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r4tGxz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女孩子不要爬那麼高!」為什麼路人特別愛對女孩與母親「指教」? https://ift.tt/3r4tGxz 「女生不要做那麼危險的事!」「女生不要玩得像男孩子一樣!」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女孩子在行動上遭限制與否定的情況層出不窮,即便到了現在,帶女兒出門的母親仍然會在遊樂場遭遇質問。 好一陣子沒有回到台北市的遊戲場,今天和因為特公盟運動而相識相惜的好友相約,帶著我的兩個孩子和她的孩子,來到我們都從未朝聖過的南港區的玉成公園。 在一座不到 3 公尺的高塔攀爬旋轉設備上,一個老先生路過,看著兩個孩子爬在高塔頂端,抬頭說道:「爬那麼高喔?女生耶⋯⋯」 我的「性別平等敏感神經」立刻發出警報,趕忙想要用一些話帶風向幫老先生超譯,對兩個孩子說:「這位阿公的意思是說,又是女生、又爬這麼高,真是厲害嗎?」 但是,好友的孩子畢竟年紀已經小學二年級,和她的媽媽一起在家自學,因此不是省油的燈,直接對著老先生回話:「誰說女生不能爬高?這是性別刻板印象!」然而阿公的燈油也是很旺,立刻再一次重複自己的論點,強調了女生爬那麼高,是「教育失敗」。 想當然爾,放完最後那一句話後馬上就走遠的老先生,揮揮手不帶走一片我和好友頭上的烏雲。這樣的際遇和場景,對於帶著孩子跑跳公共空間的母職,竟然是一再出現、再熟悉不過。 沒有任何遊具是專屬女性或男性,每一位兒童都有權利在遊戲空間中挑戰自我。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不被鼓勵冒險的女孩 然而,這樣的傳統性別刻板框架,依然在教育部轄下的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的《幸福家庭 123 兒童篇親子手冊》裡「男孩喜歡棍棒、汽車、機器人、摔跤、上下跳動等遊戲;女孩則喜歡玩洋娃娃、辦家家、紙偶人等遊戲⋯⋯」描述出現。 不禁讓我們擔憂:難道不只是上一個世代的長輩,連現行的教育系統,也依舊傳遞著如此二元的偏頗觀念嗎? 女生可以不只喜歡玩洋娃娃,也可以從事的刺激挑戰的活動。圖片|作者提供 我的兩個孩子,和好友的孩子一樣運氣很好,是一直被鼓勵戶外奔跑、肢體奔放,言行舉止也大剌剌的小孩。不過,想像得到,很多小孩,還是被「男生應該如何」、「女生應該如何」、「男生要玩什麼」或「女生要玩什麼」地教養著。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指出,兒童從小開始的冒險活動並沒有性別差異,但在不鼓勵女性發揮創意探險的社會環境,孩子大約到 10 歲或 11 歲時,就會開始出現差別,進入青少年時期後,女性的自信更會大幅下滑,到了成年時期,女性相較於男性,對挑戰式活動就更顯得興趣缺缺。 研究作者 Dr. Jenny Save-Soderbergh and Gabriella Sjogren Lindquist 指出,心理學層面上,社會傾向將女性養成「做出符合社會期待的避險型選擇」而不是「照顧自己權利及利益的決定」,甚至讓女性生出內心的自我審查,避免做出大家會認為是錯誤的競爭型行為。 這種情況,也將延伸到日後的教育選擇和勞動市場表現上。 然而,在「女力」被讚揚、「性別平等」觀念也被大力宣導推廣的此刻,「女力」也是要從孩子在公共空間中被對待的方式,從生活小處培養起來。 性別平等也是要從成人在日常活動中的應對言行,一點點陪孩子練習的。我們身為有意識的大人,應該要讓「挑戰、勇敢、嘗試、自信、調皮、受傷、冒險和突破限制」等「非典型」關鍵詞,長在每一個孩子的生命裡,尤其是女孩的骨子裡,因為她們生在台灣這個依舊性別刻板印象固著的環境。 (延伸閱讀:「我的孩子好難搞」其實你最不需要的,就是乖孩子) 「我這樣養我女兒很多年了,她過得很好!」 挑戰、勇敢、嘗試、自信、調皮、受傷、冒險和突破限制,在挪威 Queen Maud 大學 Ellen Hansen Sandseter 教授的兒童發展研究中,歸類出以下幾類: 1. 高度:鳥瞰世界和驚心動魄的感覺。在超高的地方玩,例如爬樹,或爬到高的結構體如遊戲場攀爬架上。 2. 速度:產生快感。用超快的速度玩,如騎單車、從陡坡上溜滑板下來,或盪鞦韆盪得超快。 3. 風險工具:操控本來要大人信任才能使用的工具,使用失誤時可能會受傷,但若成功控制就有高度成就感,像是刀子、木工工具。 4. 風險元素/素材:理由同上,甚至更會帶來刺激感,像是用火(小至生日蛋糕點蠟燭、大到露營生火烤食)或在溪流、湖泊或海洋等不同水體戲水。 5. 亂玩:翻滾、粗魯、追逐、摔角,孩子可以用衝擊力道遊戲,甚至讓身體同時感受失速和失控,將自己丟到大型防撞墊上。 6. 消失:到有躲藏之處的地方玩,孩子可以感受到不被監看的自由,比如把自己關在床單小屋裡或躲在樹叢裡(雖然大人其實偷偷在看護)。 華盛頓郵報一位親職教養的寫者 Leslie Kendall Dye 提到,自己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一直遇到陌生路人看不慣的反應,但她對自己的女兒非常放手,讓女兒盡情用自己的方法,自由奔放地遊戲。 不過,她還是會自嘲說自己是因為已經把臉皮練到超厚,才會開始對這些陌生路人回話:「我這樣養我女兒很多年了,我知道我做得很好!(燦笑)」 但有多少母職,沒有發聲或話語權,又或是疲於育兒而沒有這樣對抗性別刻板印象的能量。 她常常反思,也在專欄中問大家:如果,用同樣的方式養小孩,放手讓孩子做自己,但那個孩子的性別是男孩,那些看不慣的陌生路人,還會給任何相同的「指教」嗎?還是會還無意外地說:「反正,男生就是這樣啊!」 她也誠實地提到,自己也被這個環境制約了,對男孩從高處跳下或溜超長滑桿,不會特別注意,但要是女孩做一樣的事,就會不自覺投以目光,身邊眾人也開始擔憂,覺得不妥,下起指導棋,或直接用價值判斷做出批評。 有的反應更妙,竟然在女孩完成什麼挑戰的壯舉之後,稱讚女孩「長得好可愛」或「衣服好美麗」等膚淺的讚美。為什麼不是「你好勇敢!平衡感真好!好會運用自己的身體!」、「女生就是這樣,玩得亂糟糟的啊」或是「小孩就是要這樣玩的」? 這樣,不就是要把「低估女性」、「女性安份」或「女性膚淺」等思維,種在女孩或其他玩伴孩子的心裡嗎? 我們應該鼓勵小孩:「不要被性別刻板印象框架限縮了你的行為。」圖片|作者提供 如果,我們要鼓勵下一代及下下一代的孩子,去長出對地球環境適應的天生能力,去積極探索自然、去練習風險評估(而且這樣養成的孩子,根本很少磨破皮膚或摔斷骨頭),就不要低估他們對自己的認同和信心,因為那會輕易地毀滅孩子的發展。 這麼說來,當社會風氣特別對女孩框架限縮,會是一個文化、文明或一個社會結構,在對特定性別(尤其是女性和弱勢性別)進行系統性的弱化和馴化嗎? Leslie Kendall Dye 表示,僅有極少數的陌生路人,會說出對孩子政治正確、性別平等、支持且有益身心健康的評論。 像是她唯一聽過一次,一位杵著拐杖的老太太看到她女兒在遊戲,停下腳步,語重心長地說:「你的女兒很有意志力,很堅持她自己在做的事。我希望所有孩子,特別是女孩,都能這樣自由閒晃、獨立遊戲。希望你的女兒,永遠都不需要為了什麼而改變自己。」 不管你的孩子是什麼性別,請相信他們都很有能力 那天,我也幸運地在鄰近的九如公園,遇到了一位已經 65 歲帶仍帶著孫女,邊鼓勵著孩子挑戰,邊和筆者分享自己兒時快樂回憶的阿嬤。 當孩子們一同爬上 8 公尺高的金字塔攀爬繩網頂端,她看出我的兩個孩子,雖然不同性別,但卻是因為性格的不同,而對於衝上最高點有不同的心理狀態和路徑策略。 阿嬤輕鬆地說:「看得出來,兩個人個性不一樣,一個比較小心,一個比較沒有在怕,這兩個哪一天都會爬到的,妳不用擔心。」 頓時,這番笑語,紓解了我因為從遙遠的地方特地來玩,而私心希望兩個孩子都能「完成什麼」的壓力。 (延伸閱讀:「我告訴你女孩子一生都要害怕些什麼」如果我有女兒,我不希望她出生在這樣的世界) 冒險精神,取決於每一個人的個性,而非他們的性別。圖片|作者提供 當台灣的大環境中,竟仍充斥了對女性的貶抑和對女孩的差別待遇,筆者也將幾本讀物如《Balanced and Barefoot: How Unrestricted Outdoor Play Makes for Strong, Confident, and Capable Children》、提出戶外遊戲有益兒童身心發展且放養小孩不會抓狂的《The Art of Roughhousing》和《Free-Range Kids: How to Raise Safe, Self-Reliant Children (Without Going Nuts with Worry)》,分享給希望培育出「不一樣的女孩」的親職照護者和教育工作者。 不過,在還沒有時間餘裕去閱讀之前,身為成人的親職照護者和教育工作者,澳洲新南威爾斯亞當斯敦社區幼教機構的研究歸納出成人如何陪伴,才可能正向影響孩子安全地去長出勇於挑戰和評估風險的能力: 1. 根據情境去真誠地跟孩子對話,不要一直用「小心」,但也不要一直說「好棒」;要討論情境細節,或給出有意義的讚美,當然,更不要用「大人嘴砲法」去「下指導棋」。 2. 慢慢增加有風險的挑戰的難度(像從餐桌上點蠟燭,到在露營時生火,進程大約可以用上 9 個月)。 3. 預設你所有孩子都很有能力──不論他們的性別。(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4. 陪在身旁,但表現得像是你沒在看,讓孩子具有獨立自主的感覺。 5. 不時討論有風險的可能情況或回顧曾有的小意外,陪孩子重新評估分析。 政府公共空間規劃、遊戲空間設計者,可以透過打造更多元的遊戲空間,培養孩子冒險犯難的勇氣。圖片|作者提供 在台灣,生養托育非常不簡單,結構性的問題之上,還有各種文化性的窒礙。 遊戲空間越來越多元豐富,都是希望透過硬體的創新和空間的翻轉,去支撐孩子長出百花齊放的精彩人生。 但是,如果我們還繼續用守舊的方式,去限制孩子在專屬於他們的空間自由活動,甚至針對特定性別,去限縮他們從遊戲中長出冒險犯難的勇氣和鋤強扶弱的體能,公共空間做得再好,都無法潛移默化地培育出性別平等的下一代。 而這會是我們努力促成兒童遊戲空間解放時,最不忍看到的現象。 無論教養女孩或男孩,都有許多細微的眉角。 所以不管當哪一種性別的親職照顧者或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需要整個大環境一起用正向眼光看待,用互助共養的心態,支持彼此的家庭和孩子。 圖片|Photo by Jukan Tateisi on Unsplash 原文刊載於 獨立評論@天下,未經授權,請勿私自轉載。 December 17, 2020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