子的人能有個圓滿的結局。 April 16, 2018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o6QIO

【姐的狂語錄】不必誰來養,姐就是自己最好的歸宿 https://ift.tt/2qAbbTn 姐語錄帶你看城市女子的生活樣貌,姐在外瀟灑不拘泥,關起門來姐的心境更是遼闊,別人說姐無拘束,姐只是懂得投資自己的人生,穩賺不賠! 「什麼時候換你結婚成家?」 「工作這麼拼,不如找個好人家買個房嫁了好過日子吧?」 又進入了一個年度的尾聲,吃了幾頓親朋好友的喜宴,免不了幾聲關於結婚成家的問候,曾經姐也被所謂年齡的焦慮綑綁,來到一定年紀,必須練就一身回話武藝,外加鋼鐵打的心,才不會任由這些自以為是的關懷擾了方寸,看著台上的新人笑得合不攏嘴心裡好是替他們感到開心,但姐心裡明白的很,姐不必靠誰來養,姐自己有能力養得起自己,做自個兒的好歸宿,家畢竟不只是個代名詞而已,「家」是身心靈的嚮往、是安心而踏實的心理期待。 來源 日子在走,姐的心境更是遼闊有力,時代喊起女性當頭,姐則認為女力正是奠基思考與行動上的獨立,責任來了咱們有能力去承擔,做自個兒的超人,懂得以腦袋致勝。自個兒有個好家,便無所畏懼那些不理解自己的冷嘲熱諷。姐不輕易掉淚,但卸下武裝回到家時,它總能像個港灣將我輕輕擁入懷,對姐而言,比起男人給個房子,一個好的家對姐來說更是生活裡重要的份量,撐起每一次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能給人溫暖的地方,才稱得上家。 來源 姐平時不輕易放任自己奢華,唯獨替自己安頓好房這事不容妥協。既然要住,姐就得萬事俱備,生活機能少不了方便,於是相中新生北路上的新房,鄰近中山北路、民生東路商圈,想隨時去哪不成問題。特別是緊鄰中山、晶華商圈,繁華中漫著優雅氣息,無論想約姐妹逛逛或是與三五好友聚餐,精品美食應有盡有,不必舟車勞頓,這樣的日子都讓身心靈感到特別自在!令人更加欣喜的是捷運新蘆線、信義淡水線、松山新店線三線交匯處的便利,出了捷運走路十分鐘即到家。姐總情不自禁地揚起微笑,畢竟為自己買個好房從來是姐花得起的投資,唯有投資自己這事,不會吃虧。 誰說買房就得考慮婚前婚後,姐的房只想為自己,不需要特別寬敞,23 坪的小坪數是五臟俱全地滿足了一個家該有的元素。不必金碧輝煌,但品質一定得到位精緻,姐特別嚮往一層一戶的設計概念,住戶相對單純,量少質精,讓一棟七戶裡的鄰居相處起來自在又和樂,電梯開門就是家門,這樣的尊榮共生概念,小坪數大氣勢的格局,姐撐得起。 姐在外向來不喜形於色,做起事來特別不讓情緒搶在理性前,因為安然地做好每一個決定才叫人感覺踏實;而回到家關起房門那便是姐的宇宙,想安靜也好大笑也罷,沒人管得著姐的霸氣與任性,每個時刻只專屬於自己。女力不是光做個女強人,柔軟有力、能屈成伸,在適合的時刻展現氣場與智慧,悠閒煮一杯咖啡,看幾頁雜誌,做自己最堅強的後盾,可以樂於烹飪勤於打掃,不一定要倚靠他人才能滿足家的定義,姐懂得創造獨一無二的生活風景,這才是本事! 回想起青春期的自己,總愛向外跑,多參加幾個聚會多幾場活動,日子好精彩。然而現在,姐更獨愛紮實的生活態樣,以家為主的生活步調,可以晨起到鄰近 10 分鐘路程的公園慢跑,恣意地散步到緊鄰的咖啡廳來場早午餐,下班或週末的夜晚到酒吧啜幾口小酒再慢步回家。不緊繃的步伐讓人找到了更自在的姿態,有人說這樣的生活太愜意,姐認為這只是一種生活選擇,不必靠誰來養才能有家,你選擇做什麼決定,便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而姐現在,只想投資自己,成為值得擁有一個幸福好生活的人。 來源 【文末同場加映】 鼎佑新月賞屋:姐的 23 坪精巧獨立新屋空間 聯繫方式: - 地址:中山區新生北路二段 68 巷 13 弄 8 號  - 電話:(02)2563-1888  April 16, 2018 at 03:41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qAbbTn

後現代舞蹈!露辛達.柴爾茲:我想要問,舞蹈可以不是什麼 https://ift.tt/2qB839Y 華爾街日報盛讚 20 世紀最傑出的成就,舞蹈家露辛達.柴爾茲用靜默而精準的風格,舞出身體的可能。  十年的進程之中,只有極少數的,真正能夠具有突破性,為我們定義全新觀看與感受的形式,並且清楚歸結為現在的未來經典之作。 那個作品就是《舞》。── 華盛頓郵報 反叛的揭起:舞蹈身體之所有可能 露辛達.柴爾茲(Lucinda Childs)對於臺灣觀眾而言,是比較陌生的名字。然而若說到她曾為美國著名的傑德森教堂(Judson Church)舞蹈編創工作坊的其中一員,便可知露辛達.柴爾茲與我們熟知的伊凡瑞娜(Yvonne Rainer)、崔莎布朗(Trisha Brown)等,都是以其青春熱血不斷挑戰衝撞出身體各種可能性,而開拓出美國後現代舞蹈運動的關鍵人物。 美國 1960 年代風起雲湧的人文思潮之中,醞釀出對當時主流美國現代舞的挑戰—後現代舞蹈(Post-Modern Dance)。從脫下舞鞋尋求赤足奔跑之自由的鄧肯開始揭示「反叛」芭蕾開始,美國現代舞卻也漸趨保守地發展成以舞蹈表達強烈情感與宏大敘事的流派。於是,「後現代舞蹈」實驗者高舉著「No Manifesto」(反對宣言)為理念,揭示著她們要以猛烈刪去法,用力撥除過去層層緊緊綁縛在「舞蹈」上的枷鎖,搞一場翻天覆地的叛變。從「舞蹈可以不是什麼?」開始,不要為表演不要管觀眾不要技巧不要求好看⋯⋯等的連說「不不不!」,企圖釋放舞蹈,也宣誓永不走回頭路。(推薦閱讀:我是許芳宜,舞蹈就是我的生命態度) 露辛達.柴爾茲與她的後現代舞蹈夥伴們,從各自選定的不同概念去進行身體的批判實驗。尖銳固執地不斷詢問:「舞蹈到底是什麼!?」,勇於力抗當時主流美學,深入「舞蹈」核心本質。柴爾茲在實驗期間發表數支以生活物品或動作發想的「概念性舞蹈(conceptual dance)」作品,但同時她卻也掙扎於過往舞蹈概念與習性。困惑未解的她,在 1960 年代末期暫離舞蹈圈潛伏數年,同時大量閱讀舞蹈文史書籍,持續思索對舞蹈的不斷探問。 最終,她開拓出專屬於露辛達.柴爾茲的後現代反叛之路。 身體的不變與變:講求精準空間的柴爾茲風格 1973 年復出成立自己的舞團,決定從身體動作與空間與空間的對應邏輯想法深入實驗,聚焦於舞蹈本身的「形式」(form)之美。柴爾茲編舞手札上總是畫得滿滿的空間圖路徑點與標示距離,並運用數字與計算去組合動作的次數、連接與變化方式等, 她説:「即使當我在靜默中舞蹈,我仍然認為我的編創是音樂性的,因為它涉及時間點、語句與節奏般的精準。」 舞蹈本身如同在時空樂譜中躍動的音樂曲式般,如同音符般,舞者與動作之間,舞者與舞者之間、舞者與空間之間充滿著各種聚散變化的動態旋律。此種讓舞蹈形式本身即充滿音樂動律的特點,讓柴爾茲 1976 年參與由劇場導演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執導的歌劇《沙灘上的愛因斯坦》(Einstein on the Beach)編導大受好評,這場製作不僅開啟她與極簡主義(Minimalism)音樂家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的合作,也預示她 1980 年代以後在歐洲常擔任歌劇的舞蹈編導之路。 柴爾茲認為她們這個世代持續捍衛的,是舞蹈本身就是個美麗的形式,是抽象形式也是人類普同的動態經驗。 她的舞者曾分享,跳柴爾茲的舞作時,除了盡力舞蹈外,完全無法投注任何額外的想像或情緒,因為無論排練過多少次,身體與腦袋都必須完整存在於當下,專心想著、做著、記憶著身體的轉向或要動作的反複次數。柴爾茲給舞者的挑戰,也彰顯舞蹈是一門頭腦與身體需合作的藝術。舞者必須在絕對理性的高度身心專注中,才能精準執行出柴爾茲精心設計規劃的,在一個個未能察覺些微變化的動作中,舞動著累積出相當複雜的空間路徑與幾何動律。(推薦閱讀:舞蹈的革命家!碧娜・鮑許:只要心有渴望,人人都能跳舞) 簡單的不簡單:極簡主義中的時空極限 1979 年的《舞》(Dance)是露辛達.柴爾茲舞蹈編創實驗的集大成經典作,也是集結極簡主義音樂家菲利普・格拉斯以及視覺藝術家索爾・勒維特(Sol LeWitt)的首度跨界合作。舞蹈、音樂、視覺這三軌,看似併行,卻彷彿互不相關的在自己的軌道展現各自形式的累積與運行,在偶然時機點上彷彿互相呼應。觀者能感受到三位藝術家跨界合作中偶發的藝術「靈光」,此舞成為劃時代的極簡主義經典作品,並引發後續跨界合作的風潮。 《舞》對於當時紐約觀眾和柴爾茲舞蹈生涯都是一個震撼性的轉折,觀眾的評價兩極且強烈,因這是柴爾茲重新回到劇院舞臺的第一個整晚作品。熱愛其先前作品的觀眾可能覺得她背離後現代舞蹈的人人平等理念;主流劇院觀眾則可能覺得這宛若一場後現代實驗性舞蹈的古老儀式而顯得不耐;然而,充滿著對舞蹈這個美麗形式的信心,以及驚艷於與音樂視覺藝術家激盪出的想法,柴爾茲堅定地以《舞》舞動出她的後現代舞蹈理念,終為經典。 柴爾茲表示「Dance 是一個不是題目的題目(Dance is “a not-title title.)」,她在這個作品中想達成的,是比過往「舞蹈」範疇還要大的概念。 在身體與空間上,舞者們運用看似非常基本簡單的流動動作,或走、或跳、或在躍動之中轉換方向,以一種彷彿自身動作誘發的律動節奏,在(不可見的)舞臺空間網格(grid)中移動出幾何軌跡,深化了身體空間的 3D 立體感。在身體與時間上,她用仿若回憶反覆的舞句去記錄時間,投影舞蹈影像和現場舞者舞動的疊影再現,揭示出舞動當下即逝,卻在記憶中刻劃痕跡,如今更在影像中留存殘影,挑動的其實是對舞蹈當下性的覺知。 「創作豐富的露辛達‧柴爾茲如同一件優雅的黑色晚禮服,絕不退出時代潮流。」—紐約時報 柴爾茲之舞,看似簡單其實並不簡單,帶領著觀眾在極簡之中跳著舞超越邊界。 文字撰稿|張思菁 (臺體大助理教授,學術專長為質性研究方法、舞蹈與文化、舞蹈史學研究、世界舞蹈與全球化、性別展演、國族認同與現代性、身體覺察與肢體開發) 圖片出處|《舞》劇照 © Nathaniel Tileston │延伸觀賞│ 2018NTT-TIFA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美國後現代舞蹈大師五月訪臺! 等待40年  首度來臺 ──《舞》​ 時間:5/ 11(五)19:30、5/12(六)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更多訊息 April 16, 2018 at 0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qB839Y

專訪彭于晏:若要演戲,不必用一個角色證明 https://ift.tt/2H0KWjW 始終在演藝圈裡像孩子般心懷好奇!專訪彭于晏,演藝路天天都像隨堂考,唯有時刻督促自我,拿出別人沒看過的表現,才得以不斷突破。 倘若演藝圈是一方江湖,你該如何打滾其中而不沾染習氣,如何確保自己的追尋邪不壓正?闖蕩多年,彭于晏的眼神始終澄淨,是一種見慣塵世風雨後,仍選擇簡單以對的純粹。像個秉性天然的孩子,永遠心懷好奇,永遠期待下一個未知。 芭達雅的午後暑氣蒸騰,彭于晏瀟灑跨坐摩托車,才開拍三分鐘,他額頭和榴槤冰棒一起滲出小水珠。他應攝影師要求在被烘烤出熱氣的路邊水泥地又躺又趴,眉頭也不皺一下。「沒事,我不怕曬」他說。最後一個外景在海灘,他踩著沙走向遠方碼頭。沙上留下一個個深淺不一的腳印,宣示著他來時的路徑。就像演了這些年的戲,一次次挑戰也在他身上留下大大小小的印記,而他跟沙一樣不會喊疼。反正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就自然會被牽引著走向某處。  天天都像隨堂考 去年,他罕見地只接了一部戲《邪不壓正》。這是姜文導演繼《讓子彈飛》《一步之遙》後,「民國三部曲」的最後一塊拼圖,改編自張北海的小說《俠隱》。故事時代背景是 1936 年前後的北平城,彭于晏說他真心喜愛這個劇組,「那個氛圍讓你感覺他們真的為電影付出很多,真的沒有人像他們這樣弄電影,這麼要求細節。例如衣服口袋的高低,釦子的大小,都不行將就。姜文導演說他四年拍一部戲,就要把想做的做到,找想拍的演員演好,所以我們也會被這個東西感動。」(推薦閱讀:專訪彭于晏:「堅持下去,才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他飾演的是少年俠客李天然,共演的都是大腕兒,姜導自己、廖凡、周韻,和許晴,一同詮釋江湖兒女的快意恩仇。「他們都是影展常客、影帝后級的演員,我是最稚嫩的,所以說我拍這個戲非常希望能不讓他們出戲,我自己要演好。」他背負的壓力不言可喻。 一向使命必達的他,這次當然也被導演狠狠磨掉一層皮,「每一場我們一看完劇本,就收走了。導演不給背詞,他說不希望我演,希望我到現場,他給我『新鮮的,剛出爐』的東西,演起來就沒有負擔。其實對我來講壓力很大,因為要到現場背背背,如果還有動作戲,就要練練練。好像每天都在演舞台劇,那種現場臨時對詞走戲的感覺。導演要求非常細,因為他本身是演員,所以你在他面前一點點都不能鬆懈,他常常說:沒有看過的東西,才會出現在我的電影。那你得拿出他以前沒看過的表現。」 彭于晏眼中的姜文霸氣十足,說話像獅子吼,有著畢卡索般瘋狂藝術家的特質,「他是一個非常令人尊敬的前輩,教會我很多表演、工作上,做一個演員需要知道的本分。很多時候你可能原本知道,但拍久了可能習慣了,所以他再打破、告訴你應該這樣,你會發覺原來表演這麼有魅力,人物跟人物之間原來可以扣成這個樣子。」 不將今日負初心  江湖裡人各有志,哪怕是喜遇高人的武學奇才,或備受寵愛的名門正派,人人都得在天地山川間遊歷闖蕩,為自己掙一個容身之處。彭于晏回溯自己一路上的決定,「我的臉比較小,大家都會覺得比較 cute,所以我拍很多戲的時候,都要把自己 buff up,要更精瘦一點,想有粗糙感,或有鬍子,就是希望自己看起來不太一樣。當然也可以拍那種梳的帥帥的、乾乾淨淨漂漂亮亮,大家一定會很喜歡,可是我就覺得,你不能會畫這個就一直畫,你看了不煩,我都覺得煩。我是這種個性,想 make a bold decision,能夠知道自己的立足點,才知道我還缺什麼。」 所以過去十年他卯起來抓住各種合作鍛鍊的機會,邁向拼命三郎的技能點滿之旅,「以前會覺得我一定要證明,我要努力,要被看見,因為那時候渴望被愛,希望能夠告訴人家 I am a serious actor,但是不會有人相信。那時候我拍戲,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要把自己弄成這樣?但現在他們不會問了,因為一部兩部三部四部五部以後,他們會知道 that’s who you are。我還是希望 action 裡面也要有 acting,我覺得自己很幸運,選的片讓我學到很多東西,其實都很過癮。去年拍《邪不壓正》,感覺要把過去學的功夫融會成一種表演,才拍得了。」(推薦閱讀:耍壞不裝嫩!專訪萬茜:「我拒絕『演』,演員要吃透角色」) 他一直把初心妥貼地收在左邊口袋,「當初為什麼要做演員,最初可能要照顧家人,後來慢慢發現很喜歡演戲,滿足於成就感。我出道已經 16 年,36 歲了,我不知道我還會演幾年,觀眾對我還有多少興趣。但我當然希望看到自己演戲的路上,多拍幾個自己喜歡的導演作品,有角色讓觀眾記得,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了。」 回頭找生活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神經太大條太能撐,前二年他允許自己過著一年住在片場三百天的瘋狂日子,甚至一度同時軋《湄公河行動》和《悟空傳》二部戲。去年的《邪不壓正》一舉把他 K.O.,他拍地投降決定離場休息。「拍姜導的電影太磨人了,尤其是精神上,我專心拍了半年,拍完以後感覺被榨乾了。後面碰到的一些角色我覺得好像很重複,我能夠再給,但我自己沒有那種想要再去挖的感覺。覺得好累想先休息一下,帶我媽到處旅行,瑞士、西班牙看一看,想找回一點自己的東西,因為拍那個戲,活在那個時空太久了,太喜歡這個角色,我捨不得離開,需要時間恢復。」 對他來說,停下來換氣還真是難能可貴的經驗,他也趁此機會檢視了自己身為演員的狀態,「每一次訪問這麼多角色講來講去,你會發現演的根本就是你自己。每個人看劇本,都有自己的解讀,雖然台詞一樣,但你演得一定跟別人演得不一樣。你看的書,你看過的人,或從小你的習慣動作,你會把你的生活加到角色裡,後來我發現,表演就是反映自己。我過去需要很多經驗、跟好演員交流,現在我需要一些自己的時間去生活,去看看這個世界,然後發現我還缺什麼,還是我根本不缺什麼?生活很重要,acting 就是 living。我們都想要告訴人家我好會演,一直努力練習,但練到最後你最終追求的就是根本沒有在演。」 好比他在西班牙參觀達利博物館,發現藝術家晚年的創作根本「從心所欲不逾矩」,自然而然散發出強烈存在感,「我發現他畫什麼已經不再重要,就是他過去的累積,就像你看姜文導演,家輝哥,周潤發大哥好了,演了一輩子的戲,不需要再用一個什麼角色去證明,但他傳達出來的絕對是他想要講的。我現在看演員的狀態,希望自己能夠更一般人一點,不要他是哪來的明星,希望自己能夠更懂得生活,這樣才更有魅力。」 時間就該花在開心上   以前他喜歡把自己種在片場裡,每天期待投入戲中的世界。最近不演戲,有了一點閒暇,前陣子他拎起行囊和朋友去了趟海地。他的醫生友人是國際醫療團體的成員,每年會走訪海地義診。「我那時候飛到邁阿密轉機,然後到邁阿密再飛兩個小時就會到海地。才兩個小時的地方怎麼差那麼多啊?地球上真的還有很多地方你看不見。我之前也去過肯亞,幫他們去找水井。海地也很窮,不是說沒有人幫忙,而是有很多原因沒辦法改善環境,這我不懂就不多說了。但我看他們的眼神還是充滿 pure innocence,只想到今天明天,還有小孩子吃什麼。你說這樣慘嗎?我覺得好像也挺好的,像我們記得很多牽掛也多,會覺得很煩。」 這也是他從片場出走後才有的體悟,「我發現我還蠻喜歡一個人去哪裡哪裡,去沒有人認識你的地方蠻好的。就像你一出生人家給你一個名字,你好像就得有那個樣子。但你去那個地方根本不講你的語言,不認識你叫什麼名字,你可以隨便說 my name is…,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名字只是一個稱號而已,你可以重新過一個生活,不挺好的嗎?人有時候就是活在一個無緣無故的框架下面,其實沒有人規定因為你叫這個名字,姓這個,家裡做這行,就代表你得一直做下去。」 生為地球人,整個世界就是你的草原,只要你抬頭看看,怎麼會只有腳下這塊草皮能奔跑呢?「其實,在這個地球上,我們現在做的所有事情就這麼小,在人類歷史上也不過就這麼小,你有什麼好難過的,沒什麼好不開心,你要想你有多幸福。一天就24小時,睡了8小時,工作又8小時,洗個澡就休息,還要想什麼讓你不開心的事情,真的完全沒有意義。社會環境或天氣這些東西,你沒辦法掌控,你唯一能掌控的就是你的心,你就是主導者,你連心情都被別人掌控,那豈不是很可悲?」 非愛不可的時候才知道   二年前接受專訪時聊到感情觀,彭于晏說過:「如果遇到我很喜歡的人,就定下來我也無所謂啊。確實也可以定了,但就是要碰到一個你覺得合適,真的可以讓你很放鬆,沒有太大壓力的對象。不然其實很難去分太多心在這塊,可能要找個平衡吧。跟圈內人交往有好有壞,可能找圈外人吧,順其自然。」 那這兩年來有沒有進展?他苦笑,「真沒有,我這兩年你去網路上查,我已經交過 N 百個女朋友跟 N 百個男朋友了。這個事情說實話我現在看覺得有意思,當下覺得有點不太尊重人。有時候要適可而止。雖然現在是自媒體時代,那不能夠用我的名字說你的話,自己 PS,我覺得這些都太荒謬了,但 It’s ok,我存活下來了。我現在過得挺好的,但是他們再這樣寫,我覺得我真的很難找到女朋友。」 所以終於要把工作擺一邊,感情擺第一了?「現在絕對排很前面,我都已經幾歲啦,但我覺得不能硬點一塊牛排去吃嘛。我覺得我要尊重你,給你最好的,那如果沒碰到很喜歡的,對你沒感覺,是不是浪費你時間,也浪費我的時間,那兩人這樣子好嗎?」說了半天,還以為就快攻破南天門,結果還是繞回原點,「我覺得還是順其自然吧。」吃瓜群眾臨散之際,他默默又補了句,「但你也知道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很難說。」 好奇心萬萬歲  是啦,老實說這是他自己腳下的路,他想蹲下來撿個貝殼,還是用指頭在沙上畫愛心,還是昂首闊步衝進海裡,都是無須對他人交代的選擇。這一路他不也如此示範著走過來的嗎?「你做你自己就好了,哪有一定要是什麼樣子,沒有規定啊。說實話你現在還會在意,很快你 40 歲、50 歲、60 歲,你還在意誰說什麼?我都已經幾歲了,我管你幹嘛?你活的是自己,絕對要做人生的主導,我決定我走的路。一路上會有很多人質疑你,很多聲音,但是沒關係,走錯也無所謂,不代表就不對。路還很長我們走走看,這樣你才有學到經驗,不走那麼遠,你哪看的到呢?你可能覺得那裡就很漂亮了,you never know。」 誰說人越成熟之後,因為看遍百態就只能壓抑,只能淡定,你還是擁有活得像個小孩般自由的權利。找回最單純的那份赤子之心吧,重燃你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哪怕有點傻氣也要相信奇蹟,就像他總愛在 Instagram 上使用的「#wonderfool」標籤,「好奇心驅使所有人行動,你好奇所以要去旅行,你好奇所以要念這個、要學這個、要演這個。隨時有 input,你人生就會很精彩。」(推薦閱讀:當演員就沒想過要舒服!林微弋:「沒有誓死努力過,憑什麼成功?」) 當最後一點陽光掉進芭達雅的海裡,我們在堤防邊結束了封面拍攝。今天正好是彭于晏生日,他說往年生日他都在劇組渡過,只有今年在外頭放風(但依然在工作啊)。微溫的晚風徐來,也讓我們藉這個機會,祝福男神能更自在地做回凡人,走上心嚮往之的道路,傲笑江湖,赤子永存。 Text /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林侑青  Photo /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Xing Chao Look /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林智強、高秀雯 @ 美少女工作室、Jovi Chang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彭于晏 隨遇而安的魅力 小時候胖又怎樣!彭于晏自po對比照從胖弟變男神 彭于晏 我在芭達雅天氣晴 【Cover Story】 April 16, 2018 at 1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0KWjW

2018年4月15日 星期日

你夠喜歡自己嗎?寫出 50 個自己的優缺點試試看 https://ift.tt/2IXi7Bt 我們或許不是生來對自己有信心,但透過練習與自我對話,嘗試寫下「五十個」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你會在認識自己的過程培養自信。 來到「Matchmaking Hawaii」的女性中,有不少人,之前相親總是不順利,來到夏威夷的時候,已經處於一種極度自我否定、自我厭惡的狀態。 像這樣的女性,我會請她們做一件事,就是「試著寫出五十個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因為相親不順利,感覺像是世界末日、沮喪、痛苦,心靈受傷。有些人甚至開始討厭自己,正因如此,我才會出這個作業。有些人會說:「寫不出五十個。」我就會請她們「可以去問身邊的人,總之明天要各交五十個出來」。 討厭自己的人、強烈自我否定的人,寫來的都是「缺點」,「優點」幾乎寫不出來。也有人會讓人覺得「這個也算啊?還有啊?」寫得洋洋灑灑都是「缺點」。(推薦閱讀:愛自己無需花大錢:愛,是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 妳寫得出多少自己的「優點」呢? 如果連妳自己都不愛自己,那其他人要怎麼愛妳呢?所以,妳必須先愛自己,相親媒合的起點,就是喜歡上自己。 「讓人追著跑的女人」是很喜歡自己的。請妳這樣想:因為很喜歡自己、肯定自己、充滿了愛,所以有能力愛別人,也能讓別人愛自己。 圖片|來源 妳希望上天幫妳實現的「三個願望」是什麼? 即使這樣說,我還是無法喜歡我自己,我就是討厭我自己。這樣的人並不少,其實她們是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裡了。 不喜歡自己→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因為沒有價值所以不珍視自己→因為不珍視自己,也得不到男性的珍視→更加討厭自己→認為自己沒有價值⋯⋯這個無限輪迴,現在就把它切斷吧。 順帶一提,藉由問對方一個問題,可以輕易得知她「最『自卑』的點在哪裡」。這個問題就是:「妳現在最希望神幫妳實現的三個願望是什麼?」 這「三個答案」就是那個人最介意的自卑之處。例如回答「想要青春」的人,就是對年齡感到自卑,回答「想要錢」的人,就是對金錢有自卑感。 如果努力思考、試著寫出多達五十個優缺點,妳會發現一件事,就是優點同時也是缺點,而缺點同時也是優點。 就像在好喝的哈密瓜汁喝了一半之後,有人會覺得「還有一半呢」,有人會覺得「只剩一半了」,我們可以說,一切都取決於本人看事情的方式。 同樣的,是缺點還是優點,也取決於看事情的角度。 我們可以將所有的缺點翻轉成優點。比方說「個性溫吞」的話,就是「所有事情都會做得很仔細」;「粗枝大葉」就是「不拘小節」;「頑固」是「意志堅定」;「怕生」是「慎選值得信賴的人」;「沒有朋友」是「不迎合眾人,有自我軸心的人」⋯⋯ 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所有的缺點,都可以改變角度,翻轉成優點。我希望透過這樣的做法,妳有一天能夠大聲喊出:「我超喜歡自己的!」(推薦閱讀:【張瑋軒行筆】我們不是生來就有自信,但能練習對自己有信心) 「過去」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未來」可以自己選擇 請回頭去看剛才我寫的「五十個優點、缺點」。將所有缺點一一翻轉成優點,就會變成一個充滿優點的人。 我往往建議大家:「每天都要對著鏡子裡的自己,把自己的缺點說成優點。」只要妳持續說出來,這些聲音就會進入耳朵、進入腦子、進入身體、滲透到心裡。 持續做一陣子,妳的表情會有顯著的變化。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幫助上百位充滿自卑的女性變身的。 請妳就當作被我騙一次,試試看。當妳的心智只有優點存在時,就會有種「那個我也辦得到」、「這個我也很厲害」的正面心境,而負面氣氛則會消失無蹤。 即使這樣做還是「怎麼都無法喜歡自己」的人,說不定是因為自卑感過度強烈。許多異常強烈的自卑感,背後都隱藏著過去的創傷。 過去的創傷,也可以藉由問前面提到的問題來發掘。「妳現在最希望神幫妳實現的三個願望是什麼?」三個答案,就是妳最自卑的地方,也就是心靈創傷。如果願望是「想要一個伴侶」,那就表示過去跟男性交往不順利,造成了妳的心靈創傷。 妳需要認識到自己最拘泥的是什麼,重要的是不能視而不見。掌握了自己最介意的點後,請妳這樣告訴自己: 「過去雖然無法改變,但是未來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即使過去的人生,受限於父母、環境、遺傳等,自己無法改變,但是未來的人生可以靠著妳自己的力量改變。妳已經是成人了、自己又有經濟能力、時間也是自由的,妳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人、事、物。」 不要被無法改變的過去束縛,而是將眼光放在能夠改變的未來。只要下定決心,狀況就會朝向心所意向的未來轉變。 圖片|來源 擁有「談論夢想的心智」就會閃耀動人 「讓人追著跑的女人」都非常喜歡自己,因為自己沒有什麼值得羞恥的地方,在相親的事、過去被男性甩掉的事、經歷過嚴重失敗的事,任何事都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隱瞞」是感覺羞恥的證據,也就是對自己的否定。 只要妳非常喜歡自己,就可以肯定造就今天的妳的那些過去,自然的,任何自我否定的要素就都不存在了。 還有一點,跟「喜歡自己」一樣,能夠談論「自己的夢想」也是很重要的關鍵。擁有「談論夢想的心智」,也是當一個「讓人追著跑的女人」必備的要素。 希望總有一天能去的地方、想實現的事、想得到的東西、想住的地方、想讀的書、想看的電影︙︙遠大的夢想、小小的願望,什麼都好,請妳談論讓妳雀躍期待的事物。這樣,妳就會看起來閃耀動人。 實際上觀察相親的人也會發現,比起隱瞞自己在相親的人,堂堂正正表明自己在相親的人,成功率高了好幾成。 像這樣的人,在婚後也能夠一直過得很幸福。因為她們對自己做的事充滿自信,藉由談論夢想,她們總是能夠產生充滿希望的能源。 優秀的男性,喜歡能夠談論夢想的女性。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談論夢想的人,所以會被跟自己具有相同心智的女性所吸引。「談論夢想的心智」,其實也跟成功人士的心智是相同的。 鍛鍊心智,讓自己能夠在男性面前侃侃而談自己的夢想。如此一來,偵測到這個訊號,擁有遠大夢想的優秀男性就會接近妳。 將目標設定在「幸福」而不是「結婚」 婚姻絕不是人生的終點站,真正的人生是在婚後才開始的。 「追著人跑的女人」,傾向於將「結婚」視為戀愛的終點站。但是,比起婚前,婚後的人生長久多了。 如果要比喻的話,結婚不過是「考上大學」或是「開始工作」等,人生會經過的地點罷了。正如一開始我說的,妳既然生為女性,就擁有享受身為女性幸福的權利。(推薦閱讀:終有一天,我們並不是得到夢想,而是成為自己的夢想) 人生的目的不是「結婚」而是「幸福」。一輩子幸福,才是妳的人生目的,因此戀愛中的人也好、正在找男朋友的人也好、在相親的人也好,請不要把目標設定在「結婚」,而是設定在「幸福」吧。如此一來,妳的視線就會看得更遠,妳的人生也應該會因此而不同。 至少,妳應該馬上可以做出一個結論,就是那些只會利用女性的男人,或是婚外情對象,妳該跟他們分手了。 從事相親媒合的工作,常常會聽到有人說:「可以的話我現在馬上想結婚!」當然,這樣堅定的想法是很重要的。不過同時,如果最終不能結婚就不行嗎?絕對沒有這回事。 如果妳將目標設定在「幸福」上,那麼就能夠避免將男性視為人生的一切。妳應該可以明白,還有嗜好、喜歡的事情、跟朋友共度的時光,以及獨處的時光也都很重要。享受自己的時間,應該也是人生的幸福。 男性對於「滿足於自己人生的女性」會懷抱敬意。他們看到那些不輕易為男性放棄自己的職業、興趣的女性,會想為她們加油。這是我跟各式各樣的男性談話之後強烈感受到的。 以我個人的感受,結婚後,占據人生的比例,丈夫跟我自己分別是「五比五」或「四比六」。生小孩後,丈夫、孩子、我自己差不多是「各三分之一」剛剛好。 不要將男人當作人生的全部、生活的全部。那麼,只占了三分之一的丈夫被忽略了嗎?並沒有。只要徹底把握那三分之一就好了,跟丈夫一起盡全力享受那三分之一,這樣,丈夫也會十分滿足吧。 戀愛、嗜好、友情、工作,在各方面都能享受樂趣的自在女性,對男性而言是很有魅力的,同時女性本身也能感到幸福。 再說一遍,沒有必要為男人鞠躬盡瘁,也沒有必要完美。 「享受自己的人生、讓自己快樂!」這才是能讓男性感受到魅力的女性之間共通的要素。 《讓男人追著妳跑》 April 16, 2018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IXi7Bt

蓋一棟沒有家庭主婦的住宅:有幾種人,就應有幾種生活方式 https://ift.tt/2JLsjyi 日本建築師聯手打造多元住宅型態,蓋一棟無家庭主婦的住宅,讓每個人都能在住宅環境發展出自己的生活方式。 「十個人就應該有十種生活的方式,建築師必須提供多元化的住宅形態。」受遠東建築講座之邀來台的日本建築師木下庸子表示。她和渡邊真理共同創辦的 ADH 設計組織,近年完成許多挑戰傳統觀念的住宅,包括「沒有家庭主婦的住宅」,五年更換一次建築設計的出租住宅等。 隨著高齡化、少子化與單身潮,台灣家庭結構面臨巨變,住宅形式卻多半停留在滿足「核心家庭(父母和未婚子女共同居住)」需求的傳統集合式住宅。 圖擷自 ADH 為此,2018 遠東建築講座舉辦「社會‧住宅‧設計國際論壇」,邀來自日本的木下庸子、渡邊真理、來自大陸的李虎,以及台灣建築師郭旭原、張清華、吳聲明,建築學者左進、蕭有志、黃琬雯、凌天等,對談三地的住宅型態如何面對社會與家庭結構的巨變。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也到場聆聽。 渡邊真理指出,日本的家族結構一直往「非核心家庭」邁進,早在 1990 年代,東京便有逾七成的非核心家庭,包括單身、單親與頂客族等。估計到 2025 年,日本的一個家庭的平均人口數只剩下 2.4 人。 荷蘭為了不讓社會住宅「貧民窟化」,翻轉傳統對「社會住宅」的定義。渡邊表示,阿姆斯特丹政府讓社會住宅從早期提供移民、貧民入住,轉型為讓不同階級、族群的人進駐混居,社會住宅的功能是「混融社會階級(social mix)」。 ADH 設計的社會住宅「白石 Silver Housing」亦是如此,提供身障、高齡、高齡單身和一般家庭居住。木下庸子表示,她透過設計讓這些來自不同社會階級的人混居。「白石」中的每一間廚房都擁有開闊視野,讓主人站在廚房中,可用「關懷而非監視的視線」看見左鄰右舍、打破孤立。(推薦閱讀:當孤獨成為一種病:「共居公寓」會成為人際關係的解藥嗎?) 在現代社會,即使家庭成員屬於核心家庭,也未必具有傳統核心家庭的觀念。木下表示,她曾為一對夫妻和兩名女兒設計「NT」住宅。妻子是不諳家務醫師,要求她設計一座「沒有家庭主婦的住宅」,家務由全體成員一起負擔。 這座「沒有家庭主婦的住宅」,逾八成是共同空間,沒有明顯的餐廳、客廳和書房,讓四名成員一起工作和遊戲。因成員都不愛摺衣服,木下設計採光良好的「開放式衣櫥」—衣服洗完便可晾在敞露於陽光之下的衣櫥,門一關「曬衣台」就變回衣櫥,免去收摺衣服的麻煩。 出租住宅可以不斷變換住戶,那可不可以也不斷變換設計?ADH 正著手設計的作品「Next 21 大阪」,正是這樣一座顛覆「建築即永恆」觀念的住宅。這座出租住宅不僅每五年換一次房客,每五年也必須更新建築設計。渡邊認為,在變動劇烈的社會,住宅也該有允許不斷「自我更新」的系統設計。 當「住宅商品化」成為全世界共同現象,因應社會需求誕生的社會/公共住宅,能不能撼動大家對住宅的偏見?昨在遠東建築講座「社會.住宅.設計」國際論壇中,來自台、陸、日三地的十多位建築師與學者,分享設計社會/公共住宅的經驗,希望透過設計改變社會。「住宅不一定能解決社會問題,但一定能呈現社會問題。」論壇主持人、建築學者阮慶岳詢問來自三地的建築師,若要解決 21 世紀家庭人口結構變化造成的住宅問題,應該依賴民間或政府? 日本建築師木下庸子指出,政府主導的大型公共住宅,很容易淪為制式化設計。建築師必須設法打破窠臼、尊重個別差異,提供不同型態的家庭更多選擇。 日本建築師渡邊真理指出,日本政府在二戰後曾興建大量封閉的公共/社會住宅,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孤立。21世紀建築師該做的是「把個人化的住宅打開」,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現代生活愈來愈便利,單身也可以享受過去家庭才能享受的便利。」渡邊指出,建築師必須重新思考家庭與個人的定義,將促進交流的觀念導入設計之中,「否則現代人將被這些便利性割裂人際關係,最後成為一個孤單的個體。」 大陸建築師李虎表示,大陸不像日本有高比例的中產階級,社會矛盾更劇烈,無法借鏡國外例子,只能自己不斷摸索與適應。目前大陸的狀況是「政府做不了」,必須依賴開發商。 台灣建築師張清華則認為,不只建築師有機會參與社會住宅,任何人都有可能參與其中,如知名社會住宅「玖樓共生公寓」,三名創辦者皆非建築出身。(延伸閱讀:【世界日誌】當我們年老後:青銀共居體驗人生,情慾同生活般必須) 台灣建築師郭旭原認為,建築師具有靠設計撼動社會的能量。他指出,台灣對未來居住型態的想像「嚴重不足」,迄今仍停留在幾房幾廳的制式習慣,建築師必須「勇敢去挑戰」。此外,社會對公共住宅、社會住宅的想像也應該更開闊多元,讓公宅、社宅成為翻轉台北城市的關鍵力量。 ADH 設計組織設計的白石 Silver-Housing,提供身障、高齡、高齡單身和一般家庭混居。圖/ADH 設計組織提供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女記者直播突遭男子強吻 怒發文「我該得到尊重」 影/搶救少子化問題 日本富山打造友善生育環境 性別歧視?女工程師加薪較少 主管:男生要養家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原文詳見《十人就應有十種生活方式 蓋一棟「無家庭主婦的住宅」》,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pril 16, 2018 at 09: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Lsjyi

專訪唐綺陽:受傷,是人生的禮物!不斷創「星」的人生修復術 https://ift.tt/2HB6DnQ 擁有百萬粉絲的占星學家唐綺陽,談星象運勢,也談人生跌宕。面對生活中無可避免的挫折和受傷,她勇往直前,創造身心靈的人生修復學。 一聲「老師來了!」準備中的專訪團隊紛紛站起身來,迎接唐綺陽老師。她走進來,藍色百摺褲隨著步伐波紋盪漾。房間裡一下子安靜,大家屏氣凝神,彷彿窺見宇宙的闃黑靜寂,莫測的神秘。 突然,老師活潑地一舉自拍棒,說:「等一下,專訪之前,我們先來自拍!」 如果曾經看過唐老師的臉書直播,就不會意外這樣畫風突變又溫馨逗趣的畫面。唐綺陽從 2016 年開始跨進直播領域,聊星座、聊運勢、也聊社會議題,有時還邀來明星一起吃吃喝喝,毫不藏私地與粉絲分享自己的冰箱,和面臨停電時的恐懼。可是,面對百萬粉絲毫不怯場、應對訪談游刃有餘的唐綺陽,卻坦承地告訴我們:「我最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了!」 從配音走向占星,從電視台走向直播,還鍥而不捨地每年出一本《星座運勢大解析》。唐綺陽說,她什麼都不怕,就怕當個上班族。坐辦公室的半年時間,是她職涯裡的最低潮。 「我意識到,我不是屬於團體的人,我喜歡發揮自己、不想跟上司同事周旋。一開始會自責,覺得是不是自己的問題,但後來就會知道,不要浪費時間,有能力就快跳出不喜歡的環境,去做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 這一跳,就跳出了一個自信從容、得窺天機的占星大師。 回頭想想,她感念那些挫折、受傷和不順遂,因為在修復自我的過程中,是她更認識自己、看見自己真實需求的契機。 「挫折與受傷是人生必須的,要不突破環境、要不突破自己!如果我當時走占星這行失敗了,我就會回頭來磨自己和人相處的能力。」唐綺陽坦率地說:「挫折與受傷,會讓妳學到原本不會的事。」 38 歲那年,唐綺陽遇到了現在的經紀公司,與志同道合的經紀人一起打拼,她於是能更專注在自己的占星學專業,工作上的談判往來乾脆放心交託出去。問起她有沒有擔心過自己的職涯發展比別人慢,她搖搖頭,很是俏皮地說:「我走老運!快 40 歲的時候遇到我的經紀人,快 50 的時候開始直播,妳說,到 60 的時候是不是又是一個高峰呢!」說完,唐綺陽歡暢地笑了起來。 受傷,是人生的禮物 唐老師跟我們分享,走老運的生命軌跡早早刻在星盤裡,她一眼就看穿:「像我這種星盤的人,就是自己叛逆。想走自己的路,一定會有一些冤枉路,多碰撞一點,多受一點傷。但我知道,晚一點就會開始收穫。」 問起她怎麼在一次次受傷、碰撞中,找到自我修復、重新生出勇氣的能量來源?唐綺陽話說得坦然:「人生下來就是要跟自己的相處的,妳管不了父母選擇的教育方式、管不了職場小人,妳唯一能做的,是回歸自我,從身、心、靈開始修行。」 身心靈三管齊下的修行並不容易,唐綺陽卻說,每一次找到修復、療癒、進而重生的新力量,都是從受傷開始的。 走進占星,是想要探索生命的奧妙,想客觀地知道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想和生命中所有的痛與傷和好。「受傷的人才會回頭看自己,想要從自己身上找尋生命的答案。如果走在人生的高潮上,就一路往前衝了。受傷,低潮,其實是人生的禮物,妳才會停下來,思考問題出在那裡。」 唐綺陽談人生哲學,有種一夫當關的孤勇。她說,這是固定星座寫在星盤裡的劫,總是要撞上牆了才肯停下來、受傷了才肯重新修正自己。生活裡這樣多的挑戰,她總是爭著去闖、去試、去披荊斬棘。 占星學讓她打開靈性的視界,然而作為占星學家進入電視圈,卻是另一場心理的修煉。「電視節目需要製造話題,所以會比較聳動地提一些『容易離婚的三個星座』,但我不想這樣去驚嚇觀眾。」唐綺陽分享了作為占星學家的專業堅持和職場合作必要的妥協。於是她決定,節目下了吸睛的標題,她自己講療癒的內容。 「我不講誰會離婚,我講每個星座的什麼特質容易影響婚姻。」唐綺陽的星盤說解裡,有溫柔、有堅定,聽著她的講解,彷彿被一隻手輕輕地拍撫著,說著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溫柔地照顧觀眾心靈的唐綺陽,總是扮演著老師的角色為大家解惑,然而,唐老師有沒有也需要跟人求助的時刻呢?她想了想,說:「我以前對肌膚的照顧是不及格的,直到有一天,皮膚變乾了,乾得會刺痛,才意識到好像該保養了。等到傷害出來了,我才開始為皮膚費心。」這一刻唐綺陽突然發現,她知道怎麼照顧人的心,可是不知道怎麼照顧自己的臉。 唐綺陽細數仗勢著自己天生皮膚好,曾經如何傷害自己的肌膚。「我非常糟蹋我的臉,熬夜不睡覺、半夜還敢吃泡麵,保養也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擦了一道產品,就忘了下一道。房間裡還開著除濕機!」這一數下來,引發在場的人一陣陣驚呼。她回憶,臉上的肌膚變得非常乾燥而粗糙,彷彿不停在叫嚷著口渴,但就算持續拍上化妝水,也解決不了讓人分心的乾癢,一切只是徒勞無功。 「我到處問朋友,這狀況怎麼救,因此認識了 LA MER。這個牌子是大家口耳相傳的,修復的效果很顯著、速度也很快。」對臉部的乾燥粗糙束手無策的唐綺陽,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 LA MER,乖乖敷了兩次,居然就看見效果。她驚奇地發現,惱人的乾燥、刺癢、與呼吸同步的緊繃感,就這樣消失不見。 在身與心都最脆弱的時刻,LA MER 走入唐綺陽的生活。捧起一撮乳霜,用掌心的溫熱化開,彷彿回頭與那個多年來始終堅韌地與生活鬥智鬥勇的自己和好。從此,至少在一天裡最末的時光裡,內與外、身與心,能夠彼此和解,互相治癒。唐綺陽笑說,她終究是個想在保養上偷懶的人,既然決定要好好照顧它,就要選擇一款效果顯著、讓人放心把肌膚交託出去的產品,用好的東西,才能繼續不費心。 在解讀星盤運勢的時候,唐綺陽常常鼓勵粉絲「離開錯的,就是對的」,勇敢放下不夠好的人事物時,你已經做出了對自己更好的選擇。這種信念不只是在工作上、感情上,其實在呵護自己的肌膚時,也是如此。唐綺陽說,如果不是之前肌膚乾燥的大危機,她不會認識 LA MER,在占星領域裡,唐綺陽做粉絲的人生導師,照顧人們的心靈;在私下的保養時光裡,她安心地仰賴 LA MER,讓它呵護自己的肌膚。 「原來,受傷不但會讓人學到新東西,也會讓人遇見好東西啊。」 因此,她想告訴女孩們,不論在哪一個年紀,面對生活中種種的不順和傷害,都應該要勇敢斷捨離,然後把精力回歸到對自我的提升、化傷痛為力量,讓自己變得更好上面。 「就像談戀愛的時候,我們可能太認真經營感情、照顧對方,就讓自己發胖、不打扮。後來失戀了,看起來好像是很大的傷害。但也因此我們回過頭來開始照顧自己,然後就變瘦、又變美。受傷,成為了一個生命的禮物。」善待自己永遠都不嫌晚,當然,也不嫌太早,現在就開始,剛剛好。 一如在人生的迷茫中遇見了占星術,在職涯的挫折和困頓中跨出新的一步,這場在身體、心理和靈魂的人生修行裡,LA MER 陪著唐綺陽療癒肌膚,與乾燥的膚況和好,開始自我修復。 面向星盤,修復人生,與自己和好 從開始寫書以來,唐綺陽就將星象的大趨勢如何影響社會、社會如何影響個人的概念帶給讀者。「我想讓你理解占星的影響力,就要講讓你有感覺的事。那我們身處的環境就讓人很有感覺啊。」 老師舉了「天冥四分」的星象為例,這顯示了許多新產業正在興起、很多既有的行業正在轉型。懷抱著點醒人們、提早對變局進行準備的使命感,唐綺陽花了七年的時間提醒大家,「你要在群體中調整自己,還是跳出這個行業,要好好的想清楚。說到底,我們希望了解的是,在無法改變的大環境下、作為巨大團體的一員,我們到底該如何自處。」 唐綺陽認真地說著,眉宇之間是占星學家的專注和誠懇。人們眼中變幻莫測的星體運行,在她眼裡是指引方向的路標,明晰如掌上地圖。這除了需要天份、需要勤學,在經過這一場對話後,我深深覺得,還需要唐綺陽正面看待人生跌宕的勇敢。 訪談最後,我們邀請唐綺陽為讀者提供面對挫折、尋求自我修復與療癒的三段箴言: 1. 受傷是改變的機會,因為人有惰性,許多人就在不上不下的工作、不多不少的薪水裡卡了十五年。所以遇到挫折,反而要高興,自己終於迎來了改造人生的契機。 2. 如果有人跟你過不去,恭喜你,因為你很重要。你可能會搶走風采、會佔走資源,所以當面對別人的嫉妒與打壓時,不要氣餒,你要更優秀,別讓那些人得逞。 3. 人是有運的,低潮其實會過去。想想第一次失戀時,以為自己不會再愛的痛徹心扉,現在想來,其實都過得去。所以不要糾結在當下的情緒,而要好好品味它,因為隨著年齡增長,眼光和立場會改變,想要強烈的情感也不可得了。 唐綺陽曾說,占星學其實和心理學頗有相通之處。這一場專訪裡,我們從天象聊到人生,從內心的挫折聊到皮膚的保養,上知天文下通人心的唐老師,為我們上了珍貴的一課。 【同場加映】 LA MER 海洋拉娜的開始是一段美麗的傳奇故事,太空物理學家 Max Huber 博士在一場實驗室的意外中燒傷,開啟了修護肌膚外觀的旅程,經過將近 12 年與 6,000 次的實驗,不斷的研究改良,以最精進的技術結合最純粹的原料,在耗時且細膩的生物發酵下,打造出了海洋拉娜。 而 LA MER 海洋拉娜乳霜加入獨特的萊姆茶萃取,經由長時間的萃煉過程,萊姆茶具有優越的抗氧化功效,可保護肌膚對抗外界多重的刺激,使肌膚在全然休憩之餘更可專注於密集自我修復及重建,幫助肌膚新生健康的自然膚質,同時加強肌膚本身的防禦能力,具有鎮定舒緩、抗老緊實、縮小毛孔等功能,五種質地,適用於任何膚質、任何季節。 母親節網路限定小奢華:立刻挑選你的命定乳霜 April 16, 2018 at 12:01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B6DnQ

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單身日記】《東京女子圖鑑》:像大人一樣戀愛,其實很寂寞 https://ift.tt/2v6KM4Y 單身日記,寫繾綣的單身心事。《東京女子圖鑑》當我們選擇背向彼此,向渴望的生活走去,就沒有辦法回頭了。 房子要越換越大,男人要越換越好,職銜要越換越響亮,要做就做主角吧。居住區域暗示身份,衣裝服飾洩漏位階,得要力爭上游,得要一路爬上去才行,現在的我擁有的,還不夠好,永遠不夠好,我想要更多。 圖|《東京女子圖鑑》劇照 世故的心意,老是憋在心裡的,日劇《東京女子圖鑑》女主角綾替我們說了:女孩變成女人之路,是從選擇開始的,端看她選擇什麼樣的男人/伴侶,端看她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 金字塔頂端畏寒,都市女子光鮮也落魄,為什麼往上走的日子,明明應該要成為讓人羨慕的女人才對,卻覺得越來越寂寞,不停地問自己,我放棄的那些,究竟值不值得換來我現在的生活? 為了找到答案,也只好繼續硬著頭皮走下去,年歲大半飛了過去,你愛過的人再去愛了別人,你不愛的那些人也已經不再愛你了,你成為現在的你,忽然想不起來自己究竟在哪裡。曾經讓你嚮往的風景,好像都沒有它們看上去精彩。(推薦閱讀:【單身日記】謝謝那個讓你擅長告別的人) 東京,是座殘忍的城市,台北大概也是吧。選擇向前走,等同於錯過,沒有辦法回頭,要怪只能怪自己的貪婪而已,可是貪婪有什麼錯嗎? 社會一直這麼告訴你的, 做一個女人,你不能太獨立自主,最好也不要太黏; 做一個女人,職場再多成就,終究比不上你做個賢妻良母; 做一個女人,你不能過分聰明,也千萬不要一無所有; 做一個女人,一輩子都在學習怎麼樣活得恰如其分。 都市女子偏不,我們無法活得安分,於是才走得這麼辛苦,非得要繞遠路,才得以成就自己。 圖片|來源 《東京女子圖鑑》是一部太誠實的日劇,有人說它是貼標籤,有人說它是都市女子聖經,總之每個選擇背後都有風險評估,要不要說白了而已。愛是加減乘除,大人的戀愛要精通算數,盤算自己的入場與退場時機,在一起乾脆,分手不拖泥帶水,最是優雅。 沒有狼狽過,就學不會優雅,像大人一樣戀愛,以為很帥氣的,卻是這麼寂寞的一件事。 「沒有女人會成為小時候讀的童話那樣—–未來是明亮的、人生會有完美結局,大家都為妳起立喝采。在這座無論何時都放眼於高處的城市,像我這樣貪婪的女人們,百分之百不會滿足於眼前的幸福。即使無數次地勸告自己,要適可而止,卻仍舊一步一步向前進。不知滿足、貪婪的女人啊,也只有把這份嫉妒當作人生的調味料來品嚐,才能稱得上是稱職的都市女子。」——《東京女子圖鑑》 像大人一樣戀愛,與潛規則交手,明白愛情市場人人有價,你累積自己的籌碼,估量對方,也等對方估量你,直到有天玩累了,選擇退出市場,去真實的生活。 像大人一樣戀愛,集點一樣地,蒐集十二星座的男人,交往不同職業階級,期待被羨慕,期待被嫉妒,期待被喜歡,期待階層流動,直到有一天恍然大悟,你之所以想做主角,不是為了迎接別人的掌聲,而是為了演一齣自己願意看的戲。(推薦閱讀:致童話沒寫的人生!大人插畫集:「愛的悸動如遭遇鬼魅」) 你想明白了,你的生活是過給自己的。 等到那時候,我們大概就能自由了,若是回頭看,我們也會發現,自己走得夠遠了。 「那時覺得這樣的幸福太渺小而感到悲哀,於是放手了。現在懂得這樣的小幸福多麼得來不易,至今為止所發生的每件事,大概都是為了重新知道這個道理而繞的遠路吧。」 《東京女子圖鑑》 April 13, 2018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6KM4Y

雪兒專欄|同事不適合做朋友,朋友不適合做同事? https://ift.tt/2HkgtwM 作者雪兒寫職場潛規則,同事到底適不適合做朋友?讓我們先認清自己想學習的課題與同事間牽連的權責關係! 前幾天在網路看到一句話「同事不適合做朋友,朋友不適合做同事。」 或許切中了許多職場人的心裡。 進入職場中這麼多年,深深感覺其實最困難的不是業績,不是怎麼做好工作,而是怎麼跟同事還有老闆相處,往往無意中就好像得罪了誰,無意中就變成了哪一派的人馬,無意中就被貼上了標籤。 「她每天都遲到!」 「他老是跟新進的人搞曖昧。」 「她每次都把機器弄壞。」 「她老是喜歡跟老闆頂嘴。」 話傳進了當是人的耳裡,就像箭刺進了心裡,職場的浪濤洶湧,有如官場現形記。 圖片|來源 朋友 A 跟我訴苦,不知道進了公司就得罪了某個主管,主管跟許多同事有裙帶關係,跑去跟老闆說,老闆也只是笑笑打發,想討好,卻又被送上了冷屁股,這情緒就像無解的結,怎麼也打不開。(推薦閱讀:你和同事是朋友嗎?只有這2種情況有可能) 我說「你煩有什麼用,討厭他有什麼用,把這種人放在心上,一輩子也過不去。有時候人的喜惡就是一個情緒,你無法讓他人改變自己,就要先改變自己不要被他人干擾工作的情緒。」 或許在台灣的職場,所謂的歷練,更多是磨自己的脾氣。 記得「別」磨掉脾氣的同時,也磨掉志氣,或許太多裙帶關係的企業裡無法讓你發揮所長時,就換一個讓自己能夠大展身手的地方,在這之前還是先要磨練好自己的實力。 讀者 B 也跟我訴苦,說大學畢業之後在國外念了好一段時間的書,應該是個優秀的海歸才對!回來也抱著雄心壯志投入台灣某飯店業工作,只是工作再怎麼有趣,卻一個連交心的朋友都沒有,加上主管也是個情緒化的人,一年半後決定去紐西蘭打工度假。 回來之後感到非常迷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行業,回到了原點,才發現時間已經倉促的流失了很多,四處投過履歷,卻沒有得到樂觀的回應,由於之前有過實習不順利的經驗,所以對求職有很大恐懼,時常因為這樣而否定自己,有時想著多年在國外的辛苦是不是都是白費。 是因為我愛玩嗎?所以找不到工作,還是我把自己想太偉大,但又不想變成貨物被格式化。 人生感覺很短,為了滿足職場要把自己人格轉化,想著太無奈,需要一點力量,一些想法,讓自己知道人生其實不用這麼循規蹈矩。 我說「想太多都是無濟於事,真的去做才能有所改變。」 在台灣的職場,有些撼動不了的潛規則,只能改變自己 人很難在職場交到知心的朋友,更難改變職場根深蒂固的倫理關係,有時候倫理大於是非,這一點才讓人難以接受,還有可怕的背黑鍋,誰善良黑鍋就背的多,誰會躲黑鍋就背的少,似乎懂得人情世故比做事來的重要。(推薦閱讀:好友可能當同事嗎?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看見全貌而討厭彼此) 記得「別」磨掉你的初心,或許在這裡無法發揮你的專長,但不要害怕改變,多方嘗試之後在來說放棄,界線還是放在你這裡,不是公司身上,離開了這家公司,你們就是陌生人,不需要真正在意。 同事不適合做朋友,朋友不適合做同事? 沒有一定的答案,只要扯上利益跟權責,還是要界線劃分清,不然辦公室反目成仇的戲碼可是天天上演的,最後還是兩敗俱傷。 April 13, 2018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kgtwM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極短篇|刺青,丈夫以外的情人 https://ift.tt/2IOsCY1 作者林凱莉寫情愛裡的極短篇,婚姻裡的哀傷被另一人溫柔承接,此後丈夫是刺青,情人是彩繪,一個是背上的刺,一個是在肩頭停留的蝶。 微微天光從簾隙灑入,幾個月來,玫玲養成敏銳的時間覺知,每到了黑夜與白晝的交界,便會自動清醒。她順手抓起床邊的絲綢浴衣,套上光裸的身子。在黑暗中俐落的換上正裝,小指勾起跟鞋,墊著腳尖朝門外走去。 門會靜靜落下,一如暗夜的尾聲悄無聲息。晨光普照以前,她會抹去所有阿凱的痕跡,回到醫院,回到世界本然的姿態。 白天,她是醫院年輕有為的主治大夫。夜裡,她會對丈夫佯稱醫院來電,匆忙出門,走進阿凱的公寓裡。 這是個包裝草率的謊言,卻從未有人試圖拆穿。她與夫的婚姻問題是一個糾結一個的麻花捲,失去得以拆解的原型。她害怕,拉錯線頭便會全盤崩裂。 她記得一開始是夫的外遇,無需任何證據,女人的第六感,往往比詩籤靈驗。她知道有什麼替補她了,她抑制著想要翻查手機,清空口袋的衝動,比起證明,此刻需要更多的是尊嚴。 在無數的夜裡,她記得,那醫院的緊急來電打斷了夫的求歡,在她每次好不容易回到夫身旁時,總覺得他哪裡不一樣了。他不停前進著,當一個男人的愛撫,忽然從盤旋溫文的貓變成猛烈直觀的虎,妳卻尋不著其中變化的軌跡時,妳便知道他不斷和別人建立著新的習慣,狠狠將妳拋在過往。 圖片|來源 她幾度告訴自己必須勇敢,索性將這一團混亂的麻花捲丟棄。但當她回頭時,人生已與這團麻花捲糾結在一起,不知從何丟起。她像走在鋼索上的人,前進後退,都膽顫心驚,只能屏息的立在原點。 後來的每次做愛,她都在心底反覆問著:「親愛的,你還愛我嗎?」偶爾也在心底懊悔:「對不起,我不該老把你拋在一旁。」某些時刻,憤怒會無可抑制來襲,糾纏之間愛不斷被稀釋,獨留雙眼狠狠瞪著。(推薦閱讀:【極短篇】我們在雪夜相擁做愛) 她再也無法用單一詞彙描述她對夫的情感,因為她愛他、也恨他�;她依戀不捨、也渴望切割;她懊悔自己付出得不夠,同時也埋怨夫的不堅定。 漸漸的,她的腦子充滿話語,下體幾乎無法濕潤,先生將之視為愛的消卻。她搖搖頭,卻只能回予沈默,多說,勢必要拆開破網,但不說,兩人的距離是不是又拉得更遠了?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玫玲決心振作,她可以努力,一如從小到大的奮戰姿態。她貪婪吸取了太陽的能量,飽飽的,滿滿的,她渴求獲得新生,挽救這場垂死的婚姻。 她走進先生開業的牙醫診所,手裡提著咖啡與愛心便當,她還不太習慣這樣的角色,但願意努力嘗試。她坐在沙發區等候正在看診的夫,鮮少出現的她,還是被助理們認了出來,女孩們對她淺淺一笑。 這一笑讓她全身發寒,那笑究竟是尊敬,還是嘲諷呢? 一個個年輕美麗的女孩從她眼前穿越,是她嗎?還是她?她的想像將她們全部扒光,一個個成了和先生在床上交纏的人偶,他們交疊深吻,翻雲覆雨,一張臉換過一張臉,直到幻覺令她暈眩,再也無法直視這些女孩,才蹒跚的步出診所。 街上的陽光不再美麗,刺眼的逼使她鑽入小巷,人來人往的假日市集裡,一隻手攔下了她。 就在那天她遇見了阿凱。 「要刺青嗎?」阿凱問。她輕輕搖搖頭。當然不要。 她一輩子走在軌道上,讀最好的學校、嫁最好的男人、進最好的醫院,刺青是軌道外的事,她當然不要。 可失了魂的她不知怎麼的,還是跟著阿凱走了進去。她拾了一張淺棕色的凳子,一坐到上頭就開始哭了起來。就這麼哭了好久,直到眼淚流乾,才發現自己一直霸佔著客人席,而阿凱一直陪著她。 「耽誤了你的生意,非常不好意思。」她懊惱著,思忖著是否該做些什麼再行離開,她從樣本中挑了一個枯葉的圖騰,「就這個吧!這是我現在的心情。」她苦笑。但下針前她又反悔了。 30 分鐘過去,她終究無法決定刺上什麼。  圖片|來源 她開始懷疑,有什麼是能夠決心放在身上一輩子的?愛情、婚姻?還是那個她認識了將近一輩子的男人?本打算一直相伴的,現在開始沒一樣是確定的了。 阿凱笑了笑,用彩繪取代吧?彩繪是不怕反悔的。 很久以後,玫玲得出了結論: 之於她,丈夫是刺青,情人是彩繪。一重一輕,一個是背上的刺,一個是在肩頭停留的蝴蝶。 「畫蝴蝶好嗎?」玫玲說著,眼淚在她的頰上漸漸乾了。 阿凱又露出男孩的笑。她在玫玲的背上畫了一隻翩翩飛舞的蝶。隔週,玫玲又出現了,他在臀側畫了一朵帶刺卻溫柔的玫瑰。第三週,一隻蜘蛛緊抓著她圓鼓的乳房,觸肢的末端彷彿刺進她的肉裡。 一開始她只是想要一個可以放聲大哭的地方。久了,她感到親密,溫柔的觸碰,是止痛劑,讓人短暫忘卻現實,逃離痛苦。 阿凱成了她的情人,夫以外的第一個男人。 當陽光流瀉,灑上她光裸的她,他會為她素描。這次是指尖、下次是鎖骨、再下一次是髮梢,斷片的,零碎的她。如今整面牆都是關於她的畫,拼貼成一幅破碎又完整的玫玲。他一點也不貪心,一次儲存一點。她相當感激,把所有無力的、哀傷的都留在畫裡。(推薦閱讀:【單身日記】當愛變成刺,就真的能長久了) 玫玲感受到一股假性的重生,傷痛消融在阿凱的懷抱裡,又有力氣拼湊婚姻裡的殘缺。 後記: 我們崇拜沙特和波娃,但我們不想要那樣的愛情。我們渴望純粹,單純的一種模樣,最好,對方想的正巧也是同一種。30 歲後,身邊多了不少離婚的朋友,更多的是為了各種原因,離不了的朋友。在躊躇與眷戀之中,關係如細胞分裂,自動衍生⋯⋯不斷衍生。回頭時,已被命運推向前,成了一種更複雜,無以名狀的模樣。 April 12, 2018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IOsC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