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你被他吸引,或許是因為他能激發你的陰暗面 https://ift.tt/2OWKpmg 你知道自己為何會被他人吸引嗎?透過心理學,了解我們被特定的人吸引,可能是一種心理投射!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後台收到這樣一封來信:「KY 小姐姐你好,我覺得人真的是好奇怪,明明都知道什麼樣的人是美好的、優秀的,但還是會忍不住被特定的某種人吸引。可能周圍人都覺得你們並不般配,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你為什麼會被他吸引,甚至連自己都很難理解。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我們再來聊聊吸引力這個話題。 01. 什麼是吸引力? 在羅曼蒂克的語境中,當我們說我們被一個人「吸引」時,我們所表現出的狀態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 渴望 我們會對對方產生一種強烈的渴望感,這種渴望不一定是要和對方在一起,也可能只是一種「想要與他相見」的衝動——想要見到他,想要和他說話,甚至只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也好。 2. 被喚起的心理和生理變化 除了臉紅心跳的生理反應,我們在心理上也會有種被「喚起」的感覺。這種感覺表現在,我們會覺得這個人和別人不一樣,即便理性知道對方的缺點和平凡,但就是有一種莫名的「欣快感」。 3. 無法被理性控制 我們是不是依賴一個人、是不是信任一個人、和一個人是不是合得來,或許是需要思考之後做判斷的。但「吸引」不同,我們無法主動選擇要不要被他吸引,而有沒有被對方吸引,也不是一件需要思考才能得出結論的事。「吸引」更像是一件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我們只能接受。(推薦閱讀:【關係日記】非誠勿擾:一見鍾情,是我自此戀上你的氣味) 的確,吸引力存在一些基本法則,比如: 我們的確都容易被好看的人吸引。心理學家們發現,人們對於外表好看的人總有一種「外貌吸引力刻板印象」——我們會給外表出眾的人加上別的(可能是莫須有的)光環,大多數人傾向於認為外貌俊美的人更討人喜歡,更好相處(Dion, Berscheid, & Walster, 1972; Wheeler & Kim, 1997)。 「看臉」並不是後天習得的,而是先天形成的。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嬰兒對姣好面容的偏好和成年個體並無太大差異,我們自新生兒時期起,就會花更長時間注視注視那些外貌俊美(依據成年人的評分斷定)的照片(Gosline,2004)。 圖片|來源 另外,相似性也是吸引力產生的一個原因。我們會被與自己相似的人吸引,不論是人格特徵、價值觀、經歷還是背景、興趣和品味,或者其他任何方面,我們都更偏愛與我們有很多共同點的人(Barelds & Barelds-Dijkstra, 2007 )。不管有沒有意識到,人們還是傾向於認為,相似的人更不容易產生衝突和矛盾,也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實現相互理解和交流(Ben-Zeev, 2013)。 最後,我們更有可能被那種向我們表示出好感的人吸引。這是因為,我們會盡可能地追求最有可能得到回報的對象。Donn Byrne 和 Don Nelson(1965)認為人與人之間吸引力的核心是「獎賞」 (reward)和「正向互動」(positive interaction)。 也就是說,我們會衡量對方接受自己的程度,由此來判斷對方對我們的吸引力,很多時候這個過程甚至是無意識的。而「被接受的可能性」是與個體的「安全感」有關的(Berstein, 2015)。 我們判斷自己的喜歡是否會得到回應,並不一定客觀,很多時候是受到我們自己的認知偏見的影響。一些對自己的評價過低的人,往往對另一半的期待低於自己實際值得的人,也是這個原因。 還有一些人,會把「化學反應」當成心動、被吸引的準確信號。 但,有的時候,面紅耳赤的「化學反應」也可能只是一種錯誤歸因。比如,經典的情緒雙因素理論(吊橋效應)告訴我們,當感受到某種情緒時,人們總是先感受到自己的生理喚起,然後試圖在當下環境中尋找促使這些反應產生的線索。 因此,當我們處於一個本身就會令你緊張興奮的情境或場所中時,你就因為要給這種刺激感找原因,而不自覺地找到對象身上去——覺得是他讓你臉紅心跳。這是來自我們大腦的錯誤歸因(Dutton & Aron, 1974)。 在另一項研究中,實驗開始前志願者們需要捧著一杯冰咖啡或熱咖啡。在此之後,他們會讀一個故事,並被要求對故事主人公的性格作出評價。那些手拿熱咖啡的人,認為故事裡的人更快樂、更活潑、更慷慨,且更有魅力。而那些拿著冰咖啡的人則將主人公評價為更冷酷、更克己且沒有感情—— 生理的感受影響了他們心理的判斷,在他們毫無覺察的情況下。 02. 我們被特定的人吸引,可能是一種投射 1. 理想化的投射 理想化的投射通常發生在我們與對方交往還很淺、並不真正了解對方的階段,「一見鍾情」也常常是源於這種理想化的投射。當一個人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我們理想化伴侶的模型時,我們便把所有理想化的、美好的品質(但事實上對方可能並不具備)投射在對方身上。 這往往與個體的自戀有關(Barelds & Barelds-Dijkstra, 2007),我們會不自覺地將對方當做是自己某些「未實現的理想自我」的替代品,潛意識認為得到了對方就是得到了理想中的自己。這也是一見鍾情的人常常會感到「他就是理想型」的原因。 當人們將理想的自我投射於這個客體(object)時,我們傾向於努力不斷認知到彼此的相似性,來保持認知上的和諧一致(Barelds &Barelds-Dijkstra, 2007)。這時,我們所感受到的吸引力就會更加強烈,然而這種認知卻可能是片面和扭曲的。 是我們假想中的「對方就是那個理想中的自己」帶來了這種吸引力。隨著接觸的加深,一個人就可能會感受到,原來對方既不是自己,也不是自己理想中那個完美無缺的對象。此時,吸引力的魔法可能就會消失。 2. 熟悉感的投射 如果說投射可以完全是一個人的「獨角戲」,那麼投射性認同則一定需要另一方的配合。簡單來說,投射性認同的發生,實質是一個人把自己的一部分投射到關係中的另一個人身上,並誘導他人作出某種符合他們預期的、特定的反應。當另一個人如他們所願作出這種反應時,投射性認同便成立了。(推薦閱讀:玩咖背後:怕被傷害,所以傷害別人的自卑與脆弱) 克萊因在她的客體關係理論中指出,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行為模式」。它源於一個人的內部關係模式(即當事人早年與重要撫養人之間的互動模式,這種模式的內化成為自體的一部分),並將之置於現實的人際關係的領域中。 也就是說,我們通過與對方建立起這種投射性認同,在與對方的關係模式中模擬了早年與照料者之間的相處。 舉個例子,一個人小時候非常渴望獲得母親的愛,但母親並不愛他,且經常諷刺、挖苦他,傳遞給他一種「你不值得被愛」、「你沒有價值」的觀念。這個人在成年後的關係中,總是覺得他的伴侶也會諷刺、挖苦他,他內心其實不配得到愛,即便他伴侶並不是這樣的人,也並沒有這樣想。 但為了使這種投射得到認同,他千方百計地操控自己的伴侶(這個過程可能是無意識的),比如主動發起攻擊,直到他伴侶真的像他母親一樣,對他進行了諷刺,並表達出「你沒有價值」的態度。 長此以往,他和伴侶之間逐漸形成了一種和小時候與母親之間類似的相處模式。縱使這種被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模式是不健康的、是讓我們痛苦的,但這種熟悉感對我們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吸引力。同時,在類似的情境中去彌補當年缺憾的渴望也會表現為一種強烈的吸引。 圖片|來源 3. 相互的投射性認同 自體中不光是美好的,理想化的部分可以被投射,自己厭惡的、壞的部分也可以被投射。因此,除了理想化投射以外,投射還有可能是一種敵意化投射——人們將自己不被接受的信念、想法、動機和渴望投射到外界,從而讓自己覺得自己與它們是有距離的。 投射可以幫助人們減緩焦慮,並且減少或消除對於內/外界緊張源的知覺。有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莫名地看他人身上的某一點尤其不順眼,就可能是我們將自己身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特質投射給了他人,並用厭惡、指責他人的這一點來劃清自己和這種特質的距離。 而當投射性認同是建立在這種敵意化的投射之上時,兩個人之間的互動會變得非常微妙。 與伴侶之間發生了投射性認同→投射自己不接受的部分→對方接受並內攝為自己的。如此一來,人們得以把自己身上自己厭惡的那一部分加在對方之上,他們可以不承認自己就是自己不想成為的那種人,並且心安理得地指責對方。 若是兩個人能夠達成一種相互的投射性認同,就可能會變成一種愛恨交織的、充滿吸引力的狀態。兩個人在這樣的關係中既能摒棄自己的陰暗面,又能施展自己的陰暗面。 這乍看有些難以理解,為什麼彼此身上裝滿對方的垃圾,會和吸引力有關?這是因為,我們就是需要一個人來承載自己身上的這一部分「垃圾」,好讓我們能夠一直生活在「我厭惡的這些特質與我無關」的假象裡,即便是以一種激烈的方式。 並且,這個人並非隨處可尋——能夠接住我們的投射,並按照我們需要的方式行事的人是難得的,更難得的是我們也同時接住了對方投射過來的東西。 研究發現,關係中的強烈的「吸引」和「激情」,的確會逐漸被更多的「依戀」和「親密」所替代。 據 Helen Fisher 博士在她《愛的剖析》一書中的記載,當人們看見愛著的人時,在熱戀 8 個月內的人的大腦裡,與渴望和強烈的愛有關的區域會活躍;而在那些熱戀超過 8 個月、不到 17 個月的人的大腦中,除了與激烈情感有關的區域被激活外,與依戀感有關的區域也會活躍。依戀感是良好的長期關係中一個重要因素。(推薦閱讀:我想要愛你如初!心理學告訴你四個如何長久相愛的方式) 在 Fisher 博士另一項實驗中,他們掃描了 17 個平均婚齡 21 年的夫婦的大腦,大腦成像顯示,縱然渴望感已幾乎消失殆盡;但他們依然深深地愛著對方,他們大腦中依戀的部分依然活躍 (Fisher, 2015)。 這種情感的變化還能夠用「化學反應」來解釋。《愛的科學(The Science of Love)》的作者 Anthony Walsh 在他的書中提到,「墜入愛河」主要是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苯乙胺(PEA)的共同作用,尤其是苯乙胺。在遇到吸引我們的人時,在心動的時刻和熱戀的時期,信息傳入大腦,刺激神經,血液流動也變快了——「化學反應」發生了。 但這種無比興奮和愉悅的狀態,會在時間流逝中逐漸褪去,在 2 到 3 年後,它慢慢隨著我們身體對苯乙胺耐受性增高而完全消失。換言之,強烈的吸引力和熱戀的狀態,是注定無法持續的。不過,長期維持著伴侶之間感情的其實是內啡肽的分泌。比起激情與慾望,內啡肽帶來的則是一種安全和依戀的感覺。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從「強烈的吸引」到「依戀與溫暖」的這種自然的轉變並不等同於倦怠。它與倦怠期最大的不同在於,倦怠期的伴侶之間的親密感和承諾度往往也是不足的。 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在那些長久的關係中,即便伴侶之間不再有著致命的吸引力,承諾度高的伴侶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被他人吸引。比如,他們會表現出對替代選擇的無視,並意識不到自己從替代關係中可能得到的好處,也不關心是否存在更好的關係外的選擇。 甚至,承諾會讓伴侶貶低誘人的替代選擇,去蔑視那些「有可能將他們從自己現在的親密關係裡吸引走的人」。 回想一下在你的一生中,曾經吸引過你的人。根據今天的文章,你被他們吸引的原因,有投射的因素在其中嗎? 是因為你在對方身上投射了一個理想化的自己嗎? 是因為對方和你的相處模式讓你覺得很熟悉嗎?即便是一種痛苦的熟悉感? 是因為儘管對方身上有你莫名嫌棄的東西,但你在他面前可以自由地露出陰暗面嗎? 其實,我們的陰暗面也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它們和我們自身的其他部分一樣,渴望被看見,渴望存在,渴望冒出來呼吸。所以,那些見到了我們的陰暗面的人——或者說,是那些能夠激活我們的陰暗面,能夠使它存在的人,往往對我們有著異樣的吸引力。 而這也正是愛情的迷人之處。 以上。 October 11, 2018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net


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OWKpm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