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yy0vwe
2020年4月22日 星期三
寫在何妤玟離婚後:婚後的女性劇本,如何束縛「媽媽」們? https://ift.tt/2yy0vwe 藝人何妤玟離婚消息一出後,出現批評的聲音,讀者投書討論:父權捏造的母職劇本,如何限縮女性的自由? 文|Joe Wu 我需要情人,而他需要太太 近日,藝人何妤玟結束了她長達八年的婚姻。消息曝光後,何妤玟多次在鏡頭前坦然地說出自己心裡的感受,她也強調,能有今天的平靜從容,是因為她從年初簽字離婚到現在,已經花了許多時間沉潛、療傷,與自己對話。儘管如此,何妤玟在媒體面前自我告白的過程中,難免守不住潰堤的情緒;而在談到與前夫的矛盾時,她又總是勇敢、誠實地讓人心疼。 何妤玟與前夫在婚姻長跑多年後,發現彼此對於親密關係有不同的期待。何妤玟在兩年前承受喪父之痛,不久後,母親又遭逢重大意外,而種種壓力加總起來,讓她的情緒來到了最低點。而在她最需要照顧的這段時間裡,她認為,前夫總是用著不適合她的方式陪伴她,而沒有回應她最真切的,情感與情緒面的需求。從那時起,何妤玟與前夫進行了長時間的婚姻諮商,也認知到兩人對於婚姻與親密關係的角色認知有重大的不同。何妤玟在訪談中用一句話精準地描述這樣的關係衝突──「我需要的是一個情人,而他需要的是一個太太,跟一個媽媽」。 筆者無意對何妤玟的婚姻故事做出任何價值性的評斷,也無意從旁觀者的角度指責關係中的任何一方。筆者更想問的是:此刻的我們,可以從何妤玟的婚姻歷程中學到什麼? 「現在的社會好像對女生有很多的期待」:婚後女性的「劇本」 在婚姻狀況浮上檯面後,許多網友為何妤玟加油打氣,並且肯定她所做的決定。但同時,也有許多網友在網路上批評她「公主病」、「台女」、「自私」、「不知足」、「連好媽媽都當不了」。對此,何妤玟也開記者會做出回應:「現在的社會好像對女生有很多的期待,可是公主有很多種,如果我是公主,我一定是一個,堅強又勇敢又獨立的公主。」 圖一|作者擷取自 Ptt 八卦版網友留言 圖二|作者擷取自 Ptt 八卦版網友留言 的確,社會對於不同性別角色都有特定的期待,而這樣的期待,讓我們暫且稱之為「劇本」。我們能夠從網友的指責中勾勒出社會賦予婚後女性的劇本有哪些內容:她必須全神貫注在母職,不太能有自己的情緒,有小孩以後必須對抹煞自己真實的需求,甚至,她只能是「媽媽」,一個無欲無望的媽媽。 奇怪,當女人成為孩子的媽,難道就不配擁有情慾、渴望,與被愛的權利嗎?難道進入婚姻的女人,都必須在孩子出生之後面臨婚內失戀嗎?傳統的婚姻劇本,把婚後女性想像為無愛的客體,不能擁有對於感情的理想,從而忽略了婚姻關係中的每個人,其實都期待以「情人」的身分被愛護著。(延伸閱讀:為你選書|《婚內失戀》與其做怨婦,不如為自己活著) 何妤玟在節目中坦言,自己需要一個愛她的心,愛她的言行,愛她的聲音與完整的生命的伴侶。但是,前夫對她的愛只剩下對待孩子媽媽般的「敬重的愛」,這讓她非常難過。筆者以為,很多時候,當女性進入到異性戀婚姻關係後,「母職」會取代她自身的主體性,成為她的責任義務,甚至成為她的全部。所以當何妤玟想要前夫如情人般地愛她,而不只是把她當成「媽媽」時,父權的婚姻劇本會指責她不要那麼「自私」,要為了婚姻「妥協」,否則,她就是「不知足」、「連媽媽都當不好」的女人。 何妤玟被指責,只因為她不照劇本演出婚姻的陳腔濫調,只因為她不甘於「婚內失戀」而起身行動。筆者認為,何妤玟面對了自己的需求,並且誠實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某種程度上,既改寫了婚姻被寫定的劇本,同時也向社會說明了一件事:沒有一個婚姻劇本能夠套住所有人。她當然能夠期待愛與被愛,能夠活成媽媽之外的角色,也能夠在親密關係中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社會中會出現這樣的批評,代表我們或許該重新思考:在台灣,婚姻裡面還有哪些綁架我們的劇本?有哪些原因讓我們最真實的感受被壓抑?又或者,在婚姻關係之中,我們有什麼沒說的,抑或是不敢說的話呢? 迎向滿足的親密關係:純粹關係的啟示 正因為婚姻充滿了不適合我們的劇本,英國社會學家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認為,現代人正面臨著親密關係的重構,白話來說就是──要談婚姻,先學會談「關係」。 他提出了「純粹關係」的概念,意思是「當個人不為任何外在原因,只為了藉著和他人之間某種持續的關係而獲益,而且只有在雙方都覺得這個關係帶來足夠的滿足時才維繫這個關係,這個情況就是純粹關係」。純粹關係強調親密關係之中的個體必須了解、肯定對方的需求與差異,並且在互動過程以平等自決的態度協商、承諾、溝通、衝突,彼此信任,最終達成各方都滿足的互動結果。而這樣的關係是具有高度流動性的。人們可以在純粹關係之中協商出彼此都滿意的互動模式,不斷地反思自身,重構自我認同,並隨時對關係的改變抱持著開放的態度(這也意味著不再期待永恆的愛)。 何妤玟的婚姻故事正向我們展現出了純粹關係的可能性。她在婚姻過程中,不斷地回過頭來確認自己的需求,並且將需求提出,期待與前夫協商、溝通,而不是委曲求全。同時,她也在訪談中坦言自己的「不成熟」,反思性地承認缺失,面對遺憾,並且期許未來的自己能夠更加從容。而當關係不再令雙方滿足,彼此也盡了最大的努力後,她坦然地面對關係的有限性,並且和平地結束關係;沒有多餘的死纏爛打,也沒有八點檔般的翻臉不認人,現在的她,在關係之後,反而更懂得如何好好地呼吸。 練習關係、記得呼吸、繼續前進:做自己的公主 從何妤玟的故事,筆者看見了關係的練習、呼吸的重要、前進的可能。 純粹關係的型態,固然帶有濃厚的理想性質。但是,在一次次有限的關係之中,我們會更懂得愛與被愛,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我們也會找回呼吸的頻率,在擁抱的過程中不再窒息。最後,我們會與自己和解,與關係和解,在痊癒過後,勇敢地繼續前進。 做自己的公主,突破傳統的期待,最後,成為真實的存在。何妤玟的故事,為所有在關係之中努力的人點起了一盞明燈。 參考資料: Anthony Giddens著、周素鳳譯,2001,《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巨流。 April 23, 2020 at 01: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